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


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
王宁
枣庄广播电视台
清华简《尹至》第2-3简有一段文字云:
“隹(惟)胾(兹)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虐)悳(德),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暴)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亡𥮏(典)。夏又(有)恙,才(在)西才(在)东,见章于天。亓(其)又(有)民率曰:‘隹(惟)我𣗥(速)𥛔(祸)。’咸曰:‘曷今东恙不章?’”[1]
这段文字,是伊尹向商汤彙报在夏的见闻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对于这段话,诸家在字词上解释很多,也有不少不同的看法,[2]不过大部份看法是一致的,就是这段是说夏桀暴虐无道,夏民在抱怨,希望夏桀快点灭亡。可如果对照清华简叁的《赤鸠之集汤之屋》(下简称《赤鸠》)一文来看,这个种看法可能有问题。
根据肖芸晓先生研究,《赤鸠》、《尹至》、《尹诰》三篇本来是抄写在一卷竹简上的,这三篇是根据故事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认为“从内容上来看,三篇竹书均叙伊尹与汤事蹟:《赤》篇中伊尹惧汤之怒,逃往夏地→《尹至》中伊尹‘自夏徂亳’,回到商都→《尹诰》时已灭夏,颁布诰命——亦按时间顺序。”[3]这个看法应该是正确的。那么,这三篇之间的故事也应彼此相关,《赤鸠》是第一篇,《尹至》随其后为第二篇,那么《尹至》中的有些问题就可通过与《赤鸠》篇对读来理解。
《赤鸠》一文中有一段说灵乌告诉众乌夏后(即桀)生了病,众乌问是怎么回事,灵乌说了一段解释夏后生病的话(释文主用宽式):
“帝命二黄它(蛇)与二白兔凥(居)句(后)之寝室之栋,亓(其)下余(余)句(后)疾,是囟(使)句(后)疾疾而不智(知)人。帝命句(后)土为二蓤屯,共凥(居)句(后)之牀下,亓(其)𨑗(上)K(策、刺)句(后)之体,是思(使)句(后)之身蚵(疴)𧍗(慝),不可极于席。”(第7-9简)[4]
这段话是说上帝、后土让黄蛇、白兔、蓤屯给夏桀闹病,使夏桀身体病痛难当,不能安席。后来伊尹在见到夏桀的时候,把这段话大致又重複了一遍,并献上了治病的方法:只要杀了黄蛇、白兔,斩除了蓤屯,“句(后)疾亓(其)瘳”,就是夏桀的病就会好。虽然文中没有直接说夏桀病癒,但是伊尹能够留在夏打探情况并回来向汤彙报,说明伊尹的办法的确治好了夏桀的病,因而获得了信任;后来商汤伐夏桀,夏桀战败逃亡,也说明夏桀并没病死。
如果把《赤鸠》这段看上去象神话传说的内容和《尹至》的内容一对读,就豁然明白,上引《尹至》的那段话不是在指责夏桀暴虐,而也是在说夏桀生病。
首先说“虐德”的“虐”,简文写作“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整理者括读为“虐”。此字上面的部份即《说文》中所载的古文“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虐)”字,下从䖵,而《赤鸠》篇中用为疾病义的“疴𧍗”之“疴”写法是上可下䖵,“𧍗”字简文写法是上若下虫,原整理者也指出就是“蠚”字,[5]本来也是从“䖵”的,此读为“慝”,《广韵》训“恶也”,“疴慝”就是疾病越来越严重的意思。这两个疾病用字都从“䖵”,那么《尹至》篇的从䖵虐声的字,就很有可能是“疟”的或体或假借。另外,楚简中酷虐的“虐”常写作“疟”,如郭店简《缁衣》“五虐之刑”和清华二《繫年》“厉王大虐于周”的“虐”都写作“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即“疟”字,那么这里从䖵的“虐”亦可读为疟疾之“疟”,在这里就是指发冷发热的疟疾之病。“德”字与道德之“德”的意思略有不同,古籍中有“昏德”、“乱德”、“衰德”、“同心同德”、“离心离德”等词语,“德”都是行状、行为义,这里的“德”当是症状的意思。另外,古训“德”为“得”,二字也通假,“疟得”也可理解为“得疟”的倒装。
那个释为“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读为“暴”的字,虽然目前诸家对此字的释读无异议,可如果把这个字放大一下看,就会发现此字分析为从疒暴声可能有问题。原简文作: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简二·31
该字的下半部份的竹简明显被刮削过,是抄手写错了刮掉重写的,但是没刮干凈,所以还有部份原写的笔画墨蹟,比如最下面的那一撇,颜色比其它的笔画淡很多,即是没刮凈的原有笔画。另外第二简第一个字,原整理者认为是“漶失”,[6]但细看那痕迹很可能也是被刮削去而没刮干净的,应该是抄手写错了字,削去準备重写,后来不知什麽原因忘掉了,所以只残留下了一些没刮凈的笔画墨蹟,说明写手在刮削错字时并不是刮得很干净。简二·31字的下面写的也是个“䖵”字,只不过把两个“虫”写得太近,呈上下重叠了,这很可能是利用原来没刮干凈的残存笔画改写而然。这个字的上部是从疒从去,就是“㾀”字,简文整个字形当隶定为“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应即“㾀”之异构或繁构。
《康熙字典·午集中·疒部》“㾀”字下云:“《广韵》去劫切,《集韵》乞业切,音怯。病劣。与怯通。又《集韵》口举切,音去。病也。”其本义是生病导致身体劣弱的意思,从䖵应该是和简文“疟”、“疴”、“慝”等疾病用字从“䖵”是一样的用意。
“㾀
夏王桀-王宁:清华简《尹至》《赤鸠之集汤之屋》对读一则”当读为“㾀痛”,即病痛。不过,此字从“去”声,《集韵》认为此字又读音“去”,那么这个字在本篇里有可能是读为“苦”(同溪纽鱼部),“㾀痛”即“苦痛”。“苦痛”一词先秦典籍常见,近似现在说的“痛苦”,如《韩非子·奸劫弑君》:“形之苦痛也,必甚于厉矣。”《吕氏春秋·行论》:“王苦痛之而事齐者,力不足也。”又《博志》:“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简文“惟兹疟德,㾀(苦)痛亡(无)典”就是说这次夏桀患了疟疾之症,苦痛无常(异常),于文意也通畅。
把《尹至》的这段和《赤鹄》篇对读就可以知道一个史实,就是夏末的时候夏桀的确生过一场很严重的疾病,痛苦异常,差点死掉,这事影响很大,诸侯尽知,被认为是神灵(上帝、后土)对夏桀暴虐无道的一种惩罚。
那么,下文说的“夏有恙,在西在东,见章于天”也就比较好理解,“夏”就是指夏桀,下文说“夏播民内(入)于水”(简五)的“夏”也是指夏桀;“恙”字不需如原整理者破读为“祥”,当依字读,就是疾病的意思;“西”当是指商,“东”是指夏,[7]这三句是伊尹告诉商汤,这次夏桀得了疟病,无论是在西面的商还是在东面的夏,都被在天意上显示出来,大家都知道。夏民本来就对夏桀的无道不满,知道夏桀生了严重的病,而古人认为生病是鬼神的降罚,把君王的疾病或死亡也当成天降的灾祸,比如《尚书·大诰》里记载武王死了,成王说“弗弔天降割(害)于我家不少延”,认为武王的死是上天突然降下的祸害,所以夏民才说“惟我速祸”,即希望我们的灾祸快点来,实际上是盼望夏桀快点病死。后来夏民又都说“曷今东恙不章?”这句单就本篇看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对照《赤鸠》篇和下文汤伐夏桀的事就可知道,夏桀的病是痊癒了,并没有病死,故夏民都说“爲什麽现在东面这个生病的没动静了?”就是说爲什麽夏桀的病又好了呢?表现出夏民希望桀病死却没有实现的的一种失望心情。
伊尹在向商汤彙报的时候,夏桀生病、痊癒是发生过的事了,这事因为“在西在东,见章于天”,商汤也应该知道,所以伊尹主要是说他在夏听到的夏民对此事的反应,他转述了夏桀生病时夏民说的话,又转述了夏桀病癒时夏民说的话,是要用此来证明夏民都痛恨夏桀,希望他赶快死,以此作为夏桀失去民心的证据,让商汤明白伐桀是顺应天意民心的,目的还是要说服商汤伐桀灭夏。
这样解释,不仅本篇文意通畅,且能与《赤鸠》篇所记的故事相谐,感觉更合理一些。



[1]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8页。
[2] 参看陈民镇《清华简〈尹至〉集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9/12.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47.43-63页引诸家说及按语。
[3] 肖芸晓《试论清华竹书伊尹三篇的关联》,简帛网2013-03-07.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34
[4]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西书局,2012年。167页。
[5]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170页注[二二]。
[6]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29页注[六]。
[7] 笔者认为当时是商居西,夏居东。说详见拙文《清华简〈尹至〉、〈尹诰〉中“西邑”和“西邑夏”的问题》,简帛研究网2011-01-19.
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11/wangning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