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首发)
林澐
吉林大学考古系
琱生尊的释读
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我提出自己对琱生尊的释读如下。
第一段:
隹五年九月初吉,召姜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贻)琱生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在甲骨文中就常见。过去常解释为“致”。其实这个“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应该解释为“贻”或“诒”——这两个字都是“送”的意思。《诗•天保》“诒尔多福”,毛传:“诒,遗也。”《诗 •静女》“贻我彤管”,释文:“贻,遗也。一本作诒。”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言部》“诒,假借为遗。”非是。诒、贻,之部;遗,微部。
2、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其实今天看来,它们并不是从戉得声,而是从一扇形。从考古资料,如曾侯乙墓出土的资料看,扇子都是一面的,与此形近。一直到汉代画像石裏面人拿的扇子,也是这样的形状。这是个会意字,不是形声字。有人说扇子只能把或越扇越大,但其实以扇灭火也是可以的。“烕”字,《说文》裏从“戉”,是由于字形的讹变。这个字和琱生器裏的字也是没有关係的。从戈从火的不会是烕的。
我认为假如要和甲骨文联繫,字形可以联繫上的是如下图所示字: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此字甲骨文用为求雨的对象。但具体何意不知。待考。
3、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第二段:
余老之,我僕庸土田多刺。弋许勿使散亡。余宕其三,汝宕其贰。其兄公,其弟乃。
1、之
于省吾先生在《诗经新证》裏就说过“止”是句末助词,与“之”相同。这件器的“之”与琱生簋中的“止 ”相对,说明于先生的说法是对的。朱凤瀚先生《琱生簋铭新探》(《中华文史论丛》 1989/1)一文中详细论证说:
止作为句末语气词多见于《诗经 •小雅》及《周颂》诸篇,如《小雅•采薇》:“薇亦作止”,“岁亦莫止” 。《杕杜》:“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楚茨》:“神具醉止”。《周颂 •闵予小子》:“夙夜敬止”。《良耜》:“荼蓼茂止”。……
这和于省吾先生的说法是一致的。
不过还有人提出来,铭文中“之”和“止”是通的,因为铭文 “用之飨”的“之”写成“止”。但是这裏铭文有点不太清楚,是否是止不一定。其中一件是有点的,可能是“世”。但是读作“用世飨”却又没有相同的句例。我也没有定论,这裏提出来,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2、考
“考”,我曾经提出过读作“老”。旁证是叔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父器中,有“余考,不克御事”之语,是说“我老了,不能处理事情了”。
还要提出来说一下的是,“余老止”是否可以念成“余考之” ?如果把之看成指示代词,把“考之”讲成调查、考察,好像也是可以的。《诗•文王有声》“考卜维王”,郑笺:“考,犹稽也。”《国语•晋语三》“考省不倦”,韦注:“考,校也。”《周礼•大司马》“以待考而赏诛”,郑注引郑司农:“考,谓考校其功。”但这样没有解释为老好,因为老和考是互相通的。这可以当作一个备用的解释。
3、僕庸土田
这点在这裏我就不细说了。很多研究者认为,僕庸是指人,土田是田地,在座的裘先生也是持此意见。
但是陈汉平、王人聪等提出,僕庸是附庸,土田是指小国。他们的主要根据是,琱生簋中的庸是城墻的形状。但后来发现的逆钟,裏面有“僕庸”,很明显庸字不是城墻的样子。说明它们不是一回事儿。金文裏没有“附”写成“僕”的例子。而且,金文裏有写成城墻一样的庸不能解释为城墻的例子,如毛公鼎中的“庸”。所以我还是赞成裘先生的说法,将“庸”解释为人。
4、弋
这个字,我支持裘先生的考释意见。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87/3):
“弋”是西周金文中常见的虚词,《大系考释》读为“必”,按“必”、“弋”古音不相近,《说文》以为“必”字从“ 弋”声,不可信。用作虚词的“弋”应该读为《诗经》中常见的虚词“式”,丁声树先生认为“‘式’者劝令之词,殆若今言‘应’言‘当’。”
5、宕
宕,我过去按《说文》解释为“过”,就是“超额”。郭沫若释为“放蕩”。陈梦家读为拓,义为取。朱凤翰认为“宕、当上古声韵并同,当有承当、承担之义”。现在看来,这些说法都不妥。我现在支持李学勤和王占奎的意见,读为“度 ”。
李学勤:和度均从石声,宕指度量。
王占奎:宅阴阳对转,宅度古通用,宕就是居(占有)。
我认为王占奎的解释比较好。他引用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器的铭文“宕乃子心”、“ 宕厥心”,以及文献裏的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 (《诗•皇矣》)、 “维皇皇上帝度其心”(《逸周书 •祭公》)”,我认为都是对得上的。这裏“度”要解释为“存在于他的心中”,或 “占领了他的心”。度与宅古通用,宅和居意义也相联繫。《诗•大雅》“宅是镐京 ”,《礼记•坊记》引作“度是镐京”。《尧典》“宅西曰昧谷”,《周礼• 缝人》注引书作“度西曰昧谷”。《诗•緜》“度之薨薨“毛传;“度,居也。”《诗•皇矣》“爰究爰度”毛传:“度,居也。”《吕刑》“何度非及”,《史记 •周本纪》作“何居非其有。” 现在成语裏如“居心不良”、“宅心仁厚”,居和宅都是一个意思。尊铭中叙述的事情是 “宕”土田僕庸,我觉得还是解释为“占有”比较好。
6、其兄公,其弟乃
兄,西周晚期时确实有加注注声符作“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这裏就不细讲了。
对这句话的解释非常多,我把我看到的一些说法列下:
王辉——“其兄公,其弟乃余”:哥哥就是公家,弟弟就是我
陈英杰——“其兄(贶)公其弟”;应该把它给予公的弟弟
辛怡华——“其兄(公)其弟”:(因为你们)是兄弟关係
徐义华——“其兄公,其弟乃”:兄长(召伯虎)继承公爵,弟弟要拥护。
特别要说明一下,辛怡华的解释是因为他认为“公”窜行了,他认为还有“止公”的。
“乃”的一些解释如下:
徐义华——乃通仍,仍的意思是跟从、拥护。
陈昭容——《说文》“仍,因也。”指因循。
李学勤——乃读礽,义为福。
王占奎——乃读为仍,仍通任。《周礼》郑注“任,信于友道。”义为守信用。
吴镇烽——乃读为仍,《广雅•释诂》“仍,从也。” 义为服从。
但多数人还是认为,“公”是“公平”,“乃”是“因”。我也赞成这样的解释。还有一点补充的意见,我认为打官司的双方是召族的两支,所以有可能“兄”和“弟”不是具体指某个人是兄某个人是弟,而是指长房一族的和弟弟那一族。这样解释似乎更合理。当然这只是个初步的意见,还需要仔细考虑。
召氏这一公族和琱氏因为土地问题发生纠纷,可能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产生的一些纠葛。最后“君氏”出来调解。族长是最有发言权的,族长说我占三份你占二份,这个事情才得以解决。
第三段:
余熏大章,报妇氏,帛束、璜。有司眔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黾”字字形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还有一种思路,认为此字是“匜”的比较原始的写法。金文中也有“匜”,但金文中都是从两个器皿的。所以从字形上说不是很密合。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陈昭容隶定为上益下廾,认为有给予之义。他把益和匜看作一个字,这是引陈五云说法,认为赐予和受益两义相因。这样的说法也不太可靠。
所以,虽然以上两种可能都有,但我还是没有把握确定到底这是个什么字。
3、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簋,但这是写错了,因为只有一例。战国时候字形讹混,两种字形就不分了,但西周时候应该是有区别的。有人会说毛公鼎和番生簋中两个字指同一件器物,是“尸”与非“尸”的字形相通的例子。我觉得其中一个字是铸错了。这个字是说一种车马器,具体是什么,没有确定的答案。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毛公鼎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番生簋
所以这个字应该是“屖”。袁金平释“屖”,以为宰字异文。陈英杰、辛怡华释“屖”,辛怡华以为“闲雅的”。徐义华释“辟”,训开,两辟指双方一同开视剂约或典法之书,“辟法”、“辟藏”。既然不是辟,而是屖,屖犀同为心母脂部,可读为墀。《说文》“墀,涂地也。”又可指阶。考古发现周代建筑,阶上往往涂有白灰面。所以“涂地”和“阶”两意义是有渊源的。“两墀”可能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但“有司”后两字不好解释。是不是说在向琱生传达命令的时候,有司参加了?我觉得是有可能的。整句话的意思我也不是很清楚。“熏大璋”是“熏 ”给谁呢?我觉得可能是给君氏,因为前面讲“君氏之命”,所以把“君氏”省略了。也有人主张“惠大璋”不是送给某人具体的东西而是受某人的好处,但这个字是不是“惠” 也不清楚,所以说法也站不住的。
第四段:
琱生奉扬朕宗君休,用作召公尊䖒。用祈前录、得(?)纯,灵终,子孙永宝用之享。
1、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天马 -曲村M6382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M6080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长安张家坡M197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绛县横水M1
2、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钟中的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旧识为“通”。其实《金文编》把这个字收到“通”条是不对的。这是个坏字,与已知的“通”不一样。这个字上面的类似“通”上半环的部分,是“止”的残笔。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等字形和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与这个应该是一个字。(裘先生表示同意,并认为可能就是“湔”,是洗脚的意思。)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
第五段:
其又(有)乱兹命,曰汝事(使)召人,公则明殛。
这最后一段,也是众说纷纭,争论很大,我也没什么好的意见,就不详细叙述了。我猜想“公”是“召公”,就是他们的祖先。“其又(有)乱兹命” 是说如果乱了前面所说的君氏之命。“曰汝事(使)召人”,是说本来这些人是属于召氏公族的,现在已经明确了公族占其三,琱族占其二,如果不承认这样的划分,“使”了“ 召人”,召公就要“明殛”——这是字面的意思。



本文是根据林澐教授12月21日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演讲的录音整理的。林教授同意本网站将他的讲座内容整理发布,我们十分感谢!整理后的文章未经林教授审阅,如有曲解林教授原意之处,责任由整理者承担。
全文电子版请到(下)篇下载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327.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林澐:琱生三器新释(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