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首发)
李亦安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苍颉篇》[1]的内容多可与其他出土简本《苍颉篇》对读,据此我们可以对以往的释读加以校正或补充。此前学者就此多有校正,笔者亦曾发表过一些意见。下面以表格的形式罗列笔者对阜阳汉简《苍颉篇》的其他校读意见,并略作说明,其中()内数字表示北大简简号。
阜阳简号
图版
原释
新释
北大简简文
说 明
C005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蜎(5)
原释误将残存之右旁视爲左旁。
C008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竭(3)
原释未释。字存右旁“曷”。因简面扭曲,笔画略有变形。
C009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纣
纣(1)
左旁下部疑爲“寸”之末笔残笔。
C015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荼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28)
字存左旁,当爲“柰”旁。
C015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龟
虺
虫(29)
对比北大简作“虫”,此字疑爲“虺”字,只是其左旁写作从“元”。
C017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觳
觳(29)
“角”旁残笔可辨。
C020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屏(55)
残笔与“并”相合
C029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枅
枅(54)
《图版选》编号作C27。水泉子汉简七言本《苍颉篇》与此对应之字,张存良先生释爲“𣏨”,[2]惜图版未公布。梁静先生据之释此字爲“𣏨”。[3]从北大简作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及此字右旁上部位置来看,此处当爲“枅”字。
C032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遴
达
达(48)
对比北大简作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此亦当爲“达”字。其右下方斜支上如果是笔画而不是污痕的话,疑即“达”之中竖笔所在,只是简面裂开而已。
C039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幋
幋(17)
左侧残笔,上爲“舟(月)”之残;其下下尚有笔画,似即“巾”之残。
C043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鬾
鬾(40)
此字残笔与北大简作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相合,似亦当爲“鬾”。
C044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卖
赍
赍(42)
从轮廓看,上部与“齐”相合,而与“卖”之上部不合。就笔画而言,“贝”上此残字作两横笔,而“卖”则作两竖笔。
C045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毒
尔(玺)
玺(39)
汉简“毒”字上部皆写作两重,作“土”形或“㞢”形,如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武威汉简》73、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武威汉简》87b、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银雀山汉墓竹简》374、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北大汉简《苍颉篇》简3、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阜阳汉简《苍颉篇》C007。此字写作三重,与之不类。仔细辨别,可以发现此字下部左侧有一竖笔,中间爲四个“×”形(右旁两个略残),残存文字当是“尔”,读爲“玺”。其下笔画残去,不知是否有“土”旁。
C090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70)
字存左旁之“昬”,右旁残笔亦与北大简作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之右旁相合,此字亦当爲“
北大-李亦安:据北大汉简校读阜阳汉简《苍颉篇》”
[1]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2] 张存良《水泉子汉简七言本〈苍颉篇〉蠡测》,《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2010年,68页。
[3] 梁静《〈苍颉篇〉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12年6月,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