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


“𢤱悷”、“摩何”语源考
萧旭
江苏省靖江市广播电视台
提要:“𢤱悷”一词大量出现在三国以后的汉译佛经中,作为字书,梁代顾氏《玉篇》最早收录,其后韵书、佛经音义书都对他作出了正确的释义。但他的语源,唐代的惠琳已不明了,认为是“译经者以意作之,相传音也”。本文认为“𢤱悷”是“狼戾”的音转,而“狼戾”则是“狠戾”的形误;“狠戾”是“很戾”的俗写,很亦戾也,属同义连文结构。汉译佛经中“摩何”一词,其义学界未得其解,本文认为即“䩋𩉙”、“懡㦬”、“𩉑𩉙”之音转,当训为惭愧。
关键字:𢤱悷,摩何,语源,考证
一、“𢤱悷”语源考
1.“𢤱悷”最早见载于《玉篇》:“𢤱,𢤱悷。”又“悷,𢤱悷,多恶。”
其后韵书、字书亦加收录。《广韵》:“𢤱,𢤱悷,不调。”又“悷,𢤱悷,多恶。”《龙龛手鉴》:“𢤱,𢤱悷,不调也。”又“悷,𢤱悷,拙恶也。”
“𢤱悷”的用例大量出现在内典中,也写作“𢤱戾”、“儱戾”、“儱㑦”:
(1)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2:“专愚𢤱悷。”宋本作“𢤱戾”。
(2)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5:“𢤱悷而自用,不从尊师教。”
(3)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6:“假使有人儱戾自用,性不修调。”宋、宫本作“儱㑦”,元、明本作“𢤱悷”。
(4)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7:“诸子不随颠倒𢤱悷想者。”宋、宫本作“儱戾”。
(5)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无言童子经》卷1:“供养于此𢤱悷蛇蚖,因由邪行。”宋本作“儱㑦”。
(6)西晋竺法护译《大哀经》卷5:“一曰𢤱悷,二曰瞋恚,三曰触忌,四曰愚癡。”宋、元、明、宫本作“𢤱戾”。
(7)东晋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8:“发宝马心,离𢤱悷心不调故。”宋、宫本作“𢤱戾”。
也写作“𢤱㑦”、“拢悷”、“儱悷”、“拢丽”:
(8)吴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卷2:“譬如象马𢤱悷不调,着之羁绊,加诸杖痛,然后调良。”唐怀素《四分律开宗记》卷1引作“𢤱㑦”,敦煌写卷S.516《曆代法宝记》作“拢悷”,敦煌写卷P.2125、P.3717《曆代法宝记》并作“拢丽”[1]。
(9)唐澄观《华严经行愿品疏》卷6:“𢤱悷难制,佛能伏之。”宋竺道生《法华经疏》卷1作“儱悷”。
又写作“笼戾”、“龙戾”、“咙戾”、“聋戾”:
(10)唐普光《俱舍论记》卷23:“复次有身见等刚强难伏,如狩(兽)龙戾,故说名生。”正中二年写东大寺藏本、元禄十五年本并作“咙戾”。唐法宝《俱舍论疏》卷23作“𢤱悷”,正中二年写东大寺藏本、元禄十五年本并作“笼戾”,唐圆测《解深密经疏》卷7亦作“笼戾”。唐遁麟《俱舍论颂疏记》卷23、唐玄奘《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3并作“𢤱悷”。(11)宋妙源《虚堂和尚语录》卷6:“舌贯鼻端,牛行虎视。祇者形模,转增聋戾。”
按:“𢤱”、“儱”、“拢”、“笼”、“咙”、“龙”、“聋”并同音。“悷”、“㑦”为“戾”增旁俗字,“丽”则为“戾”的同音借字。中土文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5:“啐啄同时,𢤱悷调伏。”其实亦是用的内典。
2.在佛经音义书中,收录“𢤱悷”、“𢤱戾”、“笼戾”三词,对这三词的解释是:
(1)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9:“𢤱悷者,不调之貌,出《字书》。”
(2)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101《音释》:“𢤱,𢤱戾,多恶不调也。”宋怀远《楞严经集注》卷8:“佷者,𢤱戾,性不调也。”
(3)《玄应音义》卷8:“𢤱戾:诸经有作笼,同。下《三苍》作㑦,同。很戾也。谓很戾刚强也。”《玄应音义》卷22“很”作“佷”,又卷24“㑦”作“悷”,“很”作“佷”,其余解释皆相同。《玄应音义》卷23:“𢤱戾:谓佷戾刚强也。”《慧琳音义》卷28“很”作“恨”。恨,读为很[2],不从也。《慧琳音义》卷48“㑦”作“戾”,“很”作“佷”,其余解释亦相同。很、佷,正、俗字。
按:《玄应音义》卷8此条为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3《音义》,检经文作“譬如象马𢤱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卷5同,圣本作“𢤱戾”。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34亦作“𢤱戾”。玄应指出“𢤱,诸经有作笼,同”,是玄应所见有作“笼戾”者。
(4)《慧琳音义》卷14:“𢤱悷:诸字书中并无从人作者,应是译经者以意作之,相传音也。唯《綦(纂)韵》中从心作𢤱[3]。下音丽。《义说》云:‘𢤱戾者,掘强咈戾,难调伏也。’并从心,经从人非也。”又卷45:“𢤱悷:𢤱悷者,刚强不伏也。字书并无从心作者,经文以意为之。”又卷66:“𢤱悷:此二字诸字书中先无缀文,学士以意书出,相传音之。案:儱悷者,是刚强难调伏也,大意如此,故无别释,亦形声字也。”
(5)《慧琳音义》卷68:“笼戾:案:笼戾,刚强难调伏也。捡字书并无本字,论作笼,假借用也。诸经论中亦有作𢤱悷,并从心。《韩诗》曰:‘戾,不善也。’郑笺《诗》云:‘戾,䓙(乖)也。’[4]《广雅》云:‘疾(戾),很也。’[5]毛《诗》云:‘暴戾无亲也。’《文字典说》:‘戾,曲也。’”
诸书释“𢤱悷”为“很戾刚强”、“刚强不调伏”,释义是对的。慧琳认为“字书并无从心作者”,则是失检《玉篇》;慧琳又认为“𢤱悷”是“译经者以意作之,相传音也”、“学士以意书出,相传音之”,则是臆测,未能得其实也。
3.“𢤱悷”为“狼戾”之音转。𢤱、狼二字来母双声,韵则东、阳旁转。“龙锺”又作“陇种”、“笼东”等形,音转则为“郎当”[6],此即𢤱、狼音转之例。东、阳旁转,古音学者论述不多,兹举例以见之。上举“龙锺”、“郎当”相转,此其证一。周《卯敦铭》:“旁人不盄,孚(俘)我家窒。”阮元曰:“此铭篆文极古,词如典诰,定为周初之器。字多借声,如邦作旁,室作窒。”[7]旁,阳部字;邦,东部字。此其证二。字或省作“方”,《书·多方》:“告尔四国多方。”杨树达曰:“方者,殷周称邦国之辞。故干宝云:‘方,国也。’”[8]“方”即“邦”借字,杨说犹未尽。方,阳部字;邦,东部字。此其证三。《大戴礼记·劝学》:“南方有鸟,名曰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鸠。”《荀子》作“蒙鸠”。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从妄得声,当是阳部字;蒙,东部字。此其证四。《上乐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鼎》铭文:“上乐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厨),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厽(三)分。”王辉曰:“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即容。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不见于字书,字从肉,庚声,庚属阳部,东阳旁转。”[9]此其证五。《史记·司马相如传》:“邛筰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汉书·枚乘传》:“北备榆中之关,南距羌筰之塞。”“邛筰”即“羌筰”。羌,阳部字;邛,东部字。此其证六。《古文苑》卷4扬雄《蜀都赋》:“邙连卢池。”章樵注:“邙即邛字。”邙,阳部字;邛,东部字。此其证七。《书·尧典》:“静言庸违。”惠栋曰:“《楚辞·天问》曰:‘康回冯怒。’……《楚辞》所谓‘康回’者,即《书》所云‘静言庸违’也……古庸字或作康,故《楚辞》言康回,秦《诅楚文》云:‘今楚王熊相,康回无道。’董逌释康为庸,是也。”[10]《左传·文公十八年》:“靖谮庸回。”《论衡·恢国》:“靖言庸回。”“康回”即“庸违”,亦即“庸回”。康,阳部字;庸,东部字。此其证八。《书·康诰》:“无康好逸豫。”《史记·三王世家》作“毋侗好佚”,《汉书·武五子传》作“毋桐好逸”。康,阳部字;侗、桐,皆东部字[11]。此其证九。《史记·乐书》:“太一贡兮天马下。”《索隐》:“按《礼乐志》贡作况,况与贡意亦通。”《汉书·礼乐志》作“况”,《类聚》卷93引汉《天马歌》作“贶”,《御览》卷570引《史记》、又卷894引《汉书》并作“贶”。况、贶,皆阳部字;贡,东部字。此其证十。《管子·小匡》:“徐(卫)开封处卫。”王念孙曰:“‘开封’当为‘开方’,声之误也。《大匡篇》曰:‘游公子开方于卫。’”[12]方,阳部字;封,东部字。此其证十一。《论衡·顺鼓》:“月中之兽,兔、蟾蜍也,其类在地,螺与蚄也。月毁于天,螺蚄舀缺,同类明矣。”[13]《字彙补》:“蚄疑即蚌字。”吴承仕曰:“诸子传记说此义者,通作‘螺蚌’,唯此作‘蚄’。蚄者,蚌之异文。东旁转阳,故字亦作蚄。而‘蚌’字相承亦有并梗一切。”[14]此其证十二。“蚄”字或省作“方”,《淮南子·天文篇》:“方诸见月则津而爲水。”高诱注:“方诸,隂燧,大蛤也。熟摩拭令热,月盛时以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钱塘曰:“依本注,方诸为蚌。《符子》曰:‘镜以曜明故鑒人,蚌以含珠故内照。’曜明故能取火,含珠故能下水。义可知也。方诸一名蚌镜,故古谓之鑒。”[15]“方”即“蚄”之省借,亦即“蚌”之音转,“诸”即“珠”之借音字。此则钱氏所未及。此其证十三。庞光华在论证“赓”、“唐”二字相通时説:“‘赓’是‘续’的古文……‘续’上古音为邪母屋部,‘唐’的上古音为定母阳部。屋部的阳声为东部,东部与阳部古音很近,完全可通假。”[16]此其证十四。
《广雅·释诂三》:“狼、戾,很也。”又《释诂四》:“狼、很,盭也。”《战国策·燕策一》:“赵王狼戾无亲。”《汉书·严助传》:“今闽越王狼戾不仁。”《文选·长笛赋》:“气喷勃以布覆兮,乍跱跖以狼戾。”李善注:“狼戾,乖背也。”吕向注:“狼戾,壮勇也。”《文选·洞箫赋》:“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吕向注:“狼戾,恶性也。” “狼”、“戾”同义连文。王念孙指出“狼亦戾也……狼与戾同义……狼戾乃双声之字,不可分为二义”。[17]
然“狼”实无“戾”义,“狼”是“狠”的形譌,“狠”是“很”的俗字[18],其误在二汉前已产生,故魏张辑《广雅》“狼”训“很盭”,此习非成是者也。“𢤱悷”的最早用例,检得出于吴支谦译的《佛说维摩诘经》、吴康僧会译的《六度集经》。“𢤱悷”大量出现在二晋、梁代的汉译佛经中,故梁顾野王收录于《玉篇》中,此则岐之又岐者也。而其语源,至唐代已不明了,慧琳便目之为译经者据相传音的自造字。胡吉宣《玉篇校释》、赵少咸《广韵疏证》则引《广韵》、《慧琳音义》、《龙龛手鉴》以互证[19],皆未能揭其语源。

二、“摩何”语源考
1.汉译佛经中有个疑难词语“摩何”,也写作“磨何”、“摩诃”,用例如下:
(1)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遗日摩尼宝经》卷1:“是五百守禅比丘,闻深经不解不信,摩诃而去。”宋、元、明、宫、圣本作“摩何”。
(2)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1:“收屏盖藏衣服、卧具,摩何而去。”
(3)《广弘明集》卷26梁武帝《断酒肉文》:“身既有瑕,不能伏物,便复摩何,直尔止住。”唐怀信《释门自镜录》卷2作“摩诃”。
(4)北京图书馆8300号敦煌写卷《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卷1:“尔时太子见母头戴石五升麦,来向磨坊中。太子不忍认母,二人眼中泣泪。手捉马鞭,拔(拂)母头上,麦幡(翻)着地,磨何而去。”[20]
(5)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24:“尔时难陀脱三法衣,更被白服,磨何而去。”宋、元、明本作“摩何”。
(6)后秦竺佛念译《中阴经》卷1:“即从坐起收摄衣服,摩诃而去。”
(7)梁宝唱《经律异相》卷29:“其王告曰:‘我今处世,变易不停,兴者必衰,会合有离,难可常保。更改形容,如乞士法。摩何自退,往适深山。思惟道德,可以自娱。”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23作“磨何”,宋、元、明本作“摩何”。
日本学者辛岛静志指出:“梵本中没有与这一叠韵词‘摩何(móhé)’对应的词,所以我们无法确定这个词的意思。”辛岛氏根据上举(2)、(3)、(4)三例,归纳说:“从以上三例来看,我们可以推定这个词(摩何)的意思为‘若无其事地’。”[21]
辛岛这裏犯了一个逻辑错误。“摩何”是个古汉语词,梵文中没有它的对应词,并不妨碍我们确定这个词的意思。确定古汉语词的词义,当从汉语研究本身出发。核查梵文中的对应词形式,只起印证的作用。一味地倚重与外典的对比,并不十分可靠。辛岛氏归纳其词义为“若无其事地”,也只是臆测。辛岛猜测错了。
2.“摩何”还有一个形式,写作“无何”,一音之转也[22]。摩、无明母双声,其韵则歌、鱼通转。例证如下:
(8)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无希望经》卷1:“六十比丘适闻此言,益怀忧慼,意不欢悦,甚不钦乐,讲是经义,即从座起,无何而去。”
(9)姚秦竺佛念译《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10:“尔时坐上七百比丘,密从座起,收摄衣鉢,无何而去。”
按:比较此二例与例(6),显然“无何”即“摩诃”。
(10)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6:“婆罗门心愧悔伏,顶礼融足,数日之中,无何而去。”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8、唐道世《法苑珠林》卷55、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4、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6并同。
(11)唐道世《法苑珠林》卷6引《感应缘》:“二僧答云:‘贫道本住此寺,往日不忆与君相识。’(王)胡复说嵩高之遇。此僧云:‘君谬耳,岂有此耶?’至明日,二僧无何而去。”
(12)唐道宣《续高僧传》卷9:“重粲继接他词,慧发锋挺,从午至夕,无何而退。”又卷11:“并从容辞让,无何而退。”又卷15:“所有魔事,无何而退。”
(13)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3:“(慧乘)尔时独据词锋,举朝瞩目。致使异宗,无何而退。”
3.比堪诸文,“摩诃”[23]、“摩何”、“磨何”、“无何”是惭愧、难为情、不好意思的意思,吴方言谓之“没意思郎当”。
在传世的字书、韵书中,写作“䩋𩉙”、“懡㦬”、“𩉑𩉙”,《玉篇》:“䩋,眉可切,[䩋𩉙],面青(赤)皃。𩉙,力可切,䩋𩉙。”[24]《广韵》:“懡,懡㦬,人慙。”《集韵》:“懡,懡㦬,慙也。或作𩉌、𩉚、䩋。”又“㦬、𩉙,懡㦬,慙也。或从面。”《龙龛手鉴》:“懡㦬:上忙果反,下郎可反,懡㦬,面慙也。”又“𩉑、䩋、𩉙,上二莫可反,下一勒可反,面慙貌。”宋善卿《祖庭事苑》卷1:“懡㦬:上忙果切,下郎可切,惭也。”宋林希逸指出“懡㦬”为“乡邦俗语,即方言也”[25]。
(14)唐王毂《红蔷薇歌》:“公子亭台香触人,百花懡㦬无精神。”
(15)唐和凝《宫词》:“贡橘香匀䩋𩉙容,星光初满小金笼。”
(16)宋蕴闻《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7:“于鼓山面前纳一场败阙,懡㦬而归。”
(17)宋道谦《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卷1:“师再三摇手云:‘尔去不是不是?’僧懡㦬而退。”
(18)宋王明清《挥麈后録》卷9:“张澂不纳,世修懡㦬而退。”
按:比较此三例与例(7),是“懡㦬”即“摩何”也。《大藏经》中宋代以后的文献中,“懡㦬”用例极多。
(19)宋杨万里《和太守霍和卿韵》:“走马看山真懡㦬,忙中拾得片时闲。”
在敦煌写卷中,又写作“磨攞”、“么攞”、“縻攞”,S.619《碎金》:“面磨攞:莫我反,力我[反]。”P.3906《碎金》:“面么攞:莫我反,力我[反]。”P.2717《碎金》:“面縻攞:莫我反,力我反。”朱凤玉曰:“‘么攞’当是‘懡㦬’取音假借。”[26]或作“磨逻”,S.5752《丑妇赋》:“仡(扢)脂磨逻之面,恶努胮肛之觜。”[27]S.2073《庐山远公话》:“于是道安被数,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非常,耻见相公,羞看四衆。”“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当即“𩉑𩉙”之误。倒言则作“㦬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𩉙𩉌”,《广韵》:“㦬,㦬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慙也。《玉篇》又作‘𩉙𩉌’。”鉅宋本“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作“懡”[28]。周祖谟曰:“㦬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当作懡㦬。”[29]赵少咸曰:“此注作‘㦬懡’,误倒。又本书懡原误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今依各本及《集韵》、《手鉴》、《玉篇》正。”[30]二氏改作,皆无必要。“
萧旭:“[忄龙]悷”、“摩何”语源考”、“懡”通用,省旁则作“磨”、“么”;叠韵之字,固可倒作,安可执彼以改此?
4. “摩何”与“䩋𩉙”、“懡㦬”、“𩉑𩉙”下字声部相隔较远,其何以有此音变,颇疑译经者汉语不纯正所致。存疑待考。
5.《广韵》:“𣋟,𣋟曪,日无色。”《集韵》:“𣋟,𣋟曪,日无光。”日无光为𣋟曪,故字从日;面无光为𩉑𩉙,故字从面;心惭愧为懡㦬,故字从心;其义一也。借音则作“摩诃”、“摩何”、“磨何”、“无何”、“磨攞”、“么攞”、“縻攞”等形,其义遂晦。不求之于音,而拘之于形,宜乎不得其解也。宋杨万里《小溪至新曲》:“人烟懡㦬不成村,溪水微茫劣半分。”此例“懡㦬”不训“面慙”,当训光色不明,用同“𣋟曪”。要之为同源词,故其义得相会通也。
考查同源词,是探究古汉语疑难词语的一条有效但又很艰险的路子,比对对甲本乙本、查查字书韵书,自然难走多了。



[1]S.516收入《英藏敦煌文献》第1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5页。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卷)》误录作“拢捩”,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6页。P.2125、P.3717分别收入《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6、2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002年版,第156、90页。
[2]《尔雅》:“阋,恨也。”《释文》:“恨,孙炎作很,云:‘相很戾也。’”《汉书·楚元王传》:“忤恨者诛伤。”王念孙曰:“恨,读为很。”王念孙《汉书杂志》,收入《读书杂志》卷5,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41--42页。王氏举例极多,兹不备录。
[3]徐时仪曰:“綦,据文意当作纂。”徐说是,《慧琳音义》共引“《纂韵》”12次。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
种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51页。
[4]徐时仪曰:“䓙,据文意似作乖。”徐说是,《诗·节南山》郑笺正作“戾,乖也”。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2页。
[5]“疾”当作“戾”,字之误也。今本《广雅》作“戾,很也”。徐时仪失校,以“疾很也”连文,非也。
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9页。
[6]黄生曰:“‘郎当’之转口即‘笼东’。”郝懿行曰:“‘笼东’与‘郎当’声相近。”郭在贻亦谓“陇种”、“龙锺”音转为“郎当”。我另作《“郎当”考》详细论之。黄生、黄承吉《字诂义府合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1页。郝懿行《证俗文》卷6,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94页。郭在贻《〈荀子〉札记》、《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琐记》、《唐诗与俗语词》,并收入《郭在贻文集》卷3,第8--9、26、70页。萧旭《“郎当”考》,日本早稻田大学编《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29卷,2010年9月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
[7]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6,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50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08页。
[8]杨树达《释〈尚书〉“多方”》,收入《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5--216页。
[9]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76页。
[10]惠栋《九经古义》卷3《尚书古义》,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10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70页。
[11]当以“康”为正字。康,荒也。颜师古曰:“桐,轻脱之貌也。”王念孙读桐为侗,训长;朱骏声读桐为詷,训夸诞;李慈铭读桐为童,童心。我旧作申王説,皆非也。王念孙《汉书杂志》,收入《读书杂志》卷6,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9页。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5页。李慈铭《汉书札记》,转引自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48页。萧旭《汉书校补》,收入《群书校补》,广陵书社2011年版,第307页。
[12]王念孙《管子杂志》,收入《读书杂志》卷7,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00页。
[13]“舀”为“臽”、“陷”之误,说见刘盼遂《论衡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85页;又参见马宗霍《论衡校读笺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13页。
[14]吴承仕《论衡校释》,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15]钱塘《〈淮南·天文训〉补注》,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42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57页。钱説与惠士奇说略同,盖即袭自惠氏。惠说见《礼说》卷13,收入《丛书集成三编》第24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438页。《符子》见《御览》卷717引。
[16]庞光华《论汉语上古音无複辅音声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页。
[17]王念孙《汉书杂志》,收入《读书杂志》卷7,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35页。
[18]胡三省、钱大昭、张文虎、泷川资言、郑良树诸家皆有校说,我另作《〈广雅》〉“狼,很也、盭也”补正》详细论之,《学灯》2010年第4期,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583。
[19]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676页。赵少咸《广韵疏证》,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1493页。
[20]方广锠校“幡”为“翻”,“拔”为“拨”。方广锠《藏外佛教文献》,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334页。方氏后说未必确。“拔”读为拂。《战国策·楚策四》:“君独无意湔拔僕也?”《文选·广絶交论》:“至于顾盼增其倍价,翦拂使其长鸣。”李善注引《策》,又云:“湔拔、翦拂,音义同也。”黄丕烈曰:“拂、拔同字。”黄丕烈《战国策札记》卷中,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109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印行,第776页。
[21]辛岛静志《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一)》,收入遇笑容等编《汉语史中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页。
[22]《续高僧传》卷16:“生来不至僧厨,忽无何而到。”又卷20:“忽感书生无何而至。”宋、元、明、宫本作“无为”。又卷25:“以隋大业八年,无何而来居住雒邑。”《华严经传记》卷5:“又有青衣梵童子,无何而至。”这几例“无何”是无缘无故的意思,与此文“无何”同形异词。
[23]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卷5:“摩诃,此含三义,谓大、多、胜。”宋智圆《阿弥陀经疏》卷1:“大者梵云摩诃,而含三义,大义、多义、胜义。”与此文“摩诃”亦同形异词。
[24]胡吉宣曰:“今依叠韵字通例,补‘䩋𩉙’二字,改青为赤……义既为慙,因改面青为面赤。人怒则面青,慙则面赤。‘赧’下云:‘面慙,赤也。’”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65页。
[25]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槁》续集卷28,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第847页。
[26]朱凤玉《敦煌写本〈碎金〉研究》,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39页。
[27]“仡”读为扢,磨拭也。伏俊琏曰:“仡,高耸。《说文通训定声》:‘仡,假借为屹。’”非也。参见萧旭《敦煌赋校补》,收入《群书校补》,广陵书社2011年版,第838页。
[28]此节参见萧旭《敦煌写卷〈碎金〉补笺》,收入《群书校补》,广陵书社2011年版,第1329页。萧旭在《敦煌赋校补》中说:“磨逻,即‘磨罗’,‘磨合罗’(也作‘磨喝乐’)的略语,为佛教八部众神之一的摩睺罗神。”大误,亟当订正。亦收入《群书校补》,第838页。
[29]周祖谟《广韵校勘记》,《广韵校本(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2页。
[30]赵少咸《广韵疏证》,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2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