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程少轩: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冬至-程少轩: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程少轩: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
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
程少轩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北大汉简第五册《节》篇简三一至三二有如下一表:
冬至-程少轩: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整简
冬至-程少轩: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A段
冬至-程少轩: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B段
冬至-程少轩: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C段
冬至-程少轩:北大汉简《节》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读D段
简三三至三四说明文字如下:
孝景元年,冬至庚寅。上八画之下,即庚寅也。其次画之下,亦夏至之日也。丹画闲,闲一岁也。尽如此,以日次数之,每一画一日也,终而复上,以为常。
整理者解释说:
“画”,此指筒三一中的横画。从最上一画开始数,第八画下的位置代表景帝元年冬至庚寅日。“次画”,即第九画,其下的位置代表冬至庚寅之后的第一个夏至日。简文横画二十七,画闲为二十六日,自八画下数,终而复始七次得-百八十三日,其次画下即为冬至日后一百八十三日的夏至。
整理者解读颇迂曲,且按此算法汉景帝诸年份冬夏至干支日颇多不合。其实,该图像当作如下解读:
第三二简四个“冬夏”,指的是四个连续的年份。四个年份用红色线条隔开,即简文所谓“丹画闲,闲一岁也。”为方便讨论,我们将之自上而下标为A、B、C、D四年。“冬”指对应横线部分推算的是当年的冬至日干支;“夏”指对应横线部分推算的是当年的夏至日干支。
第三一简中黑色横线,代表日期数,即“每一画一日也”。四个年份分别有3+3、2+3、3+2、3+2条黑色横线,合起来为21日。四分曆岁实数为365¼,四年共计360×4+5¼×4日=360×4+21日=1461日。360是六十甲子的倍数,因此按六十甲子推算干支日时,360×4这一部分可以整除,推算时不用考虑。剩余21日不可整除,因此分配在四个连续的年份中——其中三个年份分配五日,一个年份分配六日——这一点与今日通行之格里高利曆法颇相似。这是中国古代阴阳合曆曆法中阳曆元素的体现。
简三三、三四说,“上八画之下,即庚寅也”,是指B年冬至之格对应的干支日是庚寅。“其次画”,指紧接着B年冬之格下面的三道横线。“其次画之下,亦夏至之日也”,指要在前面庚寅日的基础上,再加上三道横线代表的三个干支日,即癸巳日——这一天就是景帝元年的夏至日。
按此算法,一个四年週期冬夏至干支日推算如下表所示:
A文帝后元七年
冬至
前之干支日加3日
乙酉
夏至
前之干支日加3日
戊子
B景帝元年
冬至
前之干支日加2日
庚寅
夏至
前之干支日加3日
癸巳
C景帝二年
冬至
前之干支日加3日
丙申
夏至
前之干支日加2日
戊戌
D景帝三年
冬至
前之干支日加3日
辛丑
夏至
前之干支日加2日
癸卯
*文帝后元六年夏至日干支为壬午。
验诸张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以上各年份冬夏至干支日期与实际情况吻合。
按此推算方法,可以推算出颛顼曆行用期间内各年份的冬夏至干支日。以惠帝二年至武帝元鼎三年为例:
A
冬至
3
惠帝二年
丙子
惠帝六年
丁酉
高后三年
戊午
高后七年
己卯
夏至
3
己卯
庚子
辛酉
壬午
B
冬至
2
惠帝三年
辛巳
惠帝七年
壬寅
高后四年
癸亥
高后八年
甲申
夏至
3
甲申
乙巳
丙寅
丁亥
C
冬至
3
惠帝四年
丁亥
高后元年
戊申
高后五年
己巳
文帝元年
庚寅
夏至
2
己丑
庚戌
辛未
壬辰
D
冬至
3
惠帝五年
壬辰
高后二年
癸丑
高后六年
甲戌
文帝二年
乙未
夏至
2
甲午
乙卯
丙子
丁酉
A
冬至
3
文帝三年
庚子
文帝七年
辛酉
文帝十一年
壬午
文帝十五年
癸卯
夏至
3
癸卯
甲子
乙酉
丙午
B
冬至
2
文帝四年
乙巳
文帝八年
丙寅
文帝十二年
丁亥
文帝十六年
戊申
夏至
3
戊申
己巳
庚寅
辛亥
C
冬至
3
文帝五年
辛亥
文帝九年
壬申
文帝十三年
癸巳
文帝后元元年
甲寅
夏至
2
癸丑
甲戌
乙未
丙辰
D
冬至
3
文帝六年
丙辰
文帝十年
丁丑
文帝十四年
戊戌
文帝后元二年
己未
夏至
2
戊午
己卯
庚子
辛酉
A
冬至
3
文帝后元三年
甲子
文帝后元七年
乙酉
景帝四年
丙午
景帝中元元年
丁卯
夏至
3
丁卯
戊子
己酉
庚午
B
冬至
2
文帝后元四年
己巳
景帝元年
庚寅
景帝五年
辛亥
景帝中元二年
壬申
夏至
3
壬申
癸巳
甲寅
乙亥
C
冬至
3
文帝后元五年
乙亥
景帝二年
丙申
景帝六年
丁巳
景帝中元三年
戊寅
夏至
2
丁丑
戊戌
己未
庚辰
D
冬至
3
文帝后元六年
庚辰
景帝三年
辛丑
景帝七年
壬戌
景帝中元四年
癸未
夏至
2
壬午
癸卯
甲子
乙酉
A
冬至
3
景帝中元五年
戊子
景帝后元三年
己酉
武帝建元四年
庚午
元光二年
辛卯
夏至
3
辛卯
壬子
癸酉
甲午
B
冬至
2
景帝中元六年
癸巳
武帝建元元年
甲寅
武帝建元五年
乙亥
元光三年
丙申
夏至
3
丙申
丁巳
戊寅
己亥
C
冬至
3
景帝后元元年
己亥
武帝建元二年
庚申
武帝建元六年
辛巳
元光四年
壬寅
夏至
2
辛丑
壬戌
癸未
甲辰
D
冬至
3
景帝后元二年
甲辰
武帝建元三年
乙丑
元光元年
丙戌
元光五年
丁未
夏至
2
丙午
丁卯
戊子
己酉
A
冬至
3
元光六年
壬子
元朔四年
癸酉
元狩二年
甲午
元狩六年
乙卯
夏至
3
乙卯
丙子
丁酉
戊午
B
冬至
2
元朔元年
丁巳
元朔五年
戊寅
元狩三年
己亥
元鼎元年
庚申
夏至
3
庚申
辛巳
壬寅
癸亥
C
冬至
3
元朔二年
癸亥
元朔六年
甲申
元狩四年
乙巳
元鼎二年
丙寅
夏至
2
乙丑
丙戌
丁未
戊辰
D
冬至
3
元朔三年
戊辰
元狩元年
己丑
元狩五年
庚戌
元鼎三年
辛未
夏至
2
庚午
辛卯
壬子
癸酉
验诸张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以上推算冬夏至干支日与之基本一致,仅有三处不同:
1.《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文帝五年乙卯夏至,与上表差两日。许名玱《汉简曆日考徵》、朱桂昌《颛顼日曆表》皆作“癸丑”,与上表合。《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文帝十三年壬辰冬至,与上表差一日。许名玱《汉简曆日考徵》、朱桂昌《颛顼日曆表》皆作“癸巳”,与上表合。此二干支日张培瑜先生计算或有误。
2.《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文帝后元四年壬午夏至,差距较大。许名玱《汉简曆日考徵》、朱桂昌《颛顼日曆表》皆作“壬申”,与上表合。张着当为误植。
上表显示,颛顼曆行用期间内,冬夏至干支日存在週期性,週期为80年。罗见今先生曾在《中国曆法的五个週期性质及其在考古年代学中的应用》指出,分至八节的干支日期存在以80年为基数的週期(80、80±23、80±57)。北大汉简的这份表格,利用简单的日期加减推算各年份冬夏至干支,其实就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了这一曆法数学规律。鑒于该表推算冬夏至干支日十分方便,或可将之命名为“冬夏至干支速算表”。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罗见今,《中国曆法的五个週期性质及其在考古年代学中的应用》,《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3辑。
许名玱,《汉简曆日考徵——气朔篇(颛顼曆之一)》,简帛网,2014年6月1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33。
张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大象出版社,1997年。
朱桂昌,《颛顼日曆表》,中华书局,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