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萧旭:《大戴礼记》拾诂

读书-萧旭:《大戴礼记》拾诂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书-萧旭:《大戴礼记》拾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萧旭:《大戴礼记》拾诂


《大戴礼记》拾诂
萧旭
江苏省靖江市广播电视台
《大戴礼记》13卷,汉戴德所编撰,宋代与十三经并列,合称十四经。有清一代,训诂大明,清儒董理此经,不遗余力矣。今人黄怀信、方向东二先生各撰专着,彙校宋元明清各刻本之异同,并将前人注释彙为一编[1],甚便学者。撰着者自己亦各有发明,疑难之处,去其太半。其有功学林,自不待言。
我多年前撰有《大戴礼记解诂》一稿,蒙方向东先生不弃,曾在《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引用过十数条。旧稿仅据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立说[2],当时其他资料皆未能见,故甚简质,今择数条,补充证据以申述之。
本文为省繁杂,徵引诸家说,如未注明出处,并转引自黄怀信主编《大戴礼记彙校集注》、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
(1)所谓君子者,躬行忠信,其心不买;仁义在己,而不害不志,闻志广博而色不伐(《哀公问五义篇》)
按:“买”字有五说:(a)戴震曰:“案:置,他本讹作买。考后卷《文王官人篇》有‘施而不置’,注云:‘不形于心色也。’可证‘其心不置’之义。今从刘本。”孔广森亦从元本改“买”为“置”字。汪喜孙曰:“此言不以己之尽忠信于人置诸心,而责人以忠信也。”戴礼曰:“徐注《说文》云:‘置从直,与罢同意,置之则去也。’与躬行之意正相足。王氏念孙、王校本均从《荀子》作‘德’,亦非。”黄怀信从戴校作“置”字,云:“置,放也。心不置,言自己不放置于心。行忠信无所谓德(感德),故不当为古德字之误。”(b)王树枏谓“买”为“置”字之误,“置”为“悳”字之误,“悳”为“德”古文。孙星衍、孙诒让、汪照说同。(c)王念孙谓“置”读为“德”,云《荀子》作“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方向东申证之。(d)王聘珍曰:“‘买’义不详,或云‘买’当为‘置’。”(e)方向东曰:“萧旭说:买盖借为䁲,《说文》:‘䁲,小视也。’其说可参。”我旧说无旁证,今申述之。《广韵》:“䁲,视皃。”《太玄经·衆》:“师孕唁之,哭且䁲。”范望注:“窃视称䁲。”宋·林希逸《太玄精语》曰:“䁲,窃视之貌。”[3]“䁲”训小视、窃视者,言其视之漫不经心也[4]。今各地方言谓閑望为“卖呆”[5],当作此“䁲”字。不䁲,犹言不轻视、不轻怠。《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与此文可互证。“不买”即“不怠”也,“不伐”即“让”也。以《小戴》证《大戴》,固无疑矣。《荀子·哀公篇》作“德”字者,转当据此篇校正。《家语·五仪解》:“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王肃注:“怨,怨咎。”盖《家语》作者不得其解,臆改作“怨”字。《长短经》卷1:“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有注:“忌,怨害也。”《皇王大纪》卷69:“心不忌,色无伐,辞不专……者,君子也。”唐、宋间人又臆改作“忌”,去其真愈远矣。
(2)寡人憃愚冥烦,子识之心也(《哀公问于孔子篇》)
按:《礼记·哀公问》与此文同。《国语·楚语上》:“若民烦,可教训。”韦昭注:“烦,乱也。”王念孙曰:“民读为泯,泯、烦皆乱也。”王氏又引此文,云:“‘冥烦’与‘民烦’声义亦相近。”[6]朱起凤曰:“冥字作民,同声借用。”[7]王说是而未尽,其本字为怋,“泯”亦借字。《说文》:“怋,怓也。怓,乱也。”《广韵》:“怋,乱也。”字或作惽,《集韵》:“怋,或作惽。”字又或作湣、眠,《广雅》:“湣、眠,乱也。”《礼记》郑注:“冥烦者,言不能明理。”《礼记》孔颖达疏以“冥烦”属下句。汪照曰:“冥,幽也。”戴礼曰:“冥,昧也。”陈澔、孙希旦并云:“冥者,暗于理。”王树枏曰:“‘冥’字句绝,‘烦’字属下读。”于鬯曰:“烦盖读为顽。”[8]诸说并失之[9]。《家语·大婚解》作“寡人且愚冥,幸烦子之于心言”,非也。
(3)怒之而观其不惽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曾子立事篇》)
按:卢辩注:“诬,妄也。”王念孙、汪照并谓“诬”为“轻”字之误,阮元、黄怀信从之。方向东曰:“《四部丛刊》本卢注作‘诬,吏也’。疑‘吏’为‘戾’,义为曲为背,与‘诬’训加训陵义通。”诸说并非是。诬,读为侮,轻侮也。《国语·周语上》:“拜不稽首,诬其王也。”上文曰:“相晋侯不敬。”不敬,即轻侮之也。《国语·周语下》:“迂则诬人。”《汉书·贾谊传》同;《贾子·礼容语下》“诬”作“无”,潭本作“侮”。《贾子·耳痹》:“诬神而逆人。”建本“诬”作“无”。“无”为“怃”省文,实亦读为侮[10],《尔雅》:“怃,傲也。”《周语上》“诬王无民”、“故晋侯诬王,人亦将诬之”之“诬”字义并同[11]。《墨子·天志上》:“中诬鬼。”王树枏曰:“诬即侮之音借字。”[12]《韩子·十过》:“听楚之虚言而轻诬强秦之实祸。”轻诬即轻侮。《文选·养生论》:“固不可诬也。”刘良注:“诬,轻也。”诬亦读为侮。《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喜之以物以观其不轻,怒之以观其重。”《逸周书·官人解》:“喜之以观其轻,[怒]之以观其重。”[13]与此文正可互参,尤可证“诬”当读为侮,轻也。《大戴礼记·本命篇》:“诬文武者,罪及四世。”又“诬鬼神者,罪及二世。”亦此用法。《家语·五刑解》作“诬文武”、“谋鬼神”,敦煌写卷S.1891《孔子家语》、《御览》卷641引《家语》“谋”并作“诬”,谋亦读为侮[14]。
(4)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武王践阼篇》)
按:未得,犹言未尝、未曾。《说苑·立节》:“曾子布衣緼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饱。”《韩诗外传》卷2作“曾子褐衣緼緖,未尝完也;粝米之食,未尝饱也”。《文子·上德》:“兰芷以芳,不得见霜。”《淮南子·说林篇》作“未尝见霜”。皆其例[15]。
(5)觞豆之铭曰:“戒之憍,憍则逃。”(《武王践阼篇》)
按:王聘珍曰:“逃,亡也。”方向东曰:“逃,通‘窕’。《广雅》:‘窕,婬也。’《方言》卷10:‘窕,淫也。沅湘之间谓之窕。’诸家说非。”王说误,方说可备一通。窃谓逃读为佻,轻佻也。《淮南子·道应篇》:“憍则恣,恣则极。”《文子·道德》、《吕氏春秋·适威》、《韩诗外传》卷10“憍”作“骄”,古字同。恣,放纵。其义并相因。《吕氏春秋·骄恣》:“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髙诱注:“简,傲也。”简傲亦即轻侮,与轻佻亦相因也。
(6)矛之铭曰:“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武王践阼篇》)
按:卢辩注:“重言造矛,见造矛之不易也。”王聘珍曰:“造,作也。”高本汉从之,谓造即製造[16]。孙诒让曰:“疑造当读为酋。”方向东曰:“造,读为矟,字又作矠,读若笮。……卢、孙皆未切。萧旭说,造读为操,操矛在手,当有所忍,否则终身蒙羞,此戒斗之辞。可备一说。”我旧说无旁证,今申述之。黄怀信亦释之云:“造,疑读为操,操持也。”《淮南子·泰族篇》:“故因(困)其患则造其备,犯其难则得其便。”又《氾论篇》:“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王本、吴本及《文子·上礼》、《路史》卷4“造”作“操”。俞樾曰:“言困于患难则造作其备也。”[17]失之。《文子·上仁》:“是舍其所以存,造其所以亡也。”《吕氏春秋·先职》“舍”作“弃”,《淮南子·氾论篇》“舍”作“释”,义同。“造”与“舍”、“弃”、“释”对举,正当读为操。《文子》旧注:“造,音操。”《治要》卷41引《氾论篇》“造”作“就”,就犹取也。《汉书·王吉传》:“寡人造行不能无惰。”造行犹言操行,亦其例。
(7)幼而慧齐(《五帝德篇》)
按:孔广森曰:“慧,勤也。齐,疾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史记·五帝本纪》“慧齐”作“徇齐”,王冰注:“徇,疾也。”《史记》《集解》:“徐广曰:‘墨子曰:年踰十五则聪明,心虑无不徇通矣。’骃案:徇,疾。齐,速也。”《索隐》:“今案:徇、齐,皆德也。《书》曰:‘聪明齐圣。’《左传》曰:‘子虽齐圣。’齐谓圣德齐肃。又按《孔子家语》及《大戴礼》并作‘叡齐’,一本作‘慧齐’。叡、慧,皆智也。太史公採《大戴礼》而为此纪,今彼文无作徇者,《史记》旧本亦有作‘濬齐’,盖古字假借徇为濬。濬,深也。义亦并通。《尔雅》齐、速俱训为疾,《尚书大传》曰:‘多闻而齐给。’郑注云:‘齐,疾也。’今裴氏注云:‘徇亦训疾’,未见所出,或当读徇为迅。‘迅’于《尔雅》与‘齐’俱训疾,则‘迅’、‘濬’虽异字而音同也。又《尔雅》曰:‘宣、徇,遍也。濬,通也。’是遍之与通,义亦相近。言黄帝幼而才智周徧且辩给也。故《墨子》亦云:‘年踰五十则聪明心虑不徇通矣。’”诸说惟《索隐》“徇、齐,皆德也”得之。张介宾注:“徇,顺也。”张志聪注同[18]。高士宗注:“徇、循同。循,顺也。”吴国泰曰:“齐训齐肃。”[19]方向东曰:“疑作‘徇齐’是。‘徇’通‘恂’,信也,敬也。齐,敬也。徇、齐同义连文。”徇指顺服,齐读为斋,指恭敬,皆就美德言之;下句“长而敦敏”,才言及智慧。《金楼子·兴王》作“循齐”,循、徇古字通[20]。《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其幼也恭而逊。”王聘珍曰:“恭,敬。逊,顺也。”[21]又《文王官人篇》:“其少观其恭敬好学而能弟也。”弟同悌,亦顺也。徇齐,即“恭而逊”、“恭敬而能弟”之谊。此文作“慧齐”,《家语·五帝德》作“齐叡”,《索隐》所见一本作“叡齐”、“慧齐”,当据《史记》及《素问》订正。张介宾、张志聪并注曰:“齐,中正也。”高士宗注:“齐,正也。”方以智曰:“智按《尔雅》:‘宣、狥,徧也。疾、齐,速也。’狥乃徇之讹。言圣悊徧知而神速也。”[22]黄生曰:“齐,当读为资。资,给也。言天性捷给也。今读本音似误。”[23]汪照曰:“叡、慧皆智也。濬,深也。”王树枏曰:“齐,当训辩。”吴玉搢《别雅》卷1:“叡齐、彗齐,徇齐也。”李笠曰:“徇、叡义同字通。”[24]吴国泰说同。查德基曰:“徇当作侚,《说文》:‘侚,疾也。’徐锴《系传》引《史记》‘幼而侚齐’,《治要》引同。”[25]王叔岷说同,张家英申证之[26]。并未得。《古今韵会举要》引亦作“侚”,“侚”当读为徇,训顺服。
(8)华如诬,巧言令色,足恭,一也(《文王官人篇》)
按:王聘珍曰:“华,不实也。如,读曰而。诬,妄也。”戴礼曰:“《正韵》‘华’音夸,不正也。”方向东曰:“萧旭说:《淮南子·俶真训》:‘于是博学以疑圣,华诬以胁衆。’《缪称训》:‘华诬生于矜,矜则盖众矣。’华当读为夸。华诬犹言虚夸。髙诱注云:‘设虚华之言,以诬圣人。’未确。王聘珍云亦未是。”今另补旁证:《说文》“
读书-萧旭:《大戴礼记》拾诂(华)”字或体作“荂”。《尔雅》:“华,荂也。”郭注:“今江东呼华为荂。”又“秦有杨陓。”《吕氏春秋·有始》作“阳华”。《方言》卷1:“华、荂,晠也。齐楚之间或谓之华,或谓之荂。”郭注:“荂亦华别名,音夸。”皆其相通之证。《汉书·杨王孙传》:“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鬲真。”《说苑·反质》“华”作“夸”。《管子·大匡》:“出不仕,处不华。”《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是以贤者处上而不华,不肖者处下而不怨。”又《内篇问下》:“通人不华,穷民不怨。”又“不以傲上华世,不以枯槁为名。”《荀子·子道》:“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27]皆其例[28]。字或作哗,郭店楚简《语丛二》:“未有哗(华)而忠者,未有善事人而不返者。”字或作芋,上博五楚简《弟子问》:“吾未见芋而信者,未见善事人而
读书-萧旭:《大戴礼记》拾诂(贞)者。”[29]芋读为华[30]。字或作訏,郭店楚简《尊德义》:“教以言,则民
读书-萧旭:《大戴礼记》拾诂(訏)以寡信。”陈伟读“
读书-萧旭:《大戴礼记》拾诂(訏)”爲“夸”,云:“《说文》:‘夸,譀也。’《逸周书·謚法解》:‘华言无实曰夸。’”[31]冯胜君曰:“芋,读为訏。”苏建洲指出“夸、华、訏大概有同源的关係”[32],是也。字或作“迂”、“謣”、“宇”[33]。《逸周书·官人解》作“华废而诬”,卢文弨曰:“废,大也。”[34]



[1]黄怀信主编《大戴礼记彙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版。
[2]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
[3]林希逸《太玄精语》,《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25,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第808页。
[4]马叙伦曰:“《见部》:‘覭,小见也。’与此双声转注。䁲、瞀、𥈆皆唇音。疑小视谓子细看,如短视者然。亦眊音之衍也。”马氏解为“子(仔)细看,如短视者然”,恐非是。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转引自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3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17页。
[5]参见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134页。吴语也称作“望呆”,可证“䁲”、“望”同义。“呆”正字当作“眙”,章太炎曰:“今淮南谓久立不前曰站眙,注意睎视曰望眙,亦读如殆。”章太炎《新方言》卷2,收入《章太炎全集(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6]转引自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14页。
[7]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22页。
[8]于鬯《香草校书》卷46,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22页。
[9]参见萧旭《〈国语〉校补(三)》,《东亚文献研究》总第5辑,2009年12月,第37页。
[10]傅本《老子》第69章:“祸莫大于无敌。”马王堆帛书甲本作“无适”,乙本作“无敌”。马叙伦曰:“‘无敌’各本作‘轻敌’,卷子馆本成疏‘无’作‘侮’,成疏曰:‘侮,轻淩也。’”朱谦之曰:“轻敌,傅本作‘无敌’,敦、遂本作‘侮敌’,强本成疏引经文作‘侮’。” “无”亦读为侮,与“轻”字同义。高明曰:“‘侮敌’与‘轻敌’义近……但‘无敌’则不同,‘无敌’即无有敌过他的对手……‘无敌’与‘轻敌’谊不相属,二者必有一误。”高氏未达通借之指,故断为二橛。盖《老子》古本作“无敌”,敦、遂二本易以本字作“侮敌”,王弼本易以同义字作“轻敌”,其义初无分别也。《商子·战法》:“无敌深入。”与《老子》古本正同,皆作“无敌”。《后汉书·吴汉传》“轻敌深入”是其谊也。另参见萧旭《商君书订补》,《语言研究》1999年增刊。马叙伦《老子校诂》,收入《四部要籍注疏丛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09页。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8页。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71页。
[11]参见萧旭《〈国语〉校补(一)》,《东亚文献研究》总第2辑,2007年12月,第7--8页。
[12]王树枏《墨子斠注补正》,转引自张纯一《墨子集解》,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7页。
[13]“怒”字原缺,据《治要》卷8所引及《大戴礼记》补。
[14]从“某”从“母”古字多通用,参见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某”为“梅”之初文,楚玺、包山楚简、信阳楚简“梅”多写作“某”,参见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1--132页。
[15]得犹尝也、曾也,训见萧旭《古书虚词旁释》,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98页。
[16]高本汉《先秦文献假借字例(下册)》(陈舜政译),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华民国63年版,第271页。
[17]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654页。
[18]明·张介宾《类经》卷1引此文,有注;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初版,第5页。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转引自宗福邦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45页。
[19]吴国泰《史记解诂》,1933年成都居易簃丛着本,第1册第1页。
[20]参见王叔岷《史记斠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七十八,中华民国72年版,第26页。
[21]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页。
[22]明·方以智《通雅》卷7,收入《方以智全书》笫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3页。
[23]黄生《字诂》,黄生、黄承吉《字诂义府合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7页。
[24]李笠《广史记订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25]转引自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引正义札记》说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页。
[26]张家英《史记十二本纪疑诂》,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27]《家语·三恕》同。
[28]参见刘如瑛《词典释文与词义探讨》,《语言研究集刊》第3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页。
[29]二“者”字整理者释为“绝”,兹从陈伟改释。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页。陈伟《上博五〈弟子问〉零释》,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5。“”字整理者释为“(忧)”,兹从苏建洲改释。苏建洲《〈弟子问〉简21“未见善事人而贞者”解》,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238。
[30]参见苏建洲:《〈上博五〉补释五则》,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14。又参见何有祖《上博五〈弟子问〉校读札记》,简帛网。
[31]陈伟《郭店简书〈尊德义〉校释》,《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第114页。另参见陈剑《试说战国文字中写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诸字》,收入《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冯胜君、苏建洲二氏意见参见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238。
[33]参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20《国语·周语下》“其语迂”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83页。
[34]转引自黄怀信等《逸周书彙校集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74页。
本文刊于《澳门文献信息学刊》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