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礼:《说文解字后叙》的“味”字

张崇礼:《说文解字后叙》的“味”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崇礼:《说文解字后叙》的“味”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崇礼:《说文解字后叙》的“味”字


《说文解字·后叙》的“味”字
张崇礼
北华大学文学院
《说文解字·后叙》:“窃卬景行,敢涉圣门。其弘如何,节彼南山。欲罢不能,既竭愚才。惜道之味,闻疑载疑。演赞其志,次列微辞。知此者稀,傥昭所尤。庶有达者,理而董之。”[1]“味”,各本皆作“味”。段玉裁在“惜道之味”下注曰:“‘甘’下曰:‘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2]今人亦以“味”解之。如汤可敬:“深爱文字之道的无穷意味。”[3]殷寄明:“深爱文字规律的意味。”[4]
今按:“味”如字读,文意难通。
段玉裁在“闻疑载疑”下注曰:
《榖梁传》曰:“春秋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少仪》曰:“毋身质言语。”注云:“闻疑则传疑。”《水经注》曰:“闻疑书疑。”立乎后汉,以说古文字之形音义,其不能无疑者众矣。闻疑而载之于书,以俟后世贤人君子,所以卫道也。如不为此,则六书之学绝矣。司马氏不为《史记》,则孔子、左氏《春秋》之学绝矣。皆干城大道,勇敢而为之者也;皆不以小疵揜其大醇。
在“演赞其志”下注曰:
演,长流也。故凡推广之曰演,文王演《周易》是也。赞者,见也。《易》曰:“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孔子赞《周易》是也。志者,识也。古志、识同字。演赞其志,谓推演赞明惜道载疑所知识者也。
在“次列微辞”下注曰:
谓叙敶其
张崇礼:《说文解字后叙》的“味”字眇之说解也。
统观上述三条注语,段玉裁是把“惜道之味,闻疑载疑”的主语看成了许慎之外的其他文字学者。他们由于“深爱文字规律的意味”,所以“闻疑而载之于书,以俟后世贤人君子”,而许慎则“推演赞明”他们“所知识者”,“叙敶其
张崇礼:《说文解字后叙》的“味”字眇之说解”。
按照上述理解,“惜道之味,闻疑载疑”在文中显得比较突兀。因为其前的“窃卬景行,敢涉圣门。其弘如何,节彼南山。欲罢不能,既竭愚才”是在说许慎自己,其后的“演赞其志,次列微辞。知此者稀,傥昭所尤。庶有达者,理而董之”也是在说许慎自己。
如果把“惜道之味,闻疑载疑”的主语理解成许慎,则“其志”就成了许慎自己所记,既然已经作为“疑”载之于书,爲什麽还要“推演赞明”呢?
我们认为“味”当读为“昧”。“昧”,“闇”也。“味”、“昧”同从“未”声,例可通假。《白虎通义·礼乐》:“西狄之乐曰味。味之为言昧也。”以“昧”修饰“道”,典籍多见。如《老子》:“明道若昧。”
“惜道之昧,闻疑载疑。演赞其志,次列微辞。”许慎痛惜文字之道暗昧不明,人们闻疑载疑,所以他推演赞明前人所识记,又附以己见。



[1]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319页。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783页。
[3]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2187页。
[4] 殷寄明:《<说文解字>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259页。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