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宁:从“丂”说到“噬”


从“丂”说到“噬”
王宁
枣庄广播电视台
一、丂
甲骨文中的“可”字写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18892)、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18895)等形,《说文》:“可,肎也。从口𠀀,𠀀亦声。”《说文》:“𠀀,反丂也。读若呵。”“可”这个字的释读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它所从的“𠀀”,许慎的解释是“反丂”,可是我们知道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字形,没有什么正反之别,“可”也可写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2218反),所以说“𠀀”就是“丂”,当然它和后来被隶定为“丂”读苦浩切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36777)不一样,二者的差别很明显,读若呵的“丂”是一横笔的端部加下垂弯曲的竖笔,读苦浩切的是横笔中间的下面加弯曲的竖笔,显然不能当成一个字。本文说的“丂”就是读若呵的字形。
“何”字,一种是象人荷戈形,如“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29730),还有一种是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27424)、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27081)、所荷的东西就不像戈,而是一长柄下面直接带一下垂的头,它应该就是“丂”;还有一种是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20239)、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6787),看上去也象荷戈,但是仔细看所荷的东西,和“戈”的写法不同,但这种东西和戈很相似,有内,这个应该也是“丂”。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是“戈”的减省形,其实不然,这个可以由“河”字为旁证。
甲骨文“河”大体有三类写法,一类是“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屯673),从𡿨(涓本字)荷声,“荷”象人荷担形;一类是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 (合30430),是从何,象人荷丂形;还有一种简化写法是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1052正)、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177),这种写法最多见,是从𡿨丂声,所以也有学者隶定为“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可以看到所从的“丂”的写法是很清楚的,上面一倾斜的横笔,下垂的一笔是弯曲的。
这种一横笔加一弯曲竖笔的写法不是唯一的形体,甲骨文中有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9663)字,也写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8755正),《新甲骨文编》收入“𠱫”字下。[1]这个字所从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这部分,过去一般认为是一个象形字,但是它也写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此字的独体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6450)或“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940正)、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21305)、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20236)等形,小篆中继承的就是最后一种形体,隶定作“䇂”,现在也或隶定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这个字形显然不是一个独体的象形文,而应该分析为从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从丂,“丂”的竖笔写法一是仅作一弯曲的竖笔,一是作刀形,可见“丂”是一种刀类用器。
从“丂”的字形和读音上考察,它应该就是“鐹”之初文,就是一种大镰刀,也称为“锲”。《方言》五:“刈钩,江淮陈楚之闲谓之鉊,或谓之鐹;自关而西或谓之钩,或谓之鎌,或谓之锲。”其中“鐹”、“锲”音近(见溪旁纽双声、歌月对转叠韵;又“锲”又读古屑切,则同见纽双声),二者显然存在音转的关係。《说文》中无“鐹”字,只有“镰”、“锲”、“鉊”,云:“镰,锲也”、“锲,镰也”、“鉊、大镰也”,没有说到“鐹”,不过“鐹”可能是比较早的读音,当是来源于“戈”,因为鐹的形制类似戈而取其声,故大多从“丂”得声的字如“可”、“何”、“河”等字与“鐹”、“戈”古音都在见纽歌部,《说文》说“𠀀”读若“呵”,显然也是这个原因。
古代的镰和今天收割庄稼的镰形制差不多,而有大小之分,大概镰、鐹是比较大的,现在常见的收割庄稼的小镰刀古称“铚”(《说文》:“穫禾短镰也”)。甲骨文里表现的就是一种大镰的样子,《墨子·备城门》:“镰柄长八尺”,《六韬·军用》:“芟草木大镰,柄长七尺以上”,显然是长大的镰,有的有内,有的无内,它与戈的样子略似而不同,援比戈长而弯,只因为“戈”、“鐹”音同,所以“何”字或作荷戈形,或作荷丂形,应当也是从其声,无所分别。
这种大镰现在中原地区所见不多,但是在新疆、内蒙等地的牧民打牧草还在使用,如下面所引新疆日报网上的一张照片,[2]其中人物荷镰的样子可以与上引甲骨文的“何”的字形参看: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
二、䇂
“䇂”这个字,甲骨文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所从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的部分,刘洪涛先生认为:“甲骨文‘剗’字所从之‘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也象一种工具之形,如果不是Y之省,则是一种广刃的锹类工具。”[3]是正确的,它是古代的一种用来刬除草木或挖掘的工具,在“丂”上加个“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大概是表示此工具有芟除之功能,或者表示用此器芟除之义。
《说文》说“䇂,辠也。……读若愆”,桂馥《义证》:“读若愆者,《广韵》以‘䇂’为‘愆’之古文。”“𠱫”字从之得声,《说文》:“𠱫,语相诃歫也。从口歫䇂。䇂,恶声也。读若櫱。”但从字形上看,“辠”显然非其本训,“读若愆”也非其本音,这个问题,王国维在《毛公鼎铭考释》一文中早已经论述过,他认为:
“(䇂)其音当读如櫱,不如愆。何以证之?曰凡《说文》中从䇂从辛之字,其音多与櫱近。《口部》𥩮(宁按:即𠱫)从䇂口,读若櫱。案䇂、𥩮一字,则亦当读若櫱。”[4]
王国维的看法大致是对的(“𠱫”非读若櫱,见下)。“䇂”字很可能是“锲”的本字,它的本义当是用鐹刈除草木,反过来刈除草木的工具也可称“锲”,这个字当是从丂声,二者是歌月对转的关係。所以,“䇂”字本当读若“锲”,当然王国维说当读若“櫱”也不能算错,因为“锲”、“櫱”古音溪疑旁纽双声、同月部叠韵音近;《说文》所说的“读若愆”,很可能是从“锲”声转过去的,因为“锲”、“愆”二字古音同溪纽双声、月元对转叠韵,也比较接近。
甲骨文“艾”字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8315)、“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18483)、“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31267),第一例看上去是从“乂”,但从字形上看,分明是个有内的“丂”,就是鐹(镰刀)的象形,整个字形就是用丂(鐹)割草的样子;后二例从“䇂”,则是用锲割草的样子。这也足证“丂”、“䇂”的音义相同或相近。
在卜辞中“䇂”用为人名、地名或方国名,故无法据之分析具体字义。
三、辥
王国维在《释辥》一文里已经指出卜辞中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就是“辥”,也就是经典中乂、艾之本字,而训“治”的“䢃”则是“辥”字之譌。[5]唐兰先生同意王说并做了进一步引申,举出青铜器铭文中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字,结合出土文物认为左旁就是古代农具中的“刈”,是一种带齿的农具,上面还有一个三角形的刺,“辥”字所从的“𡴎”就是这种农具的象形。[6]唐先生的说法是很给人启发的,不过也有些问题。
首先,《国语·齐语》:“挟其枪刈耨镈”,韦昭注:“刈,镰也”,镰在古代称“刈钩”,也简称“刈”,而唐兰先生说的那种东西更像是锯子而不是“刈”;其次,甲骨文“辥”字只从“𠂤”不从“𡴎”,“𠂤”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用为“师”字,这个字有很多种解释,但这个字从字形上,它就是“栉”的本字,《说文》言“梳比(篦)之总名也”,段注:
“比读若毗。疏者爲梳,密者爲比。《释名》曰:‘梳言其齿疏也。数言比,比于梳其齿差数也。比言细相比也。’按比之尤细者曰‘䇫’,见《竹部》。”
这个字就是梳、篦之的象形,特别突出它的两个齿,也用来代表有齿物品的齿。“师”、“栉”古音必是相同的,即使是到了周代以后有了变化,二字仍然山、庄旁纽双声、脂质对转叠韵,读音仍然相近。
齿最密的栉在古代称“䇫”,也就是“姬”、“颐”等字所从的“𦣞”,于省吾先生就明确指出:
“𦣞本象梳比之形。《说文》:‘䇫,取虮比也。从竹𦣞声’,比今通作篦。《广雅·释器》:‘䇫,栉也。’《说文》:‘栉,梳比之总名也。’”[7]
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古人用梳篦两种功能,一种是梳理头髮,一种是除去头髮里的虱子和虮子。在甲骨文里都是突出它的齿,不过到了周金文中,把“𠂤”、“𦣞”的齿形都写成了圆形笔,看不出它的本来面貌了。
甲骨文“辥”这个字是从䇂从𠂤,很明白它表现的是一种带齿的镰刀,这种青铜镰刀有出土的实物,比如浙江嵊县三禾公社朱孟大队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镰刀(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就带锯齿。所以,古代所说的“辥(刈)”这种工具的确是镰刀,镰刀称锲,带齿的锲称“辥(刈)”,故从𠂤从䇂(锲);就像戉(钺),带齿的称“我”是一样的情况。[8]“刈”可以割草木和庄稼,故割草、割庄稼也可称“刈”。
“辥”是从“䇂(锲)”声,“锲”、“辥”古音溪疑旁纽双声、同月部叠韵,读音是很相近的;如果如王国维说“䇂”读若“櫱”,则与“辥(刈)”是双声叠韵,读音更近。后来“辥”读私列切,音是心纽月部,这很可能是与从艸辥声的“薛”的读音弄混淆了,《玉篇》:“薛,莎也”,“薛”当是“莎”的本字,本是心纽月部,后来可能音转入歌部而改从沙声,仍是心纽字。所以“丂(鐹)”、“䇂(锲)”、“辥(刈)”都是音近的字,因为“䇂”从“丂”声,“辥”从“䇂”声,自然是存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的关係。
在卜辞中“辥”被假借为“孼”,所用已非其本义。
四、𠱫
“𠱫”这个字,《说文》的解释和注音都是有问题的,上面已经提到,说它“语相诃歫也。读若櫱”,大概是把它和“诃”弄混了,“诃”、“櫱”古音晓疑旁纽双声、歌月对转叠韵音近。
这里面的问题就是甲骨文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18138)这个字,卜辞仅一见,辞残义不明,此字陈汉平先生释“齧”,姚孝遂先生认为“不可据”,[9]但陈先生的看法是接近正确的,它与“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𠱫)”应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它虽然不是“齧”字,但它应该与“𠱫”字一样,都是“噬”字。
“噬”在古书中多训为“齧”,但也释为“食”,《说文》训“齧”为“噬也”,而训“噬”为“啗也”,训“啗”为“食也”,《方言》十二、《广雅·释诂二》均言“噬,食也”。盖咬而食之谓之“噬”,咬食要用口或齿,故或从口或从齿,从“䇂”是会意兼形声,表示牙咬物切断义,也从其声。在卜辞中“𠱫(噬)”是被用为“誓”(二字古音同),我们看看卜辞中的用法(用作人名、地名者不录):
1、癸卯卜,宾贞:告王𠱫(誓)于丁。《合》1956
2、丙寅卜,宾贞:子甗𠱫(誓)。《合》3086
3、丁亥卜,宾贞:令酱𠱫(誓)有尹、工于舞。《合》5623
4、丁卯卜,贞:令追𠱫(誓)有尹、工。《合》5625
5、丙囗[卜],争[贞]:令作𠱫(誓)。《合》17340
这些卜辞中“𠱫”读为“誓”均文从字顺、意义圆通:第1条是说把王的誓言告于丁;第2条是占问让子献盟誓的事情;第3、4两条是让酱、追二人誓尹、工,“有”相当于“有司”的“有”,“誓”大概类似于《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的“誓戒”,郑玄注:“誓戒,要之以刑,重失礼也”,看看《尚书》里君主们作的“誓”,里面很多都含有训诫的内容;第5条是占问王下令作誓之事(“作”也可解释为人名),这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近日在《古文字研究》第三十辑上读到赵平安先生《战国文字“噬”的来源及其结构分析》一文,指出清华简《别卦》中相当于噬嗑卦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字来源于甲骨文中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字,是“噬”的本字,在卜辞中读为“孼”,认为“‘噬’在月部禅母,‘孼’在月部疑母,音近通用。‘齧’是月部疑母字,有学者证明‘噬、齧’一字之分化,可以帮助说明月部禅母与疑母的关係。”[10]
首先,赵先生说《别卦》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噬)”是来源于甲骨文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说甲骨文此字是“噬”的本字则有可商,赵先生已经指出“把手放在口裏,是幼儿常见的动作,表示齧噬很贴切”,这个字形就是把手放在嘴里咬齧之形,它应该是“齧”的本字,它也被用为“孼”,就是因为“齧”、“孼”古音同疑纽月部,双声叠韵读音相同的缘故。孟蓬生先生曾经认为“噬”、“齧”是一字之分化,[11]但从甲骨文看来看,两个字是各有来源的,读音虽同韵部但声母不同,意思相通而略有差别:“噬”是咬食,“齧”仅仅是牙咬(秦汉以后的语言中也有吃义),因为二者均有牙咬这个意思,而且韵部相同,所以古书中二字经常互训,有时候也通用。
《别卦》中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字与甲骨文的“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多了个“欠”,就因为这个“欠”,它就不好也释为“齧”,只能是“噬”字(见下)。
五、战国文字的“噬”
上面的“𠱫(噬)”字牵扯到战国文字中的“噬”字的解释问题。
“噬”字在战国文中是一种很繁琐的写法,如曾侯乙乐器铭文中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磬·C53·下·7),包山楚简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2.151),郭店简《语丛四》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19),上博简三《周易》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赵平安先生文中也对该字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综合各家之说后,赵先生认为此字当分析为从齿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声。
诸家的看法自然都是很有道理的,只是笔者另有看法。实际上,笔者在2002年写《释郭店楚简的“噬”与“噬”》一文时就指出,郭店楚简中的“噬”字是从“辥”的声的,[12]这个看法至今没有改变。现在看来,战国文字的这个字形不过是甲骨文“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或“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的繁化。从楚简文字上看,其齿上的部分相当于甲骨文的“𠱫”,只不过“口”被义近的“欠”代替,“䇂”被音义并近的“辥”代替,其上部左旁“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明显是从䇂从𠂤,是甲骨文的“辥”字的演变,所以从欠辥声仍然是“噬”。
那么再说上面提到的清华简《别卦》中用为“噬”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它“齿”和“又”的部分就是“齧”字的本字,那么多出来的“欠”字怎么理解?看了上面的分析就可以明白,这个字不过是从欠辥声的“噬”字或体,“欠”旁没变,只是把声旁替换成了由甲骨文演变来的“齧”,因为“齧”、“辥”古音同疑纽月部,读音相同,这属于声符兼义符的音同义近的替换。
上引曾侯乙墓乐器上的字形,左上的字形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形,这个字形除去“𦥑”的部分还是“辥”字,如果除去象“立”的部分的确象甲骨文、金文的“𠳋(遣)”字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合11484正)、“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小臣速簋)的构件相同,金文“遣”大部分作“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禹鼎),辵中所从的也是这个“𠳋”,它是双手持梳篦之形,大概是表示用梳篦除去虱虮的样子,所以后来“遣”训“纵”、“送”、“祛”、“逐”之类的意思,都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但是楚文字“噬”这个字形,笔者认为是不能与“遣”结合来分析的,这个字形实与“遣”无关。在“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辥)”上面加“𦥑”当是“辥”的一种繁化写法,因为“辥”就是带齿的镰刀,是一种工具,加了两个手的形状,表示它是可以双手持握而用的,算上“欠”的部分仍然是“噬”,再给下面加上个“齿”是强化义符,突出“噬”字牙齿咬齧的意思,当然也可以说是对甲骨文那个从“齿”的写法的继承。
就这一方面看,目前楚简文字中有些被释为“遣”的字恐怕也是有问题的,比如郭店简《语丛四》21简:“若四时一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一来”,其中的古文目前大多读为“遣”,认为这个字是“从𠳋省声”,[13]但从字形上看,辵中的部分是从𦥑从䇂,它应该就是“辥”的省形,这个字当分析为从辵辥声或噬省声,应该是“逝”的异构,虽然简文读为“四时一遣一来”也不是讲不通,但是读为“四时一逝一来”更为合理顺畅。
既然楚简文字中可以把“辥”的部分省略为从𦥑从䇂,那么可以想到它更进一步的省变可能就如“言”了,比如包山楚简中“阴之正既为之盟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137简反)、“不量其关金,将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之于其尹令”(149简。字形又见138、139反、139),其中之古文显然当读为“誓”,它仍然是假“噬”字为之。不过“辥”的部分省变成了“言”形,“欠”省变为类似“子”形,还在“子”上加了个“屮”作声符;相同的字形又见于郭店简《性自命出》二二简:“币帛,所以为信与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也”,其中的古文,原书释文隶定为“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而括读为“证”,这个字也当释“噬”读为“誓”,是说币帛是作为信物用于盟誓的。
郭店简《性自命出》六二简上的“身欲静而毋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虑欲渊而毋𢡺,行欲勇而必至,庙欲壮而毋拔”,其中的古文字形也从言从欠,赵平安先生引陈伟先生之说也释为“遣”读为“谴”,恐怕也当释为“噬”而读为“逝”为是,是逝去、丧失义,文意应比释为“谴”更通畅,这四句是以噬、𢡺、拔歌月对转为韵。
又包山简“左尹以王命告于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公,命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上之识狱为阴人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盟,其所命于此箸(书)之中,以为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包139反),最后一字从整个文意上看,仍当是“噬”而读为“誓”,整段文字说的也是盟誓的事儿,最后两句是说把为盟时说的话写在这篇书里,作为誓言。由此而言,包山简里的“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96)、“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98)、“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137反)和“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139反)都释为“澨”是没有问题的。
可能有朋友会说“辥”、“言”音近(同疑纽双声、月元对转叠韵),“言”也可能是声符。这个看法也是有道理的,“言”可以看做是“辥”的替代声符,不过从上面举的“澨”字看,其左上的部分或作“言”形,或作从立从𦥑的样子,明白是“辥”的省形,所以笔者更倾向于“言”是从“辥”字省变来的,它下面的“口”本来应该作“𦥑”,只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写成了口形而成了“言”,当然这里面也的确可能有“言”、“辥”音近可以相替代的因素。
“噬”字在曾侯乙编钟上还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一种是“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集成》297.6),铭文云:“应音之~羽”,从水从辥,此字当分析为从水辥声或噬省声,因为“水”的部分代替了“欠”的位置,所以当释为“澨”,用与“噬”同;一种是“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集成》308.3A)、“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集成》320.3),铭文云:“姑洗之~商”,这个字赵平安先生指出是“省去形符齿,仅剩下双声部分(右边‘欠’讹变为‘卩’)”,并认为也是“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字,实际上这个字还是“噬”的本字。曾侯乙编钟上的一些古代音乐术语到现在还不能完全弄清楚,目前的很多解释只是停留在推测阶段,这里面的“噬”字该如何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同为曾国器物的还有随州文峰塔M1出土的曾侯与编钟铭文,上面有一句“王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命南宫”,其中的古文《简报》释为“谴”而括读为“遣”;[14]董珊先生径释“遣”,[15]陈剑先生则指出:
“所谓‘王遣命南公’之‘遣’,楚简、楚金文其字及从之之字甚多,多用爲‘逝’、‘噬’等,学者论之已详……。此自正应读爲《诗》‘逝将去女’、‘噬肯来游’之‘逝’、‘噬’。”[16]
陈先生的看法无疑是对的。这个字仍当释为“噬”,它左旁是“辥”,比较特异的是它右旁的“欠”又被“言”取代了。
上博四《相邦之道》第四简说:“孔子退,告子赣曰:‘吾见于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不亦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乎?’”其中的古文,原整理者张光裕先生认为是从土歆声,读为“钦”,云:“‘不亦钦乎’备见讚许之意。”[17]可细审这个字上面不是“歆”,分明是从言从欠的“噬”字,这个字从土噬声,当是“埑”字的繁构或异体,《鹖冠子·王鈇》:“钩于内哲”,陆注:“(哲)或作埑。”在此简文中不用问就是该读为“哲”,有智慧、聪明的意思,当然也可以借用后世奉承皇帝的话说是“圣明”,这是孔子夸奖国君不问有邦之道而问相邦之道“不是很圣明吗?”这样解释文意也是明白通畅的。
另外,古书中“哲”不仅训“知(智)”,也与“知(智)”通假,如《礼记·中庸》:“《诗》曰:‘既明且哲’”,《释文》:“哲,徐本作知”;《书·皋陶谟》:“知人则哲”,《史记·夏本纪》作“知人则智”,所以把“不亦哲乎”读为“不亦知(智)乎”也是完全可以的。
总之,战国文字中一些从
甲骨文-王宁:从“丂”说到“噬”(辥)从欠或看上去是从言从欠的字形,恐怕都应该往“噬”或“逝”、“誓”等字上考虑,与“遣”相牵连感觉是不适当的。



[1] 刘钊、洪飏、张新俊:《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9页。
[2] 新疆日报网2013-7-25。http://xjrb.xjdaily.com/syfk/935955.shtml
[3] 刘洪涛:《叔弓钟及镈铭文“剗”字考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5/29.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64
[4] 《王国维遗书》第六册《毛公鼎铭考释》第六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5] 王国维:《释辥》,《观堂集林》卷六,中华书局1959年。279-282页。
[6] 唐兰:《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农器问题的初步研究》,《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458-459页。
[7] 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九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599页引。
[8] 林澐:《说戚、我》,《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华书局1989年。
[9] 于省吾主编,姚孝遂按语编撰:《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2481-2482页引陈说及姚先生按语。
[10] 赵平安:《战国文字“噬”的来源及其结构分析》,《古文字研究》第三十辑,中华书局2014年。286-289页。下引赵先生说均出此文,不另注。
[11] 孟蓬生:《郭店楚简字词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2年。406-407页。
[12] 王宁:《释郭店楚简的“噬”与“噬”》,简帛研究网2002-08-27.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wangning02.htm)
[13] 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59页。
[14] 湖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随州文峰塔M1(曾侯与墓)、M2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年第4期。
[15] 董珊:《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下简称“董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4/10/4.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339
[16] 陈剑先生说见董文下第11楼评论。
[17]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