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三德》四札

三德-《三德》四札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三德-《三德》四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德》四札


(首发)
(一)
天共時,地共材,民共力,明王無思,是謂三德。卉木須時而後奮,天惡如忻。平旦毋哭,明毋歌,弦、望齋宿,是謂順天之常。(第1簡)
“明毋歌”,原注釋:“‘明’,天亮。《淮南子·天文》所述十六時制有‘晨明’、‘朏明’、‘旦明’,用以表示夜半後、日出前的時段,其中‘旦明’即‘平旦’。”今按:睡簡《日書》甲種155背:“墨(晦)日,利壞垣、徹室、出寄者,毋歌。朔日,利入室,毋哭。望,利為囷倉。”《顏氏家訓·風操》:“道書又曰:晦歌朔哭,皆當有罪。天奪之算,喪家朔望,哀感彌深,甯當惜壽,又不哭也。”《抱樸子·微旨》亦以“晦歌朔哭”為不吉之事,與輕秤小斗、狹幅短度、以偽雜真、採取奸利、誘人取物、越井跨灶諸事並列,謂犯之則司命奪其紀算,說與《顏氏家訓》略同。今細察原簡照片,該“明”字與本簡“明王”上部,第3簡“天命孔明”的寫法均不相同。可能即是“晦朔”之“晦”字。
(二)
忌而不忌,天乃降災;已而不已,天乃降異。其身不沒,至於孫=(子孫)。(第2-3簡)
今按:“忌”原寫作“諆”,讀作“忌”,指語言方面的忌諱,《周禮·司救》:“掌萬民之邪惡過失而誅讓之,以禮防禁而救之。”鄭注:“邪惡,謂侮慢長老,語言無忌而未麗於罪者。”“已”原文無注釋,當作“巳”,讀作“祀”,指貢牲祭祀,“巳而不巳”意謂當祀而未祀,如此則天降之異。“異”亦災,《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不常之變者謂之異。異者,天之威也。”《漢書·劉向傳》:“往者眾臣見異”,顏師古注:“異,災異也。”但異大於災,《公羊傳·定公元年》:“異,大乎災也。”
(三)
毋為角言,毋為人昌;毋作大事,毋察常;毋壅川,毋斷洿,毋滅宗,毋虛牀;毋□敔,毋變事。毋焚古謱,毋恥父兄。毋羞貧,毋笑刑,毋揣深,毋度山;毋逸其身而多其言。居毋惰,作毋康。善勿滅,不祥勿為。入虛毋樂,登丘毋歌,所以為天禮。(第10-12簡)
這是一組對人的行為規範的規定。其中“毋作大事”的規定比較奇怪。原釋讀為“毋察常”的“察”字,實應讀為“撲伐”之“撲”或“剪伐”之“剪”。“常”即簡文所謂“天常”。“毋虛牀”讀作“毋虛藏”,《太玄·玄文》:“是故天道虛以藏之”,范汪注:“以虛藏有也。”“毋□敔”之“敔”,見於包山簡,為鄉、里一類的基層組織,在此用作名詞。《新書·官人》:“脩身正行,不愆於鄉曲;道語談説,不㤰於朝廷。”《說苑·政理》:“以亂鄉曲之教”。《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史記·平凖書》:“武斷於鄉曲”。簡文可能是指這一類的意思。“入虛毋樂”讀為“墟”,指丘墟里邑,與下文“丘”相應。
(四)
身且有病,惡菜與食;邦且亡,惡聖人之謀;室且棄,不堕祭祀,唯□是服,凡若是者,不有大禍必有大恥。(第13簡)
“身且有病”、“邦且亡”、“室且棄”為三個並列句,“凡若是者”是總結上述三種情況而言。如果這一理解不誤,則“惡菜與食”、“惡聖人之謀”、“不墮祭祀,唯□是服”應是三個消極性的規定,這樣一來,“不墮祭祀”就成了不好的現象或行為,與“惡聖人之謀”同類,這顯然與整個簡文對祭祀的重視不符。我們懷疑“墮”字釋文有誤,應是表示隆、祟、歆一類的字,“不隆祭祀”才與整個簡文意思相合。當然也不排除反義為訓的可能性,“不墮祭祀”即“墮祭祀”,但這種詁訓似與簡文風格不符。
另外,第14簡:“為善福乃來,為不善禍乃或之。”“或”字原報告括注為“惑”,恐不確。“或”在此作“又”,[1]“禍乃或之”是禍不單行的意思。
(编者按:[1]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44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5051.html

以上是关于三德-《三德》四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