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近日发表的李松儒先生《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的归属(之一)》一文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战国简第5、6、8号简做了很好的讨论,[1]李文中没有讨论的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我们认为很有可能应归入到《弟子问》11号简之后。以下试作论证。
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
之如晏婴也,[2]此之胃(谓)
其中“也,此之胃”的句式,也见于《弟子问》第11号简:
也,此之胃(谓)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仁)。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宰)我昏(问)君子,曰:“余(予),女(汝)能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慎)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始)与冬(终),斯善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矣),为君子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乎)?……”
我们注意到,第11号简有“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宰)我昏(问)君子”,即孔子弟子宰我问孔子何谓君子,“曰”以下的内容则是孔子对宰我问题的回答,即解释何谓君子。香港中文大学藏简第7号简中的“此之谓君”,疑“君”下可补一“子”字,作
之如晏婴也,此之胃(谓)君【子】
这应当是孔子回答何谓君子这一问题结束时所用的语句,这与《弟子问》11号简在文意上正可前后呼应。这种前后呼应的句式也见于《弟子问》第11号简“也,此之胃(谓)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仁)”,该句当是在回答何谓仁的结束语句,可以推知11号简前面当是对仁的解释,应有孔子某位弟子“问仁”的语句。从文意上看,香港中大简7接在《弟子问》11号简后面的可能性很大。
香港中文大学藏简第7号简接在《弟子问》11号简的后面,还需要考虑书写方面的因素,我们尝试把二者相同的字作对照,如下表:
弟子问11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港简7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从上表比较容易看出,女、之、也、此、君等字笔迹基本相同。当然,港简由于图片较小且清晰度不够,其笔迹力度的表现与很好识别似受到了局限,不过从女、君二字看,此种力度是存在的。而胃的书写则存在差异,即弟子问11胃的上部内作十字交叉(上部整体近似鬼头,如上博《亘先》3号简鬼字作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上部所从),而港简7则作二横(上部整体近似目)。我们考察了其它楚简同简、同篇中胃字是否存在异写的可能,如下表所示:
(1)同简中“胃”字存在异体的情况: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郭店五行1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上博六用曰10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郭店五行1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上博六用曰10
(2)同篇中“胃”字存在异体的情形: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郭店语丛四13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上博柬大王泊旱14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包山15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郭店语丛四14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上博柬大王泊旱17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
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包山80
从上面二表可以看出,不论是在同一支简中,还是在同篇中不同简之间,都存在胃字异写的情形。这与战国时期文字变化频繁的情形是吻合的。如此,香港中大简7接在《弟子问》11号简后面,在书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此外,《弟子问》、《君子为礼》等篇就内容来看,与《论语》接近,属于孔子与其弟子言论的彙集,有一些内容也见于《论语》。如《论语·颜渊》有以下内容: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司马牛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即是先后讨论“仁”、“君子”。《弟子问》中讨论“仁”、“君子”的文句抄写在一起的情形与之相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香港中大简7很可能应该接在《弟子问》11号简后面。当然现在还只能是遥缀,因为二者在内容上虽然是先后顺序,但是仍然不能直接连读,这就又待进一步的探讨了。
补记:小文蒙陈伟老师、李松儒先生赐正,谨致谢忱。李先生六月十四日来函赐知:
我以前也是认爲简7当归入《弟子问》之中的。因为《弟子问》与《君子为礼》有简互混的现象,我原认爲先把这两篇整理后再把港7归入。从字迹角度看,是应属《弟子问》及《君子为礼》中。从微观角度观察,《弟子问》与港7是有些差别,就是书写的笔法上的差别。《弟子问》的简字迹都是十分俊朗的,笔锋突出,港7的力度不够,就“胃”字的写法而言问题不大,“之”、“也”、“君”等都是存在这些问题的。不过我还没有就文意来进行缀合。我觉得何兄的文章在文意上是可以说得通的。
(编者按:[1]李松儒:《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的归属(之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0年6月7日。
[2]晏,原释则,此从陈英杰先生《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劄记》,简帛研究网2002年11月28日。婴,原释文作娄,陈英杰先生《读楚简劄记》(简帛研究网2002年11月24日)谓释娄可疑。禤健聪先生《读楚简零识》(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3日)认为“此字上从三贝,下从女,即婴字之繁构。二字连读为‘晏婴’,当为人名,即春秋时期齐景公之相。”陈英杰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战国楚简〉第七简补说》(简帛研究网,2005年1月15日)中指出“此字上部当是‘譻’字,下从女。‘言’旁下部的‘口’与‘女’很可能构成‘妟’字,做此字的声符,妟与譻共用部分笔划。妟,元部字;婴,耕部字。战国时期,耕、元二部存在密切的关係。”我们在这裏从禤健聪先生意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09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试论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第7号简的归属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