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裘锡圭:释“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文-裘锡圭:释“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裘锡圭:释“尌”
释“尌”
裘锡圭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殷虚甲骨卜辞中有从“又”从“木”之字,作
金文-裘锡圭:释“尌”,匕(比)
金文-裘锡圭:释“尌”往来亡(灾)。(《甲骨文合集》27781;以下简称爲“《合》”)
金文-裘锡圭:释“尌”子(地支之“子”),王弗权。(《殷虚文字乙编》1781)
此外尚有少量其文字严重残缺之辞例,不具引[2]。
《甲骨文编》[3] 及《甲骨文字集释》[4],皆以此字爲“《说文》所无”,未加考释。后出之《甲骨文字诂林》则于“权”字条收有数家之说:张亚初释爲“栯”[5];王献唐以爲是 “尌”字初文[6],王襄及白玉峥以爲是“
金文-裘锡圭:释“尌””字简体(前者从释“
金文-裘锡圭:释“尌””爲“𠭥”之说,后者从释“祡”之说)[7],《诂林》编者姚孝遂按语则“疑爲‘
金文-裘锡圭:释“尌”’字(引者按:即“埶”字)之省,假作‘迩’”[8]。窃以爲上举诸说中,王献唐之说最可注意。《诂林》引录其说稍嫌简略,今据王氏原着介绍其说于下。
卜辞中有一屡见之字,作从“丮”持“
金文-裘锡圭:释“尌”,石鼓文作
金文-裘锡圭:释“尌”,从
金文-裘锡圭:释“尌”。案树与尌当是一字。树之本谊爲树立,盖植木爲树,引申之则凡树他物使植立皆谓之树。石鼓文𣕒字从又,以手植之也。……许书凡含树立之谊者,若尌若侸(引者按:《说文·八上·人部》:“侸,立也。从人,豆声。读若树。”)若竖,其字皆爲树(引者按:据文义,此“树”字以作“𣕒”或“尌”爲宜)之后起字。古文从木之字,或省从
金文-裘锡圭:释“尌”乃变爲
金文-裘锡圭:释“尌”” 因省变而成“
金文-裘锡圭:释“尌”(壴),陈乐立而上见也。从屮从豆。”“尌”“鼓”二字之左半,《说文》皆以爲是此字。“尌”字左半由 “
金文-裘锡圭:释“尌””变来,已详上文。“鼓”字左旁,古文字作
金文-裘锡圭:释“尌””变来之形。《说文》“壴”字,释义迁就“鼓”字所从之“壴”;分析字形则对由“
金文-裘锡圭:释“尌””变来之“壴”比较适合。《说文》所收之从“壴”之字,除“尌”“𢜳”及从“尌”声诸字外,其所从皆爲本鼓形之“ 壴”。
关于两种“壴”形之混同,王献唐亦已有所论析,其言曰:
《说文》,
金文-裘锡圭:释“尌”,陈乐立而上见也。《繫传》谓树鼓之象,饶炯从之。(见《说文解字部首订》)字象鼓及笋虡崇饰,爲鼓字古文。……契金文彭鼓诸字,从
金文-裘锡圭:释“尌”者甚多,字作
金文-裘锡圭:释“尌””亦有变而混同于象鼓之“壴”者。然此字究竟是否“尌”字,似尚不能完全肯定。
入东周后,金文所见象鼓形之“壴”中画“不通下”之例明显增加[25]。两种“壴”形相混之例,亦应有所增加。楚、徐金文中画不通下之“壴”,上部有作
金文-裘锡圭:释“尌””(周作“树”)作
金文-裘锡圭:释“尌””,“省”之义爲省视。卜辞或言“王省,往来亡灾”[34],或言“王其省田”、“王其省噩田”、“王其省盂田”[35],或言“王往省牛”[36],或言“〔王〕往省黍”、 “王勿往省黍”[37]。“省尌”即“省树”,当爲与“省田”、“省牛”、“省黍”相类之事。“树”本动词,在此理解爲“所树”,当指命人种植于
金文-裘锡圭:释“尌”地之树木。
“
金文-裘锡圭:释“尌””可分析爲从“林”“白”声,应即卜辞屡见之地名“白”[38]之繁体。加“林”当表示白地多林木,与卜辞加 “水”旁于地名以示其地有河流同例。殷墟出土之牛距骨刻辞提及“白麓”[39],可知白地有山麓,山麓一般多林木,此亦白地多林木之旁证。上举卜辞说明白地之林木应有一部分爲人工所栽培,植树业在商代似已有一定规模。
原文发表于《龙宇纯先生七秩晋五寿庆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11月)页189-194。原文标注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
李灵洁校录
[1] 孙海波:《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 1965年),页124。
[2] 此类残辞见《合》862、18159。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东京:汲古书院,1977年)页188“权”字条收有卜辞六例。“后下 21·13”即《合》18142,《综类》摹作“权”者,实爲一般释爲“秉”之从“又”从“禾”之字。“明105”即《合》17445,“权”亦从“又”从“禾 ”之字之误摹。“存2·514”即本注所引之《合》18159。“林·1·29·11”即本注所引之《合》862。“邺三·46·5”即本文上文所引之《合》27781。“七S81”即《合》 692,《综类》以爲“权”字者,实爲一般视爲“妻”字异体之
金文-裘锡圭:释“尌”” 字可视爲“尌”之省,亦可视爲“梪”字异体。
[30] 马承源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页30第18号简。页34第 22号简亦有“憙”字,“壴”旁作
金文-裘锡圭:释“尌”。
[31] 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页387-388。
[32] 容庚:《金文编》,页329。
[33] 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页71。
[34] 姚孝遂等:《殷墟甲骨刻辞类纂》,页212“王省”条。
[35] 同前注,页211- 212“省田”条。
[36] 同前注,页212“ 省牛”条。
[37] 姚孝遂等:《殷墟甲骨刻辞类纂》,页212“省黍”条。
[38] 同前注,页381“ 在白”、“于白”两条。
[39] 胡厚宣等:《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册,页4444,编号35501。
点击下载附件:
金文-裘锡圭:释“尌”0029释“尌”.doc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310.html
以上是关于金文-裘锡圭:释“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