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周忠兵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一、从首(或从页)从之或弋声的戴字
战国文字中有以下几个相关的字,字形和辞例如下:
A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B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C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1)首A茅芙(蒲),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筱(蓧)执樝(鉏)[1]。(上博六•慎子曰恭俭5)
(2)惪(德)之流,速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乎)B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邮)而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传)命。(郭店简•尊德义28-29)
(3)是以视贤,履地C天,笃义与信。(上博二•容成氏9)
这几个字在简文中的文意都比较清楚,A可以和《国语•齐语》中的“首戴茅蒲”对读,可读为“戴”[2]。B可以和《孟子•公孙丑上》孔子语“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对读,可读为“置” [3]。C整理者认为即“戴”字,可和《大戴礼记•虞戴德》、《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等书中的“戴天履地”对读,“戴天履地”应为当时的一个习语。虽然A和B在简文中的意思已较清楚,但从字形说对应哪个字仍有不同的看法。沈培先生认为“A似乎既可以看作是为“得”而造的形声字,也可以看作是为“戴”而造的形声字。”[4]陈伟先生据B在简文中读“置”,认为B应该是“植”字,是从“木”“直”声,这就是说A应该是“直”字的异体[5]。
我们认为沈培先生提出的A是“戴”字的那种可能应该是更符合实际的。陈伟先生认爲是“直”的异体可能不妥。因为B只是一个从木从A得声的字,虽然B整体可能相当于“植”字,但这不一定就说明B中的A一定是“直”字,A完全可以是一个和“直”声音接近的字。并且若是将A看成“直”字,为什么这个字在造字时要有“首”这个字符也不好解释。而将A释为“戴”字的话,可知它是从“首”“之”声的字。“戴”是指人头上有所负载,所以从“首”是很自然的,“首”在A字中应该是义符。C类戴字只是将声符换成了从“弋”声[6],义符“首”保留不变。A[7]、C两种“戴”字的构形如沈培先生所说“特意把声符写在上面,大概是因为所戴的东西都在头上面的缘故。”[8]
二、从戠得声的戴字
下面我们来看看以下几字的字形和辞例:
D1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D2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E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9]) F1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F2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G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簋
(4)用作宗彝尊壶,后嗣用之,D1在王室。(曾姬无卹壶)
(5)D2敢叛其腹… (侯马九二:四二,宗盟类)
(6)…□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造)。乘马E白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羽)。(曾简81)
(7)櫅角F1光,义其禋祀。(史墙盘)
(8)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其万年櫅角F2光,义文神无疆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福。(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钟)
D1字学者一般释为“职”字,认为字从“首”从“戠”,而从“首”与从“耳”同意,如“馘”字的异体是“聝”,即将“首”旁换成“耳”旁,所以D1应该是“职”字异体[10]。我们认为这种字形类比并不成立。
首先,表示“馘”这个词的字在金文中作G形,是从“馘”的表义字[11]从“或”声的形声字,本义可能为剥取头皮[12]。我们现在使用的表“馘”一词的两个异体中的“馘”字可能就是金文中“馘”字的一种隶定方式,从它我们仍能看出“馘”一词的本义与首级有关。
而另一种异体“聝”字从“耳”“或”声,从它我们已看不出“馘”一词的本来意思了。“聝”在文献中指战争中所截取之耳。如《说文·耳部》:“聝,军战断耳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子使师缙示之俘聝”。杜预注:“聝,所截耳。”孔颖达疏:“聝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聝”这种异体的出现,可能反映了古代战争中计功方法的不同,即由早期的献头皮转变到献左耳。这种变化使“馘”这个词的词义也随之变化,所以造出从“耳”“或”声的“聝”字来表示“军战断耳也”这种“馘”的新词义。这就是说我们现在使用的表“馘”一词的两个异体“馘”与“聝”可能并非共时的,而是有先后关係的。
当然,在文献古注中我们已看不出“馘”一词的两种异体的词义区别,它们都被解释为“军战断耳”之义。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学者并不知“馘”一词的本来意义,故在给古书作注时将“馘”、“聝”都解释为“军战断耳”。这从另一方面可能也説明“馘”一词的新的词义完全取代了旧有词义。所以我们认爲“馘”一词的两个异体“馘”与“聝”所从的“首”与“耳”并不是简单的偏旁互换,而是反映了“馘”一词词义发展变化的轨迹。
另外,在古文字中,我们并未见到从“首”之字可与从“耳”之字互换的例子。所以就字形来说,将D1释作“职”应该是不正确的。
D1的字形从“首”,从“戠”,并且“首”字位于“戠”字的下方,联繫前面我们说过的从“首”从“之”或“弋”声的“戴”字,我们认为D1应该也是“戴”字的一种异体,字从“首”“戠”声。“戠”声字与“直”声字接近,如《仪礼•乡射礼》:“荐脯用笾,五膱,祭半膱横于上。”郑注:“膱,今文或作植。”[13]另外,甲骨文中的“戠”有的可以读作“待”[14],而“待”从“之”声。所以“戠”声与“直”、“之”声音接近,它可作为“戴”字的声符并不奇怪。
更直接的证据就是楚简中有“戠”或从“戠”得声的字用为“戴”字的例子。即上面的E字,其从“戠”从“翼”,在简文中的辞例是“乘马E白羽”。与之有关的另一条简的辞例为“两马之辔,紫勒。屯戠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15]羽”(曾简43-44)。两简文中的“E”和“戠”整理者裘锡圭和李家浩先生认为“疑并当读为戴或载”[16]。我们认为从文意看将简文中“E”和“戠”读成“戴”是很合适的。“乘马戴白羽”指的是马首所戴之白色羽饰;曾简43-44中的“屯(纯)戠(戴)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羽”指的是两匹马全戴有杂色羽饰。与曾简44中的“戠”相比,E字从“戠”从“翼”,应该是叠加“翼”声的双声字[17]。所以,“戴”字可以“戠”为声符应无疑义。
D2亦从“首”从“戠”声,只是所从的“戠”字有些讹变,应该也是“戴”字。
将D1形“戴”字与F形字联繫起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就字形来说,F字也应该是“戴”字的异体,它也是从“戠”声的。F字除去“戠”剩下的部分,作人戴一器皿形,它应该就是记录“戴”这个词的表义字。所以F可以说是在“戴”的表义字上再加注声符“戠”形成的。“戴”字本义指人头上有所负载,此义在文献中的用例如《孟子·梁惠王上》:“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朱熹集注:“戴,任在首。”
在金文中还有一个从“戴”的表义字的字,即“饴”字。其在金文中的字形如下:
H1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堇鼎) H2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簋)
H1字除去上面的“食”字,所剩的字形亦是人戴一器皿之形,显然也是“戴”的表义字。H2中所从的“戴”字略有些变形,人头上所戴的器皿换成食字所从的簋,造成簋字一形两用的借笔现象。“戴”字在“饴”字中是作声符的。“台”声与“异”声音近,如《楚辞•九章》:“有众兆之所咍”,《考异》:“或曰众兆之所异”。而“异”与“翼”同声,“戴”字有从“翼”声者,所以“饴”可从“戴”声。
以上我们从字形和语音的角度分析了D与F形字也是“戴”字的异体。不过从文意看它们在各自的辞例中似乎多不是用为“戴”字的本义。(4)中的“戴”字以往学者从其从“戠”声出发,将之或读为“职(常也)”[18],或读为“志”[19]。因其文例“用作宗彝尊壶,后嗣用之,戴在王室”与楚王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章镈(《集成》85)的“楚王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章作曾侯乙宗彝,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奠)[20]之于西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相仿,其中的“戴”与“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的词义应一致,可将之读为“置”,“置在王室”即“放置在王室”之意。(5)中的“戴”为人名。(7)、(8)中的“戴”可从有的学者读为“炽”,“炽光”就是昌炽有光的意思,与古书中的显光、耿光意义相近[21]。
三、戴、异两字的辨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见于金文、楚简等古文字资料中的几种“戴”字的异体。这些字按时代先后可排列如下: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上面这些“戴”字除去从“戠”从“翼”的那种形体,剩下的“戴”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墙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钟中的“戴”字中还存有“戴”的表义字。它们在构形时都将“戴”字的义符位于下方,注意字形位置关係的表意作用。而从“戠”从“翼”那种“戴”字在表示“戴”的这个词时只是一个假借字,其所从的“翼”字是加注的声符,并不是该字的义符,所以这种“戴”字的异体在字形上并不包含“戴”字的义符。
由于“戴”字与“异”字的声音接近,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是一个词的不同异体[22]。从现有古文字材料看,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古文字材料中,这两个字的字形和用法都有区别,应该是表示两个不同的词。
甲骨文中有以下一些相关字形:
I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J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K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L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M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N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O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P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其相关辞例如下:
(9)I唯其雨。(合1096宾组)
(10)[庚]申卜[贞]:I[唯]其[不]雨。(合13006宾组)
(11)庚申…贞日…I…雨帝…徝不…(合24900宾组)
(12)甲子[卜]:□贞:弜…I奠,十月。(合33918出组)
(13)贞I弗其[克]兴有[疾]。(英314宾组)
(14)…雨帝I…降兹邑忧。(英1141宾组)
(15)庚戌[卜],争贞:不其雨,帝I…(合11921宾组)
(16)鬯J酒。(合27349无名组)(17)弜J酒。(屯南610无名组)
(18)王J戊其射在穆兕,[擒]。(合28400无名组)
(19)甲子卜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贞:王J其田,亡灾;甲子卜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贞:王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巳田。(合30757何组)
(20)丁丑卜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贞:其用兹卜,J其涉兕同;贞:不同涉,吉。(合30439何组)
(21)丁丑卜:翌日戊王J其田,弗每,亡灾,不雨。(屯南256无名组)
(22)其御羌方注人,羌方J其大出。(安明2113+京人2142无名组)
(23)戊寅卜:在韦次师…J其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唯有孽。(合28064无名组)
(24)戊戌贞:彗J唯其亡畀启。(合32915历二)
(25)丙子卜宾贞:父乙K唯败王;[贞]:父乙不J[唯]败王。(合2274宾组)
(26)贞:王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K其疾,不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23];贞:弗疾,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合4611宾组)
(27)…卜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L…吉(合31225何组)
(28)…其左…L…(合27148何组)
(29)癸亥卜,彭贞:O其左于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合30347何组)
(30)乙巳卜,宾贞:P获羌,一月。(合203宾组)
以上的I至L形字一般都是将之释为“异”字的,这是因为这些字表面上看都像人头顶有东西,并且两手上举捧着它。但将I与J字相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头上的所顶之物字形上是有区别的。I字所顶之物为“甾”字象形,其三竖笔都超出最上一横画。而J字所顶之物为一种特殊的头,其三竖笔都不超出最上一横画。J字所从的这种特殊的头与甲骨文中“鬼”字(M形)、“畏”字(N形)等所从的头字形一致[24]。所以从字形看,I像一人头顶上顶着一个甾,应即“戴”字的表义字,其所从的“甾”有可能是兼表“戴”字的声音。“甾”精母之部,“戴”端母之部,两者古音近,所以“甾”可作“戴”的声符。J字特殊异其首,为“异”字的表义字,“异”字的本义应该是“特异”、“别异”。甲骨文中的“异”字也将双手上举,可能是为了与P字区别,P字在卜辞中用为人名,与“异”字用法完全不同,它们应该不是一字异体。但字形上P字所像为正面人形而殊异其首,若其手上举便与“异”字无别。所以我们推测“异”字手形上举可能是起区别的意义,并不是爲了表示手持物戴于头顶之义。
K字人所举之物亦是“甾”,但“甾”位于人的头顶上方,与头顶的笔划断开,整个字形更像人举着“甾”这种东西,并没有很明显的顶戴之义。其在卜辞中用于与疾病有关的卜辞中,与“戴”字主要用于占卜是否下雨的辞中有所区别。再加上我们前面所释金文中的“戴”字和所举的“饴”字,两字所从的“戴”字表义字皆是将器皿顶在头顶会顶戴之义,所顶的皿字与像人头顶的笔划相连。所以我们认为K字可能并非“戴”字。与此类似,L字人所举之物与“异”字所从的殊异头部一致,但因其不与人顶端笔划相连,我们亦倾向不将它看成是“异”字。O字像人手举一器皿,其在卜辞中似乎用为人名,我们也不将它看成“戴”或“异”。
“戴”字在卜辞中的用法从我们上面所举的有关辞例可以看出除少数用为人名的如例(13),绝大部分是用于占卜下雨的辞中,可能为虚词用法。“异”字在卜辞中主要用于田猎卜辞,多为虚词用法。但例(16)、(17)中的“异”字可能就是用其本义,指不同、殊异的意思[25]。
“戴”、“异”两字在甲骨中字形有明显的区别,在两周金文中也一样。两周金文中的“戴”字或从“戴”字的表义字从“戠”声,或从“首”从“戠”声。其中墙盘中的“戴”字所从的“戴”字的表义字,其造字方法与甲骨中的“戴”字一脉相承,只是将所顶的“甾”换成了“皿”,另外加注声符“戠”。“异”字也是一方面与甲骨文中的字形无别,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异体,并且词义也有所发展变化。两周金文中的“异”字字形按时代先后可排列如下:
Q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R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S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T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U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
“异”字在金文中的辞例有以下几种:
(31)故天异临子,法保先王。(大盂鼎)
(32)穆穆异异,, , 龢訇于政。(逑盘)
(33)严在上,异在下。(虢叔旅钟)
(34)异受明德。(秦公钟)
(35)召弗敢望王休异。(召圜器)
(36)乃祖克逑[26]先王,异自它邦,有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于大命。(乖伯簋)
(37)异作厥考伯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父寳尊彜,用旅。(异卣)
(38)井弔在异为□。(曶鼎)
例(31)中的“异”字可能与前面甲骨卜辞中的虚词用法一致[27]。例(32)-(34)中的“异”字应该是表“小心、恭敬”的意思。如《诗·大雅·烝民》之“小心翼翼”。例(35)-(36)中的“异”可能是“帮助、辅助”的意思。例(37)、(38)两例中的“异”分别是人名与地名。
从上面可知,金文中“异”字在铭文中的意思除去表人名、地名的用法外,剩下的词义与其在甲骨文中的词义相比多出了“小心、恭敬”与“帮助、辅助”两种意思。“小心、恭敬”这种意义可能还是由“异”字本义引申出来的新的义项,其演变过程我们不是很清楚[28]。至于金文中“异”字的“帮助、辅助”的这一意思应该是一种假借义,即假借“翼”一词的引申义“辅翼”。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假借用法是因爲古文字中“羽翼”的表义字被假借用来记录“翌日”一词。“翼”的表义字或从“翼”表义字的文字在现有古文字材料中似乎基本未见用作其本义或引申义的例子[29],而是用来记录“翌”一词的。如甲骨文中的“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合19945师组大字)”、“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屯南2716历一)”、“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合28916无名)”。金文中小盂鼎的“翌”作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从日从翼的表义字,从立声。这种形体的“翌”在往后演变过程中或将日字去掉,将“翼”的表义字换成同义类的“羽”而形成“翌”;或将“翼”的表义字去掉,直接形成从日立声的“昱”。
所以“羽翼”一词可能即借音近的“异”字来表示[30]。也就是説,羽翼的表义字“翼”为“翌日”一词的记音字;而“异”为“羽翼”一词的记音字[31]。在上面所列金文“异”字各种异体中,U字即在“异”字的基础上加“飞”字。就字形说大概是爲了更準确的记录“异”字的假借义“羽翼”而新造的形声字。当然,U字在例(34)中仍是用作“小心、恭敬”的意思。若按字形说U字实际是表“小心恭敬”义的“异”一词的记音字。不过从后面我们所引材料看,“异”一词的引申义也有可能已经固定的被新的形声字“翼”来表示了。
“异”、“翼”、“戴”等字在战国及秦汉文字资料中的字形亦是不相混的,其各自字形举例如下:
异: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包33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郭语丛三3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睡虎地简13.65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老子甲132
翼: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曾84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中山(用为“异”字引申义)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孙膑166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孙膑227
戴: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曾姬无卹壶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上博六•慎子曰恭俭5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上博二•容成氏9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孙膑111
它们的相关辞例略引如下[32]:
(39)吾欲独异于人。(老子甲132)
(40)言仁义之用心之所以异也。(老子甲94)
(41)兵胜敌也,不异于弩之中招也。(孙膑132)
(42)与天地相翼。(与天地相翼镜)
(43)□□阵临用方翼。(孙膑159)
(44)凤凰翼翼在镜则。(凤凰翼翼镜)
(45)夫陷(含)齿戴角。(孙膑111)
(46)百姓戴恩。(曹全碑)
由上述字形和辞例可知,在秦汉时期“异”字与“翼”字基本分开,“翼”专指羽翼及其引申义,还有“异”的引申义,而“异”仍用其本义表示“殊异不同”。“戴”字除战国时的形声字结构,在秦汉时出现了从“异”从“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的字,其实是一个双声字,这一字形为《说文》小篆所本。
总之,就字形而言“戴”与“异”两字一直是有区别的,我们不应该将它们混同。
附记:这是两年前写的一篇小文,在文中我们将曾姬无卹壶中的“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字释为“戴”。新出清华二简20中“戴”字有作“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者,亦从“戠”从“首”。由此可知,曾姬无卹壶中的“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释为“戴”可信。(2011-12-21)
[1]简文断句释文参看何有祖:《〈慎子曰恭俭〉劄记》,“简帛”网站首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0),2007年7月5日;
刘洪涛:《上博竹简〈慎子曰恭俭〉校读》,“简帛”网站首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1),2007年7月6日。
[2] 这点最先由刘建民先生指出,参看刘洪涛:《上博竹简〈慎子曰恭俭〉校读》“简帛”网站首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1),2007年7月6日。
[3] 参看《郭店楚墓竹简》第175页裘锡圭先生按语,文物出版社,1998年。
[4] 参看沈培:《试释战国时代从“之”从“首(或从页)”之字》,“简帛”网站首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0),2007年7月17日。又“2007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论文,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2007.11.10-11。因文章有所修改,我们引用沈培先生观点以后文为准。
[5] 参看陈伟:《〈慎子曰恭俭〉校读》“简帛”网站首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7),2007年7月19日。
[6] 参看苏建洲:《〈上博(五)竞建内之〉“亥弋”字小考》,“简帛”网站首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84),2006年7月23日;
《对于〈试释战国时代从“之”从“首(或从页)”之字〉一文的补充》,“简帛”网站首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5),2007年7月18日;
李守奎、曲冰、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第132页。
或认爲是从“弌”声,参看王志平:《“戴”字释疑》,《简帛》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15页。
[7] A类“戴”字还有从“之”从“页”的异体,字形参看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710-71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8] 参看沈培:《试释战国时代从“之”从“首(或从页)”之字》,“2007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论文,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2007.11.10-11。
[9] 摹本参看张光裕、滕壬生、黄锡全主编:《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第297页,艺文印书馆,1997年。
[10] 参看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中华书局,1997年,第195页。
[11] 表义字的定义参看林澐:《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3-26页。
[12] 参看林澐:《新版〈金文编〉正文部分释字商榷》,第8届古文字年会论文,1990年太仓。
[13] 更多例子可参看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97年,第409-410页。
[14] 参看裘锡圭:《说甲骨卜辞中“戠”字的一种用法》,《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111-116页。
[15] 此字从李守奎先生释,参看其《楚文字编》,第653页。对这个字字义的理解,参看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汇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吴振武教授),2007年,第165页。
[16] 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注108,《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5页。
[17] 参看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注108,《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5页。
[18] 参看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中华书局,1997年,第195页。
[19] 参看李家浩:《从曾姬无卹壶铭文谈楚灭曾的年代》,《文史》第三十三辑, 1990年,第14页。“戴”字的其他释读意见可参看程鹏万:《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7-298页。
[20] 楚王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章镈上的“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奠)” 义为“放置”,可参看汤余惠:《战国铭文选》,第18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
[21] 参看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379页。
李学勤:《论史墙盘及其意义》,《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80页。
[22] 参看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第263-285页;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74年,第1462-1471页。
[23] “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字的释读可参看王蕴智:《出土资料所见的“
金文-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关问题”和“龙”》,《字学论集》,第263-274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24] “戴”、“异”两字在字形上的区别可参看林澐、周忠兵:《喜读<新甲骨文编>》,《中国文字博物馆》,2009年第2期,第128页。
[25] “异”字在卜辞中辞意的理解可参看裘锡圭:《卜辞“异”字和诗、书裏的“式”字》,《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122-140页。“戴”从“异”得声,也可以读成“式”。裘锡圭先生在文章中没有将“戴”、“异”等区分开来。
[26] 逑字从陈剑先生释,参看其《据郭店简释读西周金文一例》,《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綫装书局,2007年,第20-38页。
[27] 参看裘锡圭:《卜辞“异”字和诗、书裏的“式”字》,《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第122-140页。
[28] 对其引申过程我们推想如下,因爲诡异、奇异的东西可能使人产生畏惧的心理,故而对待这种东西,人们常常是小心谨慎的,所以“异”字可以从特异的词义引申出小心谨慎的意思。从鬼头形的“畏”字即表示“畏惧、谨慎”的意思。这也説明由“诡异、特异”引申出“小心恭敬”的意思是可能的。
[29] 金文中“钩膺”一词中的“钩”字所从“翼”的表意字可能就是用“翼”的引申义。参看吴振武:《焂戒鼎补释》,《史学集刊》1998年第1期。
[30] 如甲骨、金文中出现的“异鼎”之“异”可能就是用为“翼”的。参看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215-217页,中华书局,1979年。
[31] 记音字的定义参看林澐:《古文字简论》第23-26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
[32] 以上所引秦汉字形及下引相关辞例参看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编:《秦汉魏晋篆隷字形表》,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182-183、834,1192、1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