淮南子-萧旭:《淮南子》中《天文篇》《地形篇》校补

淮南子-萧旭:《淮南子》中《天文篇》《地形篇》校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淮南子-萧旭:《淮南子》中《天文篇》《地形篇》校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萧旭:《淮南子》中《天文篇》《地形篇》校补


《淮南子》中《天文篇》《地形篇》校补
萧旭
靖江市广电台
《天文篇》校补卷第三
(1)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高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洞,读挺挏之挏。灟,读以铁头斫地之镯也。
按:洞洞灟灟,高注非也。《氾论篇》:“洞洞属属,如将不能,恐失之。”高注:“洞洞属属,婉顺貌。如将不能胜之,恐失之,愼之至也。洞,读挺桐之桐。属读犁欘之欘也。”《礼记·礼器》:“洞洞乎其敬也,属属乎其忠也。”《汉书·谷永传》:“洞洞属属,小心畏忌。”颜师古注:“洞洞,惊肃也。属属,专谨也。”《广雅》:“洞洞,属属,敬也。”“灟灟”同“属属”,《集韵》:“灟,《博雅》:‘灟灟,恭也。’”《六书故》:“借为洞洞属属之属,别作灟。”本字为“孎孎”,《说文》:“孎,谨也。”《玉篇》:“孎,女谨貌。”《慧琳音义》卷15:“孎,谨孎也。”又卷36:“谨孎,《苍颉篇》云:‘谨孎,善貌。’《说文》云:‘谨顺貌也。’”《集韵》:“孎,嫡孎,女谨顺貌。”清·沈曾植《康太夫人墓誌铭》:“踖踖莫莫,孎孎如也。”字或作䠱,《集韵》:“䠱,行谨貌。”朱骏声、朱起凤谓灟叚借为属[1],犹未探本。朱骏声又谓“或曰《礼记·祭义》‘洞洞乎,属属乎’当作此孎”[2],则得之。字或作“娖娖”、“𪘏𪘏”,《史记·张丞相传》:“娖娖廉谨。”《索隐》:“娖,音侧角反,小顔云:‘持整之貌。’”《汉书》作“𪘏𪘏”。字或作“龊龊”,隋·王通《中说·述史篇》:“谨而固,廉而虑,龊龊焉自保。”字或作娕,《玉篇》:“娕,谨也。”《广韵》:“娕,恭谨貌。”《广韵》“娖”、“𪘏”、“娕”、“龊”四字并音测角切。字或作“嘱嘱”,明·无名氏《鸣凤记·夏公命将》:“非敢谓断断休休,聊以尽洞洞嘱嘱。”又音转为“顼顼”,或作“旭旭”,谨愼恭敬貌。《说文》:“顼,头顼顼谨貌。”《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释文》:“顼顼,本又作‘旭旭’,李云:‘自失貌。’”李说失之。章太炎曰:“今浙西嘉兴人谓人迂谨曰颛顼顼。”[3]方以智曰:“轻其声为‘旭旭’,重其声为‘属属’。”[4]字或作“粥粥”、“鬻鬻”[5],《礼记·儒行》:“粥粥若无能也。”《释文》:“粥,徐本作鬻,卑谦貌。”孔颖达疏:“粥粥是柔弱专愚之貌。”《汉书·礼乐志》:“粥粥音送。”顔师古注:“晋灼曰:‘粥粥,敬惧貌也。’”蒋礼鸿曰:“粥粥、属属,字异而义同。”[6]镯,读为钃,本字为欘,《说文》:“欘,斫也,齐谓之兹其。”即铁锄,字或作斸,《广韵》:“斸,镯斫也、钁也。镯,上同。”可知“镯”同“斸”。吴承仕谓镯当作钃[7],失之。黄侃驳吴曰:“假镯为钃,犹之书浊为灟耳,岂必悉如本形?”[8]
(2)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
按:《唐开元占经》卷3引作“道始生于虚霩”,《御览》卷1引作“道始生虚霩”,《记纂渊海》卷1引作“道始生虚廓”,则今本“始”下脱“生”字,“于”字无义。王引之校作“太始生虚霩”。方以智曰:“虚霩,即‘虚廓’。”[9]钱塘、王引之说同,并是也。“气”字上王念孙、王叔岷据《御览》、《记纂渊海》引补“元”字,亦是也。《文选·吴都赋》、《大将军讌会被命作诗》李善注引并作“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天地”,盖别本。
(3)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高注:薄靡者,若尘埃飞扬之貌。
按:高注“尘埃飞扬”,盖读靡为塺。薄,读为𡋯、𡍧,《广韵》:“𡋯,尘起。”《集韵》、《类篇》并曰:“《博雅》:‘𡋯,尘也。’或从勃。”本字作坺,《说文》:“坺,一曰尘貌。”《御览》卷1引“靡”作“劘”,有注:“薄,音博。劘,音摩。”《御览》读摩,亦未得厥谊。《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清阳上天,浊阴归地。”可以互证。
(4)重浊之凝竭难
按:《原道篇》:“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凝竭而不流。”二文“竭”别本并作“结”,非是。《要略篇》:“使之无凝竭底滞,捲握而不散也。”“凝竭”为汉代人成语。王念孙曰:“竭之言遏也。底、滞、凝、竭皆止也。”朱起凤曰:““凝与竭并训为止,后儒不晓其义,改竭为结,幸改而不尽,不使古义湮没。”[10]二氏说是。马宗霍谓竭训涸,涸之言固,失之。
(5)火上荨,水下流
高注:荨,读葛覃之覃。
按:钱塘谓“荨”当为“燅”、“燖”,“覃”即“燂”;李哲明谓“荨”借为“𤇇”、“惔”、“炎”,“燂”即“燅”。考《说文》:“燅,于汤中爚肉。”非此文之谊。高注仅拟其音,非解其义。荨,《御览》卷869、935引作“寻”。《齐俗篇》:“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马宗霍谓“荨”取延蔓之义,是也,犹未探本。“荨”、“寻”当读为煔,《说文》:“煔,火行也。”字或作炶、𤊼、㶰、熌,《玉篇》:“炶,火上行貌,亦作煔。”《集韵》:“煔,火上行,或作炶、𤊼。”又“煔,《说文》:‘火行也。’或作炶、熌。”《龙龛手鉴》:“𤊼,俗。煔、㶰,二正。火行貌。”字或作炎,《文子·上德篇》:“火上炎,水下流。”《子华子·阳城胥渠问》:“火则上炎,水则下注。”《易·同人》郑玄注:“火炎上而从之。”隋·王通《中说·魏相篇》:“火炎上而受制于水,水趋下而得志于火。”今宁波语犹谓“火烧”为“炎”,又谓“火焰跳动”为“㷳㷳动”[11],“㷳”为记音字。又或作掞、𢴵、㨛,《集韵》:“掞,舒也,或从焱。”又“掞,舒也,或从闪。”俗字又作豔,《广韵》:“𢴵,豔也。”《慧琳音义》卷98引顾野王曰:“掞,犹豔也。”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4:“勿令火豔出器边也。”《冥通记》“豔”与《广韵》同。汪维辉谓“豔”释为“火焰延伸(延及)”,指出“今天宁波话仍有此语,如‘火豔出灶外了’,‘火豔上屋檐了’。”汪说甚是,靖江亦有此语。汪先生又曰:“‘豔’当是一个借音字,查《广韵》、《集韵》,未得本字……这个‘豔’在当时可能就是一个吴方言口语词。”[12]兹为汪说补证,又据以上引证,恐非吴方言所专有。敦煌写卷P.3078V《礼忏文》:“男抱热豔铜柱,女卧赤铁之床,遍体燋燃,举身烘烂,俄然粉碎。”“豔”当读爲“焰”,可为旁证。
(6)物类相动,本标相应
高注:标,读刀末之末。
按:《子华子·阳城胥渠问》作“物类相动,焱本相应”。“焱”当为“猋”形误,“猋”又为“标”音误。刘家立谓“动”应作“感”,失之。标字或作蔈、杪,《说文》:“标,木杪末也。蔈,一曰末也。杪,木标末也。”朱骏声曰:“标与杪略同。”[13]字或作摽,《汉书·王莽传》:“摽末之功。”颜师古注引服虔曰:“摽音刀末之摽。”据服说,高注当作“标,读刀末之摽。”萧该《音义》引《字林》:“摽,刀削末铜也。”本字为镖,《说文》:“镖,刀削末铜也。”字或作𦾑,《鹖冠子·道瑞》:“此万物之本𦾑,天地之门户。”字或作剽,《六书故》:“标,梢之末也,亦通作剽。《庄子》曰:‘有长而无本剽。’一本作摽。”《庄子》见《庚桑楚篇》,《释文》:“剽,本亦作摽,同。崔云:‘末也。’”
(7)方诸见月,则津而爲水
高诱注:方诸,阴燧,大蛤也。熟摩拭令热,月盛时以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钱塘曰:依本注,方诸为蚌。《符子》曰:“镜以曜明故鑒人,蚌以含珠故内照。”曜明故能取火,含珠故能下水。义可知也。方诸一名蚌镜,故古谓之鑒。
按:钱说与惠士奇说略同,盖即袭自惠氏[14]。《符子》见《御览》卷717引。《御览》卷58引《淮南万异术》:“方诸取水。”注:“方诸,形若杯,无耳,以五石合冶,以十二月壬子夜半作之,以承水即来。”依高注,“方”即“蚄”之省借,亦即“蚌”之音转,“诸”即“珠”之借音字。此则钱氏所未及。《论衡·顺鼓》:“月中之兽,兔、蟾蜍也,其类在地,螺与蚄也。月毁于天,螺蚄舀缺,同类明矣。”[15]《字彙补》:“蚄疑即蚌字。”吴承仕曰:“诸子传记说此义者,通作‘螺蚌’,唯此作‘蚄’。蚄者,蚌之异文。东旁转阳,故字亦作蚄。而‘蚌’字相承亦有并梗一切。”[16]慧苑《华严经音义》引许注:“方诸,五石之精,作圆器似杯,仰月则得水也。” [17]《初学记》卷1引许慎注:“诸,珠也。方,名也。”“名”为“石”形误[18]。是许注“方”为“石”,高注“方”为“大蛤”也。《本草纲目》卷5:“注者或以方诸为石,或以为大蚌,或以为五石錬成,皆非也。按《考工记》云:‘铜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是火为燧,水为鉴也。高堂隆云:‘阳燧一名阳符,取火于日;阴燧一名阴符,取水于月,并以铜作之,谓之水火之镜。’此说是矣。”
(8)蚕珥丝而商弦絶
高注:蚕老丝成,自中彻外,然视之如金精珥,表裏见,故曰珥丝。一曰:弄丝于口。商音清,弦细而急,故先絶也。
按:后说“弄丝于口”是。《董子·郊语》:“蚕珥丝于室,而絃絶于堂。”同此文作“珥”字。《览冥篇》“珥”作“咡”,高注:“老蚕上下丝于口,故曰咡丝。……咡或作珥,蚕老时,丝在身中正黄,达见于外如珥也。”前说是也。《博物志》卷4:“蚕咡丝而商絃絶。”同《览冥篇》作“咡”字。《广韵》“丝”字条[19]、《御览》卷814、825引作“饵丝”,《御览》卷825引注作“商絃,金声也。春蚕吐丝金死,故絶。”[20]《路史》卷6、38亦并作“饵丝”。《尔雅翼》卷24:“珥丝,或为‘饵丝’。或曰:上下丝于口,故曰咡丝。”“饵”、“珥”并“咡”借字,《广雅》:“咡谓之吻。”《玉篇》:“口旁曰咡。”《广韵》:“咡,口吻。”此用为动词,犹言含于口中、吐丝。《刘子·类感》:“蚕含丝而商絃絶。”正作“含”字。《意林》卷3、《御览》卷814并引《论衡》:“蚕合丝而商絃絶。”“合”为“含”形误。《御览》卷825引《春秋文耀鈎》:“商弦絶,蚕合丝。”注:“弦将絶,蚕含丝以待用也。”“合”亦为“含”形误,注可证[21]。《易·乾·文言》唐·孔颖达疏、宋·魏了翁《周易要义》卷1:“蚕吐丝而商弦絶。”并作“吐”字。《御览》卷923引《春秋考异邮》:“蚕珥丝在四月。”注:“珥,吐也。”[22]又卷814引作“四月蚕饵丝”。于大成谓“作‘饵’是正字”,引《说文》“粉饼”之训,斯未达通借之旨也。字或作㖇,《集韵》:“㖇、咡:吻也,或从耳。”《类篇》:“㖇,吻也,或从耳;咡,口旁曰咡。”字或作佴、茸,《文选·报任少卿书》:“而僕又佴之蚕室。”言如蚕吐丝于蚕室也。李善注:“如淳曰:‘佴,次也。若人相次也。’今诸本作茸字。顔监云:‘茸,推也。人勇切,推置蚕室之中。’”《汉书》作“茸”,苏林注说同如淳。诸说并不确。《学林》卷10:“观国案:班固作《司马迁传》,去司马迁未远,必据司马迁文用茸字,其义如顔师古注,文意通也。《字书》曰:‘搑,人勇切,推也。’当用搑字,班固省其偏旁,故用茸字耳。”朱珔、杨树达并从颜说,谓借为搑,我旧作亦从颜说[23];段玉裁、王念孙、钱大昭、桂馥、王筠、郭嵩焘、梁章钜、黄侃、熊飞并从如淳、苏林说,释为“次”、“随”、“副贰”[24];朱骏声、胡绍煐则二说并存[25];章太炎引《墨经》“佴,自作也”,谓茸、佴训自作[26];裘锡圭、杨琳则谓茸、佴读为耻[27],皆所不取。絶,《意林》卷3引《论衡》作“易”。
(9)贲星坠而勃海决
高注:贲星,客星也。又作“孛星”。坠,陨也。勃,大也。决,溢也。
按:杨慎曰:“贲,音义与孛同。”[28]贲、孛一声之转也。于鬯谓贲读为奔,亦是也。《唐开元占经》卷76引正作“奔星”,又引许慎注:“奔星,流星也。”《隋书·天文志》作“
淮南子-萧旭:《淮南子》中《天文篇》《地形篇》校补星”,
淮南子-萧旭:《淮南子》中《天文篇》《地形篇》校补即奔俗字。《事类赋注》卷6引作“彗星”,盖为臆改。
(10)壬子受制则闭门闾,大搜客,断刑罚,杀当罪,息关梁,禁外徙
按:上文“闭关梁,决刑罚。”息,亦闭也。《董子·五行逆顺》:“闭门闾,大搜索,断刑罚,执当罪,饬关梁,禁外徙。”又《治水五行》作“饬梁关”。《时则篇》:“缮关梁。”《礼记·月令》“戒门闾……谨关梁。”饬、缮、谨犹言整饬修缮,义亦相会。
(11)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高注:拂,犹过,一曰至。
按:拂,当读为茀,训蔽,言日蔽于扶桑也。此为古楚语,参见附录二《〈淮南子〉古楚语举证》。
(12)兵重三罕以为制
按:王念孙曰:“重当为革,罕当为军。”马宗霍曰:“重字似不误,罕疑当作单。”郑良树引《喻林》卷97作“军”证王说。按“重”字不误,“罕”当为“军”。宋·陈旸《乐书》卷103、宋·蔡元定《律吕新书》卷2、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卷10、22、明·倪复《钟律通考》卷1、明·韩邦奇《苑洛志乐》卷18并作“兵重三军”。于大成据《五行大义》所引,谓“罕当为令”,非也。
(13)姑洗生应锺,[不]比于正音,故为和;应锺生蕤賔,不比正音,故为缪
按:《宋书·律志序》:“应钟生蕤賔,蕤賔不比于正音,故为缪。”有注:“缪音相干也。”王引之曰:“缪之言穆,穆亦和也……《晋书·律曆志》引淮南王安曰:‘应锺生不比正音,故为和。’”于大成又谓《孟子·离娄上》《正义》引亦作“和”。寻《晋书》、《孟子正义》并作“缪”,二氏失检。旧注“缪”训“相干”不可废。
(14)太阴治春,则欲行柔惠温凉
高注:木德,仁也,故柔凉也。
按:凉,梁玉绳、俞樾并读为良,刘文典举《书钞》卷153引作“仁惠温良”以证之。《御览》卷19、《天中记》卷6引亦作“良”,《御览》卷17引作“仁惠温良”,注作“木德仁,故柔良”。
(15)太阴治夏,则欲布施宣明
高注:火德,阳也,故布施宣明也。
按:《御览》卷17引注“宣明”作“徧明”。吴承仕谓注以徧释宣,是也。《书钞》卷153引正文误作“鲜明”。
(16)在甲曰阏蓬
高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阏蓬也。
按:阏蓬,《尔雅》作“阏逢”,《史记·历书》作“焉逢”。吴玉搢曰:“阏即安之入声字,安、焉声近,故焉、阏音通也。”[29]
(17)在乙曰旃蒙
高注:在乙,言万物遏蒙甲而出,故曰旃蒙也。
按:旃蒙,《史记·历书》作“端蒙”。王叔岷曰:“端、旃古通,并颛之借字,朱骏声云:‘颛蒙者,迟钝曲谨之意。’”[30]
(18)在丙曰柔兆
高注:在丙,言万物皆生枝布叶,故曰柔兆也。
按:柔兆,《史记·历书》作“游兆”,《集解》:“徐广曰:‘一作游桃。’”
(19)在丁曰强圉
高注:在丁,言万物刚盛,故曰强圉也。
按:强圉,《史记·历书》作“彊梧”。王叔岷曰:“圉、梧古通。”[31]
(20)在戊曰着雝
高注:在戊,言位在中央,万物繁养四方,故曰着雝也。
按:着雝,《尔雅》作“着雍”,《释文》作“着廱”;《史记·历书》作“徒维”。“维”为“雍”形误,“雍”同“雝”、“廱”。
(21)在己曰屠维
高注:在己,言万物各成其性,故曰屠维。屠,别。维,离也。
按:屠维,《史记·历书》作“祝犂”。
(22)在壬曰玄黓
高注:在壬,言嵗终包任万物,故曰玄黓也。
按:玄黓,《史记·历书》作“横艾”。吴玉搢谓《汉碑》作“玄墨”[32]。
《地形篇》校补卷第四
(1)扶木在阳州,日之所曊
高注:扶木,扶桑也,在汤谷之南。曊,犹照也。曊,读无枝㩌之㩌也。
按:曊,读为茀,蔽也,言日蔽于扶桑也。参见附录二《〈淮南子〉古楚语举证》。
(2)食水者善游能寒
按:能,《御览》卷944、《事类赋注》卷30引同,《大戴礼记·易本命》亦同;《家语·执辔》作“耐”,刘文典据以读“能”为“耐”。刘说是也,《意林》卷2、《御览》卷395、《永乐大典》卷8842引亦作“耐”。汪照、孔广森、戴礼亦并读为“耐”。能古音耐,顾炎武举证极多[33]。于鬯谓“能”读为“而”[34],失之。
(3)食土者无心而慧
高注:蚯蚓之属是也。
按:《大戴礼记·易本命》:“食土者无心而不息。”卢辩注:“蚯蚓之属不气息也。”[35]俞樾据《大戴》谓“慧”疑“不息”二字之误,向宗鲁补引《家语·执辔》及《杂俎酉阳》卷16“食土者不息”,郑良树补引《博物志》卷5“食土者无心不息”以申证之[36];刘文典、何宁谓“而慧”乃“不息”之误,《大戴》“而”字衍。按此文《意林》卷2引作“食土者无心而惠”,《御览》卷944引作“土食者无心不惠”,《事类赋》卷30引作“食土者无心不惠”,《绀珠集》卷6作“食土者不息”。《搜神记》卷12、《法苑珠林》卷43同《大戴》。
(4)食木者多力而𡚤,食草者善走而愚
高注:𡚤,烦肠黄理也。𡚤,读“内𡚤于中国”之𡚤,近鼻也。
按:张双棣引《说文》“𡚤,壮大也”为训,是也。𡚤,《御览》卷952引作“恶”。《大戴礼记·易本命》“𡚤”作“拂”,卢辩注:“拂,戾也。”《家语·执辔》、《博物志》卷5 “𡚤”作“不治”二字,王肃注:“血气不治,《淮南子》曰:‘多力而弗戾。’亦不治之貌者也。”拂、弗,并读为咈,《说文》:“咈,违也。”“弗戾”即“咈戾”[37],同义连文。《广韵》:“咈,戾也。”《释名》:“辔,咈也,牵引咈戾以制马也。”《慧琳音义》卷7“拒逆”条引孔安国曰:“逆,咈戾也。”又卷14“𢤱悷”条引《义说》:“𢤱戾者,掘强咈戾,难调伏也。”《宋高僧传》卷7:“民多咈戾。”此皆“咈戾”连文之证。字或作“拂戾”、“佛戾”、“𢂀戾”、“绋綟”,《集韵》:“佛,一曰戾也,或作拂。”又“咈,通作拂。”上引《释名》例,《初学记》卷22引作“拂戾”,影宋本《御览》卷358、《路史》卷34引作“佛戾”,四库本《御览》引作“绋綟”,《慧琳音义》卷46引作“𢂀戾”,并借字。毕沅改“咈”作“拂”[38],傎矣。顾广圻谓“佛”字误[39],则失考。汉·马融《长笛赋》:“牢剌拂戾,诸贲之气也。”《礼记·大学》郑玄注:“拂戾贤人所为。”《释文》本作“佛戾”。字或作“悖戾”,《说林篇》:“临淄之女,织纨而思行者,爲之悖戾。”高诱注:“悖,麤恶也。”高注未安。《易林·履之蒙》:“两人相伴,相与悖戾,心乖不同,讼争凶凶(恟恟)。”字或作“弼戾”,《说文》:“盭,弼戾也。”字或作“勃厉”,《邓子·无厚》:“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厉,读为戾[40]。《汉语大词典》解“勃厉”为“因天时不和而引起的疾疫。勃,通‘悖’”[41],则读厉为疠,非也。字或作“愎类”,《逸周书·史记解》:“昔榖平之君,愎类无亲,破国弗尅。”[42]孔晁注:“愎,佷。类,戾也。”卢文弨曰:“赵云:‘类当作纇。’”[43]朱起凤曰:“类当作纇,即古戾字。”[44]“类”、“纇”通用,并非误字。段玉裁曰:“纇,亦叚类为之。”[45]孙诒让曰:“类、戾声相近,不必改‘纇’。”[46]字或作“怫戾”,《新唐书·韦皋传》:“礼让行于殊俗,则怫戾者化。”《意林》卷2引二句并作一句“食木者多力而愚”,《搜神记》卷12、《法苑珠林》卷43二句并作一句“食草者多力而愚”。黄怀信曰:“拂本字当作𡚤。”[47]失之。
(5)食肉者勇毅而捍
按:捍,《大戴礼记·易本命》、《家语·执辔》同,景宋本及《意林》卷2、《御览》卷889引作“悍”。悍、捍,正、假字。方本《大戴》作“悍”,《博物志》卷5、《初学记》卷26、《御览》卷863、《云笈七籤》卷32、《类说》卷38引《家语》并作“悍”。汉·牟融《理惑论》、《抱朴子内篇·杂应》、《搜神记》卷12、《法苑珠林》卷43、《酉阳杂俎》卷16并作“悍”。《云笈七籤》卷36引《黄帝内传》:“食肉者鄙勇而多嗔。”意亦同。戴礼曰:“捍,捷也。”[48]黄怀信曰:“‘捍’字误,当作‘悍’。”[49]并失之。
(6)食气者神明而寿,食穀者知慧而夭
按:夭,《大戴礼记·易本命》、《家语·执辔》作“巧”,《御览》卷837引《大戴》作“考”,“考”、“巧”并“夭”字音讹,“夭”、“寿”对举成文。俞樾曰:“巧当作夭,声之误也。”[50]《博物志》卷5、《云笈七籤》卷32、87引《家语》正作“夭”,《云笈七籤》卷57:“黄帝曰:‘食榖者知而夭,食气者神而寿。’”亦作“夭”字。《抱朴子内篇·杂应》:“食穀者智而不寿。”《云笈七籤》卷59:“岐伯高曰:‘食气者则灵而寿延,食榖者多智而限命。’”“不寿”、“限命”即“夭”也,本篇下文“早知而不寿”,即此“知慧而夭”之谊。《搜神记》卷12、《法苑珠林》卷43作“文”,“文”为“夭”形误[51]。黄怀信曰:“‘巧’当不误,与上‘悍’相对。”[52]失之。
(7)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脩形兑上,大口决眦
按:《御览》卷363引“积”作“浃”,“脩”作“堕”,“兑”作“鋭”。
(8)西方……其人面末偻
按:“面”上脱“方”字,《御览》卷363引作“其人皆方面”。《类聚》卷11引《雒书灵准聼》:“有人方面,日衡重华。”[53]《酉阳杂俎》卷4:“西方之人面大。”“方面”即指面大。俞樾谓“面”字衍,杨树达谓“面”下脱一字,向宗鲁谓“面”上脱“毛”字,皆未得。
(9)浊漳出发包
高注:发包山,一名鹿苦山。
按:鹿苦,亦作“鹿谷”,或倒作“谷鹿”、“骨碌”、“骨鹿”等,状其滚圆之貌[54]。
(此文刊于《人文论丛》2010年卷,这里是修补定稿,收入拙着《淮南子校补》)



[1]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77页。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78页。
[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78页。
[3]章太炎《新方言》,收入《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页。
[4]方以智《通雅》卷10,收入《方以智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01页。
[5]朱起凤《辞通》谓“粥粥”同“属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79页。
[6]蒋礼鸿《广雅疏证补义》,收入《蒋礼鸿集》卷4,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7]吴承仕《淮南子许慎、高诱注》,收入《经籍旧音辨证》,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57页。
[8]黄侃《经籍旧音辨证笺识》,附于吴承仕《经籍旧音辨证》,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10页。
[9]方以智《通雅》卷8,收入《方以智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13页。
[10]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469页。
[11]参见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616、7219页。
[12]汪维辉《<齐民要术>辞汇语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02页。
[1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04页。
[14]惠士奇《礼说》卷13,收入《丛书集成三编》第24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438页。
[15]“舀”为“臽”、“陷”之误,说见刘盼遂《论衡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85页;马宗霍《论衡校读笺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13页。
[16]吴承仕《论衡校释》,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17]《慧琳音义》卷21引同。
[18]《御览》卷4、《事类赋注》卷1、《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2、《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1引正作“方,
石也”。《事类赋注》据《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75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四
库全书》本亦误作“名”字,收入《四库全书》第892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第814页。
[19]《五音集韵》同。
[20]《事类赋注》卷10引作“咡”,引注同《御览》。
[21]《尔雅翼》卷24:“《春秋文耀鈎》:‘商弦絶,蚕含丝。’言弦将絶,蚕含丝,以待用也。”正作“含”字。
[22]《玉烛宝典》卷4引《春秋说题辞》:“蚕羽(珥)丝有(在)四月。”宋均注亦曰:“珥,犹吐也。”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88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23]朱珔《说文假借义证》,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65页。杨树达《汉书窥管》,收入《杨树达文集(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80页。萧旭《敦煌赋校补(下)》《〈燕子赋(一)〉》“左推右耸”条,收入《群书校补》,广陵书社2011年版,第853页。
[2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72页。王念孙《广雅疏证》,钱大昭《广雅疏义》,并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690页。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97页。郭说转引自王先谦《汉书补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1页。梁章钜《文选旁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44页。黄侃《文选平点》,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80页。熊飞《司马迁〈报任安书〉校读记》,《语文研究》2002年第1期。
[2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185页。胡绍煐《文选笺证》,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753页。
[26]章太炎《新方言》,收入《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2页。
[27]裘锡圭《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收入《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又收入《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杨琳《古汉语词语杂考》,《古汉语研究》1993第3期。
[28]杨慎《转注古音略》卷4,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39册,第383页。
[29]吴玉搢《别雅》卷5,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第755页。
[30]王叔岷《史记斠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七十八,1983年版,第1083页。
[31]王叔岷《史记斠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七十八,1983年版,第1084页。
[32]吴玉搢《别雅》卷5,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第770页。
[33]顾炎武《唐韵正》卷6,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第255页。
[34]诸说并转引自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26页。
[35]《家语》同,王肃注亦同卢注。
[36]郑氏误作“卷7”。
[37]向宗鲁补作“《淮南子》曰:‘多力而弗。’[弗],戾[也]”,兹所不取。
[38]毕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2页。
[39]顾广圻说转引自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425页。
[40]《慧琳音义》卷49:“懔厉:下宜作悷。”又卷99:“懔厉:厉或作捩也。”是其相通之证。另参见萧旭《〈玉篇〉“浰,清浰”疏证》,《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9辑,2011年出版。
[41]《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2页。
[42]《路史》卷29“愎类”作“慢类”,盖为臆改。
[43]转引自黄怀信《逸周书彙校集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64页。
[44]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6页。
[4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45页。
[46]转引自黄怀信《逸周书彙校集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64页。
[47]黄怀信主编《大戴礼记彙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8页。
[48]转引自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27页。
[49]黄怀信主编《大戴礼记彙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8页。
[50]转引自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28页。
[51]《搜神记》汪绍楹校注:“《淮南》‘文’作‘夭’,当据改。”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8页。
[52]黄怀信主编《大戴礼记彙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8页。
[53]《书钞》卷1、《御览》卷81、《路史》卷21注引同。
[54]参见萧旭《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校补》“道人头兀雷”条,收入《群书校补》,广陵书社2011年版,第1273页。
本文原刊于《人文论丛》2010年卷,修补定稿收入《淮南子校补》。此次发布的是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