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袁莹:岳麓秦简《占梦书》补释二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人口问题-袁莹:岳麓秦简《占梦书》补释二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袁莹:岳麓秦简《占梦书》补释二则
岳麓秦简《占梦书》补释二则
(首发)
袁莹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摘要] 《占梦书》是《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的一篇,在一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其中的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我们认为简2-3“必顺四时而豫其类”中的“豫”应读为“叙”,训为“顺”。简18“梦蛇入人口,育不出”中的“育”读为“抽”,表示拉、拽、拔之类的意思,正与《备急千金要方》“有蛇入口中,挽不出方”中的“挽”相类。
[关键词] 岳麓秦简;占梦书;豫;育
《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有一篇《占梦书》,[1]由于缺乏内容相似的同类性质的文献可以参考,其中有些问题很难解决,不过,一些学者的深入研究,为我们继续探讨这些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线索。在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就研读过程中遇到的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 “必顺四时而豫其类”中的“豫”
《占梦书》简2-3有如下简文:
春曰发时,夏曰阳,秋曰闭,冬曰藏。占梦之道,必顺四时而豫其类,毋失四时之所宜。[2]
整理者在“豫”字下着句号,[3]陈伟先生认为不应该在“豫”字后断句,[4]我们认为陈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上引简文的断句就参考了陈先生的意见。
整理者将“豫”训为备。[5]陈先生认为:
恐当读为“与”(引者按:指“豫”)。《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即聋,从昧,与顽,用嚚,奸之大者也。”孔颖达疏:“即、从、与,是依就之意也。”《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韦昭注:“与,从也。”《淮南子·墬形》“与月盛衰”,高诱注:“与,犹随也。”其义与“顺”相近。“四时”指春、夏、秋、冬,“其类”则当指发、阳、闭、藏。如此连读,不仅“必顺四时而豫其类”成为完整的一句,而且下句“毋失四时之所宜”也彼此呼应。[6]
可见,陈先生将“豫”读为“与”,训为随从之类的意思,并进而认为“与”与“顺”意思相近,其所说之“顺”当指“必顺四时”之“顺”。鲁家亮先生在古书中找到了与上揭简文有相似之处的文句:《礼记·月令》“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吕氏春秋·仲秋纪》“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因其类”,并据此进一步证明“豫”与“顺”意思相近。[7]
整理者对简文的断句有问题,对文意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其对“豫”的理解显然是不可靠的。陈先生对简文的断句没有问题,对文意的理解也很精辟,其对“豫”大体意思的把握当是正确的。鲁先生所举古书中的文句进一步证明了陈先生意见的正确性。不过,陈先生将“豫”读为“与”,训为随从之类的意思,并进而认为“与”与“顺”意思相近,恐不可从。将“豫”读为“与”,在古音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古书中训“与”为随从之类的意思,多为随文释义,恐非达诂。
我们认为“豫”应读为“叙”。“豫”从“予”声,“叙”从“余”声,“予”及“予”声字与“余”及“余”声字,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中,相通之例极多,[8]如:《易·豫》中的“豫”,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作“余”;《庄子·外物》“渔者余且”之“余”,《史记·龟策列传》作“豫”;上博简《容成氏》简27“于是乎叙州始可处也”(释文用宽式)之“叙”,读为“豫”。[9]值得注意的是,上举《容成氏》中的例子是“叙”和“豫”直接相通。可见,读“豫”为“叙”当是可信的。
此处的“叙”应训为顺。意思为顺的“叙”在古书中与“序”多混用无别。“叙”与“序”古音相同,都是邪母鱼部,两字当是通假关系。《说文·攴部》:“叙,次弟也。”又《广部》:“序,东西墙也。”可见,在意思为顺的“叙”和“序”中,“叙”应为本字,“序”应为假借字。《书·尧典》“百揆时叙”,《康诰》“惟时叙”、“曰时叙”,王引之《经义述闻》:“时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10]《国语·周语》“周旋序顺”,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旋序顺者,序亦顺也。《尔雅》曰‘顺,叙也’。《大戴礼·保傅》篇曰‘言语不序’,《周语》上篇曰‘时序其德’,《楚语》曰‘奔走承序’,序皆谓顺也。”[11]
上文指出“豫”与“必顺四时”之“顺”意思相近,现将“豫”读为“叙”,训为顺,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可见,我们对“豫”的理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二 “育不出”中的“育”
《占梦书》简18中有如下简文:
梦蛇入人口,育不出,丈夫为祝,女子为巫。[12]
其中的“育”字是网友小草先生释出的。[13]“育”字虽然释出来了,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还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小草先生认为,“育”既可以理解为“繁殖、孕育、生育”之“育”,也可以理解为“生长、生存、存活”之“育”,“育不出”的意思是“在口里生育或存活,不出来”。蛇“在口里生育或存活,不出来”,这种事情有些匪夷所思,但这是梦中的事情,梦虽然源于现实,但有时又和现实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小草先生如是理解“育不出”似也说得过去。
小草先生在讨论上揭简文的意思时,举了很多蛇入人口的例子,现将小草先生文中的相关部分转引于下:
蛇入人口在今天看来似乎极为罕见,但在古代却并非希见的事情。《风俗通义》所载“杯弓蛇影”的故事,就是人们熟知的典故。在历代医方中,有不少载有治疗蛇入人口或七窍的药方,如《肘后备急方》卷七载《圣惠方》“治蛇入口并入七孔中”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载“治因热逐凉睡熟,有蛇入口中挽不出方”和“治蛇入人口并七孔中者方”。《医心方》卷十八也载有《千金方》“蛇入人口中不出方”。《医方类聚》卷一百六十七“虫伤门”有如下诗句:“蛇穿人口若为妖,破尾开皮入汉椒,十粒居中仍裹着,自然倒出没欺跷。”……
……明张岱《夜航船》卷十四九流部“道教”条载:“汉周亚夫为河南守,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年为侯。八年为宰相,持国秉政。九年当饿死。’亚夫笑曰:‘既贵如君言,又何饿死?’负指其口曰:‘蛇入口故耳。’后果然。”[14]
根据小草先生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蛇入人口之事多记载于各种医书之中。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蛇入人口在古时并不罕见,因为太罕见的话,不至于众多医书都记载了这种情况;一个是蛇入人口会对人造成一定的麻烦,因为如果不对人造成什么麻烦的话,医书就没有必要记载这种情况。那么,蛇入人口会对人造成什么样的麻烦呢?从上引小草先生所举的例子来看,蛇入人口对人造成的最主要的麻烦是,蛇入人口之后很难将它弄出来,也正因为如此,旨在治病救人的医书中才会有对这种情况的记载。这个麻烦很大,因为一条蛇堵在嘴里是很碍事的,既不便于说话,又不便于饮食,甚至汉代的周亚夫竟因为蛇入口中不能进食而活活饿死(详上文)。
总之,蛇入人口在古代并不是很罕见,而且蛇入人口之后会给人带来一个很大的麻烦,那就是很难将它弄出来,相信这是长期困扰古人的一个意外灾祸。
虽然梦有时和现实有很大的不同,但梦终究是现实的反映,梦中的事情一般会在现实中有它的影子。那么,蛇入人口,弄不出来的现象,反映到梦中去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鉴于此,我们认为,“梦蛇入人口,育不出”讲的也许就是梦到蛇入人口,弄不出来。
与“梦蛇入人口,育不出,丈夫为祝,女子为巫”相续的简文,是简19中的“梦蛇则蜂虿螫之,有芮者”(释文用宽式),[15]该简文所记载的梦是蛇、蜂、蝎等毒虫螫人,该梦显然也是现实的反映,可证我们对“蛇入人口,育不出”理解的合理性。
古医书习惯将处理蛇入人口情况的医方,和治疗蛇、蜂、蝎螫人的医方并举,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备急方”“蛇虫等毒第二”[16],就是既记载有处理蛇入人口情况的医方,又记载有治疗蛇、蜂、蝎螫人的医方。古医书中将处理蛇入人口情况的医方,和治疗蛇、蜂、蝎螫人的医方并举的现象,与《占梦书》中将“梦蛇入人口,育不出”和“梦蛇则蜂虿螫之”并举的现象,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如果《占梦书》的整理者所定的简18与简19相接的简序没有问题的话,这种相似性恐怕不是偶然的,它体现了古人在对事物类属划分方面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亦可证我们对“梦蛇入人口,育不出”理解的合理性。
顺着上述线索思考,我们认为“育不出”之“育”似应读为“抽”。[17]就古音来说,“育”是余母覚部字,“抽”是透母幽部字,两字声母同属舌头音,韵部对转,古音很近。“育”与“胄”可通。《书·舜典》:“命汝典乐,教胄子。”王引之《经义述闻》:“‘教胄子’,《说文》引作‘教育子’,《周官·大司乐》注亦作‘教育子’,《王制》注及《汉书·礼乐志》并作‘教胄子’,……引之谨案:……育、胄古声相近,作胄者,假借字耳。”[18]《书·盘庚》“无遗育”,王引之《经义述闻》:“育,读为胄。”[19]“胄”从“由”声,“抽”亦从“由”声,“育”与“胄”可通,那么,“育”与“抽”当也可通。可见,将“育”读为“抽”是没有问题的。
此处的“抽”当是拉、拽、拔之类的意思。《说文·手部》:“㨨,引也。……抽,㨨或从由。”《广雅·释诂三》:“抽,拔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抽矢菆”,杜预注:“抽,擢也。”《世说新语·假谲》:“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
“育”读为“抽”,是拉、拽、拔之类的意思,那么,“梦蛇入人口,育不出”的意思就是梦到蛇钻进人嘴里,拽不出来,文意顺畅。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备急方”“蛇虫等毒第二”中,记载有“治因热逐凉睡熟,有蛇入口中,挽不出方”,[20]此医方小草先生已经检出,见上引文。其中的“挽”当是拉、拽的意思。《小尔雅·广诂》:“挽,引也。”《玉篇·手部》:“挽,引也。”《庄子·天运》:“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三国魏•曹植《名都篇》:“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后汉书·梁统传附梁冀》“能挽满”,李贤注:“挽满,犹引强也。”“有蛇入口中,挽不出”的意思就是蛇钻进人嘴里,拽不出来。可见,“有蛇入口中,挽不出”与“蛇入人口,育(抽)不出”的意思完全相同。将两者作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表述上也比较相似,其中“挽”与“育(抽)”相对应。“挽”与“育(抽)”相对应,“挽”是拉、拽的意思,与“育(抽)”意思相近,可证我们对“育”理解的合理性。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备急方”“蛇虫等毒第二”所载“治蛇入人口并七孔中者方”中,有一个医方是“以患人手中指等截三岁大猪尾,以器盛血,傍蛇泻血口中,拔出之”,[21]其中“拔出之”的意思显然是将蛇拽出来,此处在描述拽蛇时,用的是“拔”字;“梦蛇入人口,育(抽)不出”在描述拽蛇时,用的是“育(抽)”字,“育(抽)”有拔的意思(详上文),亦可证我们对“育”理解的合理性。
[1]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50-173页。
[2]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第151-152页。
[3]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第151页。
[4] 陈伟:《岳麓秦简〈占梦书〉1525号等简的编连问题》,简帛网,2011年4月9日。
[5] 同3。
[6] 同4。
[7] 鲁家亮:《岳麓秦简〈占梦书〉“必顺四时而豫其类”补议》,简帛网,2011年4月10日。
[8] 参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363-364页;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中华书局,2008年2月,第106、107页。
[9]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71页。
[10] 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71页。
[11] 王引之:《经义述闻》,第482页。
[12]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第159页。
[13] 小草:《〈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考释一则——兼谈“育”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3月7日。
[14] 小草:《〈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考释一则——兼谈“育”字》。
[15] 同12。
[16] (唐)孙思邈:《千金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413-419页。
[17] “抽”有异体作“㨨”、“𢭆”。《说文•手部》:“㨨,引也。从手,留声。抽,㨨或从由。𢭆,㩅或从秀。”
[18] 王引之:《经义述闻》,第74页。
[19] 王引之:《经义述闻》,第83页。
[20] (唐)孙思邈:《千金方》,第413页。
[21] 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