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甲骨金文旧释“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等字改释爲“肆”的意见提出,向裘锡圭先生请教。裘先生指示我,“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当与甲骨金文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有关诸字联繫起来考虑。按此提示考察有关资料后,我认爲裘先生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下面就分别敍述。先说金文中的“曡”、“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诸字,其形如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叔山父簋“曡”(7.3797~3801)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16.10147)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齐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姬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7.3816)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妊壶“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15.9556.1、9556.2)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妊车輨“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18.12030)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嬀壶“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15.9555)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16.10342;同铭“妇”字: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除最末一例外,其余诸形在铭文中都是用于女子之名。有的明确係表示某种亲属称谓,如齐萦姬盘云“齐萦姬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研究者大都认爲皆当释读爲“姪”。[1]《汗简》卷五女部引《义云章》“姪”字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是其佳证。“曡”字及作偏旁的“曡”后世多作“叠”,《说文·晶部》:“曡,杨雄说以爲:古理官决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从晶、从宜。亡新以爲:曡从三日太盛,改爲三田。”《玉篇·女部》收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以爲同“姪”,《类篇 ·女部》同。《集韵》入声屑韵徒结切姪小韵:“姪,《说文》兄之女也。或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虽然有个别研究者如郭沫若对释 “姪”之说或有不同看法,但正如陈昭容先生所指出的:“青铜器铭文中的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都附在女姓之前”,如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妀襄”(上引苏甫人盘、匜)、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姬”(上引齐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姬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叔山父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妫”、“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妊”,“与姓结合作爲妇女的私名,这个字释爲亲属称谓的‘姪’,应该是不成问题的。”[2]
晋公盆之字一般释爲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或“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于省吾先生以金文及《汗简》“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即“姪”字爲证,谓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姪”、“秩”字通,释读爲“秩秩”,可信。其说解云:“《诗·小戎》‘秩秩德音’传:‘秩秩,有知也。’ 《巧言》‘秩秩大猷’传:‘秩秩,进知也。’《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笺:‘秩秩如也。’《假乐》‘德音秩秩’传:‘秩秩,有常也。’笺:‘秩秩,清也。’传笺言知即古智字。……《诗》言秩秩德音,又言德音秩秩,均以秩秩形容德音,此言秉德秩秩,词例语义并相仿也。”[3]仔细观察字形,对比上举同铭“妇”字所从的“女”旁,可知此所谓“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或“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的右方并非从“女”旁,而当爲从“刀”。联繫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嬀壶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可以推测其 “刀”形和左下“且”形间多出的笔画应该是“俎”旁中的“仌”形写到右边的变体,全字亦当隶定爲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不过,这一点对于读爲“ 秩秩”的释法并无影响。
“曡”和“姪”、“秩”声母相近,“曡”是叶部字,“姪”、“秩”是质部字。我们知道,叶部跟缉部、质部跟月部分别都关係极爲密切,而“叶/缉”与“质/月”部之间,又分别都有不少相通的例子。“曡”之与“姪”、“秩”的关係,大概与“枼/叶”之与“世”、“法”之与“废”、“ 盍”之与“盖”、“合”之与“会”、“执”之与“贽、挚”、“习”之与“彗”等字相类。因此,“曡”和从“曡”声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姪”、“秩”相通,并不难理解。但“曡”字何以写作从“晶”从“宜”,爲什麽又可以写作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还需要联繫甲骨金文中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及其异体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进一步探讨。说到这里,需要先简单交代一下我对“且”、“俎”和“宜”三字关係的看法。这三个字尤其是“俎” 和“宜”之间曾经长期纠缠不清,我赞同于豪亮等先生将“俎”与“宜”彻底分开的意见。[4]现综合众多研究者的讨论,简述如下。 [5]
《说文·且部》:“且,荐也。从几,足有二横,一其下地也。”古文字“且”实象正面俯视的长方形俎面之形,即王国维《说俎》所谓“象(俎)自上观下之形”,并不从“几”;其中间的二横爲俎面上的横格、阑界,也并非足间之横。[6]“且”就是“俎”字初文,古文字中用爲 “祖”係出于假借。[7]我们看殷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组肥笔类(或称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组大字类”)卜辞的“且”字,其上端常常写作方形或略带圆弧的近似方形,下端横笔的左右也不出头,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组大字爲起点。这是因爲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组大字的书体很像毛笔字,应该是在甲骨上刻字的最原始形态。”[8]由此看来,上举“且”字之形是现有古文字资料中时代最早的,也接近于日常毛笔写法。可见“且”字的原始形态确实应当就是长方形俎面加上界阑之形。其上端或写作弧形,逐渐变爲尖形,跟“今”、“食”、“令” 、“念”与“合”等字中的“倒口”之形的演变平行,是文字书写中发生的变化,不能作爲解释其所象之物的根据。以前郭沫若曾有“且实牡器之象形”之说,[9]影响很大;詹鄞鑫先生又提出“且”字象 “倒覆的陶罐形”之说,因爲陶罐曾普遍作爲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故以陶罐之形作爲 “且(祖)”字。[10]其说皆据上端作尖形的“且”字立论,恐实皆求之过深。
金文“俎”字及从“俎”之字作如下之形: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壶(15.9726、9727;赏赐物品“羔俎”、“彘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方鼎(5.2789)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中山王鼎(5.2840;15.9735中山王方壶略同;皆用爲“祖”)
上举数形,“俎”的左旁或右旁笔画表示俎足之形,如果再算上跟它相连的“且”形边上的竪笔,实即前文所引王国维所说“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寝)”字或作如下之形: [11]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及其异体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作如下之形(又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之形已见上举):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鼎(4.2072)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合集》35896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合集》15429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所从“宜”形中省去一个 “肉”旁,《英藏》2356、《合集》307“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所从“宜”形中的肉形省作两点。卜辞“宜”字也多有作同类省略形的,如《合集》14396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合集》34596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又变爲从“俎”作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由此看来,前引金文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当分析爲从“晶”从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实即从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应当有更原始的从“晶”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叔山父簋),又加了意符“女”旁作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当然,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也可以直接分析爲从“女 ”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妊壶、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妊车輨“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之形所从的“曡”下半作“且”,可以看作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省声。从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是将与之用法相同但已颇有省变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曡”一系字跟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联繫起来的关键的中间环节。总之,由金文“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曡”和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诸字之用爲“姪”或“秩” ,追根溯源,综合分析以上字形关係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的读音当与“姪”、“秩 ”相同或极爲接近。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当爲一字,研究者多无异议。但因大家多未将其跟金文“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曡”和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诸字联繫起来考虑,故或以爲与“宜”同字,或以爲从“宜”声而读爲“宜”,或以爲係“俎”字繁体。[12]现在看来均不确。商承祚先生《殷虚文字类编》卷十四第二页列“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于“俎”字下,云:“从刀者,疑亦俎字,象操刀割肉也。”其释“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爲“俎”字不确,但说解字形爲“象操刀割肉”则可取。更準确地说,“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象操刀于俎案上割肉”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或省爲“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就好比“采”字本从“枼(叶)”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则应当将“刀”、“且(俎)”和“(俎案上的)两肉形”三个组成部分整体看作一个图形式的表意字,其左半不必看作“宜”字。在图形式表意字中,同类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比如,“陟”字右半作一前一后的正反两“止”形的部分,不必看作“步”字;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作以“又(手)”或“ 双手”奉“木”于神主之前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郭店《老子》乙本简 15)的“古文拔”字无关,不能据之以释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也应该整体看作图画式的表意字,不能单独将除去“刀”的部分看作殷墟甲骨文中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酱)”字。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二形係一字异体,前引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妊壶、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妊车輨“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左下从“且”不从“宜” ,其中“宜”与“且”的交替,可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坚持“宜”、“俎”一字说的学者的信心。[14]其实,一方面,组成图形式表意字的偏旁的变化,有的是义近形符的换用,有的是形体省简造成的混同,都难以作爲其係同一字的坚强证据。另一方面,如上所论,“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中的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实际上根本就不能看作 “宜”字。我们不能据“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一字说“宜”与“且 /俎”同字,就好比不能据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姬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左下略有讹变,其俎面中的阑界和肉形变得近似“乍”形。或据之立论,以爲“俎”、“宜”一字说之证(“乍” 与“且”、“俎”古音极近),并以此来推断“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的读音,恐亦难信。 [15]
前文已经交代了“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中作俎案侧视形的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的字形和造字意图,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是相通的,二者可以说如出一辙。“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的读音也很接近 。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省声之字可用爲“佚”、“泆”,从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省声之字可用爲“秩”,同从“失”声,可证。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在形、音、义三方面显然都有着密切的联係。但由于材料的限制,它们之间在文字学上的关係还难以说得很精确。在决定其间关係之前,我们先来看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诸字在甲骨金文中的用法。
金文小臣传簋( “伯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父”)、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方鼎(“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姜”)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鼎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均爲人名用字。殷墟甲骨文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多与祭祀有关。《合集》 307“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羌百”,《合集》 308“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百羌”,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作爲用牲法,可能即其字形所表现的“分割牲体”之义。《殷契佚存》427雕花骨柶记事刻辞:“辛巳,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武丁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其中“隹”形原倒写,下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彔(麓),获白兕。丁酉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合集》35501记事刻辞云“王曰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大乙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于白菉(麓)”;《合集》 27465“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父甲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两见,《合集》 32547“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祖乙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两见,《合集》 35657亦有“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祖乙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屯南》647云“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毓父丁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卜辞或贞卜“取唐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取祖乙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看《类纂》第664页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下“取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条),上举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某某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之结构相同,当即“爲对某人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祭而举行/进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之意。《屯南》 1128:“己巳贞:其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祖乙,眔父丁。〇弜眔父丁,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当理解爲将对祖乙举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祭,贞卜是否对父丁也一併举行,或是不要对父丁举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祭,但爲对祖乙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祭而举行/进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虽尚不能确释,但其当爲以田猎所得、战争所俘获的禽兽向祖先献祭,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某某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的祭祀,可能也跟将所献祭的牺牲加以分解有关。卜辞有“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之贞((看《类纂》第 664页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下 “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条) ),如“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自唐 ”(《合集》1332)、“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于唐”(《合集》1977)、 “祖乙其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合集》 32545)等,应即将 田猎所得、战争所俘获的禽兽活着献祭之意,似可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某某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相印证。《合集》 29405:“王其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敝鹿。大吉。擒。”此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似用爲田猎手段。杨树达、李孝定先生均读爲“徂”训爲“往”,[16]不可信。《英藏》2356:“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卜:王其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祷,惠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亦用爲祭祀动词。
从以上辞例与前引“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各种辞例的比较来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系列之字与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系列之字,还没有坚强证据能证明其有完全相同的用法,因此似不好完全看作係一字异体。它们的关係可以通过与“亡(芒)”与“方”、“注”与“铸”、“折”与“制”等几组字来类比体会。“亡”本是锋芒之“芒”的表意初文,“方”字是“亡”字的变体,但二者很早就已经分化爲了两个不同的字,在现有古文字资料中也已经看不到它们有相同的用法了。[17] 卜辞有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的“铸”字多见,此形中间所从偏旁看不清楚,难以判断是否亦爲“火”),其除去中间所从偏旁后所余的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部分,即将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的繁体的“爿(牀)”(取自前引《合集》135正乙“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寝)”字并作水平翻转)跟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有可能最初係一字异体,但很早就已经分化,现有古文字资料中其主要用法已经不同,也看不到完全相同的辞例,其间关係与“亡(芒)”之与“方”相近。[20]也可以解释爲像“注”之与“铸”、“折 ”之与“制”、繁体的“爿(牀)”之与“俎”那样的,本不是同一字的异体,但在语源上有亲属关係(音、义皆极近)、字形结构方式和造字意图都很接近的一对字。总之,无论如何,将“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一系字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一系字合证,对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及“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等字释读爲“肆”是有力的支持。同时, 反过来也可以说,通过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肆)”字之释,纔使得“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及“曡”等字的形音义真正得到了正确的理解。
六、
最后附带谈谈关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字的来源问题。
《说文·尸部》:“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动作切切也。从尸、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说文·人部》新附:“佾,舞行 列也。从人、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字马王堆汉墓帛书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五十二病方》第 173行),[21] 与小篆无别,更早的古文字中则未见。《说文·肉部》:“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振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也(段注依《玉篇》改爲“振肸也”)。从肉、八声。”《说文·十部》:“肸,(肸)响,布也。从十、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小徐本作“从十、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段注从小徐本)。”研究者曾举出的古文字裏目前能找到的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肸”有关的字形如下: [22]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曾侯乙墓简172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曾侯乙墓简26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肸”两形皆燕国陶文,用作人名。曾侯乙墓竹简之字用爲车名,尚难以确释。原注释说:“《汗简》卷上之二肉部引《尚书》‘类’字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所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相似,当是一字。 26号简‘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从‘邑’。”[23]其所引《汗简》古文“类”字当用爲《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之 “类”,实係“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之形讹。《说文·肉部》: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血祭肉也。”[24]简文两字所从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汗简》古文“类”当无关係。曾侯乙墓竹简62有“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车”合文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原注释说: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应即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的异体。”[25]天星观楚简遣策有“外车”(“外车”原也作合文),[26]应即“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车”。如果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确爲一字异体,则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读音相差颇远。还有,以上字形应该都是从“月”而非从“肉”的。[27] 总之,上举字形的释读、其来源与结构分析等都还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其与《说文》“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和“肸”字的关係难以证明,对于我们讨论“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字起不了多少作爲证据的作用。 同时还要考虑到,“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古书不用,《说文》从之之字衹有“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佾”和“肸”,而“肸”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佾”古音并不密合,它很可能应该是另有 来源的,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佾”无关。这样看来,“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就很像是《说文》爲了分析“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而从中强行拆分出来的。在早期古文字中是否存在独立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是否应分析爲从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都是颇成问题的。
除了信从《说文》之说,研究者对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的来源和结构分析,主要还有以下两类意见。
一类是以金文“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爲“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的前身,如陈秉新先生。 [28]西周金文“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见于师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鼎(5.2830)、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甗(3.0948) 和梁其钟(1.0187~0192)等,字从“尸”得声,铭中多用爲语助词“夷”。[29] 战国子禾子釜(16.10374)有一个写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联繫,将全字释爲“糏” 字繁体。按金文“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皆从“月”不从“肉”,虽説“月”形易讹作“肉”形,但这样讲总是转了一道弯。“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虽然读音也接近,但其用法看不出多大关係,将它们联繫起来难以保证其必然性。
另一类看法是将“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与石经“古文逸”字联繫起来考虑。如前引王国维说石经古文“逸”字“盖本从水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似以除去“水”旁后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即爲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将“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中的“爿”旁看作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中“尸”旁的讹变。吴承仕将“古文逸”字分析爲“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谓其右上从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犹佾、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之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也”。又如,郭沫若将石经“ 古文逸”字右上部分逕隶定作“屑”,将者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钟铭“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右半逕隶定作“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谓石经“古文逸”字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声,上引子禾子釜之字则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省声”。[30]
我倾向于后一类看法,赞同将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古文逸”字的右上部分联繫起来考虑。但从字形演变来说,“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佾”字当係承袭秦系文字变来,其来源应与秦文字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或“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中的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联繫,而非六国文字裏“古文逸”字一系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诸形所从的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兔)”,虽然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兔)”形的下半也有“肉” 形。秦子戈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如果其兔头形省变爲“尸”,下面代表兔身的两笔变爲“八”形,加上其下的“肉”,就跟“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相对应了。这类位于全字中间作“人”形的两笔变作“八”形的情况常见,如“夋”、“畟”、“夒”和“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等字皆是。又“兕”字下半代表兕身的两笔变作“儿” 形,也可以类比。上引秦子戈两形以及前举西周金文卯簋盖、多友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等,其所从的“兔”都没有“尾”形(前举多友鼎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跟“逸”、“佾”诸字常作异文的密切关係。“佾”、“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本爲一字,古代乐舞的行列称“佾”,即《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之“佾”。舞者的集合单位词称爲“佾” ,宗彝、钟鼓的集合单位词称爲“肆”,共同的意义都是“列”,其音义都极爲接近,它们最初应该就是同一个词,至少是关係极近的亲属词。[31]作名词“一列”、“一行”义的“肆”和“佾”,应当都得义于常训爲“陈”、“陈列”的动词“肆”。从这个角度看,说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佾”字是从金文裏跟古书的“肆”对应的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中将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割取出来单独成字、讹变分化而来的,显得很自然。不过我们也得承认,此说目前在字形演变上还存在较大的缺环。尤其是前面所说“兔头形省变爲‘尸’ ”的设想,不但尚没有字形的中间环节,也难以举出同类的演变作爲旁证。希望以后能继续发现资料,以进一步证明或是推翻我们的推测。
七、
本文的主要论点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甲骨金文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和其繁体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以及“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的各种省变之形,旧释爲“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皆当改释爲“肆”。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象以刀分割俎案上的肉之形,是古书“肆解牲体”之“肆”的表意本字。古书“肆”也常用爲“祭祀”义,甲骨金文绝大多数“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肆)”字与“祭祀”义有关。甲骨金文“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及其省变之体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也象以刀割解俎案上的肉之形,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音义皆近。后世通行的“ 曡”字当分析爲从“晶”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省声。
金文表示“一套、一列(铜器)”义、与古书“肆”和“佾”字相当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及其异体,当分析爲从“ 兔”(“兔”可能本来也是音“逸”、作声符的)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省声。“逸”字是在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的基础上,经过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的中间环节逐步省变而来的。与“逸”关係密切的“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屑”字可能就来源于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或“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中的 “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形。
附记:本文的前身係写成于 1996年6月的一篇未刊稿,曾蒙赵平安师批评指正。此稿写作中裘锡圭师多予啓发,文成后又审閲并是正多处。谨誌谢忱。
2007年11月写完
2007年12月22日改定
附卫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放大彩图: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条下阮元引吴侃叔(东发)、阮元、吴式芬、方濬益、刘心源等诸家说,6866~6868页。参看陈昭容:《两周婚姻关係中的“媵”与 “媵器——青铜器铭文中的性别、身分与角色研究之二》之“七、青铜器铭文中的姪娣媵 ”之“(一)以姪爲媵”,《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七本第二分, 230~234页,2006年6月。
[2]上注所引陈昭容先生文,第232页。
[3]于省吾:《双剑誃古文杂释·释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4~5页。《金文诂林》卷12第1590 号“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条下6871~6872页引。
[4]于豪亮:《说俎字》,《中国语文研究》(香港中文大学) 第二期,1981年。 收入《于豪亮学术文存》,77~81页,中华书局, 1985年1月。于豪亮先生释出本文后引三年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壶之“俎”字,“认爲金文中自有俎字”,与“ 宜”非一字。孙稚雏、伍仕谦先生也释三年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壶之字爲“俎”,主张与“宜”字分开,但其说不如于说详细。见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古文字研究》第三辑,第 177页,中华书局,1980年11月。伍仕谦先生文见下注。
[5]参看以下诸文: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古文字研究》第五辑,第114页。收入陕西省周原考古队、尹盛平主编:《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群研究》,第 202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王人聪:《释西周金文的“俎”字》,《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265~272页,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1993 年10月。收入其《古玺印与古文字论集》,258~262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专刊之九,2000年。王人聪:《郑大子之孙与兵壶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 233~239页,中华书局,2002年7月。曾宪通:《古文字资料的释读与训诂问题》之论述“宜” 、“俎”二字部分,收入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丛考》,116~118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6]唐兰先生引林义光曾谓“二横者俎上之横,非足闲之横也”,唐兰先生亦谓“且”字之形“非从几”、象“于俎上施横格也”。见唐兰:《殷虚文字二记》,《古文字研究》第一辑,第58页,中华书局,1979年8月。另外,殷墟甲骨文也有个别的“且”字中间没有横笔,如《合集》709反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释爲“寝”见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 158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12]《甲骨文字诂林》,第四册3337~3338页。前引于豪亮先生《说俎字》文亦谓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方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字“从俎从刀,应即刀俎之俎字”。
[13]“权(尌)”字之释见裘锡圭: 《释“尌”》,《龙宇纯先生七秩晋五寿庆论文集》,189~194页,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11月。
[14]如前引唐兰先生《殷虚文字二记》第60页引“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与“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爲据,以爲“可爲且、俎与宐爲一字之确证。 ”
[15]《金文形义通解》第2908、2909页,又张世超:《吴王光剑铭与中国古代的武德》,《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32~ 33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
[16]杨树达:《卜辞求义》,第15页,《杨树达文集》之《积微居甲文说·耐林廎甲文说·卜辞琐记·卜辞求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李孝定说见《甲骨文字诂林》第四册第3337 页引。
[17]参看裘锡圭:《释“无终”》,收入《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66~ 6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0月。
[18]裘锡圭:《殷墟甲骨文字考释(七篇)》,第“7、释 ‘注’”,《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55~57页。又参见陈梦家:《中国文字学》,第101页,中华书局,2006年 7月。
[19]裘锡圭:《说字小记》之“3、说‘制’”, 收入其《古文字论集》,64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8月。
[20]以“亡(芒)”爲方向之“方”纯係出于假借,是其仍略有不同之处。
[21]参看陈松长编着:《马王堆简帛文字编》,第357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
[22]除以下所举外,西周金文膉作父辛卣盖(10.5361)的器主名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此形一般认爲当分析爲“从月益声”。
[23]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注释43,《曾侯乙墓》,上册第508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24]参看 黄锡全:《汗简注释》,第17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
[25]《曾侯乙墓》,上册第518页注释133。
[26]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第112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
[27]关于战国文字中“月”旁和“肉”旁的区分参看刘钊:《古文字构形学》,150~151页。
[28]陈秉新:《金文考释四则》之第二则,《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456~459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又参见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第三册2983~2984页(脂部,由陈秉新撰写)。
[29]于豪亮:《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铜器铭文考释》,原载《古文字研究》第九辑 ,收入《于豪亮学术文存》,第 13页。
[30]前引郭沫若:《金文丛考·丘关之釜攷释》,郭沫若:《者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钟铭考释》。又《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222页子禾子釜下。
[31]参看张振林:《商周铜器铭文之校雠》,《第一届国际曁第三届全国训诂学术研讨会论文》,767~768页,台北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训诂学会主编, 1997 年。又前引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25~26页。
点击下载全文word版:
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doc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333.html
以上是关于金文-陈剑:甲骨金文旧释“将/鼎”之字及相关诸字新释(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