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王宁: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

北大-王宁: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大-王宁: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宁: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


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
——兼释帛书《十六经·正乱》之“自戏”
王宁
枣庄广播电视台
一、《苍颉篇》的“戏
北大简壹《苍颉篇》第6简有“戏䕺奢掩”句,其中后二字原整理者释“
北大-王宁: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书)插”,[1]Jileijilei、张存良、胡平生先生改释“奢掩”,[2]是也。
原整理者释此二字既误,则其解释亦不可据,故兹不具引。
张存良先生认为:
“奢者,张也。掩者,敛也。奢掩连文属反义为训,如大小、高下、美丑、黑白、好恶,这是汉语构词的一种主要方式。奢掩犹张合开闭、收放翕张,其义甚明。”
胡平生先生认为:
“奢,《说文》:‘张也,从大,者声。奓,籀文。’按,《通训定声》谓‘奓’,从大从多会意,甚是。《篇海》:‘奓,亦奢也,泰也,大也。’掩,或应读如奄。《广雅·释诂一》:‘奄,大也。’《诗·皇矣》:‘奄有四方。’毛传:‘大也。’”
按:窃意张存良先生所释较确,“奢”即张开义,“掩”即收敛义,是两个义相反的字组合成的词语。
这里主要是想讨论“戏䕺”二字的解释,原整理者云:
“戏,《说文》:‘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从戈,䖒声。’《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杜预注引《司马法》曰:‘车战,二十五乘为偏。’此‘偏’亦称‘前拒’。《左传》昭公元年:‘偏为前前拒。’‘戏’亦读作‘麾’,《史记·高祖本纪》‘四月,兵罢戏下’,张守节正义曰:‘戏音麾。’并引许慎注《淮南子》云:‘戏,大旗也。’亦指称大将之旗。凡军事活动均以旗聚合,指挥军队,见《周礼·夏官·大司马》。
北大-王宁: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应即《说文》‘䕺’字。《说文》:‘䕺,艸丛生貌。从艸,丛声。’简文此字似当解为‘从艸,丛省声’,可读作‘丛’。《说文》:‘丛,聚也。从丵,取声。’《希麟音义》卷四‘丛林’注引《字书》曰:‘凡物之聚曰丛也。’此‘聚’义与以上‘戏’读作‘麾’,即大旗用以聚众之义相合。”[3]
张存良先生的解释是:
“《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此四字为:‘戏表书插’,阜阳汉简整理组在引证时却释为‘琖(笺)表书插’,而《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又释为:‘
北大-王宁: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表书插’。戏表固属不辞,难以为训。琖表则于文献有徵,《说文》竹部:‘笺表,识书也’,犹今人之标注、眉批,于义有徵。笺与琖义训相同,葢书简有竹质者,亦有玉质者。释‘笺表’者葢受《说文》诂训之启发。今北大简明做‘戏䕺(丛)’,字形既明而释义也颇有据,此几十年来之学术疑案,一朝得证,即豁然冰释矣。”
“䕺”居延本释文作“表”,据张先生文中所示英藏杮片3097、3254均作“丛”,则“表”字是因为原简牍文字残泐无法辨识而根据残画推测有误,当以作“丛”为是。“丛”、“䕺”古字通,段玉裁于“䕺”下注云:
“‘丛,聚也’,槩言之,‘䕺’则专谓艸。今人但知用‘丛’字而已。《尔雅·释鱼》《音义》引《说文》:‘䕺,艸衆生也。’‘从艸,丛声’,此形声包会意。”
字或作“藂”,《康熙字典·艸部》“藂”下云:
“《唐韵》:‘俗丛字。’《韵会》:‘丛,或作藂。’《前汉·息夫躬传》:‘藂棘栈栈。’”
此中之“丛”本当作“䕺”,盖此字或从艸丛声,或从艸聚声,“聚”、“丛”古音同从纽双声、侯东对转叠韵音近,则“丛”亦可径读为“聚”也。
原整理者将“戏”读为“麾”释为“大旗”恐不确,《说文》训“旌旗”之专字作“𪎮”,云:“旌旗,所以指麾也。从手靡声。”《集韵·平声一·五支》:“𪎮:《说文》:‘旌旗所以指𪎮。’通作麾、撝。”又云:“麾、戏:旗属。《周礼》:‘建大麾以田。’或作戏。”是用以指挥军队行动的旗帜。古书中“麾”多言“麾(或戏)下”、“指麾(指撝、指挥)”,无言“麾丛”或“麾聚”者,故这个解释于意不安。
笔者认为,“戏”字音“麾”是也,而当读为“撝”,“戏”、“麾”、“撝”古音均晓纽歌部,音同可通,故“麾”与“戏”、“撝”均可通假,[4]《说文》:“撝,裂也。从手爲声。一曰手指也。”段注:
“《易》‘撝谦’,马曰:‘撝犹离也。’按‘撝谦’者,溥散其谦,无所往而不用谦,‘裂’义之引申也。《曲礼》:‘爲国君削瓜者华之’,注曰:‘华,中裂之也。’华音如花,撝古音如呵,故知华卽撝之叚借也。……(一曰手指撝也),《叙》曰:‘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易》‘撝谦’注曰:‘指撝皆谦。’凡‘指撝’当作此字。”
可知“撝”即分裂、溥散义,则“撝䕺(丛)”是两个意思相反字的组成的词语,“撝”为离散,“䕺(丛)”为集聚,它的意思和汉代典籍中常见的“离合”、“散聚”之类词语的意思相同,《淮南子·兵略》:“离合散聚,不失行伍”是也,亦与下二字“奢掩”的文例相同,都是两个含义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
二、《十六经·正乱》中的“自戏”
由《苍颉篇》“戏”用为“撝”之例,让笔者想到了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正乱》中的两句:
“以亓(其)民作而自戏也,吾或(又)使之自靡也。”[5]
这是力黑(墨、牧)向太山之稽询问如何战胜蚩尤时,太山之稽说的话里的两句。对于其中的“戏”的解释,《集成》注云:
“原注:作,起。戏,读为豦,鬬相执(宁按:《说文》作丮)不解。整理小组(1976:63):作,起。戏,争斗。《国语·晋语八》:‘不好弄戏,不过所复。’《左传》僖公九年作‘夷吾弱不好弄,能鬬不过。’可证戏即鬬。”[6]
《说文》:“戏,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段玉裁注:“偏若先偏后伍、偏爲前拒之偏,谓军所驻之一面也。”但古籍中绝无用“戏”为此义者,也无用为“兵”义者,段玉裁也找不到具体的证据,只好说“度旧音义必有用许说者矣”,是无据的揣测。
首先说第二个释义“一曰兵也”可能有文字讹误,王筠《句读》云:
“盖谓兵器名也,未闻。《御览》引作‘弄也’(宁按:《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六引《说文》曰:‘戏,弄也。’),则是《左·僖二十八年传》‘请与君之士戏’也。”
可见,“戏”用作“兵”义古书亦不见其例,故王筠说“未闻”;而作“弄”则明白畅达,其用义典籍常见,《广韵》:“戏,戏弄也”是其义。《古文四声韵》卷四引催希裕《纂古》“弄”作“
北大-王宁:北大简《苍颉篇》“戏丛”别释”,其形与“兵”相近,故当是形近而讹。
其次,古来治《说文》者多在“三军之偏”的“偏”上作文章,却找不到用“戏”为“三军之偏”的直接例子,同时《说文》中训释凡与“戏”有关之字,绝无与“三军之偏”或“偏”、“兵”有联繫者:
《言部》:谑,戏也。
《目部》:䁙,目相戏也。
《竹部》:簙,局戏也。
《人部》:俳,戏也。
《欠部》:𣢑,𣢑𣢑,戏笑皃。
《手部》:摴,舒也。又,摴蒲,戏也。
《女部》:娭,戏也。
《女部》:娆,苛也。一曰扰、戏弄也,一曰嬥也。
所以,许慎释“戏”为“三军之偏”让人费解,“偏”很可能也是个误字,马叙伦先生认为“疑‘偏’为‘旗’之譌字”,[7]笔者怀疑“偏”可能是“俳”之声误,盖二字旁纽双声,真、微二部又是旁对转叠韵关係(主要元音相近、韵尾发音部位相同),古人读书声误,乃误书“俳”为“偏”。故《说文》原文很可能当为“三军之俳也。一曰弄也”,《说文》又言“俳,戏也”,《左传·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杜注:“弄,戏也”,均有互训之意,可为旁证。
马叙伦先生言“戏本义为角力,引申为戏弄”,[8]是很有道理的,“戏”本当是古代军中的一种带有娱乐色彩的比武竞技活动,故其字从“戈”作,示本为军中之事,《国语·晋语二》云“弄戏”是也。又《晋语九》:“少室周为赵简子之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韦昭注:“戏,角力也”;《史记·李斯列传》:“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集解》:
“应劭曰:‘战国之时,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曰角抵。角者,角材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曰:‘案秦名此乐为角抵,两两相当,角力、角伎蓺射御,故曰角抵也。’骃案:觳抵即角抵也。”
这种“觳抵优俳”即“戏”,为军中的竞技类游戏,相当于后来的相扑、摔跤;根据文颖的说法,这类活动里面还包括了武艺、射、御的竞技等,是军中以“戏乐”、“夸示”为目的娱乐比赛项目,当即许慎说的“三军之俳”。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晋楚城濮之战时云:“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斗勃说要与晋之士兵“戏”,让晋侯(文公)观赏,说明“戏”的确是军中的一种娱乐活动。斗勃这么说,是表示他藐视晋师,不把对手放在眼里。由此引申出游戏、戏豫、戏谑、戏乐、戏弄之类的意思,后来一些带有娱乐色彩的竞技活动甚至一些表演也称为“戏”恐怕也是这么来的。“戏”可能有“斗(鬬)”义,但仅仅是一种模拟表演、带有娱乐性质的搏斗,并非是激烈的生死搏斗,所以将《正乱》“以亓(其)民作而自戏也”之“戏”径解释为“鬬”为争斗意是不妥当的。
又读“戏”为“豦”大约是朱骏声的发明,他在《说文通训定声》“戏”字下云:
“(戏)又为豦。《左传》:‘请与君之士戏。’《晋语》:‘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注:‘角力也。’又‘戏不过所复’,《左传》作‘夷吾能斗不过’,亦同。按:斗相丮不解为豦,是戏犹言剧斗也。”
其实“戏”本来就是角力竞技比赛,在《左传》、《国语》中均此义,既非“斗相丮不解”,也不是剧斗义,朱骏声是强行牵合,难以据信。
现在看来,《正乱》将“自戏”与“自靡”同举,“靡”为散义,则“戏”可能也当如《苍颉篇》一样读为“撝”,分裂也,“自撝”即自相分裂,谓内讧闹不和。这两句是太山之稽对力黑(墨、牧)说:“我要让他(蚩尤)的人民起来自己闹分裂,我再使他们自行溃散。”盖自己闹分裂属于内讧,不代表失败;而自行溃散,则表示失败了。这样解释似乎比解释为“鬬”文意更顺畅。
最后附带说一下,张存良先生在其文中言“《说文》竹部:‘笺表,识书也’,犹今人之标注、眉批,于义有徵。”又于注释[5]中言“笺表应连读,表字不应属下句。此《说文》释义体例之一,今正。”
按:此说恐非,历来治《说文》者无如此断句者。《说文》释义体例是事物名称、恒语成词才二字连言,而“笺表”乃汉代以后才有的词彙,非先秦两汉间语,《说文》不得言之也。《说文》此处之断句自来均作“笺,表识书也”,乃释“笺”字之辞。先秦两汉书中不见“琖(笺)表”之语,而多见“表识”一词,如《淮南子·本经》:“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汉书·王莽传下》:“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后汉书·孝桓帝纪》载诏曰:“表识姓名,为设祠祭。”郑玄笺《诗》亦云“笺”而不言“笺表”,《毛诗正义》释“郑氏笺”云:
“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
可见“笺”就是“表识书”之义,断读为“笺表,识书也”不确。



[1]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1页,又76页注[二六]。
[2] Jileijilei:《北大汉简〈苍颉篇〉释文商榷》,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11/14,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33&extra=page%3D2;张存良:《〈苍颉篇〉研读献芹(六)——北大简〈苍颉篇〉释文商兑(四)》,简帛网2015-12-22.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400;胡平生:《读〈苍〉札记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12/21.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87.下引张、胡二先生说均出此两文,不另出注。
[3]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76页注[二六]。
[4] 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663页【撝与麾】条、691页【麾与戏】条。
[5] 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肆)》,中华书局2014年,159页。
[6]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肆)》,160页注[二四]。
[7]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上海书店1985年,卷之二十四第九六页。
[8] 同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