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


清华简(七)校补(二)
萧旭
本文是《越公其事》前10章的校补。
(1)赶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登)于会旨(稽)之山(第一章)
整理者曰:赶,《说文》:“举尾走也。”此处义为奔窜。又疑读为迀,《说文》:“进也。”本篇第4简作“赶在会稽”。(P114)
按:某氏曰:“赶疑读为迁。”[1]某氏曰:“‘赶’解为奔窜,缺乏训诂根据。‘迀’字不见于典籍实际使用。我们怀疑‘赶’或可读为间(闲),意为杂厕。‘播弃宗庙,赶(间)在会稽’,是说播弃宗庙,杂厕在(流落到)会稽山。”[2]某氏曰:“赶,应读为窜,训为隐匿。《国语·越语上》‘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上’,可以与简文‘赶陞于会稽之山’、‘赶在会稽’对读,简文中的‘赶(窜)’对应该句中的‘栖’。古书中有‘栖’与‘窜’连言的例子,如《后汉书?西羌传》:‘余剩兵者不过数百,亡逃栖窜,远依发羌。’可见在古人眼里‘栖’与‘窜’是意义相关的。这一个例子为我们将与古书中‘栖’对应的‘赶’读为‘窜’,提供了积极的证据。”[3]王宁曰:“《战国策?韩策三》云‘保于会稽之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越绝书·请粜内传》作‘保栖于会稽山上’,则‘赶陞’相当于‘保栖’,‘赶’可能读为扞,又作捍、干,古训卫也、蔽也、御也,与‘保’义类同。”[4]林少平曰:“《穆天子传》:‘天子遂驱升于弇山。’古文‘驱’与‘赶’皆当训为急走义。”[5]某氏曰:“赶,当读为蹇。《说文》:‘蹇,跛也。’段注:‘《易》曰:“蹇,难也。”行难谓之蹇。’在简文中,‘蹇’意为行走困难?”[6]《说文》“赶”训举尾走者,朱翺音巨言切(《广韵》同),《玉篇》、《集韵》音渠言切,《集韵》又音渠焉切,《广韵》、《集韵》又音其月切。其音巨言(渠言、渠焉)切者,是“?(揵)”、“搴”分别字,故有举义;其音其月切者,是“撅”分别字,故亦有揭举义。《说文》“迀”训进者,书传多作“干”,是进求、求取义。整理者未达厥谊,引之不当。“保于会稽”、“保栖于会稽”之“保”不是卫御义,王宁的理解有误。《史记·楚世家》:“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又《六国表》作“王亡走陈”,《白起列传》作“东走徙陈”,《韩子·初见秦》作“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战国策·秦策一》“服”作“伏”)。“保”、“服(伏)”一音之转,当读为赴,字亦音转作?、报,其义与《六国年表》、《白起传》作“走”同,犹言奔走、趋赴。《韩子·十过》:“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覊之闾者七百余家。”《列女传》卷3“保”作“赴”,此其确证。《荀子·修身》:“保利弃义,谓之至贼。”《新序·善谋》:“齐、魏得地保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秦策四》、《史记·春申君传》作“葆”,亦皆读为赴,趋也。《左传·哀公元年》:“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战国策·韩策三》:“昔者吴与越战,越人大败,保于会稽之上。”《墨子·非攻中》:“(吴阖闾)东而攻越,济三江五湖,而葆之会稽。”《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越王大恐曰:‘……抵罪于吴,军败身辱,逋逃出走,栖于会稽,国为墟莽,身为鱼鼈。’”《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作“遯逃出走,栖于会稽”。“保(葆)”即“逋(遯)逃出走”义。《孟子·梁惠王下》:“越王勾践退于会稽。”“退”亦退逃义。简文“赶”与《说文》“赶”是同形异字(与后世训“追逐”的“赶”字亦异),音义全别,疑是“駻(馯)”异体。《说文》:“駻,马突也。”《韩子·五蠧》:“犹无辔策而御駻马。”《淮南子·氾论篇》:“是犹无镝衔橜策錣而御馯马也。”高诱注:“馯马,突马也。”字亦作扞,《家语·致思》:“懔懔焉若持腐索之[御]扞马。”王肃注:“扞马,突马。”《淮南子·说林篇》、《说苑·辨物》作“奔马”,《新序·杂事四》作“犇马”。駻即奔突义,与“保”训趋奔义合。
(2)(吾)君天王,以身被甲胄,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敦)力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鎗(枪),疌(挟)弪秉?(枹),振鸣……(第一章)
整理者曰:敦力,致力。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某种兵器,或疑“鈠”字之讹,即“殳”字异体……或与锋刃有关。第2章有“敦刃”、第3章有“敦齐兵刃”。鎗,读为枪,长兵。疌弪秉?,《国语·吴语》作“挟经秉枹”,韦昭注:“在掖曰挟。”弪,见于马王堆汉墓遣册,当是弓箭类兵器。“弪”字亦见于齐国陶文,作人名,与字书中弧度义之“弪”不是一字。《国语·吴语》作“经”。俞樾曰:“世无临阵而读兵书者。经,当读为茎,谓剑茎也。《考工记·桃氏》曰:‘以其腊广为之茎围。’注曰:‘郑司农云:“茎谓剑夹,人所握镡以上也。”玄谓:茎,在夹中者。茎长五寸。’此云挟茎,正谓此矣。作‘经’者,假字耳。”?,读为枹,鼓槌。《国语·吴语》:“王乃秉枹。”(P115--116)
按:罗小华曰:“疌,可径释为‘挟’。关于这四个字的解释,存在以下几种可能:一、如果撇开《国语》的记载,仅从清华简的上下文来看,‘挟弪’属上读,而‘秉?’属下读,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弪’在马王堆遣策简中为弓箭类兵器。这样看来,‘挟’也应该是某种兵器,可读为铗。《玉篇》、《集韵》:‘铗,剑也。’下句的‘秉?(枹)’,正可与‘振鸣’相对应。二、如果结合《国语》的记载来看,简文仍从整理者的句读,又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1、即清人俞樾的解释。2、将‘?’理解为兵器,也是可以的。?,我们怀疑读弣,指弓把。那么,‘弪’读为茎,却不必视为剑茎,可以理解为箭茎,即箭干。三、如果撇开清华简,仅从《国语》的记载来看,则‘经’可解释为旗竿。清华简中的‘挟茎’,等同于传世文献中常见的‘挟矢’。挟弪秉?,意思是一手手指夹着箭干,一手抓着弓弣。”[7]某氏曰:“‘敦力’之‘力’似当读作饬,亦治也。‘力’声字用作‘饬’,楚简中已有好几例。”[8]李守奎曰:“‘秉?’读为秉枹或秉桴,古之成语,音义俱通。‘挟弪’与文献中的‘挟矢’相当。《国语》中的‘经’即使读为茎,也是指箭矢之茎,而不是剑之茎。‘挟弪秉桴’是形容勇于战斗,‘挟’只能训为持,与‘秉’为同义词。儘管释‘疌’读为‘挟’形、音、义都有了着落,解释也不是唯一的。比如读为‘插’,因为要援桴击鼓,所以就把弓箭插入箙或弢中。从文字构形上来说,手持双矢是挟,手持倒矢是插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9]《尔雅》:“敦,勉也。”“敦力”即“勉力”,与后文二“敦”字不同。“力”亦勉力义,与“敦”同义连文。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图版字形作“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苏建洲曰:“此字右旁即?‘没?’的偏旁。整理者认为是?‘鈠?’字之讹确实不能排除,但笔者以为此字更可能应读为?‘鉘?’。益阳楚墓有件兵器戈铭文:‘子者造誖(鉘)?。’陈剑指出:‘此字疑应读为新造弨戟铭(《集成》17.11161)中自名“弗戟”之“弗”,亦即燕戈铭中自名之“鉘”。一般认为此类用法之“弗/鉘”读为训“击”、“斫”之“刜”,燕戈铭中则已转化为器名。’”[10]《国语·吴语》中“挟经秉枹”凡二见,皆不可分属上下文,四字自当连文。“弪”字从弓巠声,巠声字多取直义,“弪”当是“茎”分别字,指箭茎。挟弪秉枹,皆指战事而言,或持弪,或持枹也,不是一手持弪,一手持枹。“挟”不当读为插,李氏一说非是。
(3)寡人不忍君之武砺(励)兵甲之鬼(威),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播)弃宗庙,赶才(在)会旨(稽)(第一章)
整理者曰:不忍,不忍心。武,兵威。砺,读为励,劝勉、振奋。兵甲,兵器铠甲,指军队。(P116)
按:某氏曰:“‘不忍’应当是无法承受之义,‘武砺’应当与‘兵甲之鬼(威)’意思相近。‘砺’似当读为厉,与‘威’义近。‘寡人不忍君之武砺(厉)、兵甲之鬼(威)’的大意是我不能承受您的武略之厉、兵甲之威。”[11]某氏曰:“‘武’当训迹,指脚印,简文中代指脚步、腿脚。简文或当是说,寡人不忍心让君王您的脚步受虐磨砺于兵甲的威力,故……”[12]某氏曰:“‘不忍’当训为不能忍受。‘武’当训为勇猛,‘砺’读为励或厉皆可,训为激励、振奋,‘武厉’一词见于《楚辞·天问》:‘何壮武厉,能流厥严。’这句话的大意是,寡人不能忍受您(夫差)勇猛的振奋兵甲之威。”[13]“不忍”当取整理者说。简文“武砺”不成词,当“砺兵甲之威”为句,某氏说误。“武”是楚语,楚人谓士曰武[14],简文指吴军。砺,读为劢,俗作厉、励,劝勉也、奋励也。《说文》:“劢,勉力也。”《广雅》:“励,劝也。”《文选·马汧督诔》:“稜威可厉,懦夫克壮。”张铣注:“厉,劝。”“兵甲”用本义,指兵器铠甲。《国语·吴语》:“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甲兵”亦此谊。《盐铁论·诛秦》:“其所以从八极而朝海内者,非以陆梁之地,兵革之威也。”《论衡·顺鼓》“攻社,一人击鼓,无兵革之威,安能救雨?”“兵革”亦其比也。
(4)孤其率越庶姓,齐厀同心,以臣事吴,男女备(服)(第一章)
整理者曰:齐厀,犹步调一致。(P116)
按:王磊曰:“《国语·吴语》:‘句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箒以晐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国语·越语上》:‘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句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根据《国语》中的两则对读材料可知,所谓男女,并非泛指,而是指勾践的子女以及越国贵族的子女。这裏的‘备”应以本字读之,解释为‘充任、充当’。《吴语》韦昭注:‘晐,备也。’正可与‘男女备’相佐证。”[15]某氏曰:“《性情轮》简37有个字,徐在国先生释为‘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性自命出》简4与之对应的字是‘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如其说可信,则这里‘厀’可以读为节。《子产》简6有‘桼’,整理者读为秩,本简又有‘即(节)’,因此也不排除‘厀’读为‘秩’的可能。”[16]“备”训充任、充当,句意不完,整理者读服是也。本篇简25“乃盟,男女备”,简44“越邦备信”,简71“孤请成,男女备”,整理者读备为服(第122、137、150页),亦皆是也。其中简71,《国语·吴语》作“孤敢请成,男女服为臣御”,尤其确证,“服”即服从、臣服义。厀,读为辑、集,亦齐也。《尔雅》:“辑,和也。”《淮南子·主术篇》:“圣主之治也,其犹造父之御,齐辑之于辔衔之际,而急缓之于唇吻之和。”[17]
(5)天不仍赐吴于越邦之利(第二章)
整理者曰:仍,重複、再一次。越邦之利,指战胜越国之利。(P120)
按:于,介词,犹以也[18]。
(6)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且)皮(彼)既大北于坪(平)备(邍),以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溃)去其邦,君臣父子其未相得(第二章)
整理者曰:大北,大败。备,“邍”之省略。平邍,古书多作“平原”。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读为溃,败退。又疑读为违,“违”、“去”同义联用。相得,彼此投合。(P120)
按:某氏曰:“前既言‘大北’,此又言‘溃’,似嫌重複。颇怀疑读为‘遂’,是逃的意思。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简26:‘虎失(佚),不得,车赀一甲……豹旞(遂),不得,赀一盾。’银雀山汉墓竹简(一)《守法守令十三篇》简976:‘……囗述(遂)亡不从其将吏,比于亡军。’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简287:‘其钟贵,亡人旞(遂)。’皆此意。故‘以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去其邦’是说大北之后逃离其邦(而止于会稽山),‘以’犹而。”[19]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读为喟,太息也,愤懑不得志。字亦作?,心不安也,愤懑也。《玉篇》:“?,满也。”“满”同“懑”。《文选》宋玉《神女赋》:“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歎;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喟”、“頩”同义对文,合言则曰“喟凭”、“?恲”(“凭”、“恲”亦可单言)。《广雅》:“?恲,忨(忼)慨也。”[20]《楚辞·离骚》:“喟凭心而历兹。”王逸注:“凭,满也,楚人名满曰凭。凭,一作冯。”越人战败,以愤懑去其邦,故君臣父子相怨而未相得也。简14云“今彼新去其邦而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
萧旭:清华简(七)校补(二)”是怨毒义,与此“?去其邦”正相应。
(7)今越公其故(胡)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