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冀小军:《孔子诗论》“慎密而不知言”补说

孔子-冀小军:《孔子诗论》“慎密而不知言”补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孔子-冀小军:《孔子诗论》“慎密而不知言”补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冀小军:《孔子诗论》“慎密而不知言”补说


《孔子诗论》“慎密而不知言”补说
冀小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孔子诗论》[1]第28号简中有如下一句(释文从宽式):
《墙有茨》慎密而不智(知)言。
简文“墙有茨”原作“
孔子-冀小军:《孔子诗论》“慎密而不知言”补说又荠”,整理者未能释出,遂以此诗为今本所无。注云:
“慎密”也可能作“缜密”。《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上辞言虽缜密而不智言。
由于对象不明,此注言多未当。2000年9月2日,在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10次研讨会上,廖名春指出“
孔子-冀小军:《孔子诗论》“慎密而不知言”补说有荠”当读为《墙有茨》[2];《上博一》正式出版后,又有多位学者指出过这一点。《墙有茨》见于《诗·鄘风》,小序说:“《墙有茨》,卫人刺其上也。公子顽通乎君母,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诗云: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简文“慎密而不知言”,是《诗论》作者对《墙有茨》的评语。其中没有难认的字,句子的结构也很简单。可是自《上博一》问世以来,儘管已有十几位学者对它作过解释,却没有一种说法能够让人满意。分析各家异说,可以看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知言”上,绝大多数学者都把“知”理解为“知道”,但对“言”则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将各家意见分为两大类、六小类,简要评介如下:
1.“言”为名词
1.1.“言”指中冓之言
1.1.1.黄德宽、徐在国:
“慎密”义为谨慎保密,《易·繫辞上》:“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简文“慎密”是指谨慎保密“中冓之言”;“不知言”之“言”亦指“中冓之言”。[3]
按:所谓“保密”是保守秘密不使外泄的意思。既然说“慎密”是指“谨慎保密‘中冓之言’”,那自然是知道“中冓之言”的,否则“保密”也无从谈起。可是下文又说“‘不知言’之‘言’亦指‘中冓之言’”,这就是跟自己打架了。
1.1.2.彭裕商:
孔子论该诗云:“慎密而不知言。”《墙有茨》云:“中冓之言,不可道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此乃慎密而不使其言为外所知,与孔子所论相合。[4]
按:此说实际上是用“使其言为外所知”来解释简文的“知言”。在古汉语中,及物动词可以用作使动,也可以用在无形式标誌的被动句里,但其所带的宾语通常都是施事宾语[5],如《吕氏春秋·上德》“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尝人”谓“使人尝”,“人”是施事宾语;《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下之化上疾于景响”,“化上”谓“为上所化”,“上”是施事宾语。如果把“知言”解释为“使其言为外所知”,“言”却成了受事宾语。为什么会这样,恐怕是彭氏难以解释的。
1.1.3.胡平生:
《墙有茨》诗句云:“中冓之言,不可道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诗论》谓《墙有茨》为“慎密而不知”,考释说“慎密也可能作缜密”。据诗句“不可道”、“不可详”、“不可读”,皆是缜密之意而非慎密,因此应採考释缜密之说。又,考释将“缜密而不知言”解作“上辞言虽缜密而不知言”,这是不準确的。《墙有茨》小序谓诗为“卫人刺其上也。公子顽通乎君母,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毛传云:“冓,内冓也。”郑笺云:“内冓之言,谓宫中所冓成顽与夫人淫昏之语。”而《诗论》评语并未涉及“宫中所冓成顽与夫人淫昏之语”,小序之说不可信。“缜密而不知言”是指“中冓之言”因极其秘密而无法知道究竟说了些什么。[6]
按:上文曾经指出,整理者为简文作考释时,尚不知所评为何诗。因此,“慎密也可能作缜密”云云,并非针对《墙有茨》而言。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个把简文读为“缜密”的,应该是胡氏自己。《礼记·聘义》: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郑玄注:“缜,緻也。栗,坚貌。”陆德明释文:“知音智。”孔颖达疏:“‘缜密以栗,知也’者,缜,緻也;栗,谓坚刚。言玉体密緻而坚刚。人有知者,性亦密緻坚刚,故云‘知也’。”)
“缜密”谓细緻周密,与“慎密”义相近,恐不能像胡氏那样理解为“极其秘密”。此外,简文能否表达出“‘中冓之言’因极其秘密而无法知道究竟说了些什么”的意思,也还是个疑问。如《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十三年,玄宗既封禅,问贺知章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知章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末句“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是一个与胡氏表述非常相似的句子,我们试着按简文的格式把它转换一下:
a. 微密而莫知其事
b. 微密而莫知事
c. 微密而莫知之
如果将a、c两句代入原文,语义都比较顺畅;惟独与简文最为接近的b句,其本身能否成立恐怕都是问题。由此可见,假如简文要表达的意思确如胡氏所言,就应该说“缜密而不知其言”或“缜密而不知之”,而不会说成“缜密而不知言”。
1.1.4.康少峰:
简文似当读为“缜密”,“严密”之义;“不知言”即“不知所云”之义。刘信芳先生认为“不知言”就是“不知道如何说出或如何表达”,其实,《墙有茨》诗文本身已经用最好的方式说出了诗作者想要反应<映>的思想意图。《诗论》所谓“《墙有茨》缜密而不知言”,当为双关语,表面是说“墙有茨非常严密”,即就诗句“墙有茨,不可扫也”、“墙有茨,不可襄也”、“墙有茨,不可束也”等而言;其实是在说《墙有茨》“诗的内容隐蔽、秘密而不知其所云”,亦即就诗中“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等而言。[7]
按:此说当本于胡氏之言,参看上条。
1.2.“言”指说话的原则
1.2.1.廖名春:
“公子顽通乎君母”,是国耻,须慎密,故“不可道也”、“不可详也”、“不可读也”。但如果因“言之丑也”、“言之辱也”,而不“刺其上”,为了所谓慎密而不加以讽谏,就是“不知言”,即不懂得、丧失了言说的原则。[8]
按:“慎密”一词,并没有“为了……而不加以讽谏”的意思。此说颇有些“增字解经”的味道。
1.2.2.张金良:
《周易·繫辞上传》:“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论语·季氏》:“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墙有茨》对“中冓之言”讳莫如深,可谓慎密。但是对宫闱丑事该揭发却不揭发,又可谓不知言。
简文大意:《墙有茨》谨慎严密,但不懂得如何说话。[9]
按:此说当本于廖氏之言,参看上条。
1.2.3.李锐:
案:“慎密”为习语,《易·繫辞》:“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中冓之言”,可谓慎密,但是“中冓之言”丑恶,“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必将生乱,所以于“中冓”言语者可谓“不知言”。[10]
按:从李氏引及孔子语(教人慎言),又云“中冓之言……必将生乱”来看,所谓“于‘中冓’言语者”当指谈论“中冓之言”的人,言所不当言,即为乱阶,所以说他“不知言”。然而,将“慎密而不知言”解为“[中冓之言]慎密而[言之者]不知言”,似乎并不符合古人的表达习惯。
1.2.4.曹建国、张玖青:
诗中反复强调“不可道也” ,“不可详也”,“不可读也”,似“慎密”。但与此同时,诗还是揭露了这种“言之丑”,“言之长”,“言之辱”,孔子说这是“不知言”的表现。孔子说它“不知言”,是指它不合乎“言语”之道。诗中所写明显是发生在无道之世的丑行,孔子既主张“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那么这种公开揭露无道丑行之举自然不为孔子所嘉许,诚如汪烜在《四书诠义》中所说:“言孙非畏祸也,贾祸而无益,则君子不为矣。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亦时中之道也”。[11]
按:此说与廖氏稍异:廖氏云“为了所谓慎密而不加以讽谏,就是‘不知言’,即不懂得、丧失了言说的原则”;此则谓“诗中揭露了本宜慎密的丑行,故被评为‘不知言’,即不合乎‘言语’之道”。但二者性质实同:均给“慎密”一词赋予了太多的内容。
1.3.“言”指说话的方式
吕文郁:
“慎密而不知言”意为这篇诗言辞虽缜密,但太直白,不够隐讳,故称“不知言”。[12]
按:此说纯以己意言之。然所谓“言辞虽缜密,但太直白,不够隐讳”,与《墙有茨》诗并不吻合。
2.“言”为动词
2.1.“言”指言说
俞志慧:
“慎密而不智(知)言”,当指诗中反复吟咏的“中冓之言”,“不智(知)言”即诗中所谓“不可道(详、读)也。所可道(详、读)也,言之丑(长、辱)也”,谓不知如何言说也,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有赋《鹑之贲贲》,赵孟曰:“床第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所得闻也。”[13]
按:俞氏的语气不容置疑:“慎密而不知言”当指“中冓之言”;“不知言”即“诗中所谓……”,谓“不知如何言说也”。可“慎密而不知言”是一个谓词性短语,它怎么就当指“中冓之言”呢?俞氏未说明他的理由。下文所引《左传》赵孟语,大意是说这不是我应该听到的[14],也不能证明“不知言”就是“不知如何言说”的意思。
2.2.“言”指表达
刘信芳:
所谓“不知言”,与简25“知言”相反而成辞。“知言”是知道怎样将心中的话準确表达出来;则“不知言”是不知如何说出。《墙有茨》云:“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因其隐秘,不可道,是其“慎密”矣。传出来的那些话(“所可道”者),丑恶而不当,不知该不该说,说不出口,是“不知言”也。[15]
按:子曰:“非礼勿言。”(《论语·颜渊》)既然认为那些话“丑恶而不当”,怎么会“不知该不该说”呢?黄怀信指出:“诗明言‘不可道’,可见并非‘不知该不该说’。”[16]正是一语破的。
2.3.“言”指谈论
郑玉姗:
简文“《墙有茨》慎密而不知言”,学者有读为“慎密”与“缜密”两种说法,二说其实意义相近。《诗序》:“《墙有茨》,卫人刺其上也。公子顽通乎君母,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墙有茨》是讽刺宣公死后,公子顽通乎惠公母之事。故业师季旭昇以为:“宫廷秽闻,极其丑恶,为之者往往自以为行事慎密,而不知隔墙有耳,此即‘慎密而不知言’。”可从。[17]
按:季氏的说法中并未直接解释“言”。我们揣摩他的意思,“隔墙有耳”似是说外面已有人在谈论了。郑玉姗又将简文译为:“《墙有茨》自以为谨慎严密,坏事不会传出去,这就是不知道言语的力量啊!”[18]按照他们的说法,简文的结构就成了“[主语1]慎密而不知[主语2]言”,这与人们熟悉的古人表达方式似乎相去甚远。
“慎密而不知言”,总共祇有五个词(两个虚词,三个实词)。上述各家的讨论,涉及了三个实词中的两个:“慎密”和“言”。应该说,几乎所有可能的解释都被想到了,可是各家给出的说法要么是不通,要么就是太“怪”,这种情况显然是不正常的。那么,问题会不会出在那个一直被忽视的“知”字上呢?
《诗论》25号简云:“《大田》之卒章,智(知)言而有礼。”当人们看到“不智(知)言”时,会很自然地把它跟“智(知)言”联繫起来,如前引刘信芳的论证,就是从“不知言”与“知言”的对比入手,以为二者“相反而成辞”。在参与讨论的学者中,这大概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然而,一旦这种看法先入为主,人们就很难发现两个“知”字其实完全不同了。
最先打破成见,对“知”字提出异议的是黄怀信。他说:
愚谓“知”当训为欲。《礼记·乐记》“知诱于外”注:“知,犹欲也。”“不知言”,不欲言也。慎密而不欲言,正是诗人之意。[19]
与各家意见相比,黄说有着非常明显的长处:简捷、易懂;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相信,这条简文是个很“正常”的句子。不过,愚意以为黄说尚未尽善,故为其试作补说。
我们从黄氏举出的书证谈起:
《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郑玄注:“知,犹欲也。”孔颖达疏:“所好恶恣己之情,是‘无节于内’。知,谓欲也。所欲之事,道诱于外,外见所欲,心则从之,是‘知诱于外’也。”
按:黄氏将“不知言”释为“不欲言”,是把郑注的“欲”当作助动词来用的。我们以为,从孔疏“所欲之事,道诱于外,外见所欲,心则从之”来看,“知诱于外”的“知”,以及郑注“知,犹欲也”的“欲”,都应该是名词,这与黄氏的理解是不同的。
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中·物至知知》: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郑注曰:“至,来也。知知,每物来,则又有知也,言见物多,则欲益众。”王肃上“知”字读为“智”,云:“事至,能以智知之”(见《史记·乐书》集解)。家大人曰:“二说均有未安。予谓上‘知’字,即下文‘知诱于外’之‘知’,下‘知’字当训为‘接’,言物至而知与之接也。《墨子·经》篇曰:‘知,接也。’《庄子·庚桑楚》篇曰:‘知者,接也。’《淮南·原道》篇曰:‘感而后动,性之害也;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是其明证矣。”
按:“物至知知”,郑玄注曰:“言见物多,则欲益众”,这是以“欲(欲望)”来解释上“知”字;而王肃又读上“知”字为“智”,是二说均以之为名词。王念孙则以为,“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相当于《淮南子·原道》的“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后者的“知”显然也是名词。可见三家对上“知”字的理解虽有不同,但在这一点上则是完全一致的。王氏又指出,“物至知知”上“知”字,即“知诱于外”之“知”;而郑氏于前者曰“欲益众”,于后者曰“知,犹欲也”,是两家之说亦可互证。由此可见,黄氏所引证的“欲”确实是个名词;这样一来,再把“不知言”解释为“不欲言”就没有根据了。
下面谈谈我们对简文的看法。《易·繫辞上》: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孔颖达疏:
“君不密则失臣”者,臣既尽忠,不避危难,为君谋事,君不慎密乃彰露臣之所为,使在下闻之,众共嫉怒,害此臣而杀之,是失臣也。“臣不密则失身”者,言臣之言行,既有亏失,则失身也。“几事不密则害成”者,几谓几微之事,当须密慎,预防祸害。若其不密而漏泄,祸害交起,是害成也。“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者,于《易》言之,是身慎密不出户庭;于此义言之,亦谓不妄出言语也。
《繫辞上》的那段文字,在讨论中曾多次被学者引用(黄徐二氏、张金良、李锐)。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家说法不一,但都把“慎密而不知言”的“言”看作名词。我们猜想,他们可能作过如下的比较:
君子 慎密 而 不 出
君子 慎密 而 不 妄 出 言语
墙有茨 慎密 而 不 知 言
并因此得出了“言”是名词的结论。而三家说之所以不能成立,也正是由于他们对“言”的理解有误。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换个模式,让“言”作动词:
君子 慎密
君子 慎密 言语
墙有茨 慎密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非常相似的两个句子。从结构上看,如果不考虑状语“知”,“慎密而不言”与“慎密而不出”就完全相同;从意义上看,“不言”是不说,结合《墙有茨》的内容,可以解释为不说禁中之事,而这一解释对“慎密而不出”同样也是适用的。史书中常见先说某人“慎密”,再说他“不言禁中之事”的例子。如:
袁宏《后汉纪·殇帝纪》:“(清河王)庆善为威容,进止可观。自被废黜,常居慎密,在宫省,语不及外。”[20]
司马彪《续汉书·张纯传》:“张纯字伯仁,兼虎贲中郎将,一日至数见。持重慎密,虽平行路,事出犹不道,时上封事,辄削去草,清廉自守。”[21]
《晋书·荀勖传》:“(勖)性慎密,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不欲使人知己豫闻也。……语诸子曰:‘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
《梁书·孔休源传》:“(休源)性慎密[22],寡嗜好,出入帷幄,未尝言禁中事,世以此重之。”
《魏书·古弼传》:“(弼)端谨慎密口不言禁中之事。”
《魏书·许彦传》:“彦质厚慎密与人言不及内事,世祖以此益亲待之。”
《北史·李德林传》:“(德林)从宦后,即典机密,性慎密,尝言古人不言温树[23],何足称也。”
《旧唐书·胡楚宾传》:“(楚宾)性慎密未尝言禁中事,醉后人或问之,答以他事而已。”
《新元史·野讷传》:“野讷侍禁中,条时政得失,言无不纳,然韬晦慎密不泄其事于外。”
《明史·金忠传》:“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
《清史稿·潘世恩传》:“(世恩)在枢廷凡十七年,益慎密,有所论列,终不告人。”
这些近乎程式化的文字,记载的正是古时为官者的一种美德——“慎密而不言”。而对于简文来说,这恐怕也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现在解释一下简文的“知”字。前引王氏《经义述闻》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古者谓相交接曰“知”,因而与人相交接亦谓之“知”。昭二十八年《左传》:叔向一见鬷蔑,“遂如故知”,言“如故交”也;《楚辞·九歌》“乐莫乐兮新相知”,言“新相交”也;《后汉书·宋宏传》“贫贱之交不可忘”,《群书治要》“交”作“知”。“知”与“交”同义,故又有“知交”之语,《吕氏春秋·明理》篇“弟兄相诬,知交相倒”是也。
我们认为,简文之“知”亦当训为“交”,“交言”是与人交谈[24],“慎密而不交言”就是“谨慎保密,不与人谈论(禁中之事)”的意思。
2012年3月初稿
2015年4月修订



[1]《孔子诗论》(马承源释文考释),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关于《诗论》的作者,学者间有不同看法:竹简整理者认为是孔子,故将其题为《孔子诗论》;《诗论》发表后,又有学者提出子夏说、子羔说及孔子再传弟子说。本文为了称说的方便,姑依旧题。
[2] 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劄记》,朱渊清、廖名春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第272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
[3] 黄德宽、徐在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释文补正》,《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2期,第1-6页,2002年3月。又收入黄德宽、何琳仪、徐在国着:《新出楚简文字考》,第90-105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4] 彭裕商:《读〈战国楚竹书〉(一)随记》,简帛研究网站,2002年4月12日首发。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pengyushang01.htm)又题《读〈战国楚竹书(一)〉随记三则》,收入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第81-82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5] 参看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下册,第533、693页,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
[6] 胡平生:《读上博藏战国楚竹书〈诗论〉劄记》,朱渊清、廖名春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第277-288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又见胡平生着:《胡平生简牍文物论稿》,第104-112页,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12月。

[7] 康少峰:《〈诗论〉简制、简序及文字释读研究》,第137-138页,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
[8] 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劄记》,朱渊清、廖名春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第260-276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又收入廖名春着:《出土简帛丛考》,第57-78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9] 张金良:《上博简〈孔子诗论〉释解》,简帛研究网站,2007年10月12日。
(http://jianbo.sdu.edu.cn/admin3/2007/zhangjinliang001.htm)
[10] 李锐:《上博楚简补劄》,艾兰、邢文编:《新出简帛研究——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42-14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11] 曹建国、张玖青:《孔子论“智”与上博〈诗论〉简以“智”论诗》,武汉大学简帛网,2005年11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3)
[12] 吕文郁:《读〈战国楚竹书·诗论〉劄记》,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第18-21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3] 俞志慧:《〈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校笺》(下),简帛研究网站,2002年1月17日首发。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yuzhihui02.htm)
[14] 杜预注:“使人,赵孟自谓。”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1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沈玉成:《左传译文》,第3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2月。又,据《左传》,“床第”当作“床笫”,“使人”下应有“之”字。
[15] 刘信芳:《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孔子诗论述学》,第254-255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6] 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131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
[17] 郑玉姗:《〈孔子诗论〉研究》第275页,台湾师範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6月。
[18] 郑玉姗:《〈孔子诗论〉译释》,季旭昇主编,陈霖庆、郑玉姗、邹濬智合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第65页,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6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19] 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131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按:黄氏之后,仍有学者据“知”的“知道”义立论,盖未见其书也。迟林华《〈孔子诗论〉集释》(华东师範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已将黄氏《解义》列为“参考文献”,而“《墙有茨》”一条下(330-336页),胪列众说达20家,于黄说却只字未提,则是明显的疏漏。
[20] 周天游:《后汉纪校注》,第435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按:“语不及外”,其义当近于下引《新元史·野讷传》的“不泄其事于外”。
[21]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第39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按:“虽平行路”一句费解,疑“平”下夺“居”字。《孝经·纪孝行章》“居则致其敬”唐玄宗注“平居则尽其敬”邢昺疏:“平居,谓平常在家。”是“平居行路”犹言平时居家或在外。又,“事出犹不道”一句,可参看下引《晋书·荀勖传》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
[22]《南史·孔休源传》作“缜密”,义同;又《明史·宦官列传一》:“(杜)安道,外臣也,以镊工侍帝数十年,帷幄计议皆与知,性缜密不泄,过诸大臣前一揖不启口而退。”“缜密不泄”亦与下引《明史·金忠传》“慎密不泄”同义。
[23]《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颜师古注引晋灼曰:“长乐宫中有温室殿。”后因以“温树”借指宫禁中事。
[24]《后汉书·杨仁传》:“后辟司徒桓虞府。掾有宋章者,贪奢不法,仁终不与交言同席,时人畏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