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
释楚文字中的“疫”
张崇礼
北华大学文学院
我们曾写过一篇《释“瘟气”》,[1]把见于上博七《吴命》第1简的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上博四《柬大王泊旱》18简的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望山M1 88简的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包山83简的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释作“瘟”,同时把见于《柬大王泊旱》18简的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包山简141简的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释为“气”。
“瘟”字之释,我们现在觉得还可以成立。释为“气”的字,后来又出现在清华简《楚居》16简,作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整理者读为“瘠”,[2]苏建洲先生以为可以考虑读为“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也就是“疵”,病也。[3]
结合相关文句,我们认为这个字应该就是“瘟疫”的“疫”字,原来释为“气”是错误的。
“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从“次”得声,为精系脂部字,“疫”为喻纽锡部字。虽未见从“次”得声的字直接和“疫”通假或谐声的例子,但“次”声和锡部的“朿”声关係密切;整理者读为“瘠”,其实也是读入锡部的。
把“
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释为“疫”,《柬大王泊旱》的“邦家大旱,瘟疫知于邦”自然可通,《楚居》“邦大疫”的“大疫”,也是很常见的说法:
《吕氏春秋·孟春》:“(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
《史记·赵世家》:“二十二年,大疫。”
《汉书·西南夷列传》:“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隃领。”
[1] 张崇礼:《释“瘟气》,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1月16日。
[2]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上册第192页注[七九],中西书局,2010年12月。
[3] 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楚居>研读札记》文后的评论。
点击下载附件: 0929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589.html
以上是关于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