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丰:卜辞“中录”补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苗丰:卜辞“中录”补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苗丰:卜辞“中录”补证
卜辞“中录”补证
苗丰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硕士三年级
卜辞有“中录”、“中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图版一、二、三),黄天树先生指出可能是一个夜间时称[1]。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尹至》简一:“隹(惟)尹自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夏)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徂)白(亳),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至才(在)汤。……(图版四)”。郭永秉先生指出,此“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用法与黄天树先生指出的卜辞之“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用法相同,结构亦同。[2]
根据“录、角、冓”的音韵联繫,“中录”也许可以读为见于《诗经》的“中冓”和“中姤”。
李家浩先生释出西周晚期伯㦰父簋中的地名“冓”,指出记有同一战役的翏生盨和噩侯驭方鼎中与之相当的地名写作“角”,李家浩先生对二者相通做了解释。这是“冓”与“角”直接相通的例证。[3]“录”与“角”几乎同音,以他们为声旁的字,都有见母和来母两种,即音韵学者所说的複辅音声母,韵部则都在屋部,典籍也有通用例证。所以“录”与“冓”可以相通假。
“中录”在卜辞中为夜间时称,而“中冓”古注正是“中夜”。
《诗经·墉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经典释文》引《韩诗》云:“中冓,中夜。”《汉书·文三王传》谷永上疏:“帝王之意,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中冓”晋灼注语曰:“鲁诗以为夜也。”
王先谦疏:据此鲁、韩意同,“冓”当为“㝤”之借字。《广雅·释诂》:“㝤、昔、闇、暮,夜也”。《玉篇·宀部》:“㝤,夜也。诗曰“中㝤之言”,中夜之言也。”又云:“㝤,本亦作冓”。
《大雅·桑柔》“征以中姤”,传“中姤,言闇冥也”与“中冓”义合,盖“姤”“冓”,古字通也。[4]
王先谦又引《韩诗外传五》“以明扶明则昇于天,以明扶闇则归其人。两瞽相扶,不伤墙木,不陷井穽,则其幸也。诗云‘惟彼不顺,往以中姤’,闇行也。陈乔枞云:‘参之笺说,‘往’疑‘征’之讹’。愚案,陈说是也。‘中姤’言闇冥,与《墙有茨》‘中冓’音义皆同。” [5]
“征以中姤”本来的意思应该就是在“中冓”这个时段出外行走,夜里啥也看不见,可能撞墙或掉坑里,《韩诗外传》用“两瞽相扶”作比。
《大雅·桑柔》一般说是周厉王之时的诗,可见到西周末这个词还活着。《墉风·墙有茨》一般说是春秋前期卫人刺上所作,此诗出自殷商故地,可能因为方言的关係这个词在这里得以流传得更久一些。这个词只见于《诗经》,大概也和《诗经》多有口语成分有关。《汉书》中的用法应该是引用《诗经》,不能反应到了汉代这个词还活在口语中。
黄天树先生认为“中录”的结构同于“中日”。陈剑先生也告诉我他很早就认为卜辞“中录”当读为“中冓”,二者结构相同,“中日”最早就是太阳在中的意思,随后慢慢抽象化、虚化。“中冓”之“冓”是个很古老的词,现在还不能像 “中日”之“日”这样落实。我自己原来怀疑“中冓”是一个整体结构,卜辞用为夜间时称之“录”都是残辞,完整的辞例皆作“中录”,经黄天树、蒋玉斌先生缀合后的图版三,看不清“录”上是否还有“中”字,所以卜辞是否有确定的单用“录”为夜间时称的辞例尚不能肯定。《诗经》也只见“中冓”、“中姤”。《广雅》、《玉篇》都有“㝤,夜也”之训,不知是否和这两部书的体例有关。陈剑先生认为清华简“录”的用法能否论定,尚待其他具有明确限制性条件的辞例出现。
总之, “中录”、“中冓”或“中姤”是一个词,是一个夜间时称,一直从商代沿用到春秋前期。清华简的“录”如果确实用如《广雅》、《玉篇》的“㝤,夜也”,则如郭永秉先生所讲,说明《尹至》这篇东西非常古老。
附记,本文原来做了不适当的发挥,幸得中心多位师友纠正,笔者十分感谢他们的鼓励与指教,文中错误概由本人负责!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
图一:合13375正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
图二:合14013
[1] 黄天树:《黄天树古文字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185-188页。
[2] 郭永秉:《清华简《<尹至>“
苗丰:卜辞“中录”补证至在汤”解》,《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7页。
[3] 李家浩:《读金文劄记两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46页。
[4]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2009年重印,220页。
[5]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2009年重印,9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