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一、前言
唐代以前的传世文献由于多立足朝廷,对县及县以下的乡里世界关注甚少。拜赐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各种地下资料的不断出土,以及史学研究视角的扩展,乡里世界始成爲学界瞩目的对象。三国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变革,部分学者甚至认爲这一时期人们的居住形态亦发生深刻变化,构成时代变动的基础[1]。不过,对于这一时期乡里世界的具体情况,过去只能依靠传世文献中的零星记载来推测,颇有隔雾看华之感。1996年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十余万枚吴简(其中有字简近八万枚),儘管只是孙吴初年临湘侯国一地的籍簿与文书档案,时空範围有限,却可以使我们深入观察侯国及下辖乡里的诸多情况,掀开了三世纪初江南乡里世界的一角,爲认识三国时期乡里生活,包括检验已有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这批吴简数量庞大,内容多样,涉及侯国日常统治的诸多方面。截至2012年初,已经分五批刊布了35817枚,研究所及範围广泛,成果丰富。其中 与乡里联繫密切的是有关吴简中各类名籍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名籍记录官府掌握的各类百姓的基本信息,是官府管控人囗、徵发赋役的基本依据,体现了国家的统治。这类名籍的製作过程、记录信息亦爲了解官府的赋役制度提供了帮助。
∴睚因其重要性,名籍亦成爲吴简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迄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果。纵观现有研究,大致呈现出四种不同的方向:
1. 致力于归纳概括各类名籍的格式与特点[2]。
2. 专注于分析和解释名籍上出现的各种注记,从各类疾病与残疾的注记,到筭、事与各种给役、户等制度,大囗、小囗、姪、大妻、小妻等各种称谓。这类研究最爲丰富[3]。
3. 将吴简名籍放在历史中,来认识古代的户籍制度,这类研究亦开始出现[4]。
4. 侧重于名籍册书的复原,在此基础上分析名籍 制度[5]。
此外,日本学者还多次到长沙实地测量简牍的各种尺寸,观察形制,与本文直接有关的是鹫尾祐子新近的研究[6]。四类研究中最爲基本的属第四类。因各类名籍原先均编联成册使用并保存,只有复原(或接近复原)当时的名籍册书,才最接近历史的原貌。立基于此,再去了解册书的製作过程、性质用途、各种注记的含义,制度的运作等等,才不至于爲表面的差异所迷惑。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同类、甚至是一个簿书中同乡不同里抄写的部分,在书写格式上都会有出入[7],仅归纳书写格式难以揭示名籍的特定内涵。亦由于各类名籍抄写製作上幷不严格划一,简单归纳零散名籍上的某种注记,再结合文献加以解释,往往形成各取所需、衆说纷纭,乃至治丝益棼的局面。
复原吴简名籍,主要依靠已刊吴简所附的成坨竹简“揭剥示意图”。笔者曾就《竹简贰(下)》附录一中的一幅(贰·1661-1799)对嘉禾六年“广成里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以下简称“囗食簿Ⅰ”)做过初步复原。凌文超则根据其他多幅揭剥图做过名籍(作者称爲“户籍簿”)或作部工师簿(即通常所说的师佐籍),乃至其他簿书的复原,有不少重要发现。鹫尾祐子针对笔者复原的册书,从户人简的书写格式与长度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区分出短简与长简两类,幷推测两类简可能是不同机关製作的[8]。鹫尾的发现是个相当重要的推进,提醒我们对于成坨简内部关係的处理要注意观察简的形制、规格与格式,不能想当然地将其视爲一个册书。
本文利用鹫尾祐子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尝试对属于同一盆的竹简中所包含的属于广成乡弦(?)里的嘉禾六年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拟名,以下简称“囗食簿Ⅱ”)做集成研究,幷基于此,对囗食簿的製作、性质与用途做些分析。
本文所谓的集成研究,是指缺乏可依凭的体现竹简之间位置关係的出土信息情况下,进行的恢复册书原貌的研究。方法上与依据成坨竹简的揭剥示意图开展的复原研究有别,主要要参考其他简来确定各简间的相对关係。
过去森鹿三、鲁惟一、永田英正在研究居延汉简时,均采取过集成研究的方法[9],不过,当时他们主要考虑了出土地点、内容与格式,而对製作的时间与笔迹,限于条件,注意不够,集成的结果往往是将同一类,而不是某一特定簿书的简牍彙集在一起。虽能显示各类簿籍的特点,却难以揭示前后的变化,亦难以揭示簿书製作的具体过程。本文的研究,因成坨简的存在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加上出土时位置相近(同盆),简文内容相关等,虽然无法确定各户前后顺序,但基本可以保证同属一个簿书,可以说是基于复原簿书的集成研究。
二、《竹简贰(下)》附录一“揭剥示意图”的再检讨
根据鹫尾祐子的研究,《竹简贰(下)》附录一“揭剥示意图”中涉及的简贰·1661-1799注记格式有差别,规格亦有长短之分。格式上的区别表现在1.户人简有些只记户人,不记载其他成员;2.户内各简有些没有记载成年成员的“筭”。
关于竹简的长度,鹫尾的论文没有给出具体数字,仅在文末表格中简单注明了“短”或“长”,难以把握。根据她的提示,将“揭剥图”中长简较集中的60号(简贰·1699)之前的诸简的编号、释文与长度列于下表。统一按照《竹简贰(上)》图版来测量[10],位置取竹简中间,长度带*号者,是鹫尾注明爲“短”者,余下皆爲她所说的“长”简。
揭剥图中编号
释文编号
释文
图版长度(厘米)
3
1661
·右士家囗食六人
*23.5
4
1662
邑女弟贾年六歳 贾男弟仕伍武年四歳盲
24.2
5
1663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五十户囗食四囗囗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残
6
1664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妻大女妾年五十四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子女婢年十歳
24.4
7
1665
·婢男弟仕伍属年八歳 属女弟汝年六歳
24.4
8
1666
武女弟取年二歳 怡(?)兄公乘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五十五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右足
24.3
9
1667
·右石家囗食五人
*23.5
12
1668
囗妻大女婢年六十一踵足 头(?〉弟仕伍黄年九歳
*23.6
13
1669
·右囗家囗食二人
*23.8
14
1670
·右囗家囗食四人
*23.5
15
1671
右广成里领吏民五十户囗食二百九十囗人
*23.8
16
1672
囗囗人囗囗被病物故
*23.6
17
1673
民男子蔡收(?)年八十一盲右目 囗妻大女黑……
*23.7
19
1674
司户下婢囗长五尺 司户下奴安长五尺
*23.6
20
1675
州吏惠巴年十九 巴父公乘司年六十七张(涨)病
*23.6
21
1676
·妻大女足年七十四 足孙子女取年五歳
*23.6
22
1677
·达兄公乘力年廿四筭一 力弟公乘囗年囗囗
*23.8
24
1678
……年囗十九给囗囗
*23.6
28
1679
·右求(?)家囗食四人
24.3
32
1680
·囗男姪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九歳 ·敢(?)父公乘利年八十给子弟
24.2
33
1681
·利妻大女孰年七十 从女弟绢三歳
24.4
34
1682
·敢(?)妻大女婢年卅四 ·敢(?)子女姑年六歳
24.5
35
1683
·囗姪子仕伍囗年七歳
*23.8
38
1684
·妻大女苌年卅一 子仕伍大年三歳
24.4
39
1685
·右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羜?)家囗食十人
24.5
42
1686
民男子周车年五十三「腹」心病给囷父 ·车妻大女屈年五十
*23.8
43
1687
明从兄公乘梁年六十二踵(肿)两足 梁妻大女至卌四筭一
*23.9
44
1688
韶妻大女賫年卅 子女福年八歳
24.2
45
1689
远妻大女闻年卌二 子女黑敢年十歳
24.3
46
1690
黑敢(?)女弟喿年七歳 喿弟仕伍奴年二歳闇病
24.2
47
1691
·右达(?〉家囗食三人
24.2
48
1692
民男子蔡张年卅四
24.3
51
1693
·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弟仕伍賫年七歳 賫女弟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五歳
24.5
55
1694
寻妻大女司年卌四踵(肿)右足 嚢男弟公乘祀年十一
24.4
56
1695
儿子女小年七歳
*23.5
57
1696
嚢妻大女初年廿六 嚢父公乘寻年六十一苦虐(?)病
24.4
58
1697
·右嚢家囗食八人
24.2
59
1698
县卒谢牛年廿四
24.3
60
1699
午妻大女傅年廿 ·午父公乘范年六十一
24.2
余下诸简中还有零星长简:
68
1706
囗吏蔡贤年卌六
24.3
70
1708
郡卒潘嚢年廿三
24.3
99
1728
·右象家囗食廿二人
24.8
123
1744
·囗女弟说年六歳 司姪子仕伍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五歳
24.7
196
1791
·右张家囗食七人
24.3
单从长度上看,鹫尾所说的长简(她在文中称爲“二类”简)在24.2-24.8厘米之间,而短简(她称爲“一类”简)则在23.9厘米以下,多数爲23.5厘米左右。就个别简而言,如贰·1687·43,长度爲23.9厘米,与长简只差0.3厘米,不易归入长短简之中。若考虑简文内容格式,则显然属于短简类,类似的还有贰·1686·42。因此,鹫尾祐子综合格式与规格长短发现的此坨简存在两类简的看法是正确的。
除去这两点,仔细比较,还可以发现一些记录户内成员的简偏好使用“男弟”、“女弟”来表示成员间的大小与性别,而更多的简则仅用“弟”与“女弟”。简中出现“男弟”字迹有高度一致性,详见文末附表三,且尺寸多属长简。“男弟”亦是辨别散简归属的一个标誌。
在此基础上,鹫尾推测两类简可能分属不同的册书,製作的机关可能也不是一个,幷进一步推定至少包括两个里爲製作单位的名籍简[11],均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她没有更进一步,将另一个里推定出来。这一问题幷非没有綫索。
鹫尾注意到长短两类简在此坨简中的分布是长简位于短简之后,而短简属广成里的名籍[12]。笔者在过去的研究中没有注意到格式与规格上的不同,而误以爲是一个里的册书,不过,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此坨简与吏民田家莂做了比对,发现 了两者间的对应关係:一是广成里居民与里中丘的吏民之间,二是广成里与弦丘之间[13]。儘管根据鹫尾的研究,后一组对应关係中笔者误以爲属于广成里的三户居民蔡贤(贰·1706·68)、潘囊(贰·1708·70)与谢牛(贰·1698·59),均爲长简,应属于另外一个里,但此三户居民与田家莂中“弦丘”三户吏民的一致性却是无法否定的。而推测长简所属“里”的綫索正隐藏其中。
现在已经清楚,《竹简贰》简1536—2840属于采集简中的第16盆,揭剥示意图所示的那坨简(贰·1661-1799)亦出自该盆。据当时主持发掘的宋少华先生介绍,每盆简均属同一清理地点的采集简,各盆中的散简,虽不成坨,但因出自同一采集地点,又因淤泥而粘连在一起,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可能会有一些关联[14]。
的确,从简文内容看,这1300余枚简中除夹杂少量入皮莂或入米莂之类物品出入简外,多数属于名籍。且从户人简观察,除个别出现里名,如简贰·2474(五唐里)、2497(五唐里)、2510(东夫夫里)、2698(囗里)、2740(小赤里)、2759(曼溲里)、2788(东夫夫里)外,格式基本一致,户人姓名前均不注里名、户人、爵位,而直书身份(民男子或民大女、各种吏、卒、子弟)。此外,此盆简中包含了若干标题简和乡、里统计简:
1.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五十户囗食四囗囗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贰·1663·5)
2. 右广成里领吏民五十户囗食二百九十囗人(贰·1671·15)
3. 广成里谨列领任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爲簿(贰·1797·206)
4. 广成郷谨列嘉禾六年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爲簿(贰·1798·207)
5. ·右弦里领吏民五十户囗食三百卌人(贰·1947)
6.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其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贰·2184)
7.囗郷谨……(贰·2264)
8. ·右囗里领吏民五十户囗食……(贰·2320)
9. 其一千一百六十七人男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贰·2468)
10.囗凡广成郷领吏民囗囗五十户囗食二千三百一十人(贰·2529)
另外,还有一枚简,释文作:
鬿(魁)区桐主(贰·1882)
前10枚简中的前4枚在成坨简内,由简2、3与4可証此坨原先应包含嘉禾六年广成乡广成里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简1存字过少,无法断定是某里抑或某乡的统计简,从出现的位置推测,属于某里的可能性更大。简10图版漫漶,但“二千三百一十人”还可看清[15],若释文无误,据简2、5与8显示的每里50户的规模[16],以一里50户300人计,该乡应下辖7个里,350户[17]。简9有可能是该乡男性吏民的合计。简6应是某里的吏民囗食按性别做的统计。
由于出现了简7,存字不多,但从书式上看,与简4相当。此盆所含的简或有可能还包括了另一乡的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上面提到有若干户人简书式相当不同,如贰·2474:“五唐里户人公乘周秛(?)年五十二筭一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囗足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不仅出现了里名、户人、爵称,还注明了“筭”,也许就属于此乡。另外,简贰·2497“五唐里户人公乘周弩年六十雀(截)手”,周弩又见于《吏民田家莂》的4.99,注明爲“五唐丘男子”,若两处的“周弩”确属同一人[18],加上《竹简》中出现的五唐丘的吏民爲“中乡”交纳筭、调的记录(壹·7688、贰·8895)。据已刊及《竹简肆》与《伍》资料的研究,中乡至少包括七个里:东夫夫里、小赤里、绪中里、曼溲里、五唐里、梨下里与平甿里[19],与此盆简中出现的“里”名相 合。此盆简簿书涉及的另外一个乡应是“中乡”。
从图版看,简11幷无残缺,现有4字位于简的下端,相当于第二道编绳以下,字迹比较清晰。其上仅见一道编绳痕迹,很有可能原无字迹,故删去释文中原先加在“魁”字前的省略号。这裏的“鬿”通“魁”,指的是“里魁”。类似的简又见贰·2890“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囗里鬿(魁)周鹊领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竹简肆》“集凡小赤里魁黄仨吏民户五十囗食四百卅五人”(495),此外还有五唐里魁周囗(380)、东夫夫里魁邓?囗(428)与曼溲里魁囗忽(568)[20],书式更爲接近的是一枚未正式公布,但图版已经刊发的简:“集凡平乐里领五年吏民五十三户父母妻子合二百八十三人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鬿(魁)谷硕主”[21],此枚将里的统计与里魁姓名併书于一枚简上,上引简11或许是分开书写的[22]。
除了广成里,广成乡还下辖哪些里?根据笔者发现的成坨简中三户吏民与田家莂中弦丘吏民的对应、鹫尾的研究,以及上述简5的存在,有理由认定,弦丘的吏民有可能隶属于弦里。不过,因此坨简的最上部出现了简1,另外,简5的长度只有23.6厘米,相当于鹫尾所说的短简,亦不能排除是此三户属于另外一个失名里的可能性。姑且将附在广成里后的里拟定爲“弦(?)里”。下面继续寻找该里的人户。
三、从《嘉禾吏民田家莂》的弦丘吏民到弦里吏民:囗食簿Ⅱ集成
循着上述綫索,再去比对《吏民田家莂》中的弦丘吏民与《竹简贰》中原属于采集简第16盆的名籍简中的户人简,便能看到更多的对应与一致。此外,《竹简》中亦有少量弦丘居民交纳各种物品的记录,亦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对应户人,亦附在表的尾部。具体见下表:
嘉禾五年田家莂中的弦丘吏民
《竹简贰》第16盆中户人简
整理编号
身份
姓名
佃田数
身份
姓名
整理编号
长度
5.436
男子
王娄
一町、三亩
民男子
王娄
2121
24.2
5.437
州卒
毛硕
十二町、凡卅八亩
5.438
县卒
朱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六町、凡十七亩
5.439
男子
吴远
六町、凡十八亩
民男子
吴远
1854
23.9
5.440
男子
胡健
十二町、凡卅八亩
民男子
胡健
2125
24.2
5.441
男子
栂专
八町、凡廿亩
民男子
栂专[23]
1849
24
5.442
男子
栂蔯
四町、凡十四亩
子弟
栂蔯
2106
24.2
5.443
州卒
栂誌
十町、凡廿八亩
州卒
栂誌
1539
24.1
5.444
男子
逢平
六町、凡廿五亩
民男子
逢平
2206
下残
5.445
男子
郭士
三町、凡八亩
民男
郭仕
2073
上残
5.446
缺
郭孺
一町、凡三亩
民男子
郭子万[24]
1593
24.4
5.447
男子
唐南
七町、凡廿亩一百廿歩
民男子
唐南
1582
24.6
5.448
男子
唐执
六町、凡廿四亩
5.449
县卒
唐悬
二町、凡四亩
县卒
唐悬
1950
24
5.450
郡吏
烝囗
十二町、凡五十八亩
5.451
男子
黄糸里
八町、凡廿四亩
5.452
县吏
黄经
一町、凡四亩
5.453
男子
黄徳
三町、凡卅八亩
5.454
男子
黄樊
三亩、凡十一亩
5.455
男子
黄泽
三町、凡十亩
子弟
黄泽
1815
23.6
5.456
男子
蔡邠
三町、凡十亩
民男子
蔡邠
1568
24.4
5.457
男子
蔡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二町、凡十亩
子弟
蔡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2015
23.9
5.458
县卒
蔡库
二町、凡九亩
县卒
蔡库
1877
23.9
5.459
男子
蔡雄
二町、凡六亩
5.460
郡吏
蔡贤
廿町。凡七十六亩
囗吏
蔡贤
1706
24.3
5.461
男子
廖他
三町、凡十二亩
5.462
郡吏
邓盆
廿町、凡六十三亩
郡吏
邓盆
2047
24.1
5.463
男子
邓鼠
三町、凡十一亩
民男子
邓鼠
1810
24.1
5.464
男子
潘司
十町、凡廿七亩
民男子
潘司
2050
24.2
5.465
男子
潘政
五町、凡十六亩
5.466
州吏
潘钉
廿町、凡五十三亩
州吏
潘钉
1552
24.2
5.467
大女
潘银
三町、凡十四亩
民大女
潘银
2299
24
5.468
男子
潘璋
十町、凡廿四亩九十九歩
5.469
男子
潘卫
三町、凡十三亩
5.470
县卒
潘嚢
二町、凡六亩
囗卒
潘嚢
1590
上残
5.471
郡卒
潘嚢
三町、凡卅亩
郡卒
潘嚢
1708
24.3
5.472
男子
潘囗
十町、凡卅八亩
5.473
县吏
潘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25]
十二町、凡卅二亩
县(?)吏
潘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羜?)
2242
下残
5.474
县卒
谢牛
二町、凡九亩
县卒
谢牛
1698
24.3
5.475
男子
谢慎
二町、凡八亩
民男子
谢慎
2113
22.2
5.476
男子
谢韶
七町、凡卅三亩
县吏
谢韶
1806
24.2
5.477
男子
囗囗
六町、凡廿亩
0.18
男子
谢根
二町、凡七亩
4.296
州吏
陈康
八町、凡廿亩
贰·5375
男子
区高(?)[26]
贰·5700
男子
唐陶
壹·6826
唐阳[27]
壹·7555
唐陆[28]
叁·104
毛平
叁·256
男子
唐宜
民男子
唐宜
2689
残
对照上表,不难看出两者之间人名、身份之间的一致性颇高。不同的只有四例,即栂蔯、黄泽、蔡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与谢韶。前三例均是男子变爲子弟。据简贰·1536“·其四……子弟限田……”、贰·1981“·其四户给子弟佃客”、贰·2054“其三囗囗囗子弟限佃限囗”,至少三个里中均有人户承担子弟限田的耕种,有些尚是“给子弟”[29],有些可能就因多年承担此事,而身份上变成了“子弟”。此处的三例恐怕就属于后一类。从《吏民田家莂》看,这三户耕种的田地亩数分别爲栂蔯14亩、黄泽与蔡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均爲10亩,虽然不是亩数最少者,亦属偏少者,应该亦属于下户之列。
另外,两个谢韶身份则有差别,一是男子,一是县吏。谢韶作爲南乡劝农掾,在未正式刊布,却已有图版公布的资料中出现过两次,如“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卒史白解”[30],以及“嘉禾四年六月戊申朔十一日戊午南乡劝农掾谢韶叩头死罪敢言之”[31],此谢韶应是简贰·1806所记的“县吏谢韶”[32],而《田家莂》中5.476的男子谢韶,不排除爲同名者的可能,如弦丘有两个名爲“潘囊”的吏一样。可不计。余下24例完全一致,可以认定此28户就是出现在田家莂中的弦丘吏民。
此28枚户人简中除去黄泽一例外,书写格式均不包含户内其他成员,与广成里的简有别;规格除贰·2113爲22.2厘米,出奇的短,原因不详外,其余完整的简则在23.9-24.6厘米之间,都应算作鹫尾所说的“长简”。再加上前引简5的存在,以及3枚位于成坨简中,附在广成里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后面,认定这些户人简原本属于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不能算是无稽之谈吧。
黄泽简则提示我们,部分弦丘居民可能隶属于另外一个,甚至二个里。
如果此说可以成立,我们可以继续以此27枚简爲基础,将此盆中更多的简联繫起来,向恢复“嘉禾六年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前进。
由于附在广成里册书后面的三户弦(?)里人户爲吏(囗吏蔡贤,贰·1706·68)与卒(郡卒潘囊,贰·1708·70与县卒谢牛,贰·1698·59),该里吏民的编排可能先是吏、卒户,然后是民户。在恢复该里册书,安排各户前后位置时,暂以吏、卒、子弟、民户爲序,吏与卒则按州、郡与县排列,性质不明的置于本类最后。民户的次序则暂依户人简的释文编号。户内成员简与户计简则根据与户人简及成员简之间的各种关联(如人名、亲属关係、年龄)、书式、尺寸与字迹[33]确定。结果如下表:
释文编号
释文
长度
1552
州吏潘钉年卅三
24.2
1948
钉妻大女钅寸年卅六 钉子女婢年八歳
23.9
1963
婢弟仕伍玉年三歳 客寡嫂大女裁年六十八
24.3
1588
·钉兄公乘桐年六十盲左目 桐妻大女梨年六十二
24.4
1650
·右钉家囗食十一人
24.3
2047
郡吏邓盆年卅(?)二(?) 已……[34]
24.1
1879
·盆妻大女煎年卅 盆父巡年七十三盲左目
下残
*1706·68
郡吏蔡贤年卌六 ▼[35]
24.3
1538
贤妻大女婢年卅三 贤子男仕伍业年五歳
24.3
2242
县(?)吏潘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羜?)年卅九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1850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妻大女嬉年卅三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小妻大女谏年廿四
23.9
1873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父公乘尽年七十七盲右目 妻大女婢年六十三
24.3
1685.39
·右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家囗食十人 ▼
24.5
1806
县吏谢韶年五十一[36]
24.2
*1688·44
韶妻大女赍年卅 子女福年八歳
24.2
1979
·福[37]弟仕伍彖年六歳 韶弟公乘毛年卅给习射
24.1
1598
毛妻大女囗年廿八 毛弟公乘屈年十三腹心病
24.5
2250
右韶家囗食八人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1539
州卒栂誌年卅二
24.1
1883
誌妻大女紫年卌一 ∴鞩小妻大女立年卅八
23.8
1858
誌子男公乘县年十二 县男弟公乘伯[38]年十二苦腹心病
下残
1976
伯男弟仕伍钱年五歳 ∴鞩(?)男弟公乘尾年十一腹心病 ▼
24.2
2057
·誌从兄公乘郭年七十三 郭妻大女思年六十五
24.3
2063
郭子男仕伍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秃)[39]年八歳 ∴鞩男姪公乘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廿给县卒
24.4
2097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胥?)妻大女息年十六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胥?)母大女休年七十九 ▼
24.2
1560
·右誌家囗食十囗人
24.3
*1708·70
郡卒潘嚢年廿三
24.3
*1696·57
嚢妻大女初年廿六 嚢父公乘寻年六十一苦虐(?)病
24.4
*1694·55
寻妻大女司年卌四踵(肿)右足 嚢男弟公乘祀年十一
24.4
1655
·祀女弟囗年二歳 寻好(姪?)子女陵年廿六
24.3
*1697·58
右嚢家囗食八人
24.2
*1698·59
县卒谢牛年廿四 ▼
24.3
*1699·60
午妻大女傅年廿 ?午父公乘范年六十一
24.2
1654
午男弟公乘汤年十二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1653
·右午家囗食七人
24.2
1877
县卒蔡库年卅三 ▼
23.9
1881
·库妻大女思年卅八 库小妻大女移年卅七
24
1581
·囗男弟仕伍恉年九歳 库父公乘平年七十二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2103
·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男弟仕伍黑年四歳 黑男弟仕伍连年二歳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1609
连男弟仕伍莂年一歳 库男弟公乘石年十五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2199
·右库家囗食十五人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1950
县卒唐悬年廿三
24
1590
县卒潘嚢年廿一[40]
上残
1957
·妻大女姑年十八 嚢父公乘足年七十二踵(肿)两足
23.8
1884
足妻大女迈年五十三 嚢女弟离(?)年九歳
23.8
1836
·右嚢家囗食六人
23.9
2015
子弟蔡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六十二
23.9
2010
·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妻大女蒜年卅一 子小女囗年七歳
24
2019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小妻大女濯年廿六盲左目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弟仕伍囗年九歳
24.3
2013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弟公乘大年廿一 妻大女囗年廿一
23.9
2106
子弟栂蔯年五十七
24.2
1651
·右蔯家囗食三人 ▼
24
1568
民男子蔡邠年卅八[41]
24.4
2191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廿三 犭阝母大女持年七十四
上残
1562
犭阝兄公乘炭年卌五给佃帅 炭妻大女陵年卅四
23.8[42]
2735
犭阝弟公乘嚢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1566
·右犭阝家囗食七人
24
1582
民男子唐南年卌四腹心病
24.6
1959
·右南家囗食二人
23.8
1593
民男子郭子万年廿二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左手絮病
24.4
1647
囗妻大女长年廿七 子万父公乘偅年八十一頼(癞)病
24.2
1809
·右子万家囗食四人[43]
24.2
*1692·48
民男子蔡张年卅四[44]
24.3
1802
张母大女婢年六十八 张男姪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趀)年九歳
24.1
*1693·51
·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弟仕伍赍年七歳 赍女弟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五歳
24.5
*1791·196
·右张家囗食七人[45]
24.3
1810
民男子邓鼠年卅八
24.1
1849
民男子栂专年六十三踵(肿)两足
24
1952
专族孙仕伍佰(?)年五歳 专中妻大女纯年五十已死
24.2
1926
专寡嫂秋年卌九 秋子仕伍临年五歳
24.1
1876
·右专家囗食七人 訾五十
24.2
1854
民男子吴远年卅三腹心病
23.9
*1689·45
远妻大女闻年卌二 子女黑敢年十歳
24.2
*1690·46
黑敢(?)女弟喿年七歳 喿弟仕伍奴年二歳闇病
24.2
2050
民男子潘司年卅九
24.2
2541
·右司家囗食六人
24.5
2073
民男郭仕年卅三
上残
2014
·右仕家囗食五人
23.9
2113
民男子谢慎年六十一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两足
22.2
2009
右慎家囗食三人
23.6
2121
民男子王娄年七十八
24.2
2125
民男子胡健年六十一叛士限佃
24.2
1614
健姪子仕伍敢年七歳 ▼
24.4
1827
·右健家囗食四人 ▼
23.9
2206
民男子逢平年八十八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1640
妻大女梨年八十四 平孙子仕伍军年七歳聋耳
残长23.5
1977
平外女孙并(?)年七歳
24.1
2299
民大女潘银年囗囗
24
2363
·银子公乘各年廿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2433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右银家囗食五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上下残
2689
民男子唐宜年六十四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46]
下残
1947
·右弦里领吏民五十户囗食三百卌人
23.6
2062
鬿(魁)郭子万主[47]
下残
此外,尚有部分简,根据笔迹、尺寸与书式,可以判定属于同一册书,但因户人简不存、不明或难以确定归属,姑附于后:
释文编号
释文
长度
1626
·囗妻大女囗年卅四▼ 怡子女银年十三▼[48]
23.9
1615
银男弟仕伍仨年九歳 仨女弟邑年八歳
24.4
*1662·4
邑女弟贾年六歳 贾男弟仕伍武年四歳盲
24.2
*1666·8
武女弟取年二歳 怡(?)兄公乘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五十五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右足
24.3
*1664·6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惉)[49]妻大女妾年五十四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子女婢年十歳
24.4
*1665·7
·婢男弟仕伍属年八歳 属女弟汝年六歳
24.4
2251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右怡(?)家囗食十六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上下残
2052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硕妻大女姑年廿三 硕子男仕伍诏年四歳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上下残
2383
诏男弟仕伍鼠年二歳 硕男弟仕伍狗年九歳
24.3
1863
狗女弟着年七歳 硕女弟春年十二
24.1
1596
·右硕家囗食十一人 ▼
24.1
1682·34
·敢(?)妻大女婢年卅四 ·敢(?)子女姑年六歳
24.5
1680·32
·囗男姪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九歳 ·敢(?)父公乘利年八十给子弟
24.2
1681·33
·利妻大女孰年七十 从女弟绢三歳
24.4
5700
弦丘男子唐陶(嘉禾二年莂)
1886
陶妻大女汝年卅三 陶弟公乘坚年卌二刑足
23.9
1851
坚妻大女秋年卌一 坚小妻大女令年卅五
24
1878
陶子女阳年八歳 阳弟仕伍慈年九歳
24.1
2120
囗囗囗年九歳 陶男姪仕伍许年七歳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1864
民男唐虎年囗十四?
24
1853
金弟仕伍囗年六歳 虎弟公乘囗年囗囗
23.9
2046
·右虎家囗食十七人
24.4
1618
囗男弟仕伍燔年四歳 燔女弟汝年二歳
24.1
1645
·贵父公乘宿年八十二死 宿妻大女得年七十六
24.1
1839
姑女弟还年二歳 男弟公乘嬲年九歳龙(聋)耳
24.2
1885
恪弟公乘陈年十二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左雀(截)右足 囗男姪公乘勉年廿
23.8
1845
勉(?)男弟仕伍氵水年九歳 囗男姪仕伍匡年八歳
23.9
1961
妻大女梁年七十三 子公乘世年廿五给习射
23.95
1938
世妻大女姑年廿三 世子公乘曹年十
24
2078
客女弟勉年七歳 囗男姪公乘坑年十五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2084
妻大女何年六十一 子公乘岑年廿一腹心病
下略残,长23.8
2173
·相子公乘宜年廿一给囗囗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下残
2281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平女弟蒭年六歳 囗男弟囗年卌三苦腹心病
上残
2367
惕妻大女婢年卅一 惕弟公乘客年十二
24.4
以上两表中,除去散简,共出现了31户的姓名或名,与一里50户的规模相比,只找到了五分之三的人户,还有19户未知,且已知的31户几乎没有一户是完整的,在该里人户的资料集成上还有不少工作要作。
除了各户的记录,簿书最前面应该有如前引简3一样的标题简:弦(?)里谨列所领任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爲簿,最后还应有以“里”爲单位的统计。第16盆中出现了不少,成坨的简贰·1661-1799中有5枚,笔者在复原广成里的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时已有引用,兹不重複。先移录余下各简如下:
12. ·其四……子弟限田……(贰·1536)
13.其二户江(?)师 ▼ (贰·1557)
14. 其九户给郡县吏 …… (贰·1570)
15.其三户给驿兵 (贰·1571)
16. 囗六户尪羸老顿贫穷女户 (贰·1861)
17. 其一户给囗囗中(贰·1924)
18.定应役民十九户(贰·1973)
19. ·其四户给子弟佃客(贰·1981)
20. ·其七户尪羸老顿贫穷女户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贰·2036)
21.其一户州吏 (贰·2049)
22.其三囗囗囗子弟限佃限囗(贰·2054)
23.其二户郡医师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贰·2115)
24.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其五人前后被病物[故]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贰·2168)
25.其囗囗尪羸老顿贫穷女户不任调囗 (贰·2289)[50]
26.·其五户给囗囗囗下品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贰·2296)
27.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其四户郡县卒 (贰·2298)
28.·定应役民廿户 (贰·2303)
29.其七户尪羸老顿贫穷女户 (贰·2307)
30.·其六户郡县卒下品 (贰·2311)
31.·其三户给郡县卒 (贰·2318)
32·其卅五人前后被病及他坐物故 (贰·2319)
33.其五户囗郡县吏下品 ▼(贰·2338)
34.囗十一户郡卒下品 ▼ (贰·2339)
35.·其四人前后被病囗故囗(贰·2344)
36.·右一户县佃吏下品 ▼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贰·2375)
37.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囗被病物故(贰·2423)
38.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其八户郡县吏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贰·2634)
39.·其三户给州吏 (贰·2674)
以上各简均应是该乡(或许还有另外一乡)各里吏民的分类统计。囗食簿Ⅱ后亦应包含,只是现在已难从上述各简中再做详细的区分。不过,列举的类别与顺序大致可知:先是里统计简(贰·1947),然后是里内男女人囗的合计、尪羸老顿贫穷女户的户数、各种吏的户数、各种给吏的户数、各种杂役(如郡医师之类)的户数,最后应是“定应役民”的户数。“被病物故”者的统计,可能列在男女人囗合计之后。
这些统计的书式亦不统一,如关于尪羸老顿贫穷女户的简16、20、25与29,个别注明了“不任调囗”;写不写户品,亦不一致。这些均属可有可无的注记,分析中不要爲此类枝节所惑。
推定属于弦里的“囗食簿Ⅱ”有少量简与“囗食簿Ⅰ”共同出土于成坨的简中,两簿在置入J22井中时应该是编联在一起的。弦里与广成里均属于广成乡,复原后的“囗食簿Ⅰ”的首枚简云“广成郷谨列嘉禾六年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爲簿”(贰·1798·207),因此,“囗食簿Ⅱ”亦应属于嘉禾六年的囗食簿,儘管实际製作的年代要早于此(下详)。
四、“囗食簿”的製作与性质
以上对“囗食簿Ⅱ”做了集成研究,下面结合“囗食簿Ⅰ”以及其他学者复原的名籍类文书,对此类簿书的製作与性质再做些分析。
首先,关于製作。“囗食簿Ⅰ”与“囗食簿Ⅱ”涉及的吏民虽然同属于广成乡,记录格式亦基本一致,两份簿书在废弃时亦前 后相联,但是,就其製作而言,应该是分别完成的。如鹫尾所指出的,两者所用竹简的长度略有差别、书式亦稍有出入;此外,户内成员简的笔迹亦有明显不同。这些均显示两个“囗食簿”的实际抄写者不同。
两个“囗食簿”的抄写者可能是两个里的“魁”。第16盆简中出现了若干“魁”,如上引简11中的“区桐”,仔细查阅图版,还可以找到更多的“魁”:
40.鬿(魁)蔡乔主(贰·1700·61)[51]
41.鬿(魁)郭子万主(贰·2062)[52]
42.囗梅囗主(贰·2340)
其中简40出现在成坨简中,据“揭剥图”,该简右侧两枚即是里的分类统计简(简贰·1701·62与贰·1702·63),再向右隔两简亦是两枚统计简(贰·1704·66、贰·1705·67),因笔者过去复原“囗食簿Ⅰ”时没有发现此简释文有误,忽略了它与右侧诸简的联繫。此简应该位于整个里的囗食簿的末尾。
《竹简贰》中出现了一位名爲“蔡乔(桥)”的民:“民男子蔡乔年六十二给驿兵桥妻大女典年卌八筭”(贰·1903)[53],嘉禾五年的吏民田家莂中弹浭丘则有一位男子名“蔡桥”(5.947)。仅通过这样的对比便视此三处所录爲同一人,可能有些匆忙。不过,还能找到此盆简中出现的户人与《吏民田家莂》更多的对应,详见下表:
嘉禾五年田家莂中的弹浭丘吏民
《竹简贰》第16盆中的户人简
整理编号
身份
姓名
身份
姓名
整理编号
长度
5.942
郡吏
黄士
郡吏
黄士
1623
23.55
5.944
男子
黄鼠
民男子
黄鼠
1801
23.6
5.946
男子
蔡若
民男子
蔡若
1781·182
23.5
5.947
男子
蔡桥
民男子
蔡乔(桥)
1903
23.4
《竹简贰》中找到的四简不仅长度相近,书式亦相同,均抄写了两人的信息。且蔡若简出现在成坨简的靠近核心部分,从位置、书式、长度看,均应属于广成里,其他三户同样隶属于该里应无疑问。此外,查《竹简》各种入米、入钱及入布等莂,弹浭(溲)丘的男子等几乎都是爲广成乡交纳物品,其中包括上表出现的黄鼠(壹·7833、贰·385),仅见一例是爲西乡交纳(贰·6010),一例爲东乡(肆·30992),亦可旁证该丘与广成乡之间的对应关係。
若以上推论不误,蔡乔则是广成里的里民,幷担任里“魁”。上文指出,郭子万居弦丘,爲弦里的里民,简41表明他亦担任“魁”,依蔡乔例,他应是弦里的魁。
至于简贰·1903又注明蔡乔“给驿兵”,这与担任里“魁”之间是什麽关係,还需研究。
简11出现的魁区桐以及不少第16盆的户人又与《田家莂》梦丘的吏民对应,应该是另外一个里的魁。
推定“里魁”或是各里“囗食簿”的抄写者幷不仅仅是因爲在第16盆竹简中发现了四个魁的名字,还有更爲积极的证据:
43. 囗郭子万谨列囗囗吏囗囗客家数年纪囗食人名簿(贰·1546)
释文原做“……吏……客家数年纪囗食人名簿”,细查图版,上端还可释出四字,简端一字泐,当爲“鬿”。可証作爲魁的郭子万亦要编製文书,儘管简上所说的簿书或非“囗食簿Ⅱ”。据此,“囗食簿”爲里魁所抄写亦顺理成章。
此外,乡里“囗食簿”统计简中常见的“领”字亦有助于认识簿书的抄写者。这类简通常作“右×里领吏民×户囗食×人”,或“集凡×里(魁×)领吏民×户囗食×人”,这裏的“领”字易被误解爲“统领”,实际均应做“记录”解[54],“魁×领吏民×户”则是魁×记录吏民×户之意,可旁证魁负责各里“囗食簿”的抄写[55]。
“囗食簿”的实际製作时间,也值得分析。成坨简核心的一枚,即贰·1798·207做:“广成郷谨列嘉禾六年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爲簿”,故将“囗食簿”Ⅰ与Ⅱ定名爲嘉禾六年的囗食簿,不过,嘉禾六年幷非囗食簿的实际製作年代。有研究指出“汉代八月书户而造籍,本财政年度之末所造的户籍实际是预计下一财政年度的状况,其每户家庭之下所载的赋役集计,实际也是下一财政年度预计徵收的情况”[56]。的确,从其他资料亦可得到印证。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传信”中有这样一枚:
44.神爵四年十一月癸未,丞相史李尊送获(护)神爵六年戍卒河东、南阳、颖川、上党、东郡、济阴、魏郡、淮阳国诣敦煌郡、酒泉郡。因迎罢卒送致河东、南阳、颖川、东郡、魏郡、淮阳国,并督死卒传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槥)。爲驾一封轺传。御史大夫望之谓高陵,以次爲驾,当舍传舍,如律令。Ⅰ91DXT0309③:237[57]
此传信是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爲丞相史李尊签发的,任务是迎送戍卒,迎的是两年以后神爵六年的戍卒,实际上次年就改元爲五凤元年,历史上幷无神爵六年。此例表明承担向敦煌郡派遣戍卒的河东、南阳等郡的籍簿一定是记录的来年,甚至是两年后的情况,不然,无法满足朝廷提前调派戍卒的需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与帝国疆域广阔,戍卒从住地到戍所路途遥远,费时颇多分不开。这种做法恐怕通行于汉帝国境内,且年复一年,相延成习。原先属于东汉帝国的临湘亦应不例外。其实,我们从不同年份的簿书的比对中也能发现一些綫索。
《竹简肆》中有不少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的囗食簿,与“囗食簿Ⅰ”中的户人姓名一致,应是同一人,不过,记录的年龄却只相差一岁,详见下例:
45.民男子黄张年五十三踵(肿)两足 盲张妻大女庶(?)年卌三筭一(贰·1724·95)
46.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黄张年五十二踵佐足(肆·2684)
47.民男子朱苌年六十七囗囗亭复人 苌妻大女礼年卌三筭一 ▼(贰·1773·170)
48.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朱苌年六十六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左足给亭杂人(肆·2042)
49.民男子周车年五十三腹心病给囷父 ·车妻大女屈年五十(贰·1686·42)
50.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年广成里户人公乘周车年五十二腹心病给关父(肆·1924)
简50纪年部分残缺,不过此卷中的带纪年的广成里囗食簿均爲嘉禾四年,此简当亦如是。仔细比对,还可发现更多的例子。这两份囗食簿的年份相差两年,而记录的户人年龄却只差一岁,至少可以说明嘉禾六年的囗食簿Ⅰ反映的是前一年,即嘉禾五年,的年龄,应该製作于嘉禾五年。另外,囗食簿Ⅱ中出现了简1609; “连男弟仕伍莂年一歳 库男弟公乘石年十五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既然注明“莂年一岁”,应该记录的是该幼童嘉禾五年的实际年龄,其他人或许亦是如此。
製作簿书的具体月份,可能仍是每年的八月。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分别提到“八月书户”(简335)与“八月户时”(简345),文献中亦有“八月案比”的记载[58],走马楼出土的木牍中有两块乡劝农掾于嘉禾四年(235年)八月廿六日製作的文书,内容是条列该乡州吏父兄人名年纪爲簿(J22-2453,另一无编号)[59],或可以証明八月案比的制度仍在临湘实行。
上引简3及简58均说明各里在製作簿书后亦要以上行文书的形式上呈给乡,乡在彙集各里的簿书后,形成文书,再上呈给侯国[60],所以会在简3前面出现简4。简3编绳痕迹压在字迹上,而简4“吏民”两字间留有空隙,或许简4是在最后添加上去的,字迹与简3基本一致,或亦是由广成里的里魁代爲书写的。简4也许是在广成里製作囗食簿时就预先做爲空白简编入簿书[61],而书写的时间可能在最后,即全乡的簿书彙总后,上呈侯国前。
一些学者强调“乡”是地方最基层的行政组织[62],另有学者甚至认为“里”不製作文书或基本没有文书[63],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条文似乎也支持此说。但本文的考察则发现,实际运作中远比规定複杂,到孙吴初年,里吏也参加到乡文书的製作中,且出力最多[64]。这究竟只是临湘一地的现象,还是带有普遍性,尚需研究。
其次,关于208枚成坨简中爲何夹杂69枚无字简[65],迄无通解。笔者过去只是简单地推测可能爲长期在地下掩埋所致,幷非製作时有意留下的。现通过比较其他成坨简,感觉这些无字简应该是抄写时有意所爲。在已经发表的37坨简中仅本坨及《竹简壹》图二(壹·10245-10495,名籍类)两坨存在较多的无字简;新刊《竹简肆》中另有5坨简发现了“未见字迹”简(即肆·204、498、4425、4469、4520、4626、4633、4642),此8枚中4 枚完整无缺,几乎所有均可看到编绳痕迹[66]。而这些坨几乎均属各种名籍类简,其他30个在同样条件下沉睡井下近二千年的成坨简却仅见字迹漫漶或磨灭的,而未见无字迹简,恐怕并非偶然。
曾有研究指出《竹简壹(下)》图二中出现的无字简可能是编排在各里户囗简之后,而“囗食簿Ⅰ”中无字简的编排看不出明显的特徵,有可能夹杂在诸户之后[67]。如果将《竹简贰》图一中的无字简、户人简与户计简,以及不属于广成里的长简,分别标上不同顔色,绘製在揭剥图上,得到的结果见下图: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图例:
绿色简:无字简
数字左侧爲红色简:户人简
数字右侧爲黑色简:户计简
带有斜綫简:经测量后确定的长简
观察上图,无字简遍及坨内各处,基本上是数枚简相对集中,或同在一层,左右相接,如图上标明79-83、140-143的简、或上下叠压,与有字简交错分布,显然不是集中在全里的末尾。不过,所谓“夹杂在诸户之后”的提法亦嫌含混。笔者的推测是囗食簿中有部分人户家只记录了该户的户人简与囗食统计(囗食簿Ⅱ似乎如此),或仅记录该户的囗食统计(囗食簿Ⅰ或许如此),余下内容没有抄录而留下对应数量的空白无字简。
该坨一共208枚简,除去69枚无字简,有字简139枚,其中乡里统计与上呈文书简10枚、户人简30枚、户计简33 枚,户内成员简66枚,如果户人简与户计简可以对应上,加上成员简,平均一户6人,倒是与简贰·1671所记广成里吏民50户,290多人吻合。但是,户人简与户计简能够对应上的只有8例,该坨最多可能涉及(30+33)-8=55户,相较而言,户内成员简的数量就过少了。因此,可能有一部分人户在此囗食簿上只抄录了户计简,记录了该户的囗食数,而没有户人及具体成员的内容。
这种做法应该不仅见于囗食簿Ⅰ,Ⅱ亦如此。如上图所示,在上半部,包括长简的上下左右,亦存在不少无字简,如图上标明1、2、10、11、29-31、49、50的简等。
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哪些人户在囗食簿Ⅰ与Ⅱ中被简化记录?笔者在复原囗食簿Ⅰ时注意到该里的所有居民中非老即小,或爲残疾,成年大男很少,原因未作深究[68],凌文超研究“士伍”时亦发现此盆名籍简中10岁以上的男子很少[69]。从《竹简肆》还可以找到不少广成里的户人,其中不乏成年大男,且身非给吏或承担其他杂役者:
51.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周明年卅五盲左目(肆·2016)
52.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利秃年卅九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右手(肆·2025)
53.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囗重年五十八(肆·2457)
54.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周囗年卅一盲右目(肆·2462)
55.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黄囗年五十八腹心病(肆·2660)
56.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蔡睪年卅五(肆·2669)
57.嘉禾四年广成里户人公乘朱兵年五十九踵两足(肆·2676)
显然,该里居民有不少成年大男爲户人,这些人不可能一、二年后全部物故。囗食簿Ⅰ的记录则有所取捨。归纳目前所见的户人简,应该是各种吏与卒家、承担给吏与杂役的民户、尪羸老顿贫穷女户均有详细记录,此外,有人物故的户可能也要记录,而户内情况没有变化(包括无人物故)的“应役民”户很可能做了简化记录,仅注录了户内囗食数(户计简),有时可能会加上户人简,以便与囗食簿最后的囗食统计相符合。当然,这还只是一种推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这种做法当是里魁爲减少自己抄写负担所爲,但亦应是得到上级的默许。不然我们不会在临湘侯国的井中发现这些夹杂在囗食簿中的无字简。这些囗食簿显然已经上呈给了侯国,使用后被废弃。
最后,讨论一下囗食簿Ⅰ与Ⅱ的性质与功用。不少学者称此种囗食簿爲户籍或户籍簿[70],具体性质上则认识不一:或认爲比较像是真正的户籍,或云主要爲派役而製作,或认爲是具有基础台帐的作用[71]。
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认爲,如前引简3、4所示,本簿书实际是广成乡应临湘侯国官府的要求而由下属各里分别编制成簿书,上呈给乡,再由乡汇总上呈侯国的一份文书。具体内容则如简3所云,爲各里所记录的“任吏民人名年纪囗食”资料。此处“任”恐爲“担当”意,“任吏民”应该包括身爲各种吏者,以及已经承当各种给吏与杂给役的民户。
因爲此簿书关注的重点是人户的身份,所以才会使用民、吏、卒与子弟作爲各户首位成员的标识,所以才会出现贰·1675·20州吏惠巴父亲惠司还在世,却将“惠巴”列在该户户人位置的情况。郡吏黄茑户(贰·1720·90)与属于囗食簿Ⅱ的郡卒潘囊户(贰·1708·70)、谢牛(午)户(贰·1698·59)均如此。本文集成研究中复原的县卒潘囊户(贰·1590、1957、1884、1836)、县吏邓盆户(贰2047、1879)亦如是。
至于此簿书中爲何收入尪羸老顿贫穷女户的详细资料?如学者所言,编制簿书目的主要是爲了派役,更确切地讲是爲次年安排徭役做準备,因此要分别列出已经承担“吏”职与各种给吏、杂役户,以及不能承担役的户,尪羸老顿贫穷女户便属后者,有些简上便明确注明这些户“不任役”、“不任调”或“不任调役”(如壹·959、壹·4233、叁·4301、叁·6375、肆·533、肆·1792)。而那些属于“定应役民户”则是需要承担正常徭役的民户,反而无需再详细一一列出,仅列出囗食数即可,而只有户内出现人囗物故的“定应役民户”要列出,这应该会影响该里的囗食统计以及具体的徭役安排。
所谓“定应役民×户”中的“定”应是清查计算后表示实际情况的意思[72],“应役”则表示应当承担徭役,这裏出现的只有“应役民×户”,有学者注意到吴简中同一里的统计简中常常出现两个不同的户数,一爲“五十户”[73],一要少于此,幷认爲后者记录的只是该里中的“应役民”户,加上各种爲吏的户、给吏户与不任役户则爲50 户[74]。此一发现十分重要,亦颇有道理,说明那些担任各种吏、卒的人户,以及承担了给吏与杂役的民户不再承担此处所说的役,亦再次表明製作此簿书是清点乡里中承担吏职、给吏与杂役的人户,以及不任役的尪羸老顿贫穷女户,确定未来可以承担正役的民户的清单,目的是爲侯国安排乡里民户的徭役提供依据。
还有学者因走马楼吴简吏民簿统计方式与郴州晋简中桂阳郡上计文书近似,而认爲这种簿书是制作上计簿过程中的产物[75],恐怕亦不妥当。
简言之,本文所讨论的囗食簿实际是乡、里依据侯国要求,爲来年派役而製作的簿书,以详略不同的方式记录了各里人户的情况,应是由里魁根据手中掌握的该里某种带有底帐性质的详细资料(户籍)抄录製作的,幷非古人与今人所说的户籍。如果勉强比附的话,唐代的差科簿与点籍样(吐鲁番文书64TAM35:47-53,第7册,468页以下)功能与此差近,或有渊源关係。
这种簿书幷非仅此一例。《竹简壹》第13盆(简7276-8890)中还有一个散乱,仅存部分的广成里的簿书,功用应与本文复原幷分析的囗食簿Ⅱ 与Ⅰ相同。具如下引:
58.广成里谨列所囗吏人名年纪爲簿(壹·8655)
59.尚书吏惠已(巴)年十八(壹·8642、贰1675·20)[76]
60.尚书吏吕不(次)年卅六(壹·8639)
61.不男弟晁年卅不妻原年卅二(壹·8641、贰·1714·78)[77]
62.尚书吏刘露年廿八 ? (壹·8416)
63.露妻笋年廿露男弟头年廿给县吏(壹·8400)[78]
64.露父张年七十九张妻婢年六十踵两足(壹·8643)
65.右尚书吏三户(壹·8617)
66.郡吏黄茑年廿三[79](壹·8494、贰·1720·90)
67.民杨明年八十五(壹·8405、贰·1778·179)
68.民大女郭思年八十二(壹·8471、贰·1818)
惠已(巴)与吕不(次)的身份在此爲“尚书吏”,从年龄与姓名上看,与囗食簿Ⅰ中的相同。而后者中身份则是“州吏”,两种身份之间如何变动,还需研究。除简62-64、66外,上述户人简的年纪与见于囗食簿Ⅰ的均差一岁,应是嘉禾四年製作的。这表明爲安排役而令乡里编制囗食簿幷非临时性的工作,而是年复一年的日常任务[80]。不过,抄写者可能与囗食簿Ⅰ不同,简的尺寸、书式均与囗食簿Ⅰ不同。这或涉及到里“魁”——也许是书吏——的轮换,目前尚不清楚。
附带指出,关于吴简中何种名籍属于户籍,学界见解纷纭。笔者以爲就目前已刊资料看,还没有见到属于户籍的简。真正的户籍应该分别掌握在乡吏、里魁与侯国户曹手中,是他们抄录製作囗食簿及其他簿书的凭依和核查根据。此前公布的木牍J22-2695是东乡劝农掾番琬针对吏陈晶所举私学番倚进行核查,幷发遣至侯国审查的文书,其中提到番琬曾据“黄薄(簿)审实”[81],这种“黄簿”爲乡吏所持有,成爲审核人户身份的根据,或许才是学界所说的户籍。吴简中出土的涉及人户的各类簿书均是乡、里应侯国要求[82],爲某种特定目的而製作的上行文书的组成部分,均是从户籍中抄录的,但这些簿书本身幷非户籍。
另有学者指出吴简另一类出现频繁的簿书,其户计简做“凡囗×事×算×事×赀×”是向编户民徵收钱(更囗算钱和訾税)的依据,亦将此类归爲“户籍簿”。后一归类亦不妥。《竹简壹(下)》附图二“揭剥示意图”中的成坨简的内容即属于此类簿书,据研究,记录了小武陵乡诸里人户的情况[83],值得注意的是此坨简一共253号,其中亦存在无字简51枚,儘管从图上看,无字简分布似乎比较集中,但根据复原研究,这些简实际分见于各里,说明此类簿书亦存在有简而省略内容未抄的情况。由于此类簿书是徵收囗算的依据,就不可能爲将来占着户籍时条列人姓名年纪预留空白简。此外,幷非所有人户均需要交纳囗算钱与訾钱,老(60或80以上)幼(1-6岁)便是如此,吏家可能也无需交纳。不过,相对于交纳囗算的人户,这类户要少很多,所以成坨简中可以省略不录的人户不多,因而出现的无字简要比囗食簿Ⅰ与Ⅱ少不少。考虑到其用途,加上其中会省略部分无关的人户[84],此类簿书显然亦不能称作户籍。
分析“囗食簿”已竟,再对三世纪初孙吴临湘侯国对乡里百姓的管理赘言几句。以上所论如可成立,便不难看出当时临湘侯国通过乡里编制特定的簿书来掌握可以徵发徭役的民户的信息,且这种工作爲年度性的安排。这以鲜活的例子展示了侯国官府如何对百姓进行人身控制。走马楼出土的大量仓、库入米莂与入钱、布与皮莂显示了官府如何从吏民手中徵集物资,而仓的出米簿则显示了吏民交纳的各种名目的米如何用于军队的供给。两者结合,告诉我们官府是如何通过控制吏民人身与吏民的産品来维持其持续存在和运转的。这或是吴简所见临湘侯国的个案带给我们关于三世纪初江南乡里控制的啓示。
五、结论
以上依托《竹简贰(下)》所附“揭剥示意图”,借助出土盆号(第16盆,简贰·1536-2840)以及鹫尾祐子的先行研究,幷补充了新的证据(“男弟”的使用与字迹),在笔者过去复原册书的基础上,透过囗食簿的户人简与吏民田家莂中弦丘吏民之间的对应关係、各简间的联係,参考书式、尺寸,比较字迹,尝试对嘉禾六年可能属于广成乡弦里的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进行了集成研究,部分恢复了该簿书的内容。此盆另夹杂少量中乡的簿书。
基于此,探讨了此簿书的製作与性质。认爲它是乡上呈给侯国的文书的组成部分。先由各里分别编製簿书上呈乡,乡汇总后,形成文书,再上呈侯国。文书可以说是乡、里合作完成的,里吏出力最多。“里”无法製作文书的说法,不尽凖确。
各里在抄录簿书时书写格式幷不统一。通过比对,发现广成里的“魁”是里民蔡乔,弦里则是里民郭子万,两人或是两里囗食簿书的抄写者。编製此种囗食簿书的目的是爲来年安排徭役,应编于嘉禾五年,具体月份可能在八月,性质幷非户籍。主要记录了当时已经承担了各种吏、卒职、给吏与杂役的人户,以及不能承担徭役的民户的详细情况,而清点后应该承担徭役的民户情况则多有省略,故簿书中存在不少无字简。通俗言之,此簿书是一种爲来年安排役而由里、乡编製的花名册。编製这种簿书乃是年度性安排。勉强比附的话,在用途上近于唐代的差科簿与点籍样。已刊吴简中尚未见到户籍。儘管如此,这些簿书仍有助于认识当时官府如何控制吏民人身。
附表一:《竹简贰》第16盆属于囗食簿Ⅱ的“公乘”两字笔迹[85]
1562
1581
1588
1598
1609
1647
1654
1666
1680
1694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1696
1699
1853
1858
1873
1885
1886
1934
1938
1957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1961
1976
1979
2013
2063
2084
2173
2367
2735
1645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附表二:第16盆竹简中“公乘”的其他写法
1542
1547
1555
1623
1649
1657
1687
1719
1720
1741
1759
1769
1774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1776
1780
1792
1799
1807
1808
1818
1824
1871
1942
1962
2053
2083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2528
2688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附表三:《竹简贰》第16盆属于“囗食簿Ⅱ”的“男弟”两字写法[86]
1558
1581
1609
1615
1618
1654
1662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1665
1694
1839
1845
1858
2103
2281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附表四:属于“囗食簿Ⅱ”的“民男子”三字的写法
1568
1582
1593
1692
1810
1849
1854
2050
2073
2113
2121
2125
2206
2689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附表五:属于“囗食簿Ⅰ”的“民男子”三字的写法
1673
1686
1707
1710
1724
1755
1762
1764
1768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1771
1772
1773
1775
1778
1781
1782
1785
1795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附表六:第16盆其他简上的“民男子”三字的写法
1576
1659
1811
1852
1855
1887
1951
1964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1985
2011
2151
2280
2314
2404
2422
2566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
附表七:《竹简肆》中“未见字迹”简详情
编号
204
498
4425
4469
4520
4626
4633
4642
完整程度
完整
完整
下残
下残
下残
完整
完整
下残
编痕
上下两道
上下两道
上道
上道
未见
上下两道
模糊难辨
未见
写作、修订过程中先后得到大原信正、王素、宋少华、凌文超、邢义田先生、鹫尾祐子小姐的惠助,3月11日将此文提交北京吴简研讨班讨论,得到与会学者的指教,6月20日将本文提交中央研究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古代庶民社会议题,得到王子今、邢义田、马怡、罗新以及游逸飞先生的指教,邓玮光寄下关于吴简复原研究的博士论文,谨此一併致谢。
2012年1-2月初稿
7-9月再次修订
收入邢义田、刘增贵主编《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代庶民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12月,页103-147。这里刊发的是修订稿。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4年2月18日14:48。)
[1]宫川尚志《六朝时代の村について》,《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56年,中译文《六朝时代的村》,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页67-108;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页 21;《中国における村制の成立——古代帝国崩坏の一面》,《东洋史研究》4(1960),中译文《中国村制的成立——古代帝国崩坏的一面》,收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页36、49-51、53-54;谷川道雄《中国的中世》、《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係——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入手》,均收入所着《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页85-92、286-289。
[2]如汪小烜《走马楼吴简户籍初论》,《吴简研究》第1辑,武汉:崇文书局,2004年,页143-159;韩树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师佐籍考》,同上,页167-176;安部聡一郎《长沙吴简にみえる名籍の初步的检讨》,长沙吴简研究会《长沙吴简研究报告》第2集,2004年,页39-53;安部聡一郎《试论走马楼吴简所见名籍之体式》。《吴简研究》第2辑,武汉:崇文书局,2006年,页14-24,日文稿《走马楼吴简にみえる名籍の样式についての一试论》,收入《长沙走马楼出土吴简に関する比较史料学的研究とそのデータベース化》(平成16年度~平成18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盘研究B〉研究成果报告书),2007年3月,页130-136;沈刚《吴简户籍文书的编制方式与格式复原新解》,《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页129-137;石原辽平《长沙吴简名籍考——书式と出土状况を中心に》,《中国出土资料研究》14(2010.3),页59-85;于振波《略说走马楼吴简之名籍》,《简帛研究二○○八》,桂林: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224-250;鹫尾祐子《长沙走马楼吴简连记式名籍简的探讨——关于家族的记录》,《吴简研究》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页65-87。
[3]凌文超在其博士论文《考信于簿——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复原整理与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2011年)附录中列在“竹简研究:户籍簿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中的中外论着就有83篇,绝大多数属于此类,列于其他类中的名籍研究论着也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一一备举。
[4]如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 期,页1-35;张荣强《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收入所着《汉唐籍帐制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页89-122;张燕蕊《从走马楼吴简户籍书式看孙吴对秦汉户籍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页20-27;胡平生《新出汉简户囗簿籍研究》,《出土文献研究》第10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页249-284。
[5]如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总第93期),页57-93;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吴简研究》第3辑,页9-64;《走马楼吴简两套作部工师簿比对复原整理与研究》,《简帛研究二○○九》,桂林: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162-237;《考信于簿——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复原整理与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大学历史系,2011年;邓玮光《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的复原与研究》第五章“试论吴简名籍的製作周期及相关问题”,博士论文,南京大学历史系,2012年,页153-174。
[6]鹫尾祐子《示意図简册构成简の検讨と户人の制度》,《长沙吴简研究报告 2010年度特刊》,新潟:2011年12月,页33-46。
[7]见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38、61;鹫尾祐子《长沙走马楼吴简连记式名籍简的探讨——关于家族的记录》,页70-75;邓玮光《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的复原与研究》,页5
[8]鹫尾祐子《长沙走马楼吴简连记式名籍简的探讨——关于家族的记录》,页65-87;凌文超亦有类似的推测,见《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 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41注①。
[9]见森鹿三《居延汉简の集成—とくに第二亭食簿について—》,《东方学报》29(1959.3),页139-154;《居延出土の卒家属廪名簿について》,《立命馆文学》80(桥本博士古稀记念东洋学论丛)(1960.6),页342-353;迈克尔·鲁惟一《汉代行政记录》上,页20-28,下,于振波、车今花译,桂林: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05年;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研究》(上),张学锋译,桂林: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42--323。李天虹对居延汉简籍簿的分类整理实际亦属集成研究,见所着《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其他学者使用此法者亦不少,恕不一一列举。
[10]目前竹简已经过脱水,长度略有缩短;且缺乏论文涉及的所有竹简的实测数据,这里姑且以照片的尺寸做爲替代。
[11]鹫尾祐子《长沙走马楼吴简连记式名籍简的探讨——关于家族的记录》,页75、79。
[12]同上,页79。
[13]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页85-89。类似的“里”与“丘”之间的对应关係,其他学者亦有发现,见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17-18;杨芬《孙吴嘉禾年间临湘中乡所辖里初步研究》,《中日长沙吴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长沙简牍博物馆,2011年3月,页70-76。
[14]见宋少华《长沙三国吴简的现场揭取与室内揭剥——兼谈吴简的盆号和揭剥图》,《吴简研究》第3辑,页2-3。
[15]据图版,“二”字或许爲“一”,上面一横不能排除是“食”字最下面的一横笔。
[16]李均明、宋少华披露的《竹简四》中的名籍简中按里的统计亦是每里50-55户,见所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四]内容解析八则》,《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页184引例4-7。
[17]据凌文超复原,嘉禾四年小武陵乡下设五个里,可供参照,见《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23。
[18]的确,此非孤证。我们还可找到更多的《竹简》中“五唐里”户人与《田家莂》中“五唐丘”吏民间的一致,如唐元,见于简壹·8254“五唐里户人公乘唐元年七十”,与《田家莂》4.105“五唐丘男子唐元”,
[19]参杨芬《孙吴嘉禾年间临湘中乡所辖里初步研究》,页69-78。
[20]最早见于李均明、宋少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四]内容解析八则》例4-7,页184,现据《竹简肆》核定。
[21]见宋少华主编《湖南长沙三国吴简(二)》,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页26例④。
[22]王素先生2012年2月27日来信示知,《竹简柒》中有更多的例子,如“魁何湛主”(54036)、“魁黄春主”(54710)、“魁吴巴主”(54759),均是另行单独书写的。
[23]释文原作“梅专”,查图版,应作“栂”专,据改。以下两例同此,据改。
[24]此字《田家莂》与《竹简贰》释文不同,查图版,左侧均从“子”,5.447右侧有些模糊,上部还约略可看出“艹”的痕迹。
[25]释文此字做“囗”,据图版补。
[26]以下六户见于《竹简》壹至叁,究竟是否爲户人,待考。
[27]释文原做“孙丘唐阳”,核查图版,“孙”爲“弦”之误,据改,以下三例同。
[28]此人又见简壹·2811,释文做“雅丘唐陆”,查图版,亦爲“弦”丘之误。
[29]关于“给子弟”的解释,参见侯旭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给吏与吏子弟——从汉代的给事说起》,《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页40-41。
[30]见宋少华主编《湖南长沙三国吴简(二)》,页20例③。
[31]同上,《湖南长沙三国吴简(六)》,页30例⑤。
[32]徐畅曾注意到谢韶身份的不同,见《走马楼简所见孙吴临湘县廷列曹设置及曹吏》,《吴简研究》第3辑,页334-335。
[33]字迹上比较明显的标志是“男弟”、“公乘”的写法,能够确定的已在下表中加阴影表示。具体的字迹比较见文末附表一至三。
[34]原释文在“邓”字前尚有两个“囗囗”,查图版,上端仅稍有不平整,不可能再容下两字,故删。
[35]“郡”字据《吏民田家莂》5.460补。释文编号带有“*”的是出现在“揭剥图”所示成坨简中的简,下同。
[36]《竹简贰》中的“谢韶”不能断定是弦丘居民,但该简书式、尺寸与其他长简一致,成员简的字迹亦相同,暂且附入其中。
[37]“福”字原释爲“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据简贰·1688,比对图版,应释爲“福”,据改。
[38]“伯”字原释爲“仂”,但加“?”。核查图版,比对简贰·1976,应释爲“但”,据改。
[39]此爲增加笔划例,竹简中“几”多写作“凡”,实际是“秃”字,据覃继红《〈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俗字研究》,硕士论文,西南大学文献所,2009年,页11、26。
[40]“县”字据《吏民田家莂》5.470补。
[41]此简人名做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释爲“邠”,成员简则做
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释爲“犭阝”,两字形近,且成员简尺寸、字迹均与其他相类,“分”“犬”形近,应是同一户人。竹简中“力”、“刀”常混用,见覃继红《〈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俗字研究》,页21。
[42]此简有轻度弯曲,实际长度当大于直綫长度23.8厘米。
[43]另有简贰·1916:·右子万家囗食四人,长爲24厘米,目前尚无法断定两简哪个属于郭子万家,姑且将长度更爲接近的列于上。
[44]“蔡张”不见于嘉禾五年吏民田家莂的“弦丘”,见于一失名丘(5.1071),但此简亦在成坨简中,格式与尺寸均与其他长简相同,其中还有相关的简,暂且列在此。
[45]简贰·1791·196是一枚深入到成坨简中心的长简,故列在蔡张户末尾。
[46]此简下残,无法确定是否属于此里。
[47]该简列于此的原因详下。
[48]“怡”字据图版补。
[49]据覃继红《〈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俗字研究》,页42。
[50]释文原作“……不任调囗”,查图版,“其”与“女户”三字尚有轮廓可辨,内容应与简16、20、29相同。
[51]原释文“鬿”作“罗(?)”,“主”字未释,此据图版改、补。
[52]释文仅释出“郭”字,此据图版补。
[53]《竹简贰》中的1752与1759可能是蔡乔(桥)户的成员简。
[54]关于吴简中“领”字的含义,笔者在《走马楼竹简的限米与田亩记录——从“田”的类型与纳“米”类型的关係说起》中做过讨论,见《吴简研究》第2辑,武汉:崇文书局,2006年,页165-166;董志翘亦有类似看法,详见《中土佛教文献词语零札》“簿领”条,收入《中古近代汉语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190-191。
[55]孙闻博亦有类似推测,他还利用文献与吴简分析了里魁的职掌、居住地等,见《走马楼吴简所见乡官里吏》,《吴简研究》第3辑,页272-276;此前,李均明、宋少华在列举《竹简四》中的“里魁”资料时,对其沿革、职掌亦略有考述,见《〈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四]内容解析八则》,页184。此前,池田雄一亦曾简要讨论过汉代“里魁”的情况,见《中国古代の聚落と地方行政》“地方行政编”第六章“汉代の地方少吏”,东京:汲古书院,2002年,页599-601。阿部幸信根据简贰·5458推测存在“丘魁”,现在看还缺乏足够的証据,见《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的“调”——以出纳记录的检讨爲中心》,《吴简研究》第3辑,页243。
不过,仔细观察簿书中的户人简、户计简与户内成员简,感觉前两类与成员简的字迹有差异。比较文末附表三、四、五与六,四、五、六中的“民男子”三字写法基本一致,而在“男”字的写法上,表三与四、五、六似不同。情况若属实,囗食簿的抄写製作过程可能更爲複杂,户人简(也许还包括户计简)可能预先有专人抄写好备用,故两个里的囗食簿上户人简的字迹一致,而所用的竹简或许由各里分别提供,所以会出现尺寸不同的情况。而户内成员简则各里另外由人抄写,因而书式上会出入,字迹亦不同(比较文末附表一、二的“公乘”字迹可知)。若此,囗食簿很可能是先编后写的,与笔者以前的推测不同,簿书的抄写者亦非一人。要坐实此问题还需大量的字迹比对,限于篇幅,容后再论。
[56]张荣强《孙吴户籍结句简中的“事”》,收入《汉唐籍帐制度研究》,页156。
[57]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4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45;张德芳《悬泉汉简中的“传信简”考述》,《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页70,简十一,图版十一。
[58]关于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参邢义田《汉代案比在县或在乡?》,收入所着《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页211-242。
[59]见《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发掘报告》第三章引,收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走马楼吴简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页32例八、九。
[60]鹫尾祐子亦有类似的推测,见《示意図简册构成简の検讨と户人の制度》,页41、43。
[61]观察史语所保存的居延汉简“永元器物簿”(128.1)的编联方式,簿书的左侧均不可再增添新简,若孙吴初年临湘地区的簿书编联采用相同的方式,简4则不可能是最后再编入簿书最左侧的,而只能是提前编入的。
[62]日比野丈夫《乡亭里についての研究》,原刊《东洋史研究》14.1-2(1955),后收入所着《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京都:同朋舍,1977年,页157-158。
[63]如杨振红就认爲里簿籍的製作不是由里而是由乡来完成的,原因是两汉三国时期,乡是最低一级行政组织,里只是民间社区组织,而非一级行政单位,见所着〈从出土“算”、“事”简看两汉三国吴时期的赋役结构〉,《中华文史论丛》2011.1,页55。此前,卜宪群亦认为“秦汉时期什伍与里,里与里,里与乡、县之间的日常行政,也包括里民与这些机构之间的行政是不以文书形式运作的”,不过,他怀疑“里”可能保留有交纳赋税时形成的文书正本或副本,见所着〈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的文书问题〉,《文史哲》2007.6,页51、52。刘欣宁亦有此看法,见《秦汉时代の基层社会支配》,京都:京都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页77-95。
[64]多年前,日比野丈夫就指出,乡户籍的资料由里魁、里正与父老向乡提出,乡集合各里的名册编成,再向上级报告,见《乡亭里についての研究》,页149;佐藤武敏亦持类似看法,见所着《汉代的户囗调查》,原刊《集刊东洋学》18(1967),姜镇庆译,收入《简牍研究译丛》第2 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页319;越智重明则认爲乡与县保留的是户籍副本,里吏承担户籍业务,见《汉魏南朝の乡·亭·里》,《东洋学报》53.1(1970.6),页20-21。
[65]2012年2月16日下午与宋少华先生通电话,确认这69枚无字简爲完整的简。另外,《竹简柒》中有一坨含1000多枚简的名籍,宋先生告知其中幷没有发现无字简。整个吴简清理完毕,发现无字简共3万多,但以碎简爲多。
[66]详情见文末附表七。
[67]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37。他推测《竹简壹(下)》图二中出现的无字简有可能是爲占着户籍时条列人姓名年纪等信息而预留的,根据是简肆·4492(页37),此说的可能性很小。从竹简看,各里的户数几乎都是五十户,说明“里”主要是一种编制单位,如有新户占籍,另设新里安置即可,无需补入原有的“里”。且凌文讨论的两种簿书均是爲将来赋役徵发而编製,并要上呈给侯国,而非户籍,不可能再在其中追加新占籍的人囗。
[68]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囗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页90。
[69]凌文超《走马楼吴简所见“士伍”辨析》,《吴简研究》第3辑,页161-163。
[70]早期的观点见汪小烜《走马楼吴简户籍初论》,页143、156;张荣强的看法前后有不少变化,早期观点见《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收入所着《汉唐籍帐制度研究》,页89-122;最新的观点见《再论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待刊稿,将本文讨论的囗食簿视爲更具有基础台账作用,是户籍无疑;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页19-30;沈刚《吴简户籍文书的编制方式与格式复原新解》,页129-137;胡平生《新出汉简户囗簿籍研究》,页271-272;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9-10。
关于“户籍”的内涵,学界存在不同意见。大体说来,部分学者将户籍视爲一个总的概念和名称,认爲包含了多种内容和名称不同的簿籍,这部分学者通常区分出广义与狭义的户籍;另有学者则认爲那种作爲根本凭证的才是户籍,其他都应叫做“户囗簿籍”。持前说的如汪小烜《走马楼吴简户籍初论》,页154;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页29-30;张荣强《再论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待刊稿;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9-10。持后说的有胡平生《新出汉简户囗簿籍研究》,页264;邓玮光《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的复原与研究》第五章,页155。这裏采用后说。
[71]分见胡平生《新出汉简户囗簿籍研究》,页272;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50;张荣强《再论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待刊稿,页17。
[72]关于汉代官文书与秦汉六朝文献中“定”字的含义,参邢义田《尹湾汉墓木牍文书的名称和性质》,原刊《大陆杂志》95.3(1997),修改稿后收入所着《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页120-123。
[73]这近一步証明临湘侯国的“里”主要是个户囗编製单位,而非实际居住地。《竹简肆》3697:“等本模乡渚田丘人,必还依故所长(?)寒囗囗囗囗收宫而”,此简残缺,文意不太清楚,但用乡、丘来表示人的所属。此外,该卷中不少私学名籍也注明居×乡×丘,如肆·3956、3979、3991、4009、4078,这些均使笔者更加相信“丘”才是当地吏民的实际居住地。关于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可参邓玮光《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的复原与研究》第四章“试论‘丘’及相关问题”,页127-152。
[74]张荣强《再论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待刊稿,页15-16;鹫尾祐子亦有类似的推测,见《示意図简册构成简の検讨と户人の制度》,页38。
[75]见鹫尾祐子《示意図简册构成简の検讨と户人の制度》,页43。
[76]此人的名字,释文或作“巴”,或作“已”,壹·8642图版字迹左上略损,“巴”“巳”在竹简、石刻中常混用,参覃继红《〈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俗字研究》“邑、杷”,页20;臧克和主编《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邑”字条,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页1484。
[77]查贰·1714图版,下面做“不”较清楚。
[78]《竹简肆》2029亦是两人的记录:“露弟公乘头年廿给县吏 露妻大女笋年廿”。其中“头”与两个“廿”字据图版改。
[79]释文原做“十三”,查图版,应爲“廿三”,据改。
[80]张荣强曾通过对比《竹简壹》中的同名“户籍简”,推定“户籍”每年更造,见《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收入所着《汉唐籍帐制度研究》,页113。不过,作者使用的简是否属于“户籍”无法确定,其说存疑。对此,可参邓玮光《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的复原与研究》第五章,页157-160。
[81]图版与释文见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5期,彩版肆2、页20。关于此牍的解释,见侯旭东《长沙三国吴简所见“私学”考——兼论孙吴的占募与领客制》,《简帛研究二○○一》,桂林: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514-516。笔者当时认爲据黄簿审实的是县曹,现在看来应该是乡吏。
[82]师佐簿(作部工师簿)的情况比较特殊,应是由各县製作,上交郡的兵曹。详见凌文超《走马楼吴简两套作部工师簿比对复原整理与研究》,页187-188。
[83]详见凌文超《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页14-38。
[84]见于此坨的简壹·10397·146:“右吉阳里领吏民卅六户囗食一百七十三人”,恐怕就是该里部分人户的统计。
[85]图版过于模糊,又乏其他佐证者未收入。
[86]图版过于模糊,又乏其他佐证者未收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384.html
以上是关于嘉禾-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