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首发)
萧旭
靖江市广播电视台
提要:唐五代佛经音义书《慧苑音义》、《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可洪音义》、《希麟音义》有助于同源词的考察,兹举六例以见之。
关键词:唐五代音义书;同源词;考辨
章太炎先生自谓“作《文始》以明语原,次《小学答问》以见本字,述《新方言》以一萌俗”[1],徐复先生指出“求本字,探语源,为语言研究之极致”[2],蒋礼鸿先生曾提出过“解疑、通文、证俗、探源”的研究方向[3]。“探语源”是语言研究的一项重要而艰难的工作。唐五代佛经音义书《慧苑音义》、《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可洪音义》、《希麟音义》甚有助于上探语源,下寻语流,旁通同源,兹举六例以见之。
一、“颇我”考
敦煌写卷S.2073《㠠山远公话》:“汝也莫生颇我之心,吾也不见汝过。”又“却道莫生颇我之心。”“颇我”共2见,旧有三种解释:
(a)阎崇璩曰:“‘颇’是‘倾’的讹字。‘倾’的含义之一是倾轧、排挤。”[4]
(b)蒋礼鸿曰:“‘颇我’同‘彼我’,是己非人,较量争胜的意思……《变文》的‘颇我’,似也可以用慧琳说的‘颇峨’来解释,当作侮慢不敬讲。但据上面所引,则仍以解作‘彼我’为较确切。这裏姑且附录慧琳义以另备一解。”[5]潘重规曰:“‘颇’当为‘彼’。”[6]项楚从潘校,释云:“彼我之心,争胜之心。”[7]
(c)黄征、张涌泉曰:“(蒋礼鸿)二说不能并是,‘彼我’即佛教所谓‘分别相’,与‘颇我’当为二词,故慧琳说为长。”[8]
要判断三说是非,须系统考察“颇我”之异形同源词。
《可洪音义》卷13:“颇我:上普跛反,下正作𩒰,五可反。”《正统道藏·太平部·道典论》卷之三《耽酒》:“醉便坐不自安,颇我低昂。”
或作“叵我”、“𧿽𨁟”、“𡶅峨”、“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硪”、“跛𨁟”、“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俄”、“𧿽哦”、“陂峨”、“陂哦”、“颇峨”、“𡽠峨”、“駊騀”、“破硪”,《玄应音义》卷3:“叵我:谓倾侧摇动不安也。经文作𧿽𨁟,或作𡶅峨,并未见字出处。”海山仙馆丛书本、碛砂大藏经本、永乐南藏本“𡶅峨”并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硪”。《玄应音义》卷8、12“叵我”条并训摇动不安,谓经文作“𧿽𨁟”、“𡶅峨”并非也。《玄应音义》卷8海山仙馆丛书本、碛砂大藏经本、永乐南藏本并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硪”[9]。《慧琳音义》卷9、30、33、74“叵我”条亦并训摇动不安,谓经文作“𧿽𨁟”、“𧿽哦”、“陂峨”、“陂哦”、“颇峨”并非也。《玄应》卷3、《慧琳》卷9为《放光般若经》卷1《音义》,检经文作“皆柔软𧿽𨁟踊没”,宋、元、明、宫本作“跛𨁟”。《玄应》卷8、《慧琳》卷33为《月光童子经》卷1《音义》,检经文作“睥睨𧿽𨁟,低仰如人跪礼之形”,宋本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俄”,元、明本作“𡽠峨”,宫本作“叵我”。《慧琳》卷30为《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1《音义》,检经文作“诸山须弥颇峨涌没,亦复如是”,宋、元、明、宫本作“岠峨”,“岠”为“𡶅”形误。《法苑珠林》卷36引《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作“駊騀”,宋、宫本“駊”作“颇”,元本“駊”作“𡽠”,明本“駊”作“陂”;宋、元、明、宫本“騀”作“峨”。《诸经要集》卷4引《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作“破硪”,宋、元、明、宫本误作“嚬峨”。《玄应》卷12、《慧琳》卷74为《贤愚经》卷3《音义》,检经文作“六种震动,诸山大海,𧿽𨁟踊没”。《正法华经》卷3:“时大澍雨润泽普洽,随其种类各各茂盛,叵我低仰莫不得所,雨水一品周遍佛土,各各生长地等无二。”《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1:“其在会者,诸天龙鬼神一切,自于坐皆踊跃,陂峨其身,而欲起舞。”《菩萨本行经》卷1:“作是愿已,应时三千大千世界为大震动,诸天宫殿陂峨踊没,时诸天人驰动惶懅。”[10]《大乘悲分陀利经》卷5:“时三千大千耐提兰佛剎,六种震动,极大震动。悉极倾摇,陂峨踊没。”又“令此娑诃佛土六种震动,岠峨涌没,乃至金轮际。”又卷6:“十方佛剎微尘数佛土普极震动,岠峨踊没悉极倾摇。”“岠”为“𡶅”形误。《净饭王般涅槃经》卷1:“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众山,駊騀涌没。”宋、元、明、宫本作“岠峨”,“岠”为“𡶅”形误。《类聚》卷19晋·孙楚《笑赋》:“或中路背叛,更相毁贱,倾倚叵我,彫声迄乎日晏,信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也。”此例“倾倚叵我”四字同义连文。明·卢柟《滑令张侯碑》:“兴伏颇峨,发𩨒殊肬。”《可洪音义》卷5:“叵我:上古经作‘𧿽𨁟’,倾貌。”又“颇峨:山高动貌,侧也,正作𡽠峨。”又“𡶅峨:上普可反,下五可反。”又卷9:“𡶅峨:倾俹貌也,俗。”又卷23:“颇峨:倾侧貌也。”郑贤章曰:“𡽠峨、𡶅峨,联緜词,与‘颇峨’、‘叵我’同。”[11]
字或作“岥峨”,《可洪音义》卷5:“岥峨:上普果反,下五可反。”《释迦氏谱》卷1:“大千世界岥峨踊没。”明本作“𡽠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3:“山林岥峨踊没。”《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3:“岥音颇,峨音我。谓倾动也。”
字或作“叵俄”、“叵峨”、“颇𩒰”、“颇俄”、“颇硪”、“𠰐峨”,《可洪音义》卷5:“叵峨:上普可反,下五可反。”又卷9:“叵俄:上普火反,下五可反。”又“𠰐峨:倾俹皃也。俗。”《悲华经》卷1:“尔时世尊释迦牟尼说是解了一切陀罗尼法门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叵我踊没。”宋本作“叵俄”,元、明本作“陂峨”。《树提伽经》卷1:“一时俱倒,手脚缭戾,尻髋妸婆,状似醉容,捶头颇𩒰 ,卧地不起。”又“人马俱倒,手脚缭戾,腰髋妸婆,状似醉容,头脚跛𨁟,不复得起。”《诸经要集》卷6引《树提伽经》作“状似醉容,头脑叵我,不复得起。”元、明本作“颇𩒰”。《法苑珠林》卷56引《树提伽经》作“陂峨”,宋、元、明、宫本作“巨我”,“巨”为“叵”形误。《诸经要集》卷19引《净饭王泥洹经》:“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众山颇俄涌没,如水上船。”宋本作“𡶅峨”,元、明本作“陂峨”,宫本作“颇硪”。《法苑珠林》卷97引《净饭王泥洹经》作“駊騀”,宋本作“颇峨”,元、明本作“𡽠峨”,宫本作“颇俄”。《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1:“佛告阿难:‘宁见此童子从西方来者不乎?舞其两足,叵俄其身。地为二反大震动,见者肃然衣毛为竪。’”宋、元、明、宫本作“駊騀”。《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1:“此陀罗尼神力,能使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山河石壁颇峨涌没。”宋、甲本作“叵峨”,元、明本作“𡽠峨”。《释迦谱》卷2:“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众生𡽠峨踊没。”宋本作“颇俄”,宫本作“颇硪”。《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卷1:“尔时天地,六变震动,山河石壁,𡽠峨踊没。”宋、宫本作“颇硪”,元、明本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硪”。
字或作“叵硪”,《陀罗尼杂集》卷1:“山河石壁破硪踊没。”宋本作“叵硪”,元、明本作“𧿽𨁟”。诸例皆为摇动之义。
字或作“駊騀”、“𩢘騀”、“叵哦”,《说文》:“駊,駊騀也。”敦煌写卷P.3906《碎金》:“駊騀:颇我。”P.2717《碎金》作“駊騀:博我反,下我。”朱凤玉曰:“《玉篇》:‘駊,駊騀,马揺头。騀,駊騀。’《切韵》:‘駊,駊騀,马行恶之貌。’”[12]《广韵》:“駊,駊騀,马恶行也。又音叵。”《慧琳音义》卷74:“駊騀:《说文》:‘駊騀,摇头皃也。’传作𩢘也。”《集韵》、《类篇》:“駊,马行皃。《说文》:‘駊,騀也。’或作𩢘。”《六书故》:“駊騀,马行疾若颇俄也。当单作‘颇俄’。”“駊騀”状马行疾速而马头摇动倾侧也。《可洪音义》卷10:“叵哦:正作颇𩒰,下亦作俄也。颇𩒰,醉貌。”唐·韩偓《入内廷后诗》:“酒蕩襟怀微叵我,春牵情绪更融怡。”一本作“駊騀”。宋·刘子翚《周元仲将出山》:“叵我三杯真性适,咍台一枕万缘休。”[13]
字或作“𡽠峩”、“𡽠峨”、“𡶆我”,《汉书·扬雄传》《甘泉赋》:“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沟嵚巖而爲谷。”苏林曰:“駊騀音叵我。”颜师古曰:“駊騀,高大状也。”《文选》李善注:“駊騀,高大貌也。”桂馥曰:“駊騀言丘陵偏颇之状。”[14]《广韵》:“𡽠,𡽠峩,山皃。”《可洪音义》卷5:“颇峨:山高动貌,侧也。正作‘𡽠峨’。”《龙龛手鉴》:“𡶆、𡶅、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三或作。𡽠,今。𡶆我,山皃。”
字或作“髲𩭝”,唐·李商隐《日高》:“水精眠梦是何人,栏药日高红髲𩭝。”清·朱鹤龄《集注》:“駊騀,髙大貌。髲𩭝当亦此意。”
今按本字为“颇俄”,其余字形并为借字。“颇”、“俄”同义连文,倾侧、倾衺之义。《说文》:“颇,头偏也。”又“俄,行顷也。”《广雅》:“佊、陂、倾、俄、颇、𩒰,衺也。”“顷”、“倾”同,“俄”、“𩒰”同,《玉篇》:“𩒰,或为俄。”《集韵》:“俄、𩒰,行顷也,或从页。”王念孙曰:“佊、彼、陂,并字异而义同。俄、𩒰一字也。”[15]《可洪音义》卷10即指出:“叵我:正作‘颇𩒰’。”元·周伯琦《六书正譌》卷2:“颇俄,山高皃。俗作‘駊騀’,竝非。”以“駊騀”为非,则拘矣。
由本义倾侧引申则为摇动不安,“倾侧”、“摇动”二义相因。《玄应》、《慧琳》所释是也。《可洪音义》卷22:“颇俄:山高摇动皃也。倾侧皃也。”复引申为山高大貌,盖以倾摇欲坠也。又特指马揺头,专字作“駊騀”。复引申为醉倒貌,盖以醉者倾侧摇动也。又引申为倨傲侮慢不敬之皃。《慧琳音义》卷30:“叵我:如醉人倨傲侮慢不敬之皃。经文有作‘𡶅峨’,或作‘颇峨’,皆不正也。盖亦涉俗之言。”徐时仪谓“叵我”、“𧿽𨁟”、“𡶅峨”“似为佛经所用的一个记音连緜词”[16],未晰。
《㠠山远公话》的“颇我”,当从《慧琳》卷30作倨傲侮慢不敬讲。《汉语大词典》:“[颇我]犹彼我。谓我是彼非。颇,通‘彼’。”[17]取蒋氏说,郭在贻等亦同[18]。并失之。阎崇璩改字说之,尤为未允。
二、“蠠没”考
《尔雅》:“蠠没,勉也。”郭璞注:“蠠没,犹黾勉。”邢昺疏:“蠠没犹黾勉者,以其声相近,方俗语有轻重耳。”
又声转为“黾勉”、“僶勉”、“僶俛”、“黾俛”、“沕没”、“密勿”[19],敦煌写卷P.2011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僶,僶俛。通俗作僶。”唐·张参《五经文字》卷上:“僶,僶勉之僶。”《可洪音义》卷10:“僶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上弥忍反,下明辩反。”“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同“勉”。《诗·云汉》:“旱既大甚,黾勉畏去。”《诗·谷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释文》:“黾,本亦作僶。黾勉,犹勉勉也。”阜阳汉简作“沕没”,《白帖》卷24引作“黾俛”;《文选·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李善注引《韩诗》作“密勿”,又云:“密勿,僶俛也。”《诗·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汉书·刘向传》、《汉书·楚元王传》、《后汉书·皇甫规传》李贤注引作“密勿”,《汉纪》卷22引作“黾俛”,《文选·悼亡诗》、《赠五官中郎将》李善注、《白帖》卷41引作“僶俛”。考《汉书·刘向传》向上封事谏曰:“勉彊以从王事,则反见憎毒谗愬,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颜师古注:“密勿,犹黾勉。”是刘向据《韩诗》作“密勿”,而解为勉彊也。《贾子·劝学》:“然则舜僶俛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宋·范处义《诗补传》卷18:“黾勉、犹豫,皆取诸物。黾,鼃属也。鼃黾之行,勉强自力,故曰黾勉。犹,犬子也。犬子之行,往复不果,故曰犹豫。”宋·孙奕《示儿编》卷3:“黾,鼃属也。……蛙黾之行,勉强自力,故曰黾勉。如犹之为兽,其行趦趄,故曰犹豫。”此宋儒腐说,极尽穿凿之能事,绝不可信。明·朱朝瑛《读诗略记》卷3:“人之勉力,如鼃之奋跃,故曰黾勉。”此明人无学,崇尚新异之过也。
又声转为“僶未”、“勉勿”、“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未”、“僶僈”[20],《玄应音义》卷4:“僶未:又作黾,同。僶俛,强爲之也。”《慧琳音义》卷43“未”误作“末”[21]。此条为《华手经》卷9《音义》,检经文作“命促难保信,僶未生厌心”。元、明本作“勉勿”,宫本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未”。《玄应音义》卷15:“僶俛:谓自强爲之也。律文作僈,非也。”
又声转为“闵免”、“闵勉”、“侔莫”、“劺莫”,《方言》卷7:“侔莫,强也。北燕之外郊,凡劳而相勉若言努力者,谓之侔莫。”《广雅》:“劺莫,强也。” 《汉书·谷永传》:“流湎媟嫚,溷殽无别,闵免遁乐,昼夜在路。”《汉书·五行志》作“闵勉”,颜师古注:“闵勉,犹黾勉,言不息也。”明·朱谋㙔《骈雅》卷2:“闵免、侔莫、文莫、密勿、蠠没,劝勉也。”[22]明·方以智《通雅》卷7:“闵勉、闵免、僶勉,一也。转为‘密勿’、‘蠠没’,又转为‘侔莫’、‘文莫’。……盖古读勿如末如昧如没。”又卷36:“汉人用闵免、密勿,即僶勉,即《尔雅》之蠠没,《方言》之侔莫。”[23]段玉裁曰:“按《毛诗》‘黾勉’亦作‘僶俛’,《韩诗》作‘密勿’,《尔雅》作‘蠠没’。蠠本或作𧖅,𧖅卽蜜,然则《韩诗》正作‘蜜勿’,转写误作密耳。《尔雅》《释文》云:‘勔本作僶,又作黾。’是则《说文》之愐爲正字,而作勔,作蠠,作𧖅,作蜜,作密,作黾,作僶,皆其别字也。今则不知有愐字,而愐字废矣。”[24]
又声转“文莫”、“文农”,朱骏声曰:“《论语》:‘文莫,吾犹人也。’《广雅》:‘劺莫,强也。’犹《毛诗》之‘黾勉’,《韩诗》之‘密勿’,《尔雅·释诂》之‘蠠没’,《释训》之‘懋慔’,《封禅文》之‘旼穆’,《大戴·五帝德》之‘亹穆’,《汉书·谷永传》之‘𨳐免’,《方言》二篇之‘纷毋’、七篇之‘侔莫’也。”[25]孙德宣曰:“‘文莫’即《尔雅》之‘蠠没’、《说文》之‘忞慔’、《方言》之‘侔莫’、《毛诗》之‘黾勉’、《韩诗》之‘密勿’、《洛诰》之‘民农’,皆一声之转,强力任事之谓也。”[26]《广雅》:“文农,勉也。”王念孙曰:“农犹努也,语之转耳。”[27]姜亮夫曰:“‘文莫’一声之转则为‘文农’。”[28]
又声转为“务輓”,《史记·货殖传》:“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索隐》:“輓,音晚,古字通用。”王叔岷曰:“此当读‘必用此为务輓近世’为句,必犹如也,輓借为晚,《索隐》说是。‘輓近’複语,輓亦近也。此犹言‘如用此为近世之务’耳。”[29]姜亮夫曰:“《索隐》輓字属下读,因以‘近’连文,遂误为晚耳。其实‘务輓’乃连文,輓即勉之借字,务读亡无切,古无轻唇音,则当读如懋,是‘务輓’即‘黾勉’矣。”[30]兹从姜说。
又声转为“亹穆”、“懋慔”、“旼睦”、“旼穆”、“纷毋”、“明农”,《书·洛诰》:“兹予其明农哉!”周秉钧曰:“明,勉也。农亦勉也。”[31]《大戴礼记·五帝德》:“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史记·司马相如传》《封禅文》:“旼旼睦睦,君子之能。”《汉书》作“旼旼穆穆,君子之态”。
又声转为“谋面”、“侔免”,《尚书·立政》:“谋面用丕训德。”于省吾曰:“按‘谋’,金文作‘诲’或‘每’或‘某’。英伦隶古定本‘谋’作‘𢜯’。‘面’即‘勔’。‘谋面’即《尔雅》之‘蠠没’,《诗·十月之交》之‘黾勉’,《汉书·刘向传》之‘密勿’,皆同声叚字也。”[32]顾颉刚、刘起釪从之[33]。《管子·宙合》:“知道之不可行,则沈抑以辟罚,静默以侔免。”旧注:“侔,取也。”失之。
又声转为“薄努”,《方言》卷1:“钊、薄,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南楚之外曰薄努。”《广雅》:“薄努,勉也。”姜亮夫曰:“‘文农’双声之转则为‘薄努’。”[34]
又声转为“黾敏”,敏、勉一声之转。宋·黄裳《题杨氏聚义轩》:“黾敏慎所交,髙攀古人风。”宋·周必大《汤中丞啓》:“黾敏嵗周,摧颓人后。”
西周中期彝铭习语“蔑𤯌”。阮元谓“蔑𤯌”当为“蔑曆”,阮氏云:“按其文皆勉力之义,是‘蔑曆’即《尔雅》所谓‘蠠没’,后转为‘密勿’,又转为‘黾勉’。”[35]《陕西新出土古代玺印》着录“槁麋无”[36],《古玺彙编》着录“麋亡”[37],皆为成语印。萧毅指出“‘麋无’当是‘麋亡’这个联绵字的又一种写法”[38]。
倒言则作“悗密”,《韩子·忠孝》:“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旧注:“悗,忘情貌。”失之。姜亮夫曰:“‘悗密’即‘黾勉’之倒言。”[39]日本学者物双松曰:“‘悗密’、‘黾勉’、‘密勿’、‘文莫’,皆同。”[40]朱起凤以“悗密”与“黾勉”、“僶俛”、“侔莫”、“劺莫”、“文莫”、“旼穆”、“密勿”、“蠠没”等词同[41]。陈奇猷曰:“‘悗密’是双声謰语,亦作‘密密’、‘密勿’、‘黾勉’等。”[42]
倒言又作“茂明”,《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其茂明之。”颜注:“茂,勉也。”朱起凤曰:“‘茂明’乃‘黾勉’之倒文。”[43]
倒言又作“俛僶”,唐·白居易《即事诗》:“从容就中道,俛僶来保釐。”《文苑英华》卷362唐·陈黯《代河湟父老奏》:“时未可谋,则俛僶偷生。”
重言则作“勉勉”、“莫莫”、“亹亹”、“旼旼”、“穆穆”、“勿勿”、“懋懋”、“慔慔”[44]。
附记:(1)佛经中有“俛仰”一词,为勉强之义。《维摩诘所说经》卷1:“魔以畏故,俛仰而与。”《佛说维摩诘经》卷1作“魔以畏故,强与玉女”。此为显证。《玄应音义》卷5、12:“俛仰:无辩反。俛,低头也,言闵默不已也。”又卷8:“俛仰:无辩反。谓自强爲之也。《说文》:‘俛,此俗頫字,谓低头也。’仰谓举首也。”玄应注音是,释义非也。“俛”音无辩反,即《广韵》之亡辨切(miǎn)也,当与“勉”同。《贤愚经》卷2:“更无力能,俛仰而坐。”宋、元本“俛”作“勉”,此亦为显证。玄应谓俛为頫俗字,训低头;仰训举首,则失之。“仰”疑当为“僶”缺误。训勉强义的“俛仰”,当作“俛僶”。“俛僶”为“僶俛”之倒文。《大智度论》卷11:“不知我今能与论不,僶俛而来。”《法苑珠林》卷53引作“俛仰而来”。《高僧传》卷3:“商人相视失色,僶俛而止。”《出三藏记集》卷15、《开元释教录》卷3、《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5并同。《法苑珠林》卷25作“俛仰而止”。此“僶俛”误作“俛仰”之证。《玄应音义》卷9、13、15“僶俛”条训自强爲之也,并指出“俛”音无辩反。唐·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卷4:“俛者俯也,仰者仰也。厄不得已,故言俛仰。魔怖恼乱,俯仰与之,非其本心,故言俛仰。”唐·道掖《净名经关中释抄》卷2:“俛仰者,低头也。仰者,举首也。言闵默不已,强自与之。”宋·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7:“俛仰者,谓低头。仰,举首也,谓自强为之也。”则唐代已不知“仰”为“僶”之误矣。耿铭採取玄应、窥基之说,从而为之辞,曰:“根据‘低头、抬头’动作所隐含的内在的心理特徵进行,引申出……‘勉强、只好’,同时也在词性和语法方面发生了变化。”殊为牵强。耿君也承认:“关于‘俛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如‘俛’为什么玄应两次读为‘无辩反’,‘俛’、‘俯’、‘頫’三个字的联繫与区别,等等。”[45]其实如果认为“俛仰”为“俛僶”之误,一切问题皆迎刃而解矣。
训低头抬头之“俛仰”,“俛”音匪父切(fǔ),别为一词。
(2)《礼记·曲礼上》:“国中以策彗卹勿驱,尘不出轨。”郑注:“卹勿,搔摩也。”吴澄曰:“彗卹,谓埽拂之。勿驱,谓勿以策策马令疾行也。”[46]马瑞辰曰:“‘黾勉’、‘密勿’、‘蠠没’、‘𨳐免’,并字异而音义同也。‘𨳐免’又转为‘文莫’。‘卹勿’亦‘蠠没’之转。”[47]朱起凤曰:“灭拂即埽除之义。卹、灭音近古通。《淮南子·道应训》:‘相天下之马者,若灭若失。’《庄子·徐无鬼篇》作‘若卹若失’,是其证也。勿、拂同音通用。”[48]按:郑注是也。《庄子释文》:“卹,音恤。”《白帖》卷96引《庄子》“卹”作“恤”,成疏训“忧虞”,失之。卹,朱氏得其义,未得其字,卹、恤当读为戌。《释名》:“戌,恤也,物当收敛,矜恤之也。”《史记·司马相如传》《子虚赋》:“扬袘卹削。”《汉书》、《文选》、《事类赋注》卷12作“戌削”。《史记·司马相如传》《上林赋》:“眇阎易以戌削。”《汉书》作“恤削”,《文选》作“卹削”。此卹、恤读为戌之证。《说文》:“戌,灭也。”《淮南子·天文篇》、《白虎通义·五行》并云:“戌者,灭也。”《史记·律书》:“戌者,言万物尽灭,故曰戌。”字或作洫,《庄子·则阳》:“与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释文》:“洫,滥也。王云:‘坏败也。’”林希逸注:“洫者泥着而滔溺之意也。”又《齐物论》:“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林希逸注:“洫者,谓其如坠于沟壑也。”此洫字亦当读为戌,林注并非。刘师培曰:“卹、恤二谊,并由侐义引申,《诗·鲁颂》:‘閟宫有侐。’毛传云:‘清静也。’《说文》训侐为静。”[49]钱穆从刘说[50]。刘文典曰:“卹字无义,疑灭之误。”[51]马叙伦曰:“卹、灭并借为忽,声同脂类。”[52]锺泰曰:“卹,忧也。”[53]杨柳桥曰:“卹,当借为䬍,叠韵通借字。”[54]诸说并未得。
三、“蜿蜒”考
“蜿蜒”,或作“宛蜒”、“蜿延”、“䖤蜑”、“䖤䗺”,最早出《史记·司马相如传》《大人赋》:“驾应龙象舆之蠖略委丽兮,骖赤螭青蛇之蚴蟉蜿蜒。”《汉书》作“宛蜒”,颜师古注:“蠖略、委丽、蚴蟉、宛蜒,皆其行步进止之貌也。”汉·蔡邕《隶势》:“或蜿蜒缪戾,或长邪角趣。”《晋书·卫恒传》作“䖤蜑”,《通志》卷121引作“䖤䗺”。《类聚》卷62引后汉·李尤《德阳殿赋》:“连璧组之烂漫,杂虬文之蜿蜒。”《玉海》卷159引作“蜿延”。《玉篇》:“蜿,蜿蜒,龙皃。”萦回屈曲貌也。
藏经中作“綩綖”、“綩筵”、“婉筵”、“綩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等形,《弘明集》卷1引牟子《理惑论》:“四表为大,蜿蜒其外。”宋、元、明本作“綩綖”。甘博136《道行般若经》卷9:“中有黄金坐白银坐流离坐水精坐,坐皆有杂色文绣綩綖。”《妙法莲华经》卷2:“重敷綩綖,安置丹枕。”宋、元本作“綩筵”,明本作“婉筵”,宫本作“綩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法华经义记》卷4:“重敷婉筵。”《长阿含经》卷3:“綩綖细輭。”元、圣本作“綩筵”。《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2:“重铺綩綖。”元、圣本作“綩筵”。《经律异相》卷27:“悉布以天缯綩綖。”宋、元、宫本作“綩筵”。皆其例。
字或作“菀筵”、“綩莚”、“綩延”、“惋𢚀”、“婉莚”、“菀莚”等形,《可洪音义》卷5:“惋𢚀:上于远反,下羊然反。”又卷6:“惋𢚀:上于远反,下以然反。”又卷7:“菀筵:上于远反,下以然反。”又卷8:“綩延:上于远反。”又卷12:“菀莚:以然反。”《长阿含经》卷13:“种种文绣.綩綖被褥。”宋本作“菀筵”,元本作“綩筵”。又卷14:“綩綖被褥。”宋本作“綩莚”,元本作“綩筵”。《妙法莲华经玄赞》卷6:“即长行綩莚也。”《摩诃止观》卷7:“重敷綩莚。”《阿差末菩萨经》卷1:“如天綩綖。”元本作“綩延”。《观心论疏》卷5:“重敷綩筵。”甲本作“綩延”。《佛说海龙王经》卷4:“如天綩綖。”知本作“惋𢚀”。《妙法莲华经玄赞》卷5:“重敷婉莚者。敷,陈设也。有作‘綩綖’。”郑贤章曰:“惋𢚀、菀莚,联緜词,与‘綩綖’同。”[55]
《玄应音义》卷3“綩綖”条云:“一远反,下《三苍》以旃反。相传坐蓐也。未详何语。”又卷6“綩綖”条云:“诸经有作蜿蠕二形。《字林》一远反,下《三苍》以旃反。相承云坐缛(褥)也,未详何语立名耳。”玄应云“未详何语立名”、“未详何语”,则是玄应未知“綩綖”之语源耳。玄应又云“诸经有作‘蜿蠕’二形”,检大藏经未见所出。
“蜿蜒”之语源当作“宛延”、“冤延”,《说文》:“宛、惌,屈艸自覆也;或从心从宛。冤,屈也。延,长行也。”《尔雅》:“延,长也。”《广雅》:“冤,曲也。”宛延、冤延犹言屈曲延长也,形容其屈折之状。《玄应音义》卷7:“烦冤:古文作冤、惌二形,今作宛,同。”“宛”、“冤”同源。《汉书·扬雄传》《甘泉赋》:“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冤延。”《文选》李善本、《类聚》卷39、《通志》卷102、《玉海》卷155引作“宛延”。张铣注:“冤延,长曲貌。”是张本作“冤延”也。张注最得。钱大昭曰:“冤延,与蜿蜒同。”[56]明·德清《紫柏尊者全集》卷19:“一旦抱疾,宛延难屏。”皆用本字。唐·锺辂《续前定録》“姚宋”条:“明皇初登极,梦二龙衔符,自红雾中来,上大隶‘姚崇宋璟’四字,挂之两大树上,蜿蜒而去。”《説郛》卷26引柳宗元《龙城录》作“宛延而去”。《慧琳》卷15:“綩綖:亦宜改作‘婉筵’二字,以合经义也。”慧琳以“婉筵”为本字,亦未得其源。
字或作“蜿螾”、“涴演”、“蜿演”、“宛演”,《玉篇》:“蜿,蜿螾。”《集韵》:“涴,涴演,水皃。”明·朱谋㙔《骈雅》卷1:“涴演,委曲也。”[57]《古今韵会举要》:“涴,宛演,水貌。”《文选·江赋》:“阳侯砐硪以岸起,洪澜涴演而云迴。”五臣本作“蜿演”,李善注:“涴演,迴曲之貌。”唐·谢勮《游烂柯山》:“宛演横半规,穹崇翠微上。”《皇清文颖》卷47清·李清植《河清赋》:“玉检金䋲,龙负图以蜿螾;阳参阴两,马呈数以腾骧。”《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卷664《管氏地理指蒙·释水势》:“朝似生蛇出穴,蜿螾而环遶;抱如玉带围腰,悠扬而停憇。”
字或作“涴涎”,宋·净觉《宏智禅师广录》卷8:“底时屑屑行泥滓,可笑蜗牛自涴涎。”
字或作“䖤䗺”、“㠾䘰”,《集韵》:“䗺,䖤䗺,虫形。”又“䘰,㠾䘰,牛领上衣,一曰车温。”皆以曲而长而名之也,字并同源。
字或作“蜿蝘”,明·王守仁《九华山赋》:“廼下见阳陵之蜿蝘,忽有感于子明之宿要。”
字或作“夗延”,《字彙》:“夗,夗延,龙貌。”《正字通》:“夗,夗延,龙蛇蟠纠貌。《博雅》作‘蜿’。”元·周伯琦《六书正譌》卷1:“夗,夗延,龙皃,象形,别作‘蜿蜒’,竝非。”必以“蜿蜒”为误,拘矣。
字或作“宛衍”,清·毛奇龄《洞神宫记》:“山之前曰罏峰,其傍曰阳明洞,折而宛衍,有泉涾然,洞神之所基也。”
又音转为“婉蝉”、“婉僤”、“宛僤”、“䗕蟺”、“蜿蝉”、“蜿灗”、“宛潬”、“婉婵”,《玄应音义》卷8:“蚯蚓:即曲蟺也,亦名䗕蟺,亦名寒蚓。”又卷11、17:“曲蟺:《古今注》云:‘丘蚓也。一名䗕蟺,江东名寒蚓。’”《楚辞·九思》:“乘六蛟兮蜿蝉。”王逸注:“蜿蝉,羣蛟之形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林赋》:“青虬蚴蟉于东箱,象舆婉蝉于西清。”《汉书》、《文选》作“婉僤”,《玉海》卷158、165引作“宛僤”,《慧琳音义》卷95引作“䗕蟺”,又引顾野王云:“䗕蟺,诎曲迴转美貌也。”颜师古注:“蚴蟉、婉僤,皆行动之貌。”李善注:“婉僤,动貌也。”吕向注:“蚴蟉、婉蝉,龙象回转之貌。”宋·周必大《乐章鼔吹导引》:“蚴蟉青龙,婉婵象舆。”显然化自《史》、《汉》。考上引《大人赋》,知《上林赋》之“婉蝉(僤)”,即《大人赋》之“蜿(宛)蜒”《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林赋》:“蜿灗胶盭。”《汉书》、《文选》作“宛潬”,李善注引司马彪曰:“宛潬,展转也。”张铣注:“宛潬、胶戾,萦曲貌也。”王先谦曰:“宛惮(潬),犹蜿蜒,状水势之緜远。”[58]《文选·七啓》:“凌跃超骧,蜿蝉挥霍。”吕向注:“蜿蝉,盘屈也。”梁·简文帝《七励》:“舒蛾眉之窈窕,委弱骨之逶迤,载金翠之婉婵,珥瑶珰之陆离。”
又音转为“夗蟺”、“蜿蟺”、“䖤蟺”、“蜿蟮”、“䖤蟮”、“宛蟺”、“宛亶”,《说文》:“蟺,夗蟺也。”《慧琳音义》卷95引作“䗕蟺”。《广雅》:“蜿蟺,引无也。”《尔雅》《释文》引作“䖤蟺,蚯蚓也”。《玉篇》:“蚕,蜸蚕,䖤蟺也。”《广韵》:“蜿,蜿蟺,蚯蚓也,亦作䖤。”《集韵》:“蜿,蜿蟮,蚯蚓也,或作䖤。”明·朱谋㙔《骈雅》卷1:“蜿蟺,屈曲也。”[59]《本草纲目》卷42:“䖤蟺、曲蟺,象其状也。”王念孙曰:“邱蚓之形屈曲,故谓之蜿蟺。”[60]清·庄履丰、庄鼎铉《古音骈字》续编卷5:“冤延、夗蟺、宛延、苑延、䖤蟺,五同。”《文选·鲁灵光殿赋》“虬龙腾骧以蜿蟺。”吕延济注:“蜿蟺,盘屈皃。”《文选·琴赋》:“䖤蟺相纠。”李善注:“䖤蟺,展转也。”张铣注:“䖤蟺,盘旋貌。”《类聚》卷62汉·刘歆《甘泉宫赋》“黄龙游而蜿蟺兮。”《古文苑》卷21引作“宛蟺”,章樵注:“宛蟺,音蜿蜒。”《文选·江赋》李善注引王粲《游海赋》:“洪涛奋蕩,大浪踊跃。山隆谷窳,宛亶相抟。”《慧琳音义》卷95:“蜿蟺:(蟺)集本作蜒,非也。”明·赵撝谦《六书本义》:“转平声,夗蟺,龙皃,作‘蜿蜒’非。”必以“蜿蜒”为误,亦拘矣。
又音转为“夗专”、“夗转”、“宛转”、“婉转”、“䖤转”,《方言》卷5:“簙,吴楚之闲……或谓之夗专。”钱绎曰:“夗专之言宛转也。”[61]《说文》:“夗,[夗]转卧也。”[62]《大方便佛报恩经》卷1:“夗转躃地,闷绝良久。”宋本作“婉转”,元、明本作“宛转”。《庄子·天下》:“与物宛转。”《楚辞·哀时命》:“愁修夜而宛转兮。”《尔雅》郭璞注:“缘者缴纒之,即今宛转也。”《淮南子·精神篇》:“屈伸俛仰,抱命而婉转。”《文子·九守》作“宛转”。《文选·洞箫赋》:“垂喙䖤转。”五臣本、《类聚》卷44作“宛转”,李善注:“䖤转,动貌。”李周翰注:“宛转,盘旋也。”《修行道地经》卷1:“麻油涂身,宛转土中。”圣本作“婉转”。《禅祕要法经》卷1:“唯有风大,迴旋宛转。”宋、元、宫、圣乙本作“婉转”。
又音转为“踠转”、“綩转”,《慧琳音义》卷38、39:“夗转:经作踠,非也。”又卷77:“踠转:谱作踠,非。‘夗转’字也。”《妙法莲华经》卷2:“宛转腹行。”宋本作“踠转”。《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30:“或躄或踊,宛转于地。”宋、元、明、宫本作“踠转”。《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卷1:“一时为火所烧,闷绝踠转于地。”《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19:“其状如蛇蟠迴踠转。”明、乙本作“宛转”。《法苑珠林》卷49引《如报恩经》:“即便闷绝,踠转躄地。”宋本作“婉转”,《大方便佛报恩经》卷1同句作“夗转”,《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38同句作“宛转”。《法苑珠林》卷71:“宁以热铁,踠转眼中。”宋、宫本作“綩转”,元、明、宫本作“宛转”。《金刚仙论》卷6:“所以有此四句,綩转相释,名为成偈故也。”姜亮夫谓“夗专”、“夗转”、“宛转”、“婉转”盖南楚语,与“婉僤”、“婉蝉”、“夗蟺”、“宛潬”、“宛蟺”、“蜿灗”、“宛亶”音转[63]。
又音转为“䗕蜷”,《古文苑》卷4扬雄《蜀都赋》:“龙虵䗕蜷错其中,禽兽奇伟髦山林。”章樵注:“䗕蜷,龙虵屈伸状。”
又音转为“蜿蟤”,《集韵》:“蟤,蜿蟤,龙屈貌。”《类篇》:“蟤,蜿蟤,虫不申皃。”明·朱谋㙔《骈雅》卷1:“蜿蟤,蹙聚也。”[64]《楚辞·九思》:“龙屈兮蜿蟤。”王逸注:“蜿蟤,自迫促貌。”明·陈第《毛诗古音攷》卷1:“蟤,音延。”[65]姜亮夫曰:“按‘蜿蟤’即‘宛转’之声变……犹宛转、蜿蟺,委曲也。”[66]朱起凤曰:“字之从亶从单者,古多通用。故蟺字通作蝉,转、蜑、蟤三字,并与蟺字音近。”[67]符定一曰:“蜿蟺,转为‘蜿蝉’、‘蜿蜷’、‘蜿蟤’。”[68]。
又音转为“婉嫕”、“婉瘱”,《广韵》:“嫕,婉嫕,柔顺貌。”《集韵》:“嫕,婉嫕,顺从也,或作嫛。”《汉书·外戚传》:“为人婉瘱有节操。”《汉纪》卷30作“婉嫕”。颜师古注:“婉,顺也。瘱,静也。”失之。《晋书·后妃传》:“婉嫕有妇德。”姜亮夫曰:“‘婉嫕’即‘燕婉’之倒言。”[69]
倒言则作“宴𡟰”、“宴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说文》:“𡟰,宴𡟰也。”《集韵》:“𡟰、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宴𡟰也,或从惌。”《六书故》:“婉,又作妴,又作𡟰。”段玉裁曰:“按古宛、冤通用,婉、𡟰音义皆同。”[70]黄侃曰:“‘妴’同‘婉’,‘𡟰’同‘婉’。”[71]
倒言又作“燕婉”、“嬿婉”、“䁙婉”,《诗·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毛传:“燕,安;婉,顺也。”《说文》“䁙”字条引作“䁙婉”;《玉篇》“嬿”字条引作“嬿婉”,又云:“本或作燕。”《御览》卷949引《韩诗》亦作“嬿婉”。王先谦曰:“‘宴𡟰’即‘宴婉’。”[72]《文选·答卢谌诗》:“郁穆旧姻,嬿婉新婚。”李善注引《毛诗》作“嬿婉”[73],吕延济注:“郁穆、嬿婉,和美貌。”《文选·西京赋》:“捐衰色,从嬿婉。”李善注引《韩诗》作“嬿婉”,薛综注:“嬿婉,美好之貌。”《后汉书·边让传》《章华赋》:“设长夜之欢饮兮,展中情之嬿婉。”李贤注:“嬿,安也。婉,美也。”“燕婉”、“嬿婉”、“䁙婉”即“宴𡟰(婉)”[74],委曲婉顺貌,故引申为美好之貌,又指美好之人。毛公、李贤说失之。陈奂、王先谦、胡承珙并谓“燕”为“宴”借字[75],申证毛说,亦未得。清·王育曰:“䁙婉之求。䁙,目相戏也。夫妻情好有如此,今作燕,亦通。”[76]非此谊,王说误。友人庞光华博士曰:“《新台》之燕为鶠之借,指凤鸟。婉为鹓之借,言鹓鶵,亦指凤鸟。‘燕婉’二字皆指神鸟凤之类,是与下文的作水鸟的鸿相对。”[77]兹亦不从。《释名·释州国》:“燕,宛也,北方沙漠平广,此地在涿鹿山南,宛宛然以为国都也。”盖此地蜿蜒广平,故名为燕也。
倒言又作“睍睆”,《诗·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毛传:“睍睆,好貌。”宋·段昌武《毛诗集解》卷3引曹氏曰:“睍睆,美泽貌。”宋·严粲《诗缉》卷3引钱氏曰:“睍睆,光鲜貌。”清·朱彬曰:“燕婉与《凯风》之睍睆同。毛传:‘睍睆,好貌。’《檀弓》:‘华而睆,大夫之箦与?’郑注:‘睆,好貌。’《说文》燕一作䁙。”[78]姜亮夫曰:“䁙古与睍通。睆即睕字。故‘睍睆’即‘䁙睕’,后更变作‘燕婉’。作‘䁙睕’者正字,作‘睍睆’者形借字,作‘燕婉’者声借字。其实一也。”[79]
倒言又作“嬿睆”,《易林·困之姤》:“东南其户,风雨不处,嬿睆仁人,父子相保。” 尚秉和曰:“汲古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晲’,宋、元本作‘嬿睨’,丁云:‘睨当作睆。’是也,故从《释文》。”[80]
倒言又作“宴婉”,魏·嵇康《答二郭》:“当今寄他域,严驾不得停。本图终宴婉,今更不克并。”
倒言又作“蟺蜿”,《御览》卷982引陈琳《迷迭赋》:“立碧茎之婀娜,铺緑条之蟺蜿。”《类聚》卷81引作“蜿蟺”。
倒言又作“蜒蜿”,宋·陆游《化成院》:“缘坡忽入谷,蜒蜿苍龙蟠。”
倒言又作“延宛”,元·陈致虚《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卷下:“神宫开廓,延宛丹庭。”清·黄景仁《雨中入山访曹以南》:“逼仄穿深林,延宛上悬栈。”
四、“唐突”考
《玄应音义》卷9:“唐突:字体作搪揬二形,同。”此条为《大智度论》卷1《音义》,
检经文作“譬如大力狂象搪揬蹴踏,无能制者”,宋、宫本作“唐突”,圣本作“搪突”,同。《诗·渐渐之石》郑笺:“豕之性能水,又唐突难禁制。”《出曜经》卷14:“群鹿惊惧有失声,唐突于弶。”
字或作“搪揬”,《玉篇》:“搪,搪揬也。”敦煌写卷P.3694V《笺注本切韵》:“揬,
搪揬。”《龙龛手鉴》:“揬,搪揬也。”《大楼炭经》卷3:“若于冢间水所唐突处。”宋、元、明本作“搪揬”。《法句譬喻经》卷3:“搪揬墙壁树木摧折。”宋、圣本作“唐突”。又卷4:“室家坐食,何为搪揬?”宋、元、明、圣本作“唐突”。《出曜经》卷25:“身无防备,唐突禁戒。”宋、元、明本并作“搪揬”。
字或作“搪突”,《大宝积经》卷13:“弃搪揬心。”宋、宫、圣本作“唐突”,元、明本作“搪突”。《佛说离垢施女经》卷1:“所见唐突,吾当云何?”宋、宫本作“搪突”,元、明本作“搪揬”。
字或作“踼突”,《玄应音义》卷9:“踼突:案字宜作搪揬二形。”此条为《大智度论》卷16《音义》,检经文作“或狂逸唐突,或藏窜投掷”,宋、元、明、宫本作“搪揬”。
字或作“汤突”,《玄应音义》卷11:“排汤:谓汤突也。”《摩诃僧祇律》卷21:“越持热器来汤突手面。”宋、元、明、宫本作“搪突”。《俱舍论记》卷9:“王梦见有一猕猴身涂粪秽汤突己。”甲本作“搪揬”。《俱舍论疏》卷9同,甲、乙本误作“伤突”。
字或作“荡突”、“蕩突”,《广韵》:“荡,荡突。”《可洪音义》卷2:“荡突:上他郎反,下徒骨反。”《龙龛手鉴》:“荡,荡突也。”《善见律毘婆沙》卷8:“大众乱闹,更相荡突。”中村不折氏藏敦煌写卷《善恶因果经》卷1:“蛇体从着轻衣荡突佛像中来为人。”《佛说孛经抄》卷1:“譬如大水所蕩突处。”宋、元、明、宫本作“荡突”。《大宝积经》卷80:“搪揬如象醉无钩,或时诈现在山林。”宋、元、明本作“搪突”,宫本作“荡突”。唐·柳宗元《晋问》:“荡突硉兀,转腾冒没,类秦神驱石,以梁大海。”唐·张嘉贞《石桥铭》序:“盖以杀怒水之蕩突,虽怀山而固䕶焉。”
字或作“傏𠊲”、“傏突”,《广韵》:“傏,傏𠊲,不逊也。”《类篇》:“傏,揬也。” 《可洪音义》卷23:“傏突:上徒郎反,下徒骨反。”《通鉴》卷168:“唐突入云龙门。”胡三省注:“唐突,《广韵》作‘傏𠊲’,不逊也。今时谓干乘舆者为唐突。”又卷272:“戒之曰:‘王铁枪勇决,乘愤激之气,必来唐突,宜谨备之。”胡三省注:“《广韵》‘唐突’作‘傏突’,又作‘荡突’。唐、荡义同也。”清·吴玉搢《别雅》卷2:“傏𠊲、荡突,唐突也。”[81]
字或作“砀突”,汉·马融《长笛赋》:“犇遯砀突。”梁·简文帝《筝赋》:“奔电砀突而弥固,严风掎拔而无伤。”
字或作“摚突”、“樘突”,唐·杜甫《课伐木》序:“旅次于小安,山有虎,知禁,恃爪牙之利,必昏黑摚突。”摚,一本作“樘”,一本作“搪”。《太平广记》卷427引唐·张读《宣室志》:“虎曰:‘我今形变而心甚悟,故有摚突。’”清·庄履丰、庄鼎铉《古音骈字》续编卷5:“砀突、傏𠊲、唐突、搪揬、摚揬、荡𠊲,六同。”
字或作“棠突”,敦煌写卷S.4407《说八关斋文》:“棠突圣贤,陵蔑囗囗。”曾良曰:“‘棠突’为抵触义,今写作‘唐突’、‘堂突’……‘棠突’为同义并列複词。”所说是也;但又谓“‘棠’、‘唐’、‘堂’均是借音……象枨、掁、敞、摚、𢿽等写法,应该与‘朾’字同源’”,徐时仪从之[82],似可商。
字或作“塘揬”,《释门正统》卷1:“质疑问难,塘揬玄门。”
字或倒作“䃐磄”、“突荡”、“突蕩”,《魏书·阳固传》《演赜赋》:“眺恒碣之䃐磄。”宋·梅尧臣《风异赋》:“逡巡则赤埃赭雾,突荡奔驰。阳精失色,白昼如晦。”宋·朱松《试馆职策一道》:“突蕩冲击,分裂四出。”宋·李流谦《送虞参政序》:“跳踉突蕩。”《汉语大词典》释“突荡”为“剧烈动荡”,失之。
“荡突”为本字,犹言抵触、冲撞,同义连文,其余字形皆为借字。清·翟灏《通俗编》卷14:“摚与砀皆唐之通用字。”[83]以“唐”为本字,则失考矣。《广雅》:“触、冒、搪、𢿵、冲,揬也。”《集韵》、《类篇》:“揬,搪揬,触也。”《后汉书·岑彭传》李贤注:“冒突,取其触冒而唐突也。”《文选·长笛赋》:“耾砀骇以奋肆。”李善注:“砀,突也。”又《西京赋》:“骙瞿奔触。”薛综注:“奔触,唐突也。”又《鲁灵光殿赋》:“盗贼奔突。”张载注:“唐突也。”明·朱谋㙔《骈雅》卷2:“唐突,抵触也。”[84]皆其证。
钱坫曰:“《说文》:‘逮,唐逮,及也。’今有搪揬之语。《后汉书》‘水所唐突’,是言水之所及,盖借突爲逮。”[85]黄侃曰:“唐突是唐逮之转。”[86]二氏说失之。
五、“团栾”考
《玄应音义》卷4:“团栾:团圆也。圆匝也。”《慧琳音义》卷43作“团圆周匝也”。《玄应音义》卷19、《慧琳》卷56:“团栾:犹团圆也,圆帀也。”《慧琳音义》卷35:“团栾:俗语也,即团圆也。”
本作“团圝”,《玉篇》:“圝,团圝也。”《广韵》:“圝,团圝,圆也。”《可洪音义》卷8:“团栾:圆也,正作圝。”又卷14、22:“团栾:正作圝。”“团圝”当为同义连文,《说文》:“团,圜也。”《类篇》:“圝,圜也。”《希麟音义》卷5:“团圝:上徒官反,《切韵》:‘团圆也。’下落官反,《切韵》:‘团圝也。’《字书》:‘圝亦团也。’”《龙龛手鉴》:“圝,团圆也。”《集古今佛道论衡》卷4:“解义亦团栾。”宋、元、明、宫本作“团圝”。《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1:“身相圆满,不太肥,不太瘦,亦不乾悴,爪如赤铜,踝骨平满,身形长大,肌肤洁白,不太团圝,齿不疎黑,眼目不睐,亦不黄绿。”宋、元、明、乙本作“团栾”。
或作“团圞”,唐·杜荀鹤《乱后山中作》:“兄弟团圞乐,羇孤远近归。”《太平广记》卷255引《御史台记》:“飘风忽起团圞旋,倒地还如着脚䭔。”宋·释觉範《石门文字禅》卷4:“心如旋磨驴,日夜团圞转。”
或作“团峦”,宋·周必大《文忠集》卷166《闲居録》:“北行望一山,团峦与衆峰不同,土人谓之圣岭。”明·李贤《明一统志》卷35:“团峦山,在两当县境,山峰耸秀。”
或作“团娈”,明·刘麟《与乔白巖》:“夫以凡下细人,如此而归,将与西溪南原东桥药物团娈,丘园顺适,死则同情,生无愧也。”
或作“团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53《舞曲歌辞》解题云:“开元中,又有凉州緑腰、苏合香、屈柘枝、团乱旋,甘州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借席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明·胡震亨《唐音癸籖》卷14:“舞曲:团乱旋。”自注:“一作团圆旋。”
或作“团挛”,《何典》第2回:“自然生副搓得团挛捏得扁的糯米心肠。”
或谓“团栾”合音为“团”,此说失之。《六书故》:“栾,又借为团栾,俗语。团栾、突栾,皆合之为团也。” “突栾”、“剔栾”则为“团”之分音,《六书故》:“团,今人谓之突栾,突栾之合为团。”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释俗》:“孙炎作反切语,本出于俚俗,常言尚数百种,故谓……团曰突栾……不可胜举……国朝林逋诗云:‘团栾空遶百千回’,是不晓俚人反语,逋虽变突为团,亦其谬也。”明·焦竑《俗书刊误》卷5《略记字义》:“古语有二声合为一字者,此切字之始也。如……剔栾为团,皆里巷常谈,不可胜举。林和靖诗云‘团栾空绕百千回’,是不知反切,改剔为团,失其旨矣。”[87]
或作“突圞”,音衍为“踢突圞”、“剔突圝”,《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36:“巨灵擡手擘不破,始信从前踢突圞。”考《续古尊宿语要》卷3:“以两手,画一圆相,擘开,捺膝云:‘浑仑擘不破。’”“踢突圞”即状浑仑之相也。《雪峰义存禅师语录》卷2:“冬瓜长儱侗,葫芦剔突圝。”清·范寅《越谚》卷下:“所谓‘梁上梁下’、‘柏上柏下’、‘埋上埋下’者,形如摺扇张面,接塘之沙犹窄,滨海之涨,突圞转也。”[88]清·翟灏《通俗编》卷34:“今之俚俗有所谓‘突圞转’,犹循于古。”[89]
六、“俾倪”考
1、“俾倪”有四义,一为倾侧不正、邪视;二为女墙;三为侧击声;四为车名或车具名。
1.1、义为倾侧不正、邪视。
《史记·信陵君传》:“俾倪,故久立。”《正义》:“俾倪,不正视也。”《集韵》:“俾、睥:俾倪,邪视,或从目。”
字或作“睥睨”,《广韵》:“睨,睥睨。”《增韵》:“睥睨,邪视。”上引《史记》例,《白帖》卷44、《通鉴》卷5、《通志》卷94作“睥睨”,胡三省注:“睥睨,不正视也。”
字或作“辟倪”、“辟睨”、“僻倪”、“辟聣”,《史记·魏其武安侯传》:“辟倪两宫间。”《索隐》引《埤仓》:“睥睨,邪视也。”《汉书·灌夫传》作“辟睨”,颜师古注:“辟睨,傍视也。本作‘䁹睨’。”宋·娄机《班马字类》卷4引作“僻倪”。宋·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12引作“辟聣”,《记纂渊海》卷50引作“睥睨”。“辟”、“僻”为“睥”借音字。“聣”为“睨”借音字[90]。
字或作“䁹睨”、“俾睨”、“睥聣”,《集韵》:“睥,睥睨,视也,或作俾、䁹、辟。”《宋书·刘湛传》:“䁹睨两宫。”又《周朗传》:“尚方今造一物,小民明已睥睨;宫中朝制一衣,庶家晚已裁学。”《通鉴》卷127、《通鉴总类》卷9并作“䁹睨”,胡三省注:“䁹与睥同。”
字或作“䁹盻”,《类聚》卷9宋·谢惠连《汛南湖至石帆诗》:“登陟苦跋涉,䁹盻乐心耳。”[91]《广韵》“盻”、“睨”并读五计切,同音通假[92]。
字或作“睥聣”,唐·李德裕《幽州纪圣功碑铭》:“其来也,瀰漫隂山,睥睨髙阙。”《文苑英华》卷871作“䁹睨”,注:“二本作‘俾睨’。”《唐文粹》卷59作“睥聣”。唐·张彦远《法书要録》卷9:“曾不睥聣竞巧。”明·梁寅《公莫舞》:“使一夫睥聣而相攻。”
字或作“聛聣”,《周礼·龟人》郑注:“左倪靁,右倪若。”唐·贾公彦疏:“……故不能长前后而头向左相聛聣然……故亦不长前后而头向右聛聣然。”明·王介之《春秋四传质》卷下:“聛聣中国,欲剪灭之。”“聛”为“睥”借音字。
字或作“聛睨”,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録》卷146:“前此独无敢聛睨者。”宋·蒲宗孟《老苏先生祭文》:“谈笑聛睨兮,若无巧匠。”《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79引王延寿《王孙赋》:“时辽落以萧索,乍聛睨以容与。”《初学记》卷29、《古文苑》卷6引并作“睥睨”。明·李先芳《宜春台》:“春台独上俯千家,聛睨风髙起曙鸦。”明·黄道周《缁衣集传》卷4:“有太庙斋郎方轸者,上书言蔡京聛睨社稷,内懐不道。”
字或作“卑耳”、“辟耳”、“辟咡”,《国语·齐语》:“县车束马,踰大行与辟耳之谿。”《管子·封禅》、《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并作“卑耳之山”《集解》引韦昭曰:“卑耳即《齐语》所谓辟耳。”《索隐》:“辟音僻。”宋·宋庠《国语补音》:“卑、辟声近,二音并通。”《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郑注:“辟咡诏之,谓倾头与语。口旁曰咡。”又《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朱骏声曰:“按:犹俾倪,近视也。”[93]辟咡犹言倾侧也。
明·方以智《通雅》卷7:“辟倪,通作‘俾倪’、‘陴隦’、‘睥睨’、‘壀堄’。”[94]明·朱谋㙔《骈雅》卷2:“辟倪、睥睨、䁹睨,侧目也。”[95]
1.2、义为女墙。
《墨子·备城门》:“俾倪广三尺,高二尺五寸。”
字或作“埤𨺙”,《墨子·号令》:“其两旁髙丈为埤𨺙。”毕沅曰:“𨺙当为倪。”[96]岑仲勉曰:“‘埤𨺙’同‘俾倪’。”[97]
字或作“僻倪”、“睥睨”,《左传·宣公十二年》:“陴者皆哭。”杜注:“陴,城上僻倪。”孔疏:“僻倪者,看视之名。”《御览》卷317引作“陴,城上睥睨”。
字或作“埤堄”,《广雅》:“埤堄,女墙也。”王念孙曰:“埤堄,字或作俾倪,或作睥睨,或作僻倪。”[98]《玄应音义》卷2、3、17三引《广雅》并作“俾倪”。《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卷1:“因集多舍巷陌楼阁埤堄却敌,园林池堑,名之为城。”宋本作“俾倪”。《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88:“其墙坚厚,却敌楼橹,埤堄寮窓,并皆严备。”宋、元、明、宫本作“睥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3:“阎浮檀金种种众宝,而为埤堄。”和本作“睥睨”。
字或作“陴倪”,《左传·宣公十二年》孔疏引《广雅》:“陴倪,女墻也。”
字或作“隦堄”、“䫌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䑀腉”,狮谷本《慧苑音义》卷上:“隦堄:《广雅》:‘隦堄,女墻也。’按贾注《国语》隦字作埤,杜注《左传》作陴,《广雅》作隦,籀文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今经本作俾倪字者。又有䫌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及䁹睨之字,并是左右倾首邪视也。或云车中倾视于外也,谓盖竿也。”《丽》、《金》本“䁹睨”作“䑀腉”[99]。《龙龛手鉴》:“隦,隦堄,女墻也。与埤、陴、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四同。”《可洪音义》卷25:“俾倪:上步米反,下五礼反。隦堄,同上。”“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腉”当为“睨(𧡎)”或体,《可洪音义》卷27“鱼腉”,亦作此形。“䑀”涉“腉”类化。
字或作“䫌倪”、“𢽛堄”、“䫌儿”、“僻睨”、“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堄”,《玄应音义》卷2、18“俾倪”条并云:“《三苍》作䫌倪,又作𢽛堄二形,同。”[100]又卷8:“俾倪”云:“或作䫌倪两字,又作𢽛堄二形,《字林》同。俾倪,倾侧不正也。”䫌倪,《永》、《海》、《碛》、《慧琳音义》卷33作“䫌儿”[101];𢽛堄,《慧琳》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堄”。又卷17:“俾倪:又作𢽛堄,二形同。”《玄应》卷8为《月光童子经》卷1《音义》,检经文作“睥睨𧿽𨁟,低仰如人跪礼之形”,宫本作“俾倪”,明本“僻睨”。《慧琳音义》卷73:“俾倪:又作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堄二形,《三苍》作䫌倪二形,同。”“𢽛”、“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为“睥”借音字,“堄”为“睨”借音字。
字或作“壀堄”,《慧琳音义》卷38:“俾倪:《考声》云:‘俾倪,城上女墙也。’正从土作‘壀堄’,或从目作‘睥睨’,音义并同也。”《集韵》:“壀,壀堄,陴也。”又“壀,壀堄,城上垣,或作埤。”
字或作“陴𨺙”,《说文》:“陴,城上女墙俾倪也。”俾倪,《繫传》作“睥睨”,《六书故》引作“陴𨺙”,又云“别作埤”。《阿毘昙毘婆沙论》卷46:“所有楼观却敌睥睨,种种窓牖皆悉毁坏。”元、明、宫本作“埤堄”。《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05作“埤堄”,宋、宫本作“陴𨺙”,元、明本作“睥睨”。《顶生王故事经》卷1:“尔时大王顶生遥见城郭楼橹埤堄。”宋本作“陴𨺙”。《放光般若经》卷20:“譬如天锦城上台观楼阁陴𨺙皆七宝作。”宋、元、明本作“埤堄”,宫、圣本作“俾倪”。《续高僧传》卷4:“上如陴堄皆甎为之。”宋本作“埤堄”。
字或作“隦𨺙”、“脾腉”,《希麟音义》卷2:“俾倪:《说文》作‘壀堄’又作‘隦𨺙’,经本或作‘脾腉’,非也。《大般涅槃经》卷2:“具足种种功德珍宝戒定智慧以为墙堑埤堄。”宫本作“脾腉”。《佛说立世阿毘昙论》卷4、5:“埤堄高半由旬。”宫本作“陴𨺙”。《法苑珠林》卷3引同,宋、宫本作“脾腉”。
字或作“壀蜺”,《六书故》:“睥睨,斜目詹相也。古通作‘俾倪’,亦作‘辟倪’。城上女墙可蔽以䀡敌者,因名睥睨。别作壀蜺。”
1.3、义为侧击声。
字或作“㪏㪒”、“𢾱㪒”,《玉篇》:“㪏,㪏㪒。㪒,㪏㪒。”《广韵》:“㪒,㪏㪒,击声。”又“㪒,𢾱㪒皃。”[102]又“㪏,㪏㪒,毁也。”《集韵》:“㪒,㪏㪒,毁也。”《龙龛手鉴》:“㪒,㪏㪒,击声也。”清·薛传均曰:“在人部为俾倪,在攴部为㪏㪒,皆与睥睨义同。”[103]“㪏㪒”、“俾倪”同源,则当为侧击声。
1.4、义为车名或车具名。
《急就篇》卷3:“盖缭俾倪栀缚棠。”颜师古注:“俾倪,持盖之杠,在轼中央,环为之,所以止盖弓之前却也。”《慧苑音义》卷上“今经本作俾倪字者,按《声类》乃是轼中环持盖杠者也。”车中之杠可以持以左右邪视,故指持盖之杠。
字或作“䡟輗”、“䡶輗”、“睥睨”,《释名》:“䡟輗,犹袐齧也,在车轴上,正轮之祕齿前却也。”孙诒让校曰:“‘轴’当作‘轼’,‘轮’当作‘轑’,‘轑’与‘橑’同。”[104]《集韵》:“䡟,䡟䡚,车名。”《宋书·五行志》:“桓玄出游大航南,飘风飞其䡟輗盖。”[105]晋·崔豹《古今注》卷上:“曲盖,太公所作也。武王伐纣,大风折盖,太公因折盖之形而制曲盖焉。战国常以赐将帅,自汉朝乘舆用四,谓为䡶輗盖,有军号者赐其一也。”《玉海》卷91引之,有注:“唐大驾卤簿有俾倪十二,今作睥睨。”《御览》卷702、《天中记》卷49引《古今注》并作“睥睨”。《新唐书·仪卫志》:“大驾卤簿……睥睨十二。”《大唐开元礼》卷2、《通典》卷107:“大驾卤簿……俾倪十二。”《宋史·仪卫志》:“睥睨,如华盖而小。”诸名盖皆取义于邪视也。专字从车作“䡟輗”、“䡶輗”。朱起凤曰:“‘䡟輗’作‘俾倪’,同音通假也。”[106]关于其形制,汪少华指出:“‘䡟輗(俾倪)’与‘倾斜’有关……因而就用‘䡟輗(俾倪)’来指称处于被环持括约状态表现为略微曲斜的盖杠,也指称这种在车轼中央或车舆某处用以括约固定盖杠的环或环形构件。”[107]
2.1、考《説文》:“䫌,倾首也。睨,袤2\68视也。𧡎,旁视也。”[108]《玄应音义》卷8:“䫌面:《说文》:‘倾头也。’《苍颉篇》:‘不正也。’《广雅》:‘䫌,衺也。’”段玉裁曰:“(𧡎、睨)二字音义皆同。”[109]朱骏声曰:“按(𧡎)当为睨之或体。”[110]二说并是。《楚辞·离骚》朱子《集注》:“睨,旁视也。”《庄子·天下》《释文》:“李云:‘晲,侧视也。’”今闽语犹谓斜视为睨[111]。朱珔曰:“𧡎可为睨之通假。”[112]犹隔一间。
“俾倪”本字当作“䫌睨(𧡎)”,谓倾首袤2\68视也。专字从目作“睥睨”,《广雅》:“睥睨,视也。”《淮南子·修务篇》:“则布衣韦带之人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玄应音义》卷8“俾倪”条、“䫌面”条二引《淮南子》并作“左䫌右倪”,《慧琳音义》卷53“睥睨”条引《淮南子》作“左睥右睨也”。《玉篇》:“睥,左睥右睨。”亦当为暗引《淮南子》。宋·贾昌朝《羣经音辨》卷3:“倪,顾视也。”可证字从目、从人、从页一也。
段玉裁曰:“俾倪曡韵字,或作‘睥睨’,或作‘埤堄’,皆俗字。城上爲小墙,作孔穴可以窥外,谓之俾倪。”[113]城上小墙可依以候望、窥视,故谓女墻为“俾倪”,专字从土,或从𨸏。《释名》:“城上垣曰睥睨,言于其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陴,禆也,言禆助城之高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孔疏引上句作“城上垣曰陴,言于其孔中俾倪非常也”。上说“睥睨非常”是也,下说“禆助城高”则失之。《慧琳音义》卷25:“俾倪:《玉篇》又作‘隦堄’……今详此字有其二种,一者伺候,二者垣墻。垣墻不合从人,伺候岂宜从土。若是垣墻,应为‘埤堄’;若取伺候,应作‘俾倪’。两文二义,不失诸宗故也。”又卷74:“睥睨:经从人作‘俾倪’,非之也。”慧琳知有二义,而不知二义之间的联繫,必以“俾倪”为非,则未达一间也。
2.2、考《説文》:“倪,俾也。俾,益也。”“倪俾”之俾当假借为䫌,“俾益”之俾当假借为朇,《説文》:“朇,益也。”“倪”本义当训倾侧,特指袤2\68视。《广雅》:“䫌、倪,衺也。”《篆隶万象名义》:“倪,倪也,衺也。”[114]《尔雅》:“龟左倪不类,右倪不若。”《释文》:“倪,本作睨。”郭注:“左倪,行头左庳,今江东所谓左食者。右倪,行头右庳,爲右食。”邢昺疏:“案贾公彦说《周礼》以倪爲睥睨,则左倪右倪是左顾右顾也。郭氏以庳解倪,及云今江东所谓左食者,皆以时验而言也。”段玉裁曰:“俾亦作庳,皆非是。其字正当作䫌。”[115]庳假借为䫌,郭氏倪训庳,正可印证《説文》“倪,俾也”之训。《庄子·马蹄》:“马知介倪。”《释文》:“李云:‘介倪,犹睥睨也。’”王念孙曰:“是凡言䫌、倪者,皆衺之义也。”又曰:“俾之言庳也,倪亦庳也。”[116]桂馥曰:“俾也者,谓俾倪也。本书:‘陴,城上女墙俾倪也。’”[117]钱坫曰:“应是俾倪也。”[118]黄侃曰:“倪同睨、𧡎。”又曰:“睨同倪、𧡎。𧡎同倪、睨。”[119]斯为得之。
《集韵》:“倪,俾益也。”段玉裁曰:“然则倪亦训益也。”[120]《集韵》、段氏以为“倪、俾”二字互训,误矣。段氏“䫌”字条知“俾”、“庳”当作“䫌”,而于“倪”字条则昧而不知。信矣!古书之难读也。遍稽群书,“倪”无“俾益”之训。徐灏曰:“段训倪为益,大缪。《孟子》之‘旄倪’即此字,本字与‘嫛婗’之婗字异义同。”[121]吴楚曰:“段注谓倪亦训益,此大不然。倪字从人儿,犹俾从人卑,与僮字意并同,是倪亦训使也,故俾、倪二字互训。”[122]二氏谓段注误,得之;而谓即“婗”字,“小僮”之义,则亦未是。王筠曰:“小徐本俾、倪二篆不连,《玉篇》亦远隔。其说倪字曰:‘《庄子》云:“和之以天倪。”倪,自然之分也。’《广韵》同。恐本注‘俾也’是传譌,当阙之。”[123]王氏知“倪”无“俾益”之训,因疑《説文》字误,故阙之。朱骏声曰:“按:‘俾’下云:‘益也。一曰门侍人。’《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李注:‘分也。’似与益义为近。按:俾倪者曡韵连语。犹衺视之为睥睨,女墻之为埤堄,本无正字。未审许意何属也。疑颐指气使之意。”[124]朱氏谓《庄子》“天倪”与“益”义为近,未得;又疑颐指气使之意,亦为无据。



[1]章太炎《国故论衡·小学略说》,庞俊、郭诚永《国故论衡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页。
[2]徐复《〈广雅诂林〉前言》,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3]蒋礼鸿《蒋礼鸿自传》,《文献》1980年第3期,收入《蒋礼鸿集》第6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5页。
[4]阎崇璩《敦煌变文词语彙释》,大东文化大学中国语大辞典编纂室资料单刊VI,昭和58年版,第226页。
[5]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收入《蒋礼鸿集》卷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323页。
[6]潘重规《敦煌变文新书》,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第1076页。
[7]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27页。
[8]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2页。
[9]《玄应音义》海山仙馆丛书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碛砂大藏经本收入《大藏经》第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永乐南藏本收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7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
[10]宋、元、明、本“驰”作“骚”,是也。
[11]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湖南师範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页。
[12]朱凤玉《敦煌写本〈碎金〉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印行,第258页。
[13]“咍台”同“咍㘆”、“𠷂㘆”,睡息声。参见萧旭《〈世说新语〉吴方言例释》,收入《群书校补》,广陵书社2011年版,第1378--1379页。
[14]桂馥《札朴》,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0页。
[15]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16]徐时仪《玄应<众经音义>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11页。
[17]《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7268页。
[18]郭在贻《敦煌变文集校议》,收入《郭在贻文集》卷2,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9页。
[19]《礼记·檀弓下》:“不没其身。”《国语·晋语八》“没”作“免”。此“没”、“免(勉)”相通之证。
《老子》第13章:“其上不皦,其下不昩。”昩,遂州龙兴观碑作“忽”,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作“𢗘”。《史记·孝武本纪》:“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汉书·郊祀志》作“昒爽”,颜师古注:“昒音忽。”此“未”、“勿”相通之证。
[20]《战国策·赵策四》:“没死以闻。”《战国纵横家书》、《史记·赵世家》“没”作“昧”。此“未”、“没”相通之证。
[21]《可洪音义》卷8:“僶末:上弥忍反,俛强作也。”亦误作“末”。
[22]朱谋㙔《骈雅》,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8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38页。
[23]方以智《通雅》,收入《方以智全书》笫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4、1091页。又参见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338页。
[2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06页。
[2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416页。《论语·述而》之“文莫”,明·杨慎《丹铅总録》卷15引晋·栾肇《论语驳》曰:“燕、齐谓勉强为文莫。”又引陈骙《杂识》:“《方言》:‘侔莫,强也。凡劳而勉,若云努力者,谓之侔莫。’”刘台拱、刘宝楠申证之。刘台拱《论语骈枝》、刘宝楠《论语正义》,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99页。朱骏声曰:“文莫,按:犹忞慔。”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第777页。阮元曰:“《方言》:‘侔莫,强也。’‘侔莫’即‘黾勉’之转音。《方言》之‘侔莫’,即《论语》之‘文莫’(‘文莫’二字为句,与‘听讼,吾犹人也’‘听讼’二字为句同。)刘端临曰:‘文莫吾犹人也,犹曰黾勉吾犹人也。’后人不解孔子之语,读‘文’为句,误矣。”阮元《揅经室一集》卷1《释门》,收入《四部丛刊集部初编》。诸说并是也。何晏《集解》:“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皇侃疏:“文,文章也。莫,无也,无犹不也。”朱熹注:“莫,疑词。”以“莫”属下句。裴学海从朱注,谓“莫犹或也”,以训“黾勉”未允,徐仁甫说同。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65页。徐仁甫《广释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45页。吴承仕谓“莫”犹言“大约”,亦从朱注。杨伯峻采吴说,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6页。俞正燮谓“莫”为语词,属上句。俞正燮《癸巳存稿》卷3,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14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8页。胡绍勋谓“莫”训定,属下句。胡绍勋《四书拾义》,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99页。诸说皆非。王引之曰:“‘莫’盖‘其’之误。”王引之《经义述闻》卷32,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9页。王氏改字,尤为失之。定州汉简本作“幕”,即“莫”借字,可证“莫”字不误。
[26]孙德宣《联绵字浅说》,《辅仁学志》11卷1、2期合刊,1942年。《说文》无“忞慔”连文之例,孙说盖据朱骏声“文莫犹忞慔”之说。
[27]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28]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29]王叔岷《史记斠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七十八,1983年版,第3426页。
[30]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31]周秉钧《尚书易解》,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15页。
[32]于省吾《尚书新证》卷4,《双剑誃群经新证》,上海书店1999年版,第119页。
[33]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68页。
[34]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35]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5,阮元嘉庆九年自刊本。关于“蔑曆”的讨论,还可参看以下文献:于省吾《释“蔑曆”》,《吉林大学学报》1956年第2期。赵光贤《释“蔑曆”》,《历史研究》1956年第11期。唐兰《“蔑曆”新诂》,《文物》1979年第5期。邱德修《商周金文“蔑曆”初探》,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7年版。张光裕:《新见曶鼎铭文对金文研究的意义》,《文物》2000年第6期。晁福林《金文“蔑曆”与西周勉励制度》,《历史研究》2008年1期。
[36]伏海翔《陕西新出土古代玺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1130号。
[37]罗福颐《古玺彙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62页0360号。
[38]萧毅《“麋亡”印释》,《中国文字》新26期,2002年。
[39]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40]物双松《读韩非子》,转引自张觉《韩非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7页。
[41]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7--1408页。朱氏又谓《抱朴子外篇·勗学》:“是以圣贤罔莫孜孜而勤之,夙夜以勉之”之“罔莫”亦同,云:“‘罔莫’亦即‘文莫’,文、罔声之转。”萧毅从之。萧毅《“麋亡”印释》,《中国文字》新26期,2002年。此说未是。卢本“罔莫”作“罔不”,义同。
[42]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0页。
[43]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8页。
[44]参见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45]耿铭《佛经中“俛仰”一词音义考》,收入徐时仪、陈五云、梁晓虹编《佛经音义研究论文集—首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130页。
[46]转引自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2页。
[47]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0--131页。
[48]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60页。
[49]刘师培《庄子斠补》,收入《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89页。
[50]钱穆《庄子纂笺》,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5版,第200页。
[51]刘文典《庄子补正》,收入《刘文典全集(2)》,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8页。
[52]马叙伦《庄子义证》卷24,收入《民国丛书》第5编,据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影印,第2页。
[53]锺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53页。
[54]杨柳桥《庄子译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88页。
[55]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湖南师範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3页。
[56]钱大昭《汉书辨疑》,收入徐蜀《两汉书订补文献彙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57]朱谋㙔《骈雅》,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8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36页。
[58]王先谦《汉书补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9页。
[59]朱谋㙔《骈雅》,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8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36页。
[60]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51页。
[61]钱绎《方言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60页。
[62]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4谓《说文》有“连上篆字为句”例,上海书店1983年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影印,第63页。此当连篆读之,故补一“夗”字。《玉篇》、《集韵》、《类篇》、《六书故》引《说文》并作“转卧也”,皆未得其读。《六书本义》:“夗,夗转卧反侧也。”朱骏声已补作“夗转卧也”,云“夗转叠韵,犹辗转也”。王筠曰:“‘夗转’即‘宛转’。”钱坫曰:“言夗转者卧也。”徐灏曰:“‘夗转’二字联文。”皆是也。段玉裁曰:“谓转身卧也。”桂馥曰:“转卧也者,转谓周转也。”皆失之。并转引自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006--7007页。
[63]姜亮夫《楚辞通故(四)》,收入《姜亮夫全集》卷4,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0--422页。
[64]朱谋㙔《骈雅》,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8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37页。
[65]陈第《毛诗古音攷》,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40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08页。
[66]姜亮夫《楚辞通故(三)》,收入《姜亮夫全集》卷3,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1页。姜氏又谓“声转则为委移、委蛇、委隋、逶迆”等,姜说又见《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第290--297页。此文未及“逶迆”,另参见萧旭《<说文> “委,委随也”义疏》,收入《群书校补》,广陵书社2011年版,第1414--1419页。
[67]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0页。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又谓“‘婉约’亦一声之变也”,第295页。兹所不从。
[68]符定一《联緜字典》,中华书局1954年版,申集第199页。
[69]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9页。
[7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20页。
[71]黄侃《说文同文》,收入《说文笺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8页。
[7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0页。
[73]《文选·苏武诗》李善注引《毛诗》亦作“嬿婉”。
[74]“燕婉”为毛诗,陈奂、胡承珙谓“嬿婉”为韩诗,“䁙婉”为齐、鲁诗。陈奂《诗毛氏传疏》,中国书店1984年据漱芳斋1851年版影印本;胡承珙《毛诗后笺》,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221页。王先谦谓“嬿婉”为韩、鲁诗,“䁙婉”为齐诗,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0页。
[75]出处同上注。
[76]王育《<说文>引诗辩证》,转引自刘毓庆等撰《诗义稽考》,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9页。
[77]庞光华《<毛诗·新台>讲疏》,未刊稿。
[78]朱彬《经传考证》卷4,收入阮元《清经解》,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82页。《玉篇》:“睍,目出皃,《诗》云:‘睍睆黄鸟。’睆,出目皃。”《六书故》:“睍睆,目圜转也……言其音之圜转也。”朱熹《诗经集传》:“睍睆,清和圆转之意。”明·朱谋㙔《诗故》卷2:“睍睆,当作‘睆睆’,羽毛光华貌。传写之误也。《韩诗传》作‘简简’。”与毛异,录以备考。朱谋㙔《诗故》,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106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印行,第820页。《御览》卷923引《韩诗》作“简简”,明·方以智《通雅》卷9:“‘简简’则因‘睍睆’睍字之音而误记也。”姜亮夫则曰:“(‘简简’)盖深喉浅喉之混,或三家之说也。”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页。
[79]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319页。
[80]尚秉和《焦氏易林注》,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470页。
[81]吴玉搢辑、许瀚校勘《别雅》,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8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58页。
[82]参见曾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徐时仪《玄应<众经音义>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78页。
[83]翟灏《通俗编》,影印清乾隆十六年翟氏无不宜斋刻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2页。
[84]朱谋㙔《骈雅》,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8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39页。
[85]钱坫《说文解字斠诠》,收入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501页。
[86]黄侃《说文解字斠诠笺识》,收入黄侃《说文笺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7页。
[87]宋·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27、宋·吴箕《常谈》、宋·孙奕《示儿编》卷22、宋·朱辅《溪蛮丛笑》、宋·洪迈《容斋三笔》卷16、宋·魏了翁《经外杂抄》卷2、明·李诩《戒菴老人漫笔》卷5《今古方言大略》、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5《委巷丛谈》并谓“突栾为团”。
[88]范寅《越谚》(侯友兰等点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89]翟灏《通俗编》,影印清乾隆十六年翟氏无不宜斋刻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5页。
[90]魏·嵇康《琴赋》:“邪聣崑仑,俯阚海湄。”《文选》作“睨”。
[91]《会稽志》卷20、《古诗纪》卷59误作“䁹盼”,《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71误作“䁹眄”。
[92]《战国策·韩策二》:“韩挟齐魏以盻楚。”鲍彪注:“盻,睥睨也。”吴师道《补正》:“盻,恨视也。”鲍说是,盻读为睨。吴以本字说之,未得。《史记·韩世家》“盻”作“围”,别一义。
[9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536页。
[94]方以智《通雅》,收入《方以智全书》笫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页。“陴隦”疑当作“陴𨺙”、“隦𨺙”。
[95]朱谋㙔《骈雅》,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8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38页。
[96]转引自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0页。
[97]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6页。
[98]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37页。
[99]慧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高丽藏本、金藏广胜寺本并收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9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简称为《丽》、《金》。《慧琳音义》卷21同,所据《慧琳音义》为高丽藏本,收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7--59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下同。
[100]所据《玄应音义》为高丽藏本,收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7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下同。
[101]《玄应音义》永乐南藏本收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7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海山仙馆丛书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碛砂大藏经本收入《大藏经》第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分别简称为《永》、《海》、《碛》。
[102]余迺永《校堪记》:“元本、明本皃字作‘毁’。楝亭本作‘毁也’。”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4页。
[103]薛传均《说文答问疏证》,收入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661页。
[104]孙诒让《札迻》,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66页。又见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80页。
[105]《晋书·五行志》同。
[106]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0页。
[107]汪少华《“䡟輗”考》,《语言研究》2002年第4期;收入《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1页。
[108]《繫传》作“𧡎,内视也”,误。《集韵》、《类篇》引《説文》及《玉篇》并作“旁视”。
[10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07页。
[110]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522页。
[111]参见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533页。
[112]朱珔《说文假借义证》,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488页。
[11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36页。
[114]吕浩曰:“‘倪也’与字头同,疑为‘俾也’之误。”吕浩《篆隶万象名义校释》,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36页。“倪也”也可能是“睨也”之误。
[1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21页。
[116]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536页。
[117]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696页。
[118]钱坫《说文解字斠诠》,收入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109页。
[119]黄侃《说文同文》,收入《说文笺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52、57页。
[12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页。
[121]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收入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108页。
[122]吴楚《说文染指》,收入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7211页。
[123]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99页。
[12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522页。
附记:此文于2010年9月提交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上海师大),曾良教授提交的论文,也讨论了“颇我”一词,读者可以参看《论文集》(即出)。新得杨宝忠教授《疑难字续考》(中华书局2011),杨着第220—221页也考察了此词。可谓不谋而合者也。虽然三者所用语料皆大致相同,但我喜“求本字,探语源”,故此次刊布拙文,保留“颇我”条。
本文为提交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上海)的会议论文。
点击下载附件:0921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571.html

以上是关于段玉裁-萧旭:唐五代佛经音义书同源词例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