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
释《楚帛书》中的“倾”
王宁
枣庄广播电视台
长沙《楚帛书》甲篇中有“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字,凡二见:
第四-五行:千又百岁,日月允生。九州不坪(平),山陵备~。
第六行:曰非九天则大~,则毋敢天霝。
到目前为止,出土的楚文献甚伙,这个字却仅见于此,别无所见。对于这个字,刘波先生在《〈楚帛书·甲篇〉集释》中比较齐备地收录了诸家的说法,可以使我们看到此前学者的一些考证成果,兹略陈如下:
陈盘先生释“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李学勤先生初释“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后释“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商承祚先生隶定为“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认为同“侐”;饶宗颐先生同商释;严一萍释“盛”;李零先生隶定为“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认为从“夨”声,初以读法不详,后受朱德熙先生说啓发,读为“徙”;高明先生释为“脉”;朱德熙先生隶为“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认为可能是“弛”字的假借;何琳仪先生认为乃“侐”之异文;陈秉新先生认为此字左边是从“夫”,读为“敷”;连劭名先生认为此字从“夨”声,读为“侧”;汤余惠先生认为通夨、仄,倾仄义;刘信芳先生认为此字应读夨声,依《说文》之例释之,谓倾夨而血出也。何新先生认为即侐,宁也;冯时先生认为读为夨,倾斜也;董楚平先生认为即“侐”之异文;陈斯鹏先生亦如陈秉新先生认为右从“夫”,即“肤”之异体,读为“逼”。刘波先生在按语中云更倾向于“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为声符,但认为此字的释读还需进一步加以证实。[1]
诸家考证可谓见仁见智,胜义纷纭,但是裏面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是都把该字当成一个形声字来分析,牵涉于对所从的“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字形和读音的纠葛;同时,没有考虑到《甲篇》的用韵情况,释读似乎都有可商。
首先,此字左边从“血”,这方面诸家均为异议。“血”字本象皿中盛血形。
其次是“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诸家所释有三:一是释“夭”,二是释“夨”,三是释“夫”。对于释“夭”一说,楚简文字“夭”均作“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形,二者迥异,已不足置辩;对于陈斯鹏先生的“夫”字之说,刘波先生已经指出“陈斯鹏先生的例子虽合理,惜只有一例”,这一例很可能是“夫”字的残泐,不足证明这个字就是“夫”。三是释为“夨”,这个目前大家都倾向于这个解释,笔者也认为这个字释为“夨”是正确的。《说文》:“夨,倾头也。从大,象形。”段注:“《人部》曰:‘倾者,夨也。’夨象头倾,因以爲凡倾之偁。”
笔者认为“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这个字不是个形声字,而是个会意字。在上引诸家释读中,刘信芳先生所言“此字应读夨声,依《说文》之例释之,谓倾夨而血出也”最具啓发性,但说“读夨声”则非。这个字应是“血”旁加“夨”会倾侧义,表示盛血的器皿倾侧、倾倒,它应是楚文字中倾倒、倾侧、倾覆之“倾”的一种独特写法,所以这个字当释“倾”。
把“倾”放在帛书文句中来试读一下,文意是圆通的。第五行说“山陵备倾”,“备”字在楚简中多用为“服”,[2]“服”、“复”古可通假;[3]同时“备”与“复”、“复”与“覆”亦可通假,[4]故“备倾”可读为“复倾”或“覆倾”,后世多用“覆倾”,如:《汉书·谷永传》:“至覆倾国家,或乱阴阳。”陆贾《新语·资质》:“上不明于下,是故天下所以覆倾也。”也就是“倾覆”义。“山陵备倾”即山陵覆倾,言其崩坏倒覆也。当然,在这里可读为“𨻺”,《说文》:“𨻺,仄也”,段注:“‘仄’下曰:‘侧倾也。’顷者,头不正也,故从页;倾者,人之仄也,故从人;𨻺者,山阜之仄也。故从𨸏。”“𨻺”是山陵倾覆之“倾”的后起专字。
第六行“曰非九天则大倾”,“大倾”一词也常见于传世典籍,如:
《管子·七臣七主》:“四邻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国权大倾。”
《六韬·龙韬》:“将不明,则三军大倾。”
《荀子·尧问》:“行全剌之,诸侯大倾。”
《道德指归论》卷五《为无为篇》:“是非覆逆,天下大倾”。
《楚帛书》甲篇的“大倾”与此诸书的“大倾”同。《国语•晋语三》“大命其倾”、《越语下》“有定倾”韦昭注并训“危也”,这里也当是危殆意。“非九天则大倾”谓违背九天则会大危殆。
再来看看用韵情况,兹录《楚帛书》甲篇的第四行-第七行的释文并标注其韵脚如下(释文用宽式):
千又百岁,
日月允生。(耕部)
九州不坪,(耕部)
山陵备倾。(耕部)
四神乃作,
至于复天旁动,(东部,耕东旁转合韵)。
攼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之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木之棈。(耕部)
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真部,真耕通转合韵)
降奠三天。(真部)
丝(兹)[5]思(使)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奠四亟,
曰:非九天则大倾,(耕部)
则毋敢㪞天霝。(耕部)
帝允,
乃为日月之行。(阳部,耕阳旁转合韵)
根据上面的韵部看,此段主要是用耕部韵,又以东、真、阳三部与之合韵,其中东、阳二部与耕部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是旁转叠韵关係;真部与耕部主要元音相同,又同是鼻音收尾的阳声韵,为通转叠韵关係。而“倾”为耕部字,两次出现的位置都属于主要韵脚。故无论是从文意上和还是从用韵上看,“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字释为“倾”都是适当的。
[1] 刘波《〈楚帛书•甲篇〉集释》,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4月。112-118页。
[2] 参白于蓝编着《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彙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81页“备与服”条。
[3] 参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440页【服与复】条。
[4] 《古字通假会典》440页【备与复】条,768页【复与覆】条。
[5] “丝”字诸家释文作“囗”而未释,此字原帛书残存“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此当是楚简文中的“丝”字,作“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望山2.6)或“
王宁:释《楚帛书》中的“倾””(望山2.49),因为帛书字装裱时拉抻造成了字的变形和上部的漫漶。过去释者都将此字之空囗属上句读,非是,“丝”在这里当读为“兹”,此也,属下句读,“兹思(使)捊奠四亟(极)”即从此让祝融和四神捊奠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