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


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
萧旭
靖江市广播电视台
1.“馎饦”、“餢飳”非一物
《御览》卷860引束晳《饼赋》“薄壮”和“餢飳”并出,《齐民要术》卷9《饼法》有作“餢𩜶”法及“水引馎饦”法,敦煌写卷P.2880《习字杂写》“𩛞𩜶”、“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饦”并出,P.4909“䴺𪌘”、“勃託”并出,S.1366“饽饦”、“𩛞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𩜶)”并出,《蕤呬耶经》卷2“薄饼”、“餢𩜶”并出,《陀罗尼集经》卷12“薄饼”、“𩛞𩜶”并出。“薄饼”是“馎饦饼”省称,“薄壮”是“馎饦”别名,“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饦”、“勃託”是“馎饦”音转;“䴺𪌘”是“餢飳”异体,“餢𩜶”、“𩛞𩜶”是“餢飳”音转(皆详下文),然则“餢飳”与“馎饦”自是二物。程瑶田谓“不託”、“馎饦”是“果臝”、“部娄”音转[1],朱德熙、裘锡圭二先生认为“‘馎饦’与‘䴺𪌘’当是一语之转”[2],恐未确。
2.“馎饦”名义考
(1)“馎饦”见载于《玉篇》,晋人葛洪《肘后备急方》卷3引“崔知悌疗久嗽熏法”已作此字。敦煌写卷P.2032V、P.2641、P.3302Vb、P.3930作“馎饦”,P.2807、P.3490、P.2776作“𪍡𪌂”,P.3491、S.1366作“饽饦”,P.4909作“勃託”,P.4906作“没饦”,P.2880《习字杂写》作“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饦”,S.3836V《类书》、P.3391《字书》并作“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饦”,《外台秘要方》卷7、《宋高僧传》卷17、《正法眼藏》卷1等作“䬪饦”,《集韵》作“𪍡𪌂”,《事物纪原》卷9称“晋以来有不托之号”,《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作“不托”,《武林旧事》卷3作“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饦”。
(2)《倭名类聚抄》卷16引杨氏《汉语抄》:“馎饦,衦麵方切名也。”有注云:“博託二音,字亦作‘𪍡𪌂’,见《玉篇》。”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说其名义云:“不托言旧未有刀机之时,皆掌托烹之。刀机既有,乃云不托。今俗字有馎饦,乖之。”宋人程大昌《演繁露》卷15申说之云:“馎饦,亦名不托。李正文(乂)《刊误》曰:‘旧未就刀钴(鉆—砧)时,皆掌托烹之,刀钴(鉆--砧)既具,乃云不托,言不以掌托也。俗传馎饦字,非。’[3]……则当晋之时,其谓汤饼者,皆手抟而擘置汤中煮之,未用刀几也。……则李正元(乂)所纪,信而有证也。馎饦恐古无此字,殆后人因不托声称之而食其旁与?”二氏所说皆望文生训,非也。考《方言》卷13:“饼谓之饦。”郭璞注:“饦,音乇。”[4]《酉阳杂俎》卷7作“饼谓之托”。单言作“饦(托)”,无“不”字,又岂是“不以掌托”之义?流沙河谓“馎”是“勃”,亦即“末”,专指麵粉,馎饦就是面饼[5]。高启安认为“馎饦”和“餢飳”“是一个外来语,均是波斯古语麵粉‘PeSte’或‘PiSt’的音译”[6]。黑维强曰:“‘馎饦’是这时期(引者按:指南北朝)外民族对汉民族‘汤饼’的称呼。”[7]忻丽丽曰:“‘不托’也是拟‘馎饦’落入水中的声音。”[8]三说皆牵强。高启安、黑维强完全无视《方言》等文献的记载,把己所不解的词归为外来词的做法尤其危险,拉个波斯古语来充数,苟如其说,然则总名麵粉可作食品之专名乎?“馎饦”又从麦旁作“𪍡𪌂”,必是麵食。《齐民要术》卷9载作“馎饦”法云:“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着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观其形制,“馎饦”是薄大光滑的片皮。
(3)“馎”的语源当是“博”,大也,“饽(勃、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不(䬪)”、“没”、“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皆音变的结果[9]。
(4)“饦”的语源当是“托”,同“拓”,开张扩大义。《文选·西征赋》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拓,广也。”字亦作袥,《广雅》:“博、袥、衍,大也。”曹宪袥音託。《玉篇》:“袥,广大也。”《说文繫传》引《字书》:“袥,张衣令大也。”碛砂本《玄应音义》卷9:“开拓:古文袥、𤖴二形,同。拓亦开也。《广雅》:‘拓,大也。’经文作拓字。”《慧琳音义》卷82引《考声》:“拓,开也,大也。”字亦作秅、秺、乇、厇、挓、磔,《玄应音义》卷14、16、17、22、24并引《通俗文》:“张申(伸)曰磔。”字亦作𧘐,《集韵》:“𧘐,开衣令大也。”“𧘐”同“袥”。张衣令大谓之𧘐(袥),面皮儿薄大谓之饦,其义一也。本字作㢉,《说文》:“㢉,开张屋也,济阴有㢉县。”[10]王念孙曰:“袥之言硕大也。”[11]未得其语源。朱骏声谓“拓”训开、广借为㢉,训大借为硕[12],后说失之。
(5)“馎饦”的语源是“博拓”,亦即《广雅》的“博袥”,同义连文,故又可分别单称,《玉篇》:“䭦,饼也。”《广韵》:“䭦,䭦饼。”“䭦”同“馎”,皆“博”改旁俗字。敦煌写卷S.1733、S.6064称作“博”,S.6452a、S.5008称作“饦”。《陀罗尼集经》卷12:“次具六食盘,薄饼、𩛞𩜶、䭃头等饼种种具备。”《蕤呬耶经》卷2:“婆罗门餢𩜶食盼荼迦食,渴闍迦食,萨闍迦食,薄饼食。”一本“餢”作“浮”。S.328《伍子胥变文》:“其鱼(渔)人取得美酒一榼,鱼肉五斤,薄饼十翻,饭携一罐。”S.6217:“胡幷(饼)三十,薄幷(饼)四十,酒拾杓。”“薄饼”即“䭦饼”。P.3745V:“虞都头酪三斤,浮倂(饼)好。”高启安曰:“此条资料中的‘浮饼’或者为‘𩛞𩜶’,或者为‘薄饼’……‘浮饼’读音和‘薄饼’相同,很有可能就是‘薄饼’。”[13]“浮饼”是“薄饼”音转,是“馎饦饼”的省称。
(6)“馎饦”又称作“薄壮”、“薄夜”、“薄衍”,《书钞》卷144引晋人束晳《饼赋》:“吴回司方,纯阳布畅。服絺饮水,随阴而凉。此时为饼,莫若薄壮。”[14]孙世扬曰:“薄壮,或作薄夜,又作薄持,又作薄衍,又作薄扞。程易畴以为此皆譌字,无义可通,正当作薄托,即不托也。案束《赋》以壮韵畼(畅)、凉,若改壮为托,则韵不协,且《演緐(繁)露》云:‘汤饼,一名馎饦(即“不托”之后出字)。’而束《赋》汤饼与薄壮异事,则薄壮非不托甚明。考医经以艾灸体曰壮,朱丰芑谓壮是灼之假借,乃知薄壮即薄灼也。今北人作薄饼,溲麵而按之,使薄如纸,反覆灼之,疑即薄壮之遗制矣。或作薄夜者,夜当读为掖,如掖邑亦作夜邑是也。掖训持,故又作薄持,并谓可以两指夹特。或作薄衍者,下平曰衍,谓其曼衍也。或作薄扞者,扞即今扞麵字也。然则一物五名,皆以言其作法尔。”[15]孙氏谓“壮韵畅凉”、“下平曰衍”是,余说皆误。《尔雅》、《说文》并云:“壮,大也。”与“衍”、“夜”义近。“薄壮”取义于博大。“薄衍”即《广雅》的“博衍”,亦同义连文,是二汉人成语[16]。《小尔雅》:“衍,广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2引束晳《饼赋》:“春馒头,夏薄持。”[17]作“薄持”者,盖欧公惑于“不以掌托”之义,以同义字“持”易“托”。作“薄扞”者,是明清人妄改[18],不可据为典要。《初学记》卷26、《北户录》卷2引《饼赋》作“薄夜”,《初学记》卷26又引荀氏《四时列馔传》:“春祠有曼头饼,夏祠以薄夜代曼头。”亦作“薄夜”。《归田录》卷2云:“薄持,荀氏又谓之薄夜,亦莫知何物也。”欧公虽然博物,而于小学则疏矣。《书钞》卷144引傅玄《七谟》:“乃有三牲之和羮,蕤宾之时麵,忽游水而清引,进飞羽之薄衍。”“夜”、“衍”余母双声,又或是“拓”字的叠韵音转,存以待考。《北户录》卷2且云“薄夜饼,用鷄臛”,鷄臛即鷄肉羹,当指作薄夜饼用鷄肉羹混合于其中[19]。
3.“餢飳”名义考
(1)“餢飳”亦作“䴺𪌘”,《玉篇》、敦煌写卷P.3693V《笺注本切韵》并云:“䴺,䴺𪌘,饼也。”P.2011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卷3:“䴺,䴺𪌘。”S.617《俗务要名林·饮食部》:“餢飳:上音浮,下汤苟反。膏䭎:餢飳之别名,下音叶。”《倭名类聚抄》卷16引《切韵》:“餢飳(注:部斗二音,字亦作䴺𪌘),油煎饼名也。”《慧琳音义》卷37:“䴺𪌘:上音浮,下偷口反。俗字也。诸字书本无此字,颜之推《证俗音》从食作餢飳。《字镜》与《考声》、祝氏《切韵》等并从麦作䴺𪌘,音与上同。顾(颜)公云:‘今内国餢飳以油酥煮之。’案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改变,所以近代方有此名,诸儒随意制字,元无正体,未知孰是?胡食者即饆饠、烧饼、胡饼、搭纳等是。”
(2)音转又作“䴺𪍍”、“餢𩜶”、“浮𪍍”,《玉篇》:“𪌘,䴺𪌘。𪍍,同上。”又“䴺,䴺𪌘,饼也。”音转又作“𩛞𩜶”、“𩛞飳”,敦煌写卷P.2880《习字杂写》、S.1366 、P.3745V作“𩛞𩜶”。《集韵》:“𪌘,䴺𪌘,饼属,或作𪍍、飳。”《广韵》:“𪌘,䴺𪌘。飳,上同。”《龙龛手鉴》:“餢𩜶,饼也。”又“飳、𩜶:餢𩜶,饼也,二仝(同)。”《可洪音义》卷7:“𩛞飳:正作䴺𪌘,上又浮、饽二音,俗通呼。”向达曰:“䴺𪌘,大约即《齐民要术》中之‘䴺(引者按:《齐民要术》原书作“餢”)𩜶’也。”[20]向氏不能肯定,犹隔于古音通借也。《四分律行事钞批》卷7:“耳闻百友声,鼻嗅浮𪍍香。”
(3)音转又作“乳𪌘”、“乳𩜶”,《慧琳音义》卷35:“乳𪌘:偷口反,以牛乳和麵酥煮油饼也。”“乳𪌘”当即“𩛞飳”,慧琳读乳如字,释作牛乳,非是。《牟梨曼陀罗咒经》卷1:“四椀盛蜜及种种斋食胡饼乳𩜶等食。”
(4)“餢飳”、“䴺𪌘”、“䴺𪍍”、“餢𩜶”等都是“䴺𪍣”转语,唐寒山诗《低眼邹公妻》:“只为着破裙,喫他残䴺𪍣。”旧注:“上莆口切,下郎斗切。”元人释梵琦《天台三圣诗集和韵》卷1和寒山诗云:“真金去砂砾,嘉馔轻䴺𪍣。”项楚曰:“《广韵》:‘䴺,䴺𪌘,饼。’又‘𪍣,𪍴𪍣,糫饼。’”[21]徐时仪说同[22]。“𪍴𪍣”虽亦饼属,而得名于“縺缕”[23],与“䴺𪍣”取义不同,不是一物,二氏引《广韵》,非是。《周礼·天官·醢人》贾公彦疏:“以酒酏为饼,若今起胶饼。”姜宸英曰:“起胶犹今言发胶。”[24]《正字通》:“餢𩜶,起麪也,发酵使麪轻高浮起,炊之为饼。贾公彦以𨠑食为起胶饼,胶即酵也。涪翁说起胶饼,今之炊饼也。”起胶犹今言发酵。《齐民要术》卷9载“作烧饼法”云“麵当令起”,“起”亦此义。《岭表录异》卷中:“热水溲而团之,形如餢飳。”《清异録》卷下引韦巨源《食账》有“婆罗门轻高麫(笼蒸)”,或即此物;《切韵》说餢飳是油煎饼名,慧琳说餢飳是油饼,《说郛》卷32引唐人皇甫牧《三水小牍》:“某庖人也,乃令溲,煎油作䴺𪌘者,移时不成。”确然是煎油作者。是“餢飳”乃圆形高起之食物[25]。圆形高起之冢或小阜、小丘称作“部娄”、“培塿”、“㟝嵝”,圆形高起之瓦甖称作“瓿甊”,其义一也。《方言》卷5:“瓿甊,甖也。”又卷13:“冢,秦晋之闲谓之坟,或谓之培,或谓之堬,自关而东谓之丘,小者谓之塿。”郭璞注:“培,音部。堬,音臾。培塿,亦堆高之貌。”王念孙曰:“培、塿、堬,声之转。”[26]P.2011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卷3:“瓿,瓿甊,罂。”又“㟝, 㟝嵝。”《慧琳音义》卷86:“培塿:《方言》:‘培塿,𠂤𨸏也。’或从山作㟝嵝,小山子也,蚁封也。《古今正字》二字并从土。”又卷99:“㟝嵝:或从土作培塿。”字亦作“部塿”,《集韵》:“塿,一曰部塿,小阜,通作娄。”音转又作“附娄”、“附塿”、“苻娄”、“付蒌”、“符瘐”,《说文》:“附,附娄,小土山也。《春秋传》曰:‘附娄无松柏。’”今《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作“部娄”,《释文》:“娄,本或作塿。”杜预注:“部娄,小阜。”《淮南子·原道篇》高诱注引作“㟝嵝”,《玉篇残卷》引作“附塿”。《风俗通义》卷10引作“培塿”,又解云:“言其卑小。部者,阜之类也。今齐鲁之间,田中少高卬,名之为部矣。”《御览》卷56引二“部”字作“培塿”。《集韵》:“培,《博雅》:‘培塿,冢也。’或作㟝、垺、附。”《尔雅》:“瘣木苻娄。”郭璞注:“谓木病尫伛瘿肿无枝条。”马王堆一号墓遣册简225—229有器物“付蒌”,整理者指出即“瓿甊”,又指出凤凰山168号墓遣册简64的“符瘐”亦同[27],甚确。又音转作“孚俞”、“孚瑜”、“孚愉”、“敷蕍”、“敷愉”、“敷蕍”、“蓲萮”、“蓲蘛”、“怤愉”、“䠵䠼”、“呴俞”、“呴愉”、“呕喻”、“孚尹”、“孚筠”、“琈笋”、“扶尹”等形[28]。音转又作“𦪑艛”,《广雅》:“𦪑艛,舟也。”“𦪑艛”是“培塿”音转,指船头滚圆的大舟,与“䑦𦪇”、“𦩷𦪇”取义相同。王念孙曰:“𦪑,浮之转声也。艛盖即《史记》所谓楼船也。”[29]其说即楼船未得。音转又作“杯楼”、“抔搂”,《史记·滑稽传》:“瓯窭满篝。”《索隐》:“瓯窭,犹杯楼也。”《集韵》:“寠: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寠,犹抔搂也。”又音转作“瓯瓿”[30],是“瓿甊”倒言。《尔雅》:“瓯瓿谓之瓵。”郭璞注:“瓿甊,小甖。”
(5)敦煌写卷P.3693V《笺注本切韵》:“𪌘,䴺𪌘,他后反,三,今作此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𩜶。”指“𪌘”或作“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𩜶”。P.2011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卷3、P.3693V《笺注本切韵》并云:“㸸,犃㸸。”《广韵》:“犃,犃㸸,偏高也。”又“㸸,犃㸸。”《集韵》:“勏,勏劶,用力。”又“劶,勏劶,用力貌。”“犃㸸”、“勏劶”与“䴺
萧旭:麵食“馎饦”、“餢飳”名义考”同源,皆“培塿”音转,取高起为义。附识于此。




[1]程瑶田《果臝转语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21页。
[2]朱德熙、裘锡圭《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考释补正》,《文史》第10辑,1980年版,第66页。《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第6册注释採其说,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91--192页。
[3]《纬略》卷11引“钴”作“䬯”,亦“砧”误字。
[4]钱绎曰:“《众经音义》卷15引《广雅》:‘馄饨,饼也。’又《北户录》注同。《集韵》、《类篇》引作‘䐊肫’。今本无此文,误脱也。窃谓饦字即饨之讹,注音乇,乃屯之讹。”周祖谟曰:“《原本玉篇》:‘饨,徒昆切。’注云:‘《方言》:“饵谓之饨也。”《广雅》:“饨,饼也。”’又《御览》卷860引亦饦作饨。据是,则今本作饦者为饨之误。注‘音乇’即‘音屯’之讹。”吴予天亦引《原本玉篇》以证钱说。徐时仪引《齐民要术》“饼饦”、“馎饦”及《玉篇》、《集韵》,谓“饦”字不误,“馄饨”与“饦”不同。徐说是也。钱绎《方言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06页。周祖谟《方言校笺及通检》,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88页。吴予天《方言注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73页。徐时仪《“馎饦”和“䴺𪌘”等古代麵食考略》,《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第47--48页。
[5]流沙河《馎饦名称溯源》,收入《书鱼知小》(增补本),现代出版社2012年版,第79页。
[6]高启安《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7]黑维强《说“馎饦、饽饦儿、圪饦儿”》,《语言科学》2009年第1期,第90页。
[8]忻丽丽《“被他”考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68页。
[9]《释名》记齐人谓韦屦曰“不借”,又记作“搏腊”(《御览》卷697引作“搏借”),《周礼·弁师》郑玄注作“薄借”,此“不”、“薄”音转之证。
[10]参见萧旭《张家山汉简〈脉书〉、〈引书〉校补》,收入《群书校补(续)》,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190页。
[11]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1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466页。
[13]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高氏误录作“张都头酪三斗,𩛞饼好”。
[14]《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17、《绀珠集》卷13引同,《御览》卷860引“絺”误作“饰”,余同。
[15]孙世扬《束广微〈饼赋〉释名》,《制言》第9期,1936年版。
[16]《楚辞》王逸《远游》:“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白虎通义·号》:“清妙髙远,优游博衍。”《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二年诏曰:“博衍幽隐。”
[17]《绀珠集》卷11、《记纂渊海》卷90、《瓮牖闲评》卷6、《六帖补》卷16、《示儿编》卷23引《遯斋闲览》引同。
[18]“薄扞”见方以智《通雅》卷39引陈无功所载,收入《方以智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3页。陈懋仁,明代人,字无功,嘉兴人,见《浙江通志》卷179。
[19]《集韵》、《类篇》并云:“𪍤,𪍤𪍅,砻皮也。”又“𪍅,𪍤𪍅,砻皮也。”《骈雅》卷3:“𪍤𪍅,麦皮也。”《正字通》:“𪍤,米麦皮也。𪍅,俗字,旧注音夜,𪍤𪍅,砻麦皮,误。”桂馥曰:“䃺礲谷皮曰𪍤𪍅。”“𪍤𪍅”当是“暮夜”的后出俗字,古人砻去麦谷之皮常在夜间,因称作𪍤𪍅。“𪍤𪍅”与“薄夜”古音虽近,而取义不同,附辨于此。桂馥《札朴》卷9,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88页。
[20]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21]项楚《寒山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0页。
[22]徐时仪《“馎饦”和“䴺𪌘”等古代麵食考略》,《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第49页。
[23]参见萧旭《〈方言〉“𩚹”字疏证》,收入《群书校补(续)》,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1829--1838页。
[24]姜宸英《湛园札记》卷1,收入《四库全书》第85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第584页。
[25]《法华经玄赞要集》卷14:“次有林藤生,亦名林条,由(犹)如𪌘子,其味香美。”此说“𪌘子”是长条形,与“䴺𪌘”当非一物。《瑜伽论记》卷1云:“林条者,其形如蕨。”“𪌘”的语源是“柱”,“蕨” 的语源是“橛”,橛亦短柱之称。以其是可以作食物的藤条,故製专字作“𪌘”或“蕨”。
[26]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78页。
[27]《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第6册引原整理者说,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06页。
[28]参见程瑶田《果臝转语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18—520页。又参见萧旭《〈家语〉校补》,收入《群书校补(续)》,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486--488页。
[29]王念孙《广雅疏证》,收入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页。
[30]参见程瑶田《果臝转语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5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