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


敦煌文献词语杂考
(首发)
萧旭
靖江市广播电视台
前几天,蒙友人惠赐张小豔《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论考》[1],我已三四年不董理敦煌文献,已经生疏了,更加落后了。因奉读张书,越三日而毕其役。张书所考论的词语,有几条我有些不同的意见,这裏写出来,博雅君子,其赐正焉。
(1)古人称“头盔”曰“鍪”,即因其形与汉代惯用的似釜而反唇的炊器“鍪”相像而得名。
(第189页)
按:此说恐源流倒置。“鍪”指头盔者,特帽之一种而已,以铁製作,故专字从金作“鍪”,字亦借“瞀”、“务”为之。其语源是“冖”,孳乳作“𠔼”、“冃”、“冒”、“帽”,取覆盖为义。《殷周金文集成》2837载西周早期《大盂鼎》、又6015载《麦方尊》并有“冖、衣、巿、舄”之语[2]。头盔曰鍪,炊器曰鍪,皆以其功用或器形似冒(帽)而得名也。
(2)“羖䍽”为外来音译词,故可写作“骨力”、“骨䍽”、“矞艻”等形……敦煌本王梵志诗中又有“赤羖䍽”一词,P.3833《王梵志诗》:“自着紫臭翁(䩺),余人赤羖䍽。”窃疑“羖䍽”为记音字,其本字应是“𨉹𨊛”。《集韵》:“𨉹,𨉹𨊛,倮也。”“赤𨉹𨊛”又可写作“赤骨力”、“赤骨律”、“赤骨立”等形,释为“赤裸裸”。(第229—231页)
按:矞艻,所引见《天工开物》卷上,崇祯初刻本作“矞芀”,喜咏轩丛书本、世界书局本同,书局本有注:“陶本作䒒。”《古今图书集成·经济彙编·食货典》卷314引《天工开物》作“矞䒒”,无从力作“艻”者,作者所据巴蜀书社1989年出版的《校注》本是误本,方以智《物理小识》卷6亦作“矞芀”。其余繫连诸字形皆是,但说“羖䍽”是外来音译词,恐无确证。“骨力”、“骨律”、“骨立”等又音转作“骨鹿”、“骨碌”、“骨卢”、“骨鲁”、“古鲁”、“古鹿”、“角鹿”、“谷鹿”等形,皆“果臝”转语,状圆形。“赤骨律”指光着脚胍踝(俗作“孤拐”)。“骨律”指代圆形的胍踝骨。赤羖䍽犹言光脚。夏羊名的专字,单称曰“羖”,複称曰“羖䍽”。秦穆公尝以五羖之皮赎百里奚,号“五羖大夫”。《尔雅翼》卷23:“羖为角音,又为古音……而音又通于牯,故《本草》‘羖羊’条注称牯羊。”“羖”俗字又作“𦍩”。S.617《俗务要名林》:“羖䍽:上音古,下音历。”宋·洪皓《松漠纪闻》卷2:“善牧者,每群必置羖䍽羊数头(注:‘羖䍽,音古力,北人讹呼羖为骨。’),仗其勇狠,行必居前,遇水则先涉,群羊皆随其后。”羊名“羖䍽”,盖取义于羊体圆滚肥壮也。羊曰羖(𦍩),牛曰牯,其义一也。《集韵》:“𧰒,𧰒𧰡,鼓声。”又“𧰡,𧰒𧰡,鼓声。”“𧰒𧰡”必与“𨉹𨊛”同源,言鼓声浑圆而大也。
(3)S.2009:“竹柄大阿朵一柄……银叶骨卓一个……胡桃根阿卓一个。”其中的“阿”为词头,“卓”、“朵”为同一词语的不同语音记录形式。“卓”有特立、突出的意思,“朵”亦有鼓出、突出的意思,口语词中带有圆鼓、突露特点的事物大抵皆可以“朵”称之,如“耳朵”、“花朵”、“云朵”等。故“阿朵”、“阿卓”都指一种兵器,即“骨朵”,也称“骨卓”,其特点是有一大蒜或蒺藜形的头缀于长棒的顶端,唐宋人以之为刑仗或仪仗,俗称金瓜。(第241--242)
按:说“卓”、“朵”音转是,但谓取义于特立、鼓出、突出则未得。且“朵”无鼓出、突出义,“耳朵”、“花朵”、“云朵”亦不取鼓出义,当取下垂义。《说文》:“朵,树木垂朵朵也。”《广韵》:“朵,木上垂也。”“骨朵”的名义有数说:《说郛》卷85引宋僧释适之《金壶字考》:“骨朵:朵音都。”宋·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上:“关中人谓腹大者为胍𦘴,上孤下都,俗因谓杖头大者亦为胍𦘴,后讹为骨朵。”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2:“宋景文非也。盖檛字古作䒳,常饰以骨,故曰骨䒳。后世史文略去草而只书朵,又䒳、朵音相近,讹而不返,今人尚有檛剑之称,从可知矣。”宋·程大昌《演繁露》卷12:“按字书䈑、挝皆音竹瓜[反],通作簻,簻又音徒果反,簻之变为骨朵,正如而已为尔,之乎为诸之类也。然则谓挝为骨朵,虽不雅驯,其来久也。”明·周祈《名义考》卷12:“《演繁露》云云。此说亦非。《说文》:‘檛,箠也。’本作𥬲,是𥬲与挝(檛)、簻一也。曰骨朵者,始製以木,从木曰檛;以竹,从竹曰簻曰𥬲,后以骨饰之曰骨𥬲。”当以宋祁说为是,陶宗仪《辍耕录》卷1、方以智《通雅》卷49并从宋说。《集韵》:“𦘴,胍𦘴,大腹皃。一曰:椎之大者,故俗谓仗头大为胍𦘴。关中语讹为胍檛。”钱大昕《恒言录》卷2:“胍𦘴:音孤都。《广韵》:‘胍𦘴,大腹。’《类篇》:‘胍𦘴,大腹皃。一云:椎之大者,故俗谓杖头大为胍𦘴。’(当是‘骨朵’二字之声譌)。今北方人谓花朵未开者曰胍𦘴。”[3]“骨朵”、“骨都”、“骨嘟”同源,亦皆“果臝”、“果隋”之转语[4],它的中心词义是“圆”。翟灏《通俗编》卷34:“今凡纳闷而气胀于唇頬之间,俗诮之曰‘觜胍𦘴’,元乔孟符曲作‘觜骨都’。”[5]兵器名“骨朵”者,以杖头安置有一圆形如大蒜之物也。亦倒言作“𦘴胍”,蒋斧印本《唐韵残卷》:“𦘴,𦘴胍,腹大。”P.2011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𦘴,𦘴胍,大腹。”《玉篇》:“胍,𦘴胍。”又“𦘴,𦘴胍,大腹也。”《集韵》:“胍,大腹𦘴胍。”
(4)P.2032V《净土寺食物等品入破曆·连麸麺破》:“麪贰斗伍升,窟上殍刺,僧食用。”又《麸破》:“麸四斗,窟上殍刺时,餵马用。”袁德领指出:“殍刺”指刈割白刺,刺即白刺。所言是。《广韵·旨韵》符鄙切:“殍,草木枯落也。”“殍”同“莩”,《广韵·小韵》:“殍,饿死。莩,同上。”而“莩”实为“𦭼”之形譌。《集韵·旨韵》部鄙切:“𦭼,艸木枯落。”“𦭼”又是“𠬪”的增旁俗字。《说文》:“𠬪,物落。读若《诗》‘摽有梅’。”段注:“毛曰:‘摽,落也。’按:摽,击也。《毛诗》‘摽’字正‘𠬪’之假借。”《广韵·小韵》符少切:“摽,落也。《字统》云:‘合作此𦭼(𠬪)。’”从读音看,“𠬪(𦭼)”当音biào,然上引“殍”、“莩”,却音符鄙切或部鄙切(读bì),此存疑。“殍刺”爲述宾结构,谓使刺柴落下,即将其刈割、斩伐,以清理窟巖。(第266--267页)
按:图版原文作“连麸麸破”,不作“麺破”。《广韵》:“殍,呼表切,饿死。莩,同上。”二字实是“𣧶”、“𦭼”形譌,从“𠬪”得声,故音呼表切,承误已久。读符(部)鄙切训艸木枯落者,必从“孚”得声,《集韵》作“𦭼”是“莩”形譌,各本皆误,《类篇》承用已误,确是《集韵》编者误作“𦭼”,赵振铎《集韵校本》失校[6]。“莩(殍)”训艸木枯落,疑是“仳”借字,离也,别也。“𠬪(摽)”训物落,是击落,指击打使之掉下来,恐难以引申出刈割、斩伐义。余疑“殍刺”的“殍”当作“𣨅”,读为𠜖。《广雅》、《玉篇》并云:“𠜖,削也。”蒋斧印本《唐韵残卷》、P.3694V《笺注本切韵》、P.2011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并云:“𠜖,削𠜖。”又考《广韵》:“剶,𠜖也。”《玉篇》:“剶,削也,去枝也。”是“𠜖”有削去木枝之义。
(5)“收七”相对于“开七”而言,“收”谓“闭”,表示结束;“终七”与“初七”相对,“终”指终了、结束;惟“修七”之称颇为费解,联繫敦煌文献中“修”常借作“收”来看,“修七”应即“收七”的方言记音。(第313页)
按:“修”也可能是“终”形譌。敦煌文献有二字互譌之例:S.1441:“兄弟才艺过人,姊妹永修贞洁。”S.5593、S.5957、P.3765“修”作“终”。P.2526:“愿雾卷千殃,云披百福;七珍具足,六度薰终。”黄征、吴伟校“终”为“修”[7],甚确,P.2341正作“修”。
(6)浰,“滤”的方言俗字,指过滤。P.4640V:“支与酒户阴加晟、张再集二人浰酒麁布壹匹。”注:于正安《敦煌曆文辞彙研究》第102页谓“浰”与“过滤”音同可通,可备一说。(第452--453页)
按:浰,当读为漓,专字作醨。《说文》:“醨,薄酒也。”醨酒,指薄酒、劣酒,故与“麁布”连文。即使“浰”训过滤,亦是“沥”的同音借字,“嘹呖”即“嘹唳”,音转则作“劳利”[8],此其例也。
(7)被头,当作“辔头”,指马笼头。P.2685:“大郞分:……鞍两具,镫壹具,被头壹,剪刀壹……”(第472页)
按:被,读为鞁。《玉篇》:“鞁,鞍上被。”“鞁”即“被”的分别字。
(8)P.3878:“伏以今月廿八日请𤿩胡禄麻一束,未蒙判凭,伏请处分。”S.4120:“土布三尺,二月八日躭(担)佛人𤿩脚用。”P.4692:“其时南阳郡太守诸方(坊)诸曲出牓晓示,并及诸坊,各𤿩布鼓,击(下残)。”P.3645作“各悬布鼓”,P.4051作“各破布鼓”。作“破”,显为“𤿩”的形近误字。作“悬”,当是与“𤿩”意义相关的词。“𤿩”指繫缚,他的本字,张铉认为应是“𩌊”字,可从。“𩌊”为“急束、收紧”的意思。S.2071《切韵笺注》:“𩌊,急。”S.5731《时要字样》:“𩌊,急。”急者,紧也。《广韵》、《玉篇》:“𩌊,急束也。”(第534—537页)
按:所列三例“𤿩”确是“繫缚”之义,也有可能是“𤿠”的误写,“𤿠”是“结”的借字或改换义符的俗字,与《玉篇》“𤿠,黑𤿠也”作“皮黑”义的“𤿠”是同形异字。“结”作“𤿠”者,特指以皮革结繫之。敦煌写卷中“告”、“吉”常互譌。P.2058《碎金》:“乾𤿩𤿩:口角反。”P.2717同,P.3906《碎金》作“乾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就是显例。S.0778:“可笑世间人,癡多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者少。”“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即“黠”。P.2642:“巍巍负川岳之姿,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薀江河之量。”“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即“浩”。敦研099:“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八万大士。”“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即“告”。Ф096《双恩记》:“不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冤酬(雠)。”S.0548V:“前生与殿下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良缘,贱妾如今岂敢专。”“
中国古代史-萧旭:敦煌文献词语杂考”即“结”。皆是其例。



[1]张小豔《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论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大盂鼎》、《麦方尊》,分别收入《殷周金文集成》第5、11册,中华书局1985、1992年版,第240、196页。
[3]钱大昕《恒言录》卷2,收入《钱大昕全集》第8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4]参见程瑶田《“果臝”转语记》, 收入《安徽丛书》第2期,民国22年版;又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17-524页。
[5]翟灏《通俗编》,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4页。
[6]赵振铎《集韵校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671页。
[7]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194页。
[8]参见方以智《通雅》卷7,收入《方以智全书》笫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4--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