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

北大-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大-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


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
王宁
枣庄广播电视台
1、荆决:《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中的《荆决》一篇,《说明》介绍说:
“《荆决》的‘荆’字指楚,‘决’字同‘诀’,内容是讲楚地筮占的要诀。”[1]
按:《荆决》言“镌(鑚)龟告筮,不如荆决”,“镌龟”是鑚龟而卜,即龟卜;“告筮”(“告”疑当释“吉”,即下引《归藏·本蓍篇》中的“吉”,善也)就是用蓍草占筮,《说文》:“筮,《易》卦用蓍也。”段注:“《曲礼》曰:‘龟爲卜,策爲筮。策者,蓍也。’《周礼·簭人》注云:‘问蓍曰筮。’”故“告筮”是指蓍筮。“荆决”与龟卜、蓍筮并称,则“荆”当与“龟”、“蓍”一样是一种占卜工具,而非是指楚地。《归藏·本蓍篇》讲选用占卜工具的时候有一段说:
“蓍末大于本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荆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荆三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2]
据此可知,古人筮卦的工具有蓍、蒿、荆、箭、竹五种,以蓍最好,故曰“上吉”,吉者善也,故古人筮卦普遍是用蓍。可能五种筮卦工具的筮法各异,故有“五犯”、“五筮”之说,“荆”乃其中之一而已。
因疑所谓“荆决”者,乃以荆为占卜工具而形成的一种筮法,“决”即“卜以决疑”(《左传·桓公十一年》)之“决”,谓以荆占卜决断吉凶。筮法形成之后,占卜工具未必非得用荆,就象易是用蓍草为占卜工具形成的一种筮法,然古人易占未必必用蓍,竹木筹策之类均可使用。
这种筮法与大家熟知的《周易》筮法有别,根据《荆决》的介绍就是用三十根筭,随机分成三份,分别表示上、中、下三个位置,称为上分、中分、下分,每份用四除(少于四的一、二、三不除),除尽的就是四,除不尽的余数就是三、二、一,这样一次筮就得出三个数字,形成一卦,类似易卦中的三爻卦,数字都用“一”组合而成,每爻最大的数是亖(四),最小的数是一;上分、下分横置,中分竖置。
这种筮法,操作程式比较简单,一次即可成卦,得到的数字组合只能有16种,也就是只有16个卦象,远比《周易》、《归藏》的卦象少,仅为其四分之一。书中即记录了这16种卦象(组合),每种卦象都用天干和地支为名,各八个(天干不用庚、辛,地支不用申、酉、戌、亥),系以爻辞,没有专门的卦名,这也与《周易》、《归藏》、清华简《筮法》这类易筮系列的筮书不同。可见《荆决》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筮法体系,与易筮没有很直接的联繫。
《荆决》言“镌(鑚)龟告筮,不如荆决”,是说龟卜、蓍筮都不如荆决之善也。
2、简2:“左手持书,右手操筭”。
按:所持之“书”盖即荆决之筮书,“筭”当即以荆为材料製作的算筹,说明古人在占筮时筮书与算筹是两样必不可少的工具。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云:“君子而不读箸(书)占,则若小人之𤼃(聋)狂而不友”,对于其中的“读箸(书)占”学者们做过不少讨论,笔者认为是读书而占的意思,书就是筮书,[3]从《荆决》的记载看,古人卜、筮时读书而占盖是惯例。
《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艺文类聚》卷六引作“竖亥左手把筭,右手指青丘北。”《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引作“竖亥左手抱筭,右手指青丘北”,疑本《类聚》。今据《荆决》记载看,古人占筮、计数时恐当是右手持筭,《类聚》、《御览》所引未必是。
3、简4-5:“己<甲>:穷奇,欲登于天,浮云如人,气(既)已行之,乘云冥冥。”
原整理者注云:“‘穷奇’,疑指甲为干首,《日·荆》作‘皋椅’。按:天干为奇,地支为偶,甲为干首,乃奇数之极。穷是群母冬部字,皋是见母幽部字,可通假。”(172页注[三])
按:观《荆决》其它爻辞,多用鸟兽之名为辞,如《乙》云“龙处于泽,欲登于天”,《丙》:“有鸟将来,文身翠翼”,《丁》:“[翩翩]蜚(飞)鸟,止阳之枝”,《壬》:“凡(凤)鸟不处,羊羊(洋洋)四国”,《癸》:“玄鸟朝蜚(飞),羊羊(洋洋)翠羽”,等等。那么,《甲》爻辞开始二句言“穷奇,欲登于天”,与《乙》首句“龙处于泽,欲登于天”类比,可知“穷奇”当与“龙”一样应是动物名,似与干支、奇数无关。“穷奇”之兽见于《山海经》:
《西次四经》:“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郭璞注:“或云似虎,猬毛,有翼。”
《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髪,在蜪犬北。一曰从足。”
又《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有兽焉,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勦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亦食诸禽兽也。”注引别本云:“穷奇似牛而狸尾,尾长曳地,其声似狗,狗头人形,钩爪锯牙。逢忠信之人,齧而食之;逢奸邪则擒禽兽而伺之。”
《左传·文公十八年》认为穷奇是少皞氏的不才子,《淮南子·地形》又认为是广莫风神,《后汉书·礼仪志中》又认为是大傩逐疫的十二神之一,总之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很有名的一种异兽。穷奇有翼能飞,爻辞言“穷奇,欲登于天”殆谓其欲飞而登天也。
另外,《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
北大-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
北大-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一神,《日书》乙种作“宛奇”,有学者认为即《后汉书·礼仪志中》中的食梦的“伯奇”,也有学者认为与“穷奇”有关。[4]今按:《后汉书》中十二神中有食梦的伯奇,有食蛊的穷奇,二者显然非一。《日书》所言与恶梦有关,此神当即伯奇。此神名第一个字原简文作“
北大-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右旁并非从“今”,睡虎地秦简“今”多作“
北大-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形,下面是作一折笔,二者不同,而与“
北大-王宁:读北大汉简伍《荆决》札记(均)”的右旁“匀”相同,所以这个字很可能当是从豸匀声,即“𤜼”之或体字,《集韵》读胡涓切,古音是匣纽真部,它可以与“宛”通转(匣影邻纽双声、真元旁转叠韵);而《后汉书》中“伯奇”的“伯”很可能是“𤜼”之形讹,盖“犭”与“彳”或“亻”形近,“匀”与“白”形近。所以此神很可能并非是穷奇。
4、简5:“泰(大)父为祟,欲来义(我)生。”
原整理者注:“‘义’读‘我’,指大父之鬼为祟,将降临我等生人。”(173页注[一〇])
庞壮城先生认为:“‘义’字,或训为‘贼’、‘残害’之义。……指‘大父作祟,欲来残害生者’”。[5]
按:“义”即“仪”之假借字,传世经典中二字通假的例子甚多。[6]《诗·柏舟》:“实维我仪”,《书·益稷》:“凤皇来仪”,《国语·周语上》:“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尔雅·释诂》:“仪,匹也”,这些“仪”都是这个的意思,《荆决》中的“义(仪)”当是靠近或依附意。“泰父为祟,欲来仪生”就是说泰父之鬼魂作祟,準备来依附生人,古人认为鬼魂靠近或依附人是其作祟的一种方式。
5、简7:“登高曲(瞩)望”。
原整理者注:“登高曲望,下丑卦有‘道路曲(瞩)望’。‘曲望’读瞩望。曲是溪母屋部字,瞩是章母屋部字,古音相近。”(173页注[一四])
按:“曲”疑当读“候”。“曲”为溪纽屋部字,然或与侯部喉、牙音字通假,如《庄子·大宗师》言子舆有病,“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淮南子·精神训》则言“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伛偻,脊管高于顶”,是“曲偻”即“伛偻”,“伛”为影纽侯部;又《说文》:“下句曰樛”,段注:“《南有樛木》毛传曰:‘木下曲曰樛。’下曲卽下句也。”“句”为见纽侯部字,“候”是匣纽侯部字,与“伛”、“句”并音近,此均是喉牙音旁纽、侯屋对转之故;“候”、“曲”古音匣溪旁纽双声、侯屋对转,亦音相近。“候望”一词先秦两汉书中习见,如《墨子·备穴》:“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适人。”《后汉书·邓寇列传》:“军到河南,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赍牛酒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道路曲(候)望”与“候望于道”意思相类。
6、简12:冥冥之海,吾独得其光。雷电大阴,吾蜀(独)得阳。
原整理者注:“此卦,《日·荆》作‘冥【冥】者每(海),吾独得其【光】。’”又云:“‘吾独得其光’,海面昏暗,而我独得其光。”(173页注[三一]、[三三])
按:《广雅·释训》:“冥冥,暗也。”“海”、“每”均当读“晦”。《易·明夷·上六》:“不明晦”,马王堆帛书本作“不明海”,可证。“晦”与下文“雷电大阴”之“阴”对文,都是阴暗不明义,作“海”似不协。
7、简14:“中心不乐,相追道路。”
原整理者注:“‘相追道路’,指一路追随大官,希望见到他。”(174页注[四一])
按:“相追”即“相随”,《方言》十二:“追,随也。”《楚辞·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王逸注:“追,随也。”《字彙补·酉集·辵部》:“追,又旬为切,与随同。《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注:‘追,古随字。’”“相随”乃古书习见词语,例子甚多,如《战国策·秦策四》:“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
8、简16:“凡(凤)鸟不处,羊羊(洋洋)四国。”
原整理者注:“四国,东国、南国、西国、北国。”(174页注[四八])
按:唐兰先生《“四国”解》云:“周人好称‘四国’, 其义与‘四方’同。盖商人称‘国’为‘方’,今卜辞所见皆然。称‘四方’者,举‘四海’内之‘方’也。……《商书》无‘国’字,《周书》、《周易》及《诗》始习见之,则‘国’殆周人语也。”同时指出周代文献中有东国、北国、南国之称而无西国,因为周人本居西土,西国即周。[7]“四国”盖指四方诸国,也氾指四方,乃周代恒语。《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归藏》曰:“昔女娲筮张云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四国。’”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归藏》改“四国”为“万国”,[8]其意是矣,其语非也。
9、简18:请谒云若,有欲弗许。
原整理者注:“‘请谒云若’,犹言请谒等事。‘有欲弗许’,犹言有求不允。”(174页注[五四]、[五五])
按:“云”是语中助词,无义,或略同于“乃”。“若”当读若《天问》“后帝不若”之“若”,训“顺”,相当于同意、允许。此二句是说筮得此爻,如果请求谒见会得同意,如果有所欲求则不被允许。
10、简20:“布(甫)有美人,弗召自来。齐其翠羽,或(又)与(举)旌旗。”
按:“齐”疑当读为“赍”,《说文》:“持遗也。”段注:“《周礼·掌皮》:‘岁终则会其财赍’,注:‘予人以物曰赍’”;“与”当依字读,《周礼·春官·大卜》:“三曰与”,郑司农注:“与,谓予人物也。”“赍”、“与”均赠与意。这四句是说始有美人,不召自来,送给她翠羽(当指翠羽作的华盖),又赠与了旌旗。
11、简22:“沛沛羽盖乎,吾谁与持之?”
原整理者注:“‘沛沛’,本来是形容流水,这里指车马行旅川流不息。”(176页注[一〇])
按:“沛沛”即“芾芾”、“巿巿”、“肺肺”、“旆旆”,《广雅·释训》:“芾芾,茂也。”王念孙《疏证》:“芾芾,犹沛沛也。《说文》:‘巿,艸木盛巿巿然。读若辈。’《陈风·东门之杨》篇云:‘东门之杨,其叶肺肺’;《大雅·生民》篇云:‘荏菽旆旆’,义并与‘芾芾’同。”此处“沛沛”乃指羽盖华盛貌。
12、简26:“【吾召不来,或为是】根(恨)。”
原整理者注:“‘或为是根’,读‘或为是恨’。”(176页注[二五])
按:“根”疑当读“艰”。今本《周易》卦爻辞中的“艰”,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均作“根”;《书·益稷》“艰食”,《释文》云:“艰,马本作根。”盖汉代人习惯以“根”为“艰”,但不见用“根”为“恨”之例。简22-23云:“所来不得,或为之患”,“或”疑均当读“又”,“是”、“之”均虚词无义,“为艰”、“为患”意思相类。
13、简29:“海有琅干(玕),南山有时(植)。”
原整理者注:“‘南山有时’,《日·荆》作‘南山有直’,‘时’、‘直’并当读为植。这里是把山中琅玕当成海中珊瑚的移植物。”(177页注[七五])
按:《荆决》中多用神话传说中的人(神)或事物属辞,难以实际求之。琅玕本是一种圆形似珠的宝石,古人认为是神树上结的籽实,故传说琅玕树是生于昆侖虚上的一种神树,《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郭璞注:“琅玕子似珠,《尔雅》曰:‘西北之美者,有昆侖之琅玕焉。’庄周曰:‘有人三头,递卧递起,以伺琅玕与玗琪子。’”《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庄子》曰:“老子歎曰:‘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璆琳琅玕为实;天又为生离珠,一人三头,递卧递起,以伺琅玕。’”琅玕树、玗琪树都是昆侖虚上的神树名,其结的子也称“琅玕”、“玗琪”。
此言“海有琅玕”恐怕也是指昆侖虚上的琅玕,因为《山海经·海内西经》里说“海内昆侖之虚”,古人因而误认为昆侖虚是在海中,《海内十洲记》里说“昆侖,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即其证。
“时”即后之“榯”字,《玉篇·木部》:“榯,树木立也。”《文选·宋玉〈高唐赋〉》:“其始出也嚉兮若松榯”,李善注:“榯,直竖貌。”与“直”或“植”音义并近,可通用。这里当用为名词,即“植物”,指各种树木,故与琅玕对举。此二句意思是海中(神山上)有琅玕树,陆地南山上有各种植物(树木)。
14、简33:“效人祠祀,百鬼莫尝。”
原整理者注:“‘莫尝’,《日·荆》作‘不乡(飨)’。”(177页注[五二])
按:“尝”即《尔雅·释天》:“秋祭曰尝”之“尝”,《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汉书·礼乐志》:“百鬼迪尝”,颜注:“尝谓歆飨也。”《玉篇》:“尝,祭也。”与“飨”意同,均祭祀义。



[1]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69页。下引简文随文注名简号,注文随文注明页码及注释序号,不另出注。
[2]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7页。
[3] 王宁:读《〈殷高宗问于三寿〉散札》,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5/1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25
[4]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325-326页。
[5] 庞壮城:《北大汉简〈阴阳家言〉、〈雨书〉、〈荆决〉、〈六博〉考释零笺》,简帛网2015-11-19.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62
[6] 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658-659页【义与仪】条。
[7] 唐兰:《“四国”解》,《禹贡半月刊》第一卷第十期,6页。
[8]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