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史所)

本文以许学仁于2006年8月20日在简帛网上发表的《〈鄂君启节〉研究文献要目》(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02)一文爲基础,增补了06年以后的资料,对06年以前的资料,也在作者目力所及範围内进行了增补,另,因早期文献查阅不易,而近期颇有新出之论文集,因而也特意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以便学者容易查阅。文献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1、陈剑:《试说战国文字中写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诸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51-182页。
【案】又发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年10月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76)
2、陈伟:
2.1《〈鄂君启节〉之“鄂”地探讨》,《江汉考古》,1986年第2期,第88-90页。
2.2《〈鄂君启节〉与楚国的免税问题》,《江汉论坛》,1989年第3期,第52-58页。
2.3《楚东国地理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
【案】地望编中对方城、下蔡、繁阳、黄等进行了考订。
2.4《郭店楚简别释》,《江汉考古》,1998年第4期,第67-72页。
2.5《〈鄂君启节〉——延绵30年的研读》,简帛网,2009年8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36)。
3、陈蔚松:《鄂君启节舟节与屈原哀郢研究》,《华东师院学报》,1982年,第16-35页。
【案】又辑入《出土文献探颐》,崇文书局,2005年6月,第90-125页。
4、陈怀荃:《东陵考释》,《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1月,第268-280页。
5、曹锦炎:《东陲鼎盖考释──兼释“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字》,《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45-49页。
6、曹锦炎、吴振武:《释“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2期,第24-25页。
7、曹凛:《春秋战国时期的“鄂君启节”》,《船检史话》,2008年5月,第96-98页。
8、船越昭生(日):《鄂君启节ついて(关于鄂君启节)》,《东方学报(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1972年3月,第55-95页。
【案】该篇由于所见资料有限,未能查对原文,直接摘自许学仁在《〈鄂君启节〉研究文献要目》。
9、董平均、李银:《从鄂君启金节看战国持节贸易》,《经济与管理》第二十三卷第二期,2009年2月,第35-38页。
10、董珊:《读〈上博六〉杂记》,简帛网,2007年7月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3)。
11、范常喜:《新蔡楚简“咠祷”即“〇(从羽从能)祷”说》,简帛网,2006年10月17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40#_edn27)。
12、郭德维:《楚国的水上交通运输》,《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2期,第40-47页。
13、郭沫若:《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第3-7页。
14、高田忠周(日):《古籀篇》,台北大通书局,1982年,第1986页。
15、何琳仪:
15.1《长沙铜量铭文补释》,《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第99-103页。
15.2《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中华书局,1998年。
【案】释“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为“鄢”。
15.3《鄂君启节舟节释地三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 2000年7月,第141-145页。
16、何兆龙:《关市之征与鄂君启节》,《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4期,第33-35页。
17、黄锡全:《“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出”的演变规律》,《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第67-70页。
21、陆和清:《鄂君启金节浅论》,《华章》2010年第35期,第1页。
22、李敦彦:《与方铭教授榷“〈鄂君启舟节〉地理密码”之误》,2015年(http://tieba.baidu.com/p/3629852049)
23、李家浩:
23.1《传赁龙节铭文考释——战国符节铭文研究之三》,《考古学报》,1998年第1期,第1-10页。
【案】又辑入《着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01-116页。
23.2《鄂君启节铭文中的高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 2000年7月,第138-140页。
24、李经威、徐文武、李经兴:《楚国水上交通述论》,《新余学院学报》第十八卷第四期,2013年8月,第8-10页。
25、李零:
25.1《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368-372页。
25.2《古文字杂识》,《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270-274页。
26、李倩:《论楚国与周边各国各民族之经济联繫》,《江汉论坛》,1997年第12期,第51-56页。
27、李守奎:《楚文字考释献疑》,收入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344-348页。
28、李天虹:《郭店楚简文字杂释》,《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94-95页。
29、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下)》,《文物参考资料》,1959年第9期,第58-61页。
30、李裕民:
30.1《古文字考释四种》,《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中华书局,1982年6月,第25-30页。
30.2《古字新考》,《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7月,第109-121页。
31、刘和惠:《鄂君启节新探》,《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第60-65页。
32、刘信芳:《释“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郢”》,《江汉考古》,1987年第1期,第78-83页。
33、刘先枚:《释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江汉考古》第3期,1985年,第73-74页。
34、刘宗汉:《金文劄记三则》,《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7月,第127-137页。
35、淩智民:《〈鄂君启舟节〉地理密码》,光明日报,2015年1月29日。
36、钮仲勋:《鄂君启节铭文释地一文对安徽历史地理研究的意义》,《安徽日报》,1963年1月8日。
37、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第285-295页。
【案】又辑入《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第454-468页;《裘锡圭学术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330-344页。
38、商承祚:
38.1《鄂君启节考》,《文物精华》二集,文物出版社,1963年4月,第49-55页。
【案】又辑入《商承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12-3226页。
38.2 《谈鄂君启节铭文中几个文字和几个地名等问题》,《中华文史论丛》第六辑 中华书局 1965年8月,第143-158页。
【案】又辑入《商承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98-409页;《文史集林》第四辑,台湾: 木铎出版社 1981年1月,第13-22页;《古文字与汉语史论集》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第6-13页。
38.3《写在鄂君启节考后》,《商承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412-415页。
39、宋华强:《楚简“能(从羽)祷”新释》,简帛网,2006年9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12#_ftn9)。
40、孙剑鸣:《鄂君启节续探》,《安徽省考古学会刊》第六辑,1982年12月,第28-34页。
41、司马川:《2300多年前的免税通行证——国宝鄂君启金节》,《收藏界》2003年第5期,第12-13页。
42、谭其骧:
42.1《鄂君启节铭文释地》,《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第169-190页。
【案】又辑入《长水集(下)》 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93-211页。
42.2《再论鄂君启节地理答黄盛璋同志》,《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 中华书局 1964年6月,第169-193页。
【案】又辑入《长水集(下)》 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212-232页。
43、汤余惠:《鄂君启节》,《战国铭文选》,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第43-50页。
44、王爱民:《鄂君启节中的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及相关诸字》,《大庆师範学院学报》,2008年7月,第28卷第4期,第83-87页。
45、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164-179页。
46、吴振武:《〈鄂君啓节〉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字解》,《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93年。
47、熊传新、何光岳:《鄂君启节舟节中江湘地名新考》,《湖南师範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三期,第85-90页。
48、许松:《我国最早的免税通关凭证——鄂君启金节》,《税收科技》,2003年9月,第63页。
49、徐少华:《〈包山楚简〉地名数则考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102-108页。
50、谢元震:《鄂君启节铭文补释》,《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6月,第152-153页。
51、晏昌贵、郭涛:《〈鄂君启节〉铭文地理研究二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第1-3页。
52、殷涤非 罗长铭:《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第8-11页。
53、殷涤非:《鄂君启节两个地名简说》,《中华文史论丛》第六辑,中华书局,1965年8月,第82页。
【案】又辑入《商周考古简编》,黄山书社,1965年8月,第44-45页;《劄记两则》,1965年8月油印本。
54、姚汉源:
54.1《鄂君启节释文》,《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第七辑,1983年。
【案】又辑入《古文字研究》第十辑 中华书局 1983年7月,第199-203页。
54.2《战国时期长江中游的水运——鄂君启节试释》,《中国水运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1-16页。

55、颜世铉:《郭店楚简散论(一)》,《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00-106页。
56、俞伟超、李家浩:《论“兵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太岁”戈》,《出土文献研究》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第138-145页。
57、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年第8期,第442-447页。
58、杨向奎:《释“屯”》,《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第545-546页。
59、杨小英:《〈鄂君启节〉所见楚史三题研究》,《江汉论坛》,2004年第4页,第80-82页。
60、朱德熙:
60.1《说“屯(纯)、镇、衠”》,《中国语文》,1988年3期。
【案】又辑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2月,第173﹣184页
60.2《鄂君启节考释(八篇)》,《纪念陈寅恪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1989年,第61-70页。
【案】又辑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2月,第189﹣202页。
61、朱继平:《“鄂王城”考》,《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5期,第33-37页。
【案】又辑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2月,第189-202页。
62、郑刚:《战国文字中的“陵”和“李”》,《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1988年8月,第1-15页。
【案】又辑入《楚简道家文献辩证》,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61-75页。
63、张后铨:《鄂君启节价值与东鄂地望考略》,《鄂州大学学报》第12卷第2期,2005年3月,第51-55页。
64、张振林:《“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徒”与“一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
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飤之”新诠》,《考古》,1963年第3期,第48-49页。
65、张中一:《“鄂君启金节”路线新探》,《求索》,1989年第3期,第126-128页
66、周凰五、林素清:《鄂君启节研究》,【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NSC87-2411-H-002-045 1998年10月30日,第1-24页。
【案】该篇由于所见资料有限,未能查对原文,直接摘自许学仁《〈鄂君启节〉研究文献要目》。
67、佐藤武敏(日):《先秦时代の关と关税(先秦时代的关和关税)》,《甲骨学》第十辑,1964年7月,第158-173《1186-1201》页。

【案】该篇由于所见资料有限,未能查对原文,直接摘自许学仁《〈鄂君启节〉研究文献要目》。
68、曾宪通:《楚月名新探─兼论昭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1981年1月,第303-320页。
【案】又辑入《曾宪通学术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81-200页。
2015年9月27日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5年9月30日19:36。)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073.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鄂君启节》研究参考文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