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
读《封许之命》散札
王宁
枣庄广播电视台
本文是笔者在阅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伍)》中《封许之命》之《释文》、《注释》及《清华简第五册整理报告补正》(下简称《补正》)时,1陆续写下的几条不成熟的意见,其他诸家之说,择善而从。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1、则隹(惟)女(汝)吕丁。【2】
按:吕丁为吕国初封之君,根据原整理者注,传世典籍只称之为“吕叔”、“文叔”、“大叔”或“甫侯”,其名则不见称。怀疑即《逸周书·世俘》中的“吕他”,《世俘》言在武王克殷之后,“吕他命伐越、戏方”,孔晁注:“吕他,将也”,已经不能知道他是什么人,可他是文、武时期吕氏中仅见于载籍的二人之一(另一个是太公吕望),说明他的身份地位不一般。古“他”、“佗”、“它”通用,“也”、“它”亦同字,怀疑“吕他”本作“吕也”,元代的周伯琦《六书证譌》卷一中已经指出:“也,古匜字”、“也,古文以为匜字”,是也。“也”古音余纽歌部,而歌部与支部相近,故《说文》载“鬄”字或作“髢”,“鬄(髢)”《广韵》他计切,定纽支部,亦可从“也”声,段玉裁云:“古易声在十六部,也声在十七部,合韵最近。此字今音大计切,于也声得之。”故怀疑吕丁之“丁”(端纽耕部)先音转为支部舌头音字而写作音近的“也”,后又转写为“他”。盖吕丁常从周王征伐,威武而严谨,即下文所谓“桓桓不茍”;亦参与武王伐殷,并伐越、戏方,与下文言其“捍辅武王,攼敦殷受,咸成商邑”的记载吻合。以其功大,故周王封之于许为侯。
2、肇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右)玟(文王)。【2】
按:“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字,月下听泉(郭永秉)先生指出“简2从‘橐’初文之字,内部实从‘臤’之初文得声,上部丁形的墨块十分清楚,原释从‘又’非是”、“我疑或可读‘肇贤文王’,即进献贤人于文王。”2郭先生言此字从“臤”读为“贤”之说可从,此字疑是“紧”之本字,从橐会意,从臤得声,盖即口袋包裹紧束义,此读为“贤”,《说文》“贤”字下段注:“《小雅》:‘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传》曰:‘贤,劳也,谓事多而劳也。’故《孟子》说之曰:‘我独贤劳。’”事多劳为贤,故“肇贤文王”即“始劳文王”,言吕丁自文王时已经为周室效力。
3、䛑(毖)光厥剌(烈)。【2】
原整理者注:光,《诗·韩奕》郑笺:“荣也。”
按:《尔雅·释诂》:“烈,光也”,郝懿行《义疏》:“《说文》云:‘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释名》云:‘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诗·南山有台》传:‘光,明也。’《敬之》传:‘光,广也。’《皇矣》传:‘光,大也。’三训不同者,按《说文》‘光’古文作‘炗’,‘广’从黄声,‘黄’从炗声,‘庶’亦从炗,与‘广’同意,故‘光’训广也;‘广’与‘大’同,故训大也。”古人以“剌(烈)”代指功业,以“光”形容之,有“明”、“广”、“大”等义,故有“光烈”之语,《书·洛诰》:“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孔传:“于汝大业之父武王,大使我恭奉其道。”“光烈”犹后言“丰功伟绩”。“光厥烈”乃使文王的功业更加显明广大之意,“荣”非其训。
4、𧻚=(桓桓)不(丕)茍(敬)。【3】
按:《尔雅·释训》:“桓桓、烈烈,威也。”《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孔传:“桓桓,武貌。”威武义。“茍”字原简文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放大图版: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
孟蓬生先生指出此字非用为“敬”的“茍”,释为“𧰲”,读“弛(伿)”。3笔者认为此字可能是从犬口声,即“狗”之或体。“狗”字殷代的《狗宁簋》、西周的《长子狗鼎》中已有,从犬丩声,4清华简二《系年》中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112简),从犬句声。《系年》“犬”字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136简),“献”字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31简),“犬”的写法是先写一个L形竖折笔,再写下面人形的笔画,看看上面的放大图版即可知道,《封许》中的这个字,也是先写了一个L形的竖折笔,又写了和它相连的那个つ形的笔画,因为两个横行的笔画连在了一起,看上去象一个长横了。相当于犬腹部的那一撇笔,在此字中被声符“口”取代,故简文此字很可能即“狗”字的或体,“狗”与“茍”古字通,5“不狗”即“不苟”,乃先秦两汉文献中常见的词语,“桓桓不苟”即威武而严谨不随意。
5、女(汝)隹(惟)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臧)耆尔猷。【5】
原整理者注:臧,《说文》:“善也。”耆,《左传》宣公十二年杜注:“致也。”
按:ee先生认为“‘臧耆尔猷’应读爲‘壮耆尔猷’,壮、耆都是强的意思。”6可从。“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字当读为“壮”。耆,《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不懦不耆”,杜注:“耆,彊也。”《广雅·释诂一》:“强也。”“壮耆”即汉人言之“壮强”,《论衡·效力》:“此言贤人亦壮强于礼义,故能开贤,其率化民。”又曰:“管仲有力,桓公能举之,可谓壮强矣。”
6、柬(简)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乂)亖(四)方不𢦚。【5】
原整理者注:𢦚,《说文》读若“踝”,此处读为“果”,《孟子·尽心下》赵注:“果,侍也。”史墙盘(《集成》10175):“方蛮无不𢦚见。”侍见有朝见之意。
按:“𢦚”前人或释“埶”、“伐”、“踝”等,7恐均不确。此字象人捧戈格斗形,即格斗之“格”的会意本字,或者说是格斗之“格”比较早的写法,亦即《说文》之“𠲱”,云:“枝𠲱也。从丯各声。”这个字应该是双声符的字,“丯”古音见纽月部,“各”见纽铎部,月、铎二部通转音近。《说文》言“𢦚”读若“踝”,盖与“丯”声为歌月对转;而“格”古或通作“假”,古音见纽鱼部,与匣纽歌部的“踝”旁纽双声、鱼歌通转音近。在金文中此字多用为人名,而《二祀邲其卣》:“既𢦚于上下帝”(集成5412.3)、史墻盘:“方蛮无不𢦚见”(集成10175),及本文“简乂四方不𢦚”,应都是用为来格之“格”,“不𢦚(格)”即不来。《说文》中虽收“𢦚”字,然典籍中无用之者,盖均以“格”为之。
7、璁(葱)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衡)、玉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6】
原整理者注:“玉”下一字疑係“睘(环)”字之讹。毛公鼎、番生簋(《集成》四三二六)均有“葱黄(衡)”和“玉环”。
《补正》中许可先生认为即“玉瑵”。
按:毛公鼎、番生簋铭文中“葱黄”后跟的是“玉环”和“玉㻌(瑹)”两种玉器。“㻌”所从“余”的写法是上下两个“余”重叠的“𠎳”,《说文》言“读与余同。”传世典籍中“㻌”或作“瑹”,《玉篇·玉部》:“《广雅》云:‘瑹、班,并笏也。’又美玉。”“玉㻌”当即玉笏,《广雅·释器》:“瑹、珽,笏也”,王念孙《疏证》:“笏,《说文》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穆天子传》作曶,《士丧礼》注云:‘今文笏作忽’,并字异而义同。”《说文》:“珽,大圭。长三尺,抒上,终葵首”,段注:“见《玉人》,注曰:‘王所搢大圭也,或谓之珽。终葵,椎也,爲椎于其杼上,明无所屈也。杼,杀也。’按《玉藻》谓之‘珽’,注云:‘此亦笏也。珽之言挺然无所屈也。’《典瑞》曰:‘王晋大圭以朝日’,《鲁语》曰:‘天子大采朝日’,《管子》曰:‘天子执玉笏以朝日’,皆谓此。”由此可知,金文中的“玉㻌”实即一种玉圭,亦即玉笏。简文中的这个字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易泉先生认为:“上为日,中为亦,下为否,其中‘亦’分叉的两笔和‘否’上的横笔为同一笔。从日从亦,见于上博《缁衣》18简的‘廛’。如此字上中二部分可看成廛的省写。”8易泉先生的看法很给人启发,不过,此字如果中间是从“亦”,那么下面的“×”和“口”实在无法分析。故窃意此字当从日、尒、吝,清华简“尒”字作为单字用时皆在中间的竖笔上加横笔,而在用为“尔”上部的构件时则多不加,清华简《系年》中的“尔”多如是。9“吝”是声符。“吝”这个字今读良刃切,但在这里很可能是“呅”的异构,是为了构形方便将口放在最下面。《集韵·上声五·十八吻》以为“呅”是“吻”的或体,那么简文的这个字除去“尒”的部分,可以分析为从日呅(吻)声,很可能就是“曶”的异体,那么简文的这个字所从的“尒”当是义符,其本为尖锐义,表示笏的“杼上”或“杀上”,谓其上部尖窄也,故此字当是用为笏板之“曶”的专字。“笏”在《集韵》中有呼骨切(晓纽物部)、武粉切(明纽文部)、文拂切(明纽物部)三种读音;“曶”字或作“昒”,《集韵》中也有呼骨切(晓纽物部)、文拂切(明纽物部)两种读音。“笏(曶)”在古音中很可能是也读明纽物部或明纽文部字,故简文此字从“呅(吻)”得声,当释作“曶”而读为“笏”,“玉笏”即金文中的“玉㻌”,亦即《广雅·释器》所说的“珽”,《左传·桓公二年》:“衮冕黻珽”,杜注:“珽,玉笏也。”《管子·轻重己》:“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笏。”此亦玉器(《说文》训“珽”为“大圭”),故与玉类的葱衡(珩)同列。
8、攸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胁)。【6】
原整理者注:此处“攸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的“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难于“勒”通,试读为“胁”,《广雅·释器》:“马鞅谓之胁。”
暮四郎先生认为:“此字实际上是从四个‘力’形,中间二‘力’因部分重叠而有所省简,并不从‘豕’。此字当是从‘力’声,当读爲‘勒’。”10按:此说可从。这个字当即“劦”字,“劦”古有二读,一为胡颊切音协,一为力制切音戾,《说文》“劦”字下段注:“按此字本音戾,力制切,十五部。”此字在此应音戾,与“勒”同来纽双声、质职通转音近。《广雅·释器》:“羁、䪂,勒也”,即此。
9、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7】
原整理者注:二字从毛,当係毛织品名。
按:此二字从所处的位置看,当是车马用器无疑。第一字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yushiawjen(瑜小桢)先生认为“可能是‘万’字,左下从虫。”11明珍先生认为第一字“左从毛,右从万,或许是‘𡳱’字”;第二字认为“左上从毛,右上从‘卒’……或许是‘𡳝/㲞’字。”12第一字从“万”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万”所从的“九”与左下的“毛”共用了交叉形笔画,同时右边的短斜笔本当与相邻的横长笔连续,因为抄手转折时行笔太快写断了,所以才写作如此奇怪的形状。在此疑读为“幔”,亦即《说文》所说的“幰”,训“车幔也”,又称“幨”,可能相当于《毛公鼎》、《番生簋》里的“虎冟(幂)”。第二字字形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马楠先生在《补正》中指出“或非从爰,当从爯”,是也。此字除去“毛”的部分,应该是“爯”字,楚简文字如“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郭.成.22)、“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郭.鲁.5)、“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上博2.子.9),均与此形略同,此字“又”上那个类似“大”形的一撇写得甚长,与“又”上面的横笔重叠了。故此字当分析为从毛爯声,疑即“绳”或“縢”字之异构或假借,盖绊、纼之类,也可能是《诗·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的“縢”,古传注以为车上束弓的绳子。此幔、绳(縢)均车马所用之物,以毛编织而成,故字从毛。
10、雚(鑵)、钲。【7】
谢明文先生认为:“雚(鑵)”实指宋人所谓觯这一类青铜酒器,而“钲(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是“爵”的别称,故它实指青铜爵这一类酒器。因此“雚(鑵)”、“钲(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相配,其实就是“觯”、“爵”相配。13按:谢先生之说当是。金文从爵正声的字可能就是“觞”字一种或体写法,古人用爵盛酒而饮曰觞,故“觞”亦可为“爵”之异称,《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韦注:“觞,爵名。”《吕氏春秋·当务》:“觞数行”,高注:“觞,爵也。”《战国策·秦策》:“王觞将军”,鲍注:“觞,酒爵也。”其字从“正”者,当是会意兼形声,取爵有足可征行义,所谓“行觞”、“行爵”者也。“正”古音章纽耕部,“觞”书纽阳部,章、书旁纽双声、耕阳旁转叠韵,读音相近。14故此文中之“钲”疑当视为“觞”的通假字,指爵。
11、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7】
原整理者注:“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试读为“遂兆”,《国语·晋语三》韦注:“兆,见也。”
按:从此二字所处的位置看当是器名,释为他义均非是。“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上博简《周易》用为“遯”(定纽文部),帛书《周易》作“掾”(余纽元部)、“椽”(定纽元部),故又怀疑简文此字当释“腞”,《集韵·上声五·二十一混》:“腞、腯、豚:行曳踵。或作腯、豚。”其注音与“遯”、“遁”并杜本切,定纽文部;而《上声六·二十八獮》云:“腞,篆也”,注音陟兖切,定纽元部。“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当分析为从此兆声,“此”《说文》训“止也”,则此字很可能是“到”的异构,《尔雅·释诂》、《说文》均曰:“到,至也”,至此则止,故从“此”会意,与“到”从至刀声之取意略同。首先是此二字可以是两种器物,前者可能是“敦”,《尔雅·释丘》孙炎注:“敦器似盂”,《广雅·释器》作“𥂦”,亦云“盂也”。后者当是“铫”,“到”、“铫”端定旁纽双声、同宵部叠韵,《广雅·释器》:“鋗谓之铫”,王念孙《疏证》:“《说文》:‘铫,温器也。’《众经音义》卷十四云:‘铫似鬲,上有镮釜也’”,是一种釜。也有可能是“铫锐”的简称,亦即盂,《方言》五:“盂,宋、楚、魏之闲或谓之盌,盌谓之盂,或谓之铫锐。”《广雅·释器》:“𥂦、铫锐,盂也”,两种均是盂类器物。还有一种可能是此二字为一种器物名,“腞到”读为“锐铫”,“锐”、“腞”同定纽双声、月元对转音近。“锐铫”即“铫锐”的倒文,是指“盂”这一种器物。“铫锐”为双声词,黄侃先生曰:“双声叠韵连语,倒言与正言同”,15此亦是也。
12、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7】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秉太一者先生认为“当可联繫包山简266‘二勺(毛+斗)、二祈’来进行解读。‘二祈’之‘祈’,李家浩先生曾读作‘巹’,可从。清华简‘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字,从形体上分析,当从‘斤’得声,亦可读作‘巹’。”16按:此说可从。“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从老斤声,可能是“耆”之或体,“祈”从斤声而与群纽脂部的“祁”通假,17而“祁”、“耆”古音同通用,如《礼记·郊特牲》:“伊耆氏始为蜡”,郑注:“伊耆氏,古天子号也。”《释文》:“或云即帝尧是也。”而《太平御览》卷八〇引《帝王世纪》言帝尧“祁姓也”,又曰“或从母姓伊祁氏”,“伊祁氏”即“伊耆氏”,可见“祈”、“祁”、“耆”古都是音近可通的。“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从斤声读为“巹”固当,正字作“𧯷”,《说文》训“蠡也”,即瓢,《礼记·昏义》:“合卺而酳”,郑注:“破瓢爲巵也。”《广韵》:“卺,以瓢爲酒器,婚礼用之也。”又:“耆”古通“黎”(《书·西伯戡黎》“黎”或作“耆”),与“蠡”双声音近,《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通俗文》曰:“瓠瓢为蠡”,《古今韵会举要》卷四《平声上·八齐》下“蠡”与“黎”同怜题切,训“瓠瓢”。《方言》五:“㼖,陈、楚、宋、魏之间或谓之箪,或谓之,或谓之瓢。”郭璞注:“㼖,瓠勺也。”“㼖”即“蠡”之后起专字。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原整理者注:“‘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即‘勺’字。”按:字从爪从勺、勺亦声,当即“酌”本字,会手持勺斟酌意。“酌”、“勺”通用,《礼记·内则》:“十三舞《勺》”,郑注:“勺与酌同。”此用为“勺(杓)”。“耆(𧯷、蠡)”、“勺”均挹取之器,故同列。
13、𠁁、周(琱)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匚)。【7】
“𠁁”字原字形作“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暮四郎先生认为:“此字上从卯,下从豆,当是从‘卯’声,似可读作‘鍪’,上古‘卯’声、‘矛’声字多通用。‘鍪’是战国时秦人使用的一种炊食器。”并将“周”读为“周(舟)。”18末字华东师範大学中文系出土文献研究工作室认为当从匚金声,读为“禁”。19按:单就字形而言,言首字从卯从豆是对的,但是上面的“卯”形实“𠁁”上面笔画的演变,这一点苏建洲先生已经明言之,并肯定了原整理者释“𠁁”的说法,20应该是对的。而将此字形误解为从卯实自汉代亦然,《史记·秦始皇本纪》:“尧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饭土塯”,《索隐》:“如字,一音镂。一作‘簋’。”《集解》引徐广曰:“吕静云:‘饭器谓之簋。’”《李斯列传》作“饭土匦”,《汉书·司马迁传》作“饭土簋”。《广韵·去声·四十九宥》:“塯,瓦饭器也。”《集韵·去声八·四十九宥》:“塯,瓦器,尧舜饭土塯。通作溜。”然先秦实无器物名“塯”者,故或改作“匦”或“簋”。今按其字本当作“留”,盖即从卯从豆的“𠁁”字之误读,“𠁁”则“豆”之假借字,“土豆”即瓦豆,今所谓陶豆者,古人用以盛食之器。秦汉人以为其从“卯”当与“留”同,故误读为“留”而又书作“塯”,《索隐》言“一音镂”,“豆”、“镂”定来旁纽双声、同侯部叠韵,明系一音之转。汉人以讹传讹,遂以“留”为豆矣。《文选·张平子〈南都赋〉》:“梬枣若留”,李注:“《广雅》曰:‘若留,石榴也。’”石榴的果实形状若阖盖之豆,故名“若留”,实即若豆矣。后二字读为“舟”、“禁”,可从,“舟”是承器的托盘,“禁”是棜禁,如案无足,亦用以承器,二者同类器,故同列。
14、𨥑(觥)。【7】
原整理者注:“𨥑”字所从之“卝”为《说文》“磺”字古文,“觥”字《说文》正体作“觵”,都是见母阳部字。
按:今本《说文》以“卝”为“磺(矿)”之古文,段玉裁将其移于“卵”字下,增“古文卵”三字,并于“磺”及“卵”字下辨之甚详,以为汉代人以“卵”释“磺”,并非言“卵”为“磺”之古文,更不读“磺”,今本是后人由于误解而妄改,王筠《句读》亦讚成其说,皆是也,故此字释“觥”恐不可靠。石小力先生已指出“当隶定作从金从卵”,21其说甚是。“卵”后音转为“蛋”(来、定旁纽双声),而古实无用为“卵”义的“蛋”字,只称“卵”。在此可能是指“觛”这种器物,《说文》:“觛,小觯也。”段本改作“巵也”,注云:“各本作‘小觯也’,《广韵》同,《玉篇》作‘小巵也’,《御览》引《说文》亦作‘小巵也’。今按‘巵’下云:‘圜器也。一名觛。’则此当作‘巵也’无疑。”《说文》言“卮”为“圜器也”,《急就篇》颜注云“饮酒圆器也”,《字略》云“圆酒器也”,疑觛之器腹形如卵(爵腹亦有如卵者),故亦称“卵”,音转为“觛”,“觛”、“蛋”音同。简文此器为铜铸,故加“金”旁。
15、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卣)、㤩(格)。【7】
原整理者注:“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字从舀声,与“卣”同属余母幽部。㤩,即“恪”字,疑读为“格”,指放置器物的庋架,故列于诸器之下。
按:《方言》十三:“箄、篓、籅、䈱,𥴧也。江、沔之间谓之籅,赵、代之间谓之䈱。”郭璞注:“𥴧,古筥字。”“䈱”即“筥”,盛粮食的筐子。“格”或作“阁”,《礼记·内则》:“大夫七十而有阁”,郑注:“阁以板爲之,庋食物也。”但这种东西与前述诸器不类,疑“㤩”当读为“笿”,《说文》:“桮笿也”。又作“𥯛”,《方言》五:“桮𥯛,陈、楚、宋、魏之间谓之桮𥯛,又谓之豆筥,自关东西谓之桮𥯛。”郭璞注:“盛桮器笼也。”又作“𥯚”,音与“恪”同,《集韵·入声十·十九铎》:“𥯚,笼也”,实即“笿(𥯛)”。盖“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㤩”即“䈱”、“笿”,均盛物之筐,前者盛食,后者盛器,其物同类,故并列于后。
16、余既监于殷之不若,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童才(兹)𢝊(忧)【7-8】
原整理者注: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字内似从帀,即“师”,为心母脂部字,疑读为“稚”。……“稚童”为谦词,《书·顾命》成王自称“在后之侗”,孔传以“侗”为“侗(僮)稚”。才,读为“兹”,“兹忧”即“忧兹”倒文。
按:原整理者理解似乎不确。首先,商、周王者谦辞不见有“稚童”之说,而称“沈人”、“沈子”或“沖人”、“沖子”,均童子之意,“沈”、“沖”通用,此董珊先生已言之;22又或称“小子”,但无自称为“稚童”者。其次,从《封许之命》本文看,此周王或自称“余一人”(5简),或自称“余”(7简),或自称“朕”(8简),并不见自称为童子者。同时,上句已经自称“余”,此处再用“稚童”自称,有重複之嫌,故“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读“稚”恐有问题。字从构形上看,“
王宁:读《封许之命》散札”从囗帀声,当即周匝之“匝”的或体,《说文》:“囗,回也。象回帀(匝)之形”,从囗与从匚会意本同而以从“囗”义更胜。“匝”本字作“帀”,《说文》:“周也。”徐注:“一岁往反而周帀也。”段注:“按古多假‘襍’爲‘帀’。”《文选·班孟坚〈西都赋〉》:“列卒周匝”,《艺文类聚》卷六十一引作“周迊”。由此而言,“匝童”疑当读为“憯恸”,“匝”与“憯”精、清旁纽双声、缉侵对转叠韵音近;“童”、“恸”同定透双声、同东部叠韵音同。《说文》:“憯,痛也”,“恸”或作“𢣛”,《论语·先进》:“子哭之恸”,《集解》引马注:“恸,哀过也”,皇疏:“恸,谓哀甚也。”“憯恸”即沉痛悲哀之意,相当于后来说的“憯痛”或“惨痛”,均表示极度悲哀、悲伤的意思,《白虎通·崩薨》:“《书》‘殂落’、‘死’者,各自见义。尧见憯痛之,舜见终各一也。”只是在先秦“憯恸”并非固定词语。那么,“才忧”当读为“在忧”,是“在忧服”的简称,《礼记·檀弓下》:“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吕氏春秋·开春》:“叔向之弟羊舌虎善栾盈,栾盈有罪于晋,晋诛羊舌虎,叔向为之奴而朡。祈奚曰:‘吾闻小人得位,不争不祥;君子在忧,不救不祥。’”“在忧服”、“在忧”均服丧之意。简文载周王对吕丁说:“余既监于殷之不若,憯恸在服,靡念非尚(常)”【8-9简】,“不若”当即“上帝不若”之省语,“若”即“顺”,谓上帝不认可;靡,《尔雅·释言》“无也”,“靡念”即“无念”,《诗·文王》:“无念尔祖”,毛传:“无念,念也”,《小尔雅·广训》:“无念,念也。”“靡”与“无”在此均为加强语气的虚词,无义。这是王说我鑒于殷人不受上天的认可[而灭亡],即使是在极度悲伤的服丧期间,仍然担心会发生非常之事。读通了该句即可知道,这位“王”必定是周成王,此时武王刚死,天下未定,周王室亦人心不稳,故成王在忧服之中仍然“靡念非常”。由此而言,吕丁从文王至于成王,已经是三朝老臣,资历不亚于周公、召公、太公等人;其之封许,则距克殷不远,且在武王死后不久,成王尚“在服”之时也。《史记·周本纪》、《封禅书》并言武王克殷后二年就死了,大概近乎事实。
1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伍)》,中西书局2015年。李学勤:《封许之命》释文、注释,见该书117-123页。文中称“原整理者”。另: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清华简第五册整理报告补正》,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2015-04-08.文中称《补正》。
2 苏建洲:《〈封许之命〉研读札记(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4/18.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0. 文下1楼评论评论,发表日期:2015/4/18
3 孟蓬生:释清华简《〈封许之命的“𧰲”字〉——兼论“𧰲”字的古韵归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4/21.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2
4 字形见董莲池:《新金文编》,作家出版社2011年。1404页。
5 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339页【狗与茍】条。
6 《清华五〈封许之命〉初读》(下简称《初读》),简帛论坛•建波研读,开贴日期2015-04-09. 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246&page=1 1楼,发表日期:2015-04-22.
7 参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1974年。1605-1606页引诸家说。
8 《初读》10楼,发表日期:2015-04-10.
9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文字编》,中西书局2014年。字形参看21页“尒”、96页“尔”。
10 《初读》27楼,发表日期:2015-04-14.
11 《初读》11楼,发表日期:2015-04-10.
12 《初读》18楼,发表日期:2015-04-11.
13 谢明文:《谈谈青铜酒器中所谓三足爵形器的一种别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4/1.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79
14 耕、阳二部最近,故二部之字通假现象在古书中较常见,如【罃与英】、【罃与盎】、【荆与京】、【荆与庆】、【荆与羌】、【駉与駫】、【郢与鞅】等等甚多,并见《古字通假会典》相关词条。
15 黄焯:《训诂学笔记》,收入黄侃《黄侃国学讲义录》,中华书局2006年。第279页。
16 《谈谈青铜酒器中所谓三足爵形器的一种别称》下第1楼评论,发表日期:2015/4/2.
17 《古字通假会典》569页【祁与祈】条。
18 《初读》29楼,发表日期:2015-04-14.
19 华东师範大学中文系出土文献研究工作室: 《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书后(一)》,简帛网2015-04-12.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95
20 苏建洲:《〈封许之命〉研读札记(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4/18。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0
21 《初读》17楼,发表日期:2015-04-11.
22 董珊:《释西周金文的“沈子”和〈逸周书·皇门〉的“沈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6/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