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北京大学中文系)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书《保训》共十一枚简,上下简端平齐,设编绳两道,简长28.5釐米,每简书22-24字不等 [1]。据李学勤先生介绍,二零零八年底已对无字残简作AMS碳十四测定,经树轮校正的结果是公元前305±30年 [2]。简文内容所记为周文王临终遗训 [3],是一篇珍贵的逸书,其具体的成书年代仍有待考证 [4]。竹书公布后,学者对于简文反覆研讨,已疏通许多疑滞,今在整理者及时贤的研究基础上重作释文,并考释部份字词,望方家不吝指正。

一、释文 [5]
惟王五十年,不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豫)[6],王念日之多鬲(历),恐述(坠)保训 [7]。戊子,自演(洵)水(1)。己丑,昧【简1】〔爽,至于〕□,〔太子发〕□□□。〔王〕[8]若曰:“发,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朕〉[9]疾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甚(2),恐不汝及【简2】训。昔前人传保 [10],必受之以詷(诵)[11]。今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朕〉疾允病,恐弗念(谂)终(3),汝以书【简3】受之。钦才,勿淫 [12]!昔舜旧(久)作小人 [13],亲耕于鬲(历)茅 [14],恐,救(求)中自诣(稽)[15],厥志【简4】不讳(违)于庶万眚(姓)之多欲 [16],厥又施于上下远埶(迩)[17],迺易立(位)埶(势),诣(稽)测【简5】阴阳之物4,咸顺不逆 [18]。舜既得中言(焉)[19],不易实变名 [20],身兹备(服)惟【简6】允 [21],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5。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呜呼!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祗)之【简7】哉6!昔微叚(假)中于河 [22],以复有易,有易伓(服)厥辠 [23],微亡害,迺追(归)中于河 [24]。【简8】微寺(志)弗忘 [25],传贻子孙,至于成康(唐)[26],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祗)备(服)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简9】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朕〉闻兹不旧(久)[27],命未有所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延)[28]7。今汝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祗)备(服)毋懈,其有所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由)矣 [29]不【简10】及尔身受大命。敬哉,勿淫!日不足,惟宿不羕(永)[30]。”【简11】
二、部份字词考释
1.简1“自演(洵)水”
《保训》篇首叙述周文王病重,“恐坠保训”,其后说:“戊子,自演=。己丑,昧……。”下即接文王训辞。整理者在“昧”下补“爽”字,并将“演=”释为“溃”,读为“靧”(即“沬”),并引《书‧顾命》“甲子,王乃洮頮水”为说 [31]。廖名春先生从整理者之释,但读为“馈”[32]。李零先生指出,简文下有合文符,当释为“演水”,并据上下文义,将简2上段的部份缺文补上,与简1连读为“戊子,自演水。己丑,昧〔爽,至于〕□。〔武王〕□□□□。〔王〕若曰……。”对于此段文义,李先生解释云:“戊子日,文王病甚,第二天,武王从外地赶回,从演水到达某地,却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 [33]鹏按,李零先生说是。考虑到简文于文王仅称“王”,则称武王可能作“太子发”,所以前节释文将李先生所拟补之“武王”二字替换为“太子发”。《史记‧周本纪》载盟津之会时“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亦可作为叙事时之他称,如《逸周书‧文儆》:“维文王告梦,惧后祀之无保。庚辰,诏太子发曰:……。”同书《文传》:“文王受命九年,时维暮春,在鄗,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守之哉……。’”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献都是文王因恐后嗣无“保”,故作训以贻武王,其作旨及“保”之用法均与竹书《保训》相类。
关于简文的“演水”,李零先生说:“此水相当哪条水,还要研究,大概离岐周之地在两天以上的路程。”[34]谨按,“演水”疑即陕南的“洵水”。古音“演”为余母元部(“寅”隶真部),“洵”为心母真部,音近可通。文献中“瞚”、“眴”且为一字之分化。《说文》:“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目摇也。从目,匀省声。眴,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或从目、旬。”“瞚,开阖目数摇也。从目,寅声。”李孝定云:“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或体眴,乃从目,旬声,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乃眴之简字。此疑与瞚同字,瞚字契文作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从目从矢,矢将及目,目则必开阖数摇,‘矢’形譌而为‘寅’,遂以为声耳。”[35]《尚书》“寅”字常训为敬,其本字前人均说为“夤”(《说文》训敬惕),但可能也与“恂”(训为恭逊)有关 [36]。
洵水见于《山海经‧南山经》:“咸阴之山……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䍺。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芘蠃。”《西山经》:“玉山(西王母所居)……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洵为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水之支流,《尔雅‧释水》:“水自河出为灉,……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为洵,颍为沙,汝为坟。”郭璞注:“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秦时于洵水设关,《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郦商别将“攻旬关,定汉中。”《索隐》:“在汉中旬阳县,旬水上之关。”《汉书‧地理志》汉中郡辖有旬阳县,班固自注:“北山,旬水所出,南入沔。”其地位于今陕西东南部的安康市旬阳县。洵水河谷为由长安穿越秦岭通往陕南的要道,古有所谓“库谷道”[37]。杨升南及孙亚冰两位先生最近撰文指出,殷人进入巴蜀地区,已广泛地利用穿越秦岭的通道 [38]。
简文记周武王“自洵水”赶回丰镐奔丧 [39],其所以跋山涉水赴洵,可以从当时的政治情势作一推测:洵水流域为当时庸人的活动区域 [40],而庸正是周人灭商的盟友,《书‧牧誓》记武王于牧野誓师云:“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周国在商末可能已与南方庸人积极接触,故竹书有武王至洵返周的记载。
2.简2“朕疾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甚”
简文“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整理者释为“适”,训为方。苏建州先生指出,此字上部所从乃“帝”,当读为“渍”,训为“病”,并引《吕氏春秋‧贵公》所记齐桓公对管仲言“仲父之病矣,渍甚”为说 [41]。鹏按,其说近是,惟简文及所引《吕览》文皆当读为“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帝”(端母锡部)、“渍”(从母锡部)、“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群母支部),音近可通。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有病重不治之意。《说文》训“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为“病”,小徐本作“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病不翅也。”段玉裁《注》从后者,并云:“翅,同啻。口部‘啻’下曰:‘语时不啻也。’《仓颉篇》曰:‘不啻,多也。’……帝声、支声、氏声同在十六部,故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以‘病不翅’释之,取叠韵为训也。《尔雅‧释诂》、《诗‧无将大车》、《白华》传皆云:‘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病也。’《何人斯》假借祇为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王筠《说文句读》:“言病重也,故下文(指《说文》)继以‘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病劣也)、‘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剧声也)二字。”邢昺《尔雅疏》引孙炎:“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滞之病也。”
3.简3“恐弗念(谂)终”
简文“念”,整理者及诸家均如字读。颇疑“念”当读为“谂”,训为告。《诗‧小雅‧四牡》“是用作歌,将母来谂”,郑玄笺:“谂,告也。”《左传》闵公二年“昔辛伯谂周桓公”杜预注:“谂,告也。”皆以言语告谕之意。简文所谓“告终”,指前文的“受之以诵”,因文王病重,已不能当面口诵训辞,所以下文说“汝以书受之”。
4.简5至简6“迺易位势,稽测阴阳之物”
简文本作“迺易立埶诣测阴阳之物”。整理者读为“迺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李零先生读为“迺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廖名春先生读为“迺易立设稽测,阴阳之物”;陈伟先生读为“迺赐位设稽,测阴阳之物”[42]。鹏按,疑读为“迺易位势,稽测阴阳之物”。“埶”读为从其得声之“势”,“位势”即“势位”。简文的语境有两种可能的诠释,一是将“位势”视为外在自然的方位及形势,并训“易”为移、变,如李零先生所说:“用‘中’(指圭表)来确定大地的高下远近,所以变方设位,随时观测万物阴阳的变化,使一切顺而不逆。”(但李先生是将“迺易位设稽”作一句读,“设稽”即设立标準)[43]
“位势”(或“势位”)一词在文献中多指政治上的权势,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狱中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摄于威重之权,主于位势之贵。”《韩非子‧功名》谓明君“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又云“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势,则功不立,名不遂。”第二种诠释便是将简文“位势”作此解,“易”从陈伟先生说读为“赐”(字又作“锡”)。“迺赐位势”为承上启下之语。前文云“舜久作小人”,在历丘亲耕,因其不得其亲而恐(疑指《孟子‧万章》所谓“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乃反求诸己,自度其志能不违背天下百姓的要求,并将此志施用于上下远近(即“得志,泽加于民”)。但舜能得志,并非主观愿望所能达到,乃拜帝尧之所赐,简文“迺赐位势”盖省略主语。所赐“位势”疑指《史记‧五帝本纪》所谓“尧乃试舜五典百官”(《集解》引郑玄:“盖试以司徒之职”)。舜既得位势,便可“稽测阴阳之物”[44]。简文“稽测”训为察度,“物”训为事物,“阴阳之物”代指万事万物(包括君臣、父子兄弟、物我等各种关係)。《孟子‧离娄下》说“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即所谓“稽测阴阳之物”。简文所谓阴阳之物“咸顺不逆”,可与《书‧尧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度;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对读 [45]。舜服此中道“翼翼不懈”,所以最后尧将帝位传给他(“帝尧嘉之,用受厥绪”)。
以上这两种说法并不互相排斥,可以并陈。由于竹书是战国时人追述的文王遗言 [46],而文王训辞所说的舜及上甲微传说也并非实录,所以简文所谓“中”难以避免地具有歧义性。“中”这个概念在舜、上甲微的传说时代,如同李零先生所说,是作为聚众、测量的旗表或圭表(这也是古文字“中”的本义)[47],但在简文的语境中,“中”又带有最高统治者权柄的意味(如上甲微“假中”、“归中”),并沾染战国时期以“中”代“心”的色彩 [48](如舜“求中”),而与之密切相关的“位势”也就因此具有双重的涵义。
5.简7“用作三降之德”
简文“三降之德”,指天、地、人所生之德。“降”犹生也,《离骚》“惟庚寅吾以降”,蒋骥《山带阁注》:“降,生也。”简文“用”训为以,“作”训为兴,“用作三降之德”即“以兴三降之德”。《大戴礼记‧四代》:“子曰:有天德,地德,有人德,此谓三德。三德率行,乃有阴阳,阳曰德,阴曰刑。”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三德》简1:“天供时,地供材,民供力,明王无思,是谓三德。”[49]所谓三降之德指的是天时、地材、民力,三者皆为国政之本。《尸子‧仁意》:“尧问于舜曰:‘何事?’曰:‘事天。’‘何任?’曰:‘任地’‘何务?’曰:‘务人’。”可为旁证。
6.简7、9、10“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字
简文此字作“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整理者隶定为“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并指出:“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三体石经‘祗’字古文。《说文》:‘敬也。’”鹏按,整理者所引石经古文作“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祗”字金文早期的写法作“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见《金文编》卷1),象两缶相对(《说文》:“东楚名缶曰甾,象形”),疑即“敌”或“抵”之本字。“敌”(定母锡部)、“ 抵”(端母脂部)、“祗”(章母脂部),音近可通。《说文》:“敌,仇也。”“抵,挤也。”二字在古书中常训为“当”,如《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管子‧小问》“寡人之当抵罪也久矣”,尹知章注:“抵,当也。”《尔雅‧释诂》“敌,当也。”邵晋涵《正义》:“敌者,敌体相当也。”乃其本义。
战国金文此字作“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者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钟)、“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中山王壶),下部已讹。简文作“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写法相承。郭店楚简《老子》乙组简12“大音祗(希)声”之“祗”作“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裘锡圭先生已指出:“‘声’上一字疑是作两‘甾’相抵形的‘祗’字古文的讹体。今本此字作‘希’, 祗、希音近。”[50]
7.简10“命未有所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延)”
整理者将“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为“涎”字异体)读为“延”,训为及。陈伟先生将“命”字属上读,并训“延”为长。李零先生将“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读为从其得声之“羡”,训为多出、有余,认为简文“命未有所羡”即没有余命之意,并引《孙子‧九地》“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为证。周凤五先生释此字为“延”,并指出“延”有“引导”之意,从此义引伸为“引来”、“取得”[51]。谨按,周先生说是。“命未有所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承前句“朕闻兹不久”而言,“兹”指前文的中道,“命”应理解为天命。“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即“涎”字异体,《说文》:“羡,贪欲也。”“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慕欲口液也。”二字为一组同源词 [52]。简文“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疑即《康诰》“诞受天命”之“诞”,惟“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诞”二字当如周先生说读为“延”,训为取得。此处是说我闻中道不久,还未能取得天命,你能敬行不懈,将有所用。可惜我已病笃,“不及尔身受大命”,故勉励再三,希望你能实现此一天命。
论者或谓竹书可证明周文王生前已受命称王,但需要指出的是,简文称文王为“王”乃后人追述的口吻,此犹《左传》记鲁十二公皆用死谥于生时,是不足为据的(此点李零先生已指出)[53]。简文中文王自言“闻兹不久”,但未能取得天命,他期待武王能“受大命”,未尝言己“受命”,也侧面地说明在竹书作者的心目中,文王生前并未受命称王。
三、语译 [54]
文王五十年时,(文王)病重。他担心日子一天比一天少,如果再不留下遗嘱,恐怕就来不及了。
戊子之日,(太子发)从旬水出发。己丑之日,天将亮之时,〔他到达某地。太子发最终未能赶回丰镐,亲聆遗训〕。
文王留下遗嘱说:
“发!我已病入膏肓,恐怕来不及和你交代遗言了。
从前,古人传训于后世,都是当面口授,如今我的病情日益沈重,恐怕无法亲口将遗训告诉你,只好以书面传达,你一定要恭敬谨慎,不可贪图安逸享受。
从前,舜本来是一介平民,亲自耕作于历丘的草莽之中。他内心(因不得其亲而)感到惶恐,乃反求诸己,使自己的想法(“志”)不违背黎民百姓的要求,并(将这种想法)施用于上下远近(此即儒家所谓“恕”)。(帝舜)于是赐官位(“位势”)给舜,让他能够度测万事万物的变化,使一切顺而不逆。舜得到了“中”道(即治国之心术),不擅变名实(即循名责实),恭敬谨慎地服行(中道),小心翼翼,毫不懈怠,因而得到“三降之德”(指天时、地材、民力)。帝尧嘉许他,(舜)因而受命继位。啊,你一定要恭敬谨慎呀!
从前,上甲微曾向河伯借“中”,以报有易氏之仇。有易氏战败服罪,而上甲微却毫无损失(指折损军队 [55]),于是他把“中”还给河伯。上甲微(知道“中”的重要)谨记不忘,并将“中”传给子孙,一直传到了成汤。成汤恭慎地服行,不敢懈怠,所以得到天命。啊,发!你一定要恭敬谨慎呀!
我听闻中道不久,尚未能取得天命。今后你可要敬行不懈,将会有所用(指实现天命)。(我已病重)不能看到你接受天命的那一天,你一定要恭敬谨慎,不可贪图安逸享受。白天太短,夜晚也不长,(你要努力呀)!”

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一日写于北京中关新园
十一月一日修订于台北
(编者按:[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以下凡引此文,简称“整理者”),《文物》2009年第6期,第73页。按,整理者未交待编绳情况,但从公布的图版中仍可见到编绳的痕迹及契口。
[2]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第76页。
[3]参考李学勤前揭文第77页的讨论。
[4]关于简文的性质及成书时代,参考拙文《清华大学藏竹书〈保训〉成书时代蠡测》(待刊稿)。
[5]释文採宽式,常见通假字已破读。凡释文中涉及文字校读处,将改释之字括注于后,假借字以()表示,讹误字以〈〉表示。缺文以□表示(一格代表一字),依上下文义拟补之缺文则外加〔〕标誌。竹简编号置于各简简文后,以【】表示,下节待释之字词则依序以(1)、(2)、(3)……表示。释文中凡采用时贤考释意见者,于脚注说明。
[6]整理者释为“瘳”,此从孟蓬生说改释。李零先生读为“愈”,亦可通。说见孟蓬生:《〈保训〉释文商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6月23日;李零:《读清华简〈保训〉释文》,《中国文物报》2009年8月21日第7版。
[7]“鬲”读为“历”、“述”读为“述”,从整理者说。“保训”,整理者读为“宝训”,李零先生认为不必破读,即《康诰》“若保赤子”、《洛诰》“诞保文武受民”之“保”。后世文献有“保训”一词,指对东宫太子的教训。此从后说。
[8]以上缺文拟补参考李零先生前揭文,详细讨论见下节。
[9]“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为“朕”之误,从整理者说。
[10]简文“人”,整理者视为缺文,此从李零先生前揭文释。
[11]整理者将“詷”读为“童”或“诵”,李零先生指出:此字与下文“书”字相对,似乎指当面宣读的遗训,宜读为“诵”。按,此从整理者后说。《论语‧子路》“诵《诗》三百”,皇侃疏:“口读曰诵。”
[12]简文两“淫”字,整理者均隶定为“泾”,读为“轻”,此从李零先生前揭文改释。
[13]“旧”读为“久”,从李零先生前揭文释。
[14]李零先生指出:“历茅”,可能为“历丘之茅”之缩语。
[15]“救”读为“求”、“诣”读为“稽”,从整理者说。
[16]此处之断句参考李零先生前揭文及沈培《清华简〈保训〉释读一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7月15日。
[17]“埶”读为“迩”,从整理者说。
[18]整理者释为“咸顺不诰(扰)”,李零先生指出,简文右半从“屰”,当读为“逆”,此从之。
[19]“言”读为“焉”,从周凤五先生说,惟此处疑属上读。周说见《北京清华大学战国竹书〈保训〉新探》,孔德成先生学术与薪传研讨会,台湾大学中文系,2009年10月28日。
[20]按,即《管子‧心术上》所谓“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衍)名。姑(号)形〈物〉以形,以形务(侔)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参考拙着《宋銒学派遗着考论》,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9年5月,第229-232页。
[21]“备”读为“服”,“兹”训为虚词,从李零先生前揭文说。
[22]“叚”读为“假”,从整理者说。李零先生指出,简文此字从石从刀,即“碬”之本字。
[23]“伓”,从整理者读为“服”。
[24]“追”读为“归”,从整理者说。
[25]简文“寺”原从又,之声,整理者逕释为“志”,沈培前揭文指出,此字当释“寺”,读为“持”。此从沈说隶定,但仍从整理者读“志”。
[26]简文“康”,整理者视为“唐”之误字。李零先生及孟蓬生指出,“唐”或“汤”书作“康”乃声音通假,并非形近致误。徐、楚、吴、越一带出土的煮水器叫“汤鼎”,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3出土过这种鼎,自名“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鼎”。李说见《读清华简〈保训〉释文》;孟说见《〈保训〉释文商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6月23日。
[27]“旧”读为“久”,从整理者说。
[28]此从整理者释为“延”,并从周凤五先生前揭文训为取得。详见下文讨论。
[29]“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读为“由”,从整理者说。由,用也。
[30]“羕”,整理者读为“详”,此从李零先生及高嵩松说改释。李先生指出:“不足”是太短,“不永”是不长,“日不足,惟宿不永”是珍惜时光,恨日子过得太快,是勉人勤奋的话。李说见《读清华简〈保训〉释文》;高说见《允执厥中 有恃无恐——清华简《保训》篇的“中”是指“中道”吗?》,《东方早报》2009年7月26日。
[31]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第73页。
[32]廖名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初读》,清华大学简帛研究网,2009年6月17日。
[33]李零:《读清华简〈保训〉释文》,《中国文物报》2009年8月21日第7版。
[34]同前注。
[35]李孝定:《读说文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年1月,卷4,第99页。
[36]今本《说文》“恂,信心也”,疑当作“恂,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也。”盖后人分读“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为“孙心”二字,而孙、信音近通用,故有此误。文献中“恂”多训为戒慎、恭顺,且《说文》“恂”篆前后为“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顺也”、“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
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实也”、“忱,诚也”,皆以类相从,且以一字为释,如作“恂,信心也”,不仅失其义,亦与前后文例不类。
[37]即由长安东南行,进入库谷,越秦岭,循乾祐河南下,进入旬水河谷,再溯汉水而上,西南通到安康的道路。参考胡阿祥:《军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海南出版社,2007年8月,第207-209页。
[38]杨升南《商人入蜀的道路》、孙亚冰《商代的道路交通网络》,俱载宋镇豪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一辑,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8月。
[39]关于周文王的卒地,《孟子‧离娄下》说:“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赵歧注:“《书》曰:‘太子发上祭于毕,下至于盟津。’毕,文王墓,近于酆镐也。”(所引《书》非伪古文《尚书‧泰誓》)《史记‧周本纪》亦记武王观兵盟津前“上祭于毕”,裴骃《集解》引马融:“毕,文王墓地名也。”《周本纪》“西伯崩”,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周文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原上也。”
[40]《读史方舆纪要》卷56“兴安州”下云“春秋时庸国,战国时属楚,秦属汉中郡。”辖境有洵阳县、旬水、旬关。
[41]苏建州:《〈保训〉字词考释二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7月15日。
[42]李零:《读清华简〈保训〉释文》;廖名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初读续》,清华大学简帛研究网,2009年6月20日;陈伟:《〈保训〉词句解读》,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7月13日。按,陈先生对“易”有二解,一是训为治,二则是读为“赐”,本文所述为后者。
[43]见李零先生前揭文“白话语译”一节。
[44]《荀子‧非十二子》谓:“圣人之得埶者,舜、禹是也。”同书《非相》又说:“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度也。”所论与简文相通。
[45]《孔丛子‧论书》记孔子向宰我解释“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的一段话也可以参考,其说谓“此言人事之应乎天也。尧既得舜,历试诸难,已而纳之于尊显之官,使大录万机之政,是故阴阳清和,五星来备,烈风雷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行和于天也。”
[46]参考李零先生《读清华简〈保训〉释文》及拙文《清华大学藏竹书〈保训〉成书时代蠡测》(待刊稿)。
[47]李零:《说清华楚简〈保训〉篇的“中”字》,《中国文物报》2009年5月20日第7版。
[48]参考拙着《宋钘学派遗着考论》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9年5月,第393-397页。
[49]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88页。
[50]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19页。
[51]陈伟:《〈保训〉词句解读》;李零:《读清华简〈保训〉释文》;周凤五:《北京清华大学战国竹书〈保训〉新探》。
[52]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第580页。
[53]李零:《读清华简〈保训〉释文》。
[54]参考李零先生及周凤五先生前揭文所作语译,并依本文校释略加改写。
[55]参考周凤五先生前揭文对“无害”的解释。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104.html

以上是关于李零-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校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