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三德》零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德》零释


(首发)
一、“明王無思”
簡1有“天供時,地供材,民供力,明王無思,是謂三德。”這里的“明王無思”,意爲“明王”即優秀的統治者不必操心思慮。“無思”之用例,如下所示,多見於道家系統的文獻。
故至智棄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無言無思,靜以待時,時至而應,心暇者勝。……故曰君道無知無爲,而賢於有知有爲,則得之矣。(《呂氏春秋·任數》)
是故大丈夫恬然無思,澹然無慮。(《淮南子·原道》)
聖人無思慮,無設儲。(《淮南子·詮言》)
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莊子·天地》)
黄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莊子·知道北游》)
所以貴無爲無思爲虚者,謂其意無所制也。《韓非子·解老》
盡思慮,揣得失,智者之所難也。無思無慮,挈前言而責後功,愚者之所易也。明主慮愚者之所易,不責智者之所難。故智慮力勞不用而國治也。《韓非子·八説》
這些用例多將“無思”和“無爲”聯系在一起,《三德》的確没有論述“無爲”,但如筆者《〈三德〉與〈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一)》[1]及《〈三德〉與〈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2]所指出的那樣,《三德》在整體風格上與《黄帝四經》非常接近,而《黄帝四經》對執道者(即統治者)之無爲有相當多的論述。在此僅擧一例。
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殹,无執殹,无處也、无爲殹,无私殹。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爲刑名聲號矣。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无所逃迹匿正矣。
這是説“形名”“聲號”一旦建立了,執道者就可以無爲而治了。《三德》雖然没有正面論述“無爲”,但如果把它視爲具有黄老思想傾向的作品,説它也崇尚“無爲”就不足爲奇。所以這句話可以這樣解釋,統治者把握了“天時”、“地材”、“民力”,就可以無思、無慮、無爲了。與“天時”、“地材”、“民力”相關的“德”稱之爲“三德”。
二、“孫子”
簡3有“其身不没,至於孫子”。“孫子”的意思就是“子孫”,但不必專門改爲“子孫”[3]。因為這是押韻的需要,例如《詩經·皇矣》“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中的“孫子”的意爲“子孫”,在這里,“悔(讀喜)”、“祉”、“子”同屬之部。《三德》的“孫子”的“子”和前面“敬者得之,怠者失之……皇天將興之……上帝將憎之……忌而不忌,天乃降災。已而不已,天乃降異”(簡2)的“之”、“忌”、“災”、“已”同屬“之”部,和“異”是職之合韻。
三、“過而改〔之〕”、“臨民以仁,民莫弗親”
簡5最後三字爲“過而改”,李零先生將其與簡6相聯,讀爲“過而改新”,然先秦文獻中幾乎不見“改新”之用例。陳劍先生將簡22和簡6相聯,讀爲“臨民以仁,民莫弗新(親)”[4],這樣不僅押韻(眞部),而且意思也通順了。“仁”和“親”相聯,在先秦文獻中比較多見。
汎愛衆,而親仁。(《論語·學而》)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5]
宰我曰:“請問禹。”孔子曰:“高陽之孫,鯀之子也,曰文命。敏給克濟,其德不回,其仁可親,其言可信。”(《大戴禮記·五帝德》)[6]
不仁其人,雖獨也,吾弗親也。(《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人主仁而境内和[7]矣,故其士民莫弗親也。人主義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順也。人主有禮而境内肅矣,故其士民莫弗敬也。人主有信而境内貞矣,故其士民莫弗信也。人主公而境内服矣,故其士民莫弗戴也。人主法而境内軌矣,則其士民莫弗輔也。(《賈誼新書·道術》)
夫任臣之法,闇則不任也,慧則不從也,仁則不親也,勇則不近也,信則不信也。《鄧析子·轉辭篇》)[8]
既然簡22和簡6相聯正確,那麼,簡5後面應該接哪条簡呢,目前找不到合適的,但願今後能在上博簡的殘簡中找到匹配。筆者以爲,簡5後面那支簡的首字很可能是“之”,先秦文獻中有“過而改之”的用例。
過,失也。人情莫不有過,過而改之,是不過也。是故官屬不理,分職不明,法政不一,百事失紀,曰“亂”也,亂則飭冢宰。地宜不殖,財物不蕃,萬民飢寒。教訓失道,風俗淫僻,百姓流亡,人民散敗,曰“危”也,危則飭司徒。父子不親,長幼無序,君臣上下相乘,曰“不和”也,不和則飭宗伯。賢能失官爵,功勞失賞祿,爵祿失則士卒疾怨,兵弱不用,曰“不平”也,不平則飭司馬。刑罰不中,暴亂姦邪不勝,曰“不成”也,不成則飭司寇。百度不審,立事失禮,財務失量,曰“貧”也,貧則飭司空。(《大戴禮記·盛德》)[9]
從文意上看,《三德》簡2到簡5[10]的簡文中,作者排列了大量的過失,如“偽詐”、“不忌”、“不已”、“陽而幽”、“幽而陽”、“詬政卿於神次”、“享逸安”、“求利”、“殘其親”、“君無主臣”、“故常不利,邦失幹常”、“變常易禮”等,而“福之基”正在於改正這些過失。這里的結構與《大戴禮記·盛德》有點相似,《大戴禮記·盛德》是先講“過而改之”,再列擧各種過失。而《三德》有可能是先列擧各種過失,再講“過而改之”,“之”正指代各種“過失”。
再從用韻看,“之”與簡5末尾的“哉”、“基”同屬之部,正好可以押韻。
四、“……之《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
未可以遂。君子不慎其荒之内,是帝之關
這段話在簡22。簡22上端殘缺,下端完整,余27字。《三德》的整簡字數都在40字以上,最多可達49字,那麼這里有可能殘缺了二十字左右,不知能否和簡5相接。[11]李零先生將“……之《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未可以遂”連讀,從《三德》多四字爲句看,或許應該在“……之《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和“未可以遂”之間斷開。如果考慮“之《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和“之内”有對應關係,那“《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字會不會是“夏”的假借字或異體字呢。[12]如果眞是“夏”,那麼“□□之夏”及“四荒之内”都是表示地域之語句,“夏”有可能是“中”的意思。
在《〈三德〉與〈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一文,筆者論證道,《三德》多見“現象→命名→結果”的句式,前後表現爲因果關係,不過有時命名也會省略,如“宫室過度,皇天之所惡,雖成弗居”,由“宫室過度”之現象導致“皇天之所惡,雖成弗居”之結果,這里就未見“是謂”之判斷和命名。筆者以爲,“未可以遂”是結果的話,那“君子不慎其德”就應該是下一句的原因,因為它並不像是表述結果的話,所以“未可以遂”後應該是句號。至於“君子不慎其德”導致的結果――“四荒之内,是帝之關”究竟何意,還難以解釋。
至於“關”字,雖然筆者贊從范常喜先生的意見[13],但也有可能像何有祖先生指出的那樣讀爲“閭”,四部叢刊本《穆天子傳》卷六中可見“皇帝之閭”的用例[14]。“夏”和“閭”均屬魚部,兩者可能有押韻關係。這樣就要把“四荒之内,是帝之關”視爲和下文“臨民以仁,民莫弗親……”相照應的句子。那樣的話,祇能在“君子不慎其德”後打句號了,不過,這實在費解。
五、“方華”
簡8有“邦四益,是謂方芋,雖盈必虚”,何有祖釋“芋”字爲“華”[15],非常準確。與“華”字完全相同的字形,亦見於《竞建内之》中的“進芋《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子以馳于倪廷”,趙平安先生讀爲“擁華《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子馳于倪市”,並從《説苑·尊賢》和《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找到印證[16]。這是將“芋”釋爲“華”的其他例證。關於“方華”,何有祖引《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来思,雨雪載涂。”指出“邦四益,是謂方華”大意“指迅速開疆拓土,国勢就象花兒剛開一樣生機旺盛”。“虽盈必虚”指“較快充起来的盛勢,如花兒凋謝一樣,會變成虚無”。這個解釋比較合理。如下所示,在《黄帝四經》中,在形容政治形勢時,也常常用到“華”這個字,基本都和“華而不實”相關。
聲,華〔也。實〕[17]者,用也。毋〔止生以死〕,毋御死以生,毋爲虚聲。聲溢於實,是謂滅名。……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經法·四度》)
聲華實寡危國亡土。(《經法·亡論》)
實穀不華,至言不飾,至樂不笑。(《稱》)
在《三德》作者看來,“邦四益”是一種不自量力的行為,祇是開始時表面好看而已,必然導致最終的失敗。《黄帝四經》將這種表面上的聲勢,稱之爲“華”,如果“聲華實寡”,其結果是“危國亡土”。如果“聲溢於實”,就會走向極端,由盛轉衰。《三德》雖然用“雖盈必虚”來表達,但思路完全一致。
六、“俯視〔地理〕,務農敬戒”
簡15“俯視”後面二字已經磨損得看不清了。李零先生認為也許可以補“百姓”,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俯視〔百姓〕”的口氣一定是君主,但“俯視□□,務農敬戒”的前面是“仰天事君,嚴恪必信”,這種口氣決不是君主,而這兩句又是對仗的。説這兩句話的祇能是君主以外的人。筆者以爲當補“地理”二字,首先有文獻上的例證。
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間,以示威於天下也。諸侯修禮於封内,以事天子。大夫修官守職,以事其君。士修四衛,執技論力,以聽乎大夫。庶人仰視天文,俯視地理,力時使,以聽乎父母。(《大戴禮記·少閒》)
昔者,五帝三王之莅政施教,必用參五。何謂參五?仰取象於天,俯取度於地,中取法於人。……俯視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陸水澤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財,以除飢寒之患。(《淮南子·泰族》)
看來,“俯視地理”,基本上和農事相關。《三德》“俯視□□”後面緊接的就是“務農敬戒”,再後面更是一大套不可“奪民時”之論述。上述用例中,《淮南子·泰族》講的是五帝三王的“俯視地理”,和本文關係不大。最値得注意的是《大戴禮記·少閒》,其中還出現了“事其君”,説那是大夫階層的事。而庶人不僅要“仰視天文”,還要“俯視地理”,然後根據時節出力務農。從“仰天事君,嚴恪必信”看,這不太像對庶人的要求,可能與少閒篇一樣,主語指的是大夫以上的貴族階層,而“俯視〔地理〕,務農敬戒”的主語,則非農民莫屬。後面接一大段“奪民時”之論述,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
再回頭看簡15“俯視”後面那個字,其實“坨(地)”的右半部分還是能辨別出來的,這更證明了這里可以補“地理”二字。
(編者按:[1]簡帛網,2006年3月22日首發。
[2]簡帛網,2006年4月3日首發。
[3]何有祖《上博五〈三德〉試讀(二)》(簡帛網,2006年2月21日)。
[4]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5]《春秋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条有相似内容,作“故曰,禮人而不答,則反其敬。愛人而不親,則反其仁。治人而不治,則反其知。”
[6]《史記·夏本紀》有相似内容,作“禹爲人敏給克勤,其悳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
[7]“和”字有的文本作“知”,此據抱經堂校定本《賈誼新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8]“仁則不親”之用意和《三德》正好相反,但具“仁”“親”同時使用之特徴。
[9]《韓詩外傳》巻三也有“過而改之,是不過也”。
[10]筆者將其歸爲《三德》第一部分第一組,參照注[2]拙文。
[11]關於竹簡編聯,參照注[2]。
[12]从“士”(或从“亽”)、从“罒”、从“疋”的字,《康煕字典》説是“夏”的古文。
[13]《〈上博五·三德〉札記三則》(簡帛網,2006年2月24日)。
[14]參照何有祖《上博五〈三德〉初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15]何有祖《上博五零釋二則》(簡帛網,2006年3月3日)。
[16]趙平安《“進芋《三德》零释
《三德》零释子以馳于倪廷”解》(簡帛網,2006年3月31日)。
[17]“也。實”二字,依據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 經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5月),余明光《黄帝四經今注今譯》(岳麓書院,1993年3月),陳鼓應《黄帝四經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6月)的釋文補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5011.html

以上是关于《三德》零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