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孔子見季桓子》校讀
(北京大學中文系)
《上博六》出版後,學者對其中的《孔子見季桓子》一篇的釋讀多有探討,李銳先生對其進行了兩次編聯,福田哲之先生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見[1],大家可以參看。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通過對簡文的梳理,也試着對其進行了編聯。竹簡折損情況的嚴重,增加了文本復原工作的難度。我們已經無法準確的還原其本來面目,現在的編聯只能是通過閱讀這些隻言片語的斷簡殘章,基於對孔子和季桓子二人談話內容的猜測,而對竹簡進行的大致劃分。這種情況下的編聯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茲錄釋文於下。釋文用寬式,囗表示殘損無法辨認的簡文和不識字,F、S、T分別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契口,Q是我們根據簡長擬補出的所缺竹簡上的簡文,所補字數不是很準確,僅供判斷所缺竹簡位置跟大致長度而已。
【釋文】
F孔子見季桓子。“斯[2]聞之,蓋賢者是能[3]親【1】仁,仁[4]者S是能行聖人之道。若子親仁,行聖人之道,則斯T【4】……斯中心樂之。” [1] S夫子曰:“上不親[5]仁而附[6]富[7],聞其治[8]於失人乎?夫士,品物T【3】
F不窮,君子流其觀焉。品[9]物備矣,而無成德[2]QQQS【24】
F由仁歟?蓋君子聽之。”[3]桓子曰:“若夫仁人之未察其行[10]S【6】
F處,可名[11]而知歟?”夫子曰:“吾聞之,唯仁人囗囗QS 【10】
F為信以事其上,仁其如此也。上雖逃智,無不亂[12]矣。是故魚(語)S道之,君子行,冠[13]弗視也,吾(語),儉弗視也,魚(禦),迅弗視也[14],QQT【5】
君子有道,生民之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23】
FQQQQ者,君子直[15]己而立師保[16],慎其禮樂,道S其【21】
F君子恒以眾福,周[17]拜四方之位以鐘。君子足[18]之以其所足,歸S之以其所欲。智不行矣,不囗拜[19]絕以為己拜,賜民囗T【15】
也,竊[20]又易貌也,而無以享諸郊矣。唯非仁人也,乃【8】
仁勵[21]仁而進之S,不仁人弗得進矣,治得不可,人而QQQQQQQT【9】
F矣。”[4]桓子曰:“二道者,可得聞歟?”夫子曰:“言即至矣,唯【2】吾子勿聞S,故將以告。仁人之道,衣服此(?)中,容貌[22]不求[23] 異於[24]人,不閑T【7】,
囗皆[25]求異S於人,閑車衛,興道學,禁[26]言不當其所,皆[27]同其囗,此與[28]民也[5]T【17】
拜[29]賜與民S也,色[30]不樸,訾言不忌[31],視于君子,大為毋聑,此[32]與民QQQT【13】
未足,孰敢謨之?若夫視人不厭[33],問禮不倦,則【20】
F易與?仁人惑諸也。[6]夫與[34]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之民[35],其述多方焉,QQQS【11】類[36]言之,則S恐咎[37]吾[38]子。”桓子曰:“斯不宅[39],吾子類言之猶恐弗知,況[40]其如T【22】F微言之乎[41]?夫子曰:與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42]之民,衣服好圖[43],囗囗囗QQS【19】
F也,好還,唯聚仰天而歎曰:役[44]不奉芻[45] ,不昧酒肉[46]QQQS【26】不食五穀S,宴[47]處危岸[48],豈[49]不難乎厲[50]歟?[7]民之行也,好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美以為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QQT【14】
其賜與S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之民,亦以其物審二道[51]者以觀於民,唯有 弗遠T【12】,
F者也。如此者,安與之處而察[52]聞其所教[53]。先QQQS【16】
F行年,民久聞教,不察不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其行板(?)恭[54](?)哀(?)與[8]QQQS【18】
民氓[55]不可誨,眾之所直,莫之能懲[56]也。眾之所【25】
F是察,求之於中,此以不惑,而民道之。[9]√【27】
【校讀】
[1]“賢”字整理者缺釋,福田哲之先生指出此字可能與3號簡中陳偉先生釋為“臤”的字同[57]。據圖板此字為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寫法與楚簡中常見的賢字相同。“是”起強調語氣的作用,如《尚書·金縢》:“是有丕子之責於天”。
這是簡文的開頭。直接引用季桓子說的話,向孔子請教“親仁”、“行聖人之道”。所缺簡文大概是“斯願依吾子而治”,“若吾子能教”之類的話。
[2]“聞其治於失人乎”是孔子反問季桓子,“聽說‘其治’不得人心了麼?”
“品物”似指祭品。《楚語》云:“天子遍祀群神品物。”《周禮》:“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及後、世子之膳羞。”鄭玄注云:“備品物曰薦,致滋味乃為羞。”《爾雅·釋天》:“冬祭曰蒸。”郭璞注“蒸”曰“進品物也”。
孔子的回答是以祭祀為例,不能只講究祭品的完備,關鍵還在於要有恭敬之心,亦即《論語》所謂的“祭思敬,喪思哀”。
[3]這是孔子的話,不能肯定是不是跟上文接續而言,暫放於此。
[4]“德己”,《論語》14.42有“修己”。[58]
“周拜四方之位以鐘”,“鐘”字原釋“童”,這里疑讀為“鐘”。《周禮》有“環拜以鍾鼓為節”。先秦時期,禮樂是不分的,古人行祭拜等禮儀時多伴有奏樂。“周拜四方之位以鐘”講的是按照鐘樂的節奏來拜四方之位。
“君子足之以其所足,歸之以其所欲”,“歸”字簡文作“𧠹”,二字都屬見母,一為微紐,一為支紐,音近可通。“歸”是贈送、給予的意思。《左傳·閔公二年》“歸公乘馬”杜預注:“歸,遺也。”這句話講的是君子治理國家要足民所欲。《禮記·經解》講到天子如何“治民”時說:“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謂之義。義與信,和與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無其器,則不成。”其中的足民思想與簡文正同。
“竊又易貌也”,“貌”字作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與簡7“容貌”之“貌”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應為同一字,此處也應讀為“貌”。
“郊”,簡文做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從爻,下半部分原釋為“勿”。爻、郊都屬宵母,一為匣紐,一為見紐。從“爻”聲的字常有與從“交”聲的字相通之例,如《易·系辭上》“效法之謂坤”,《釋文》“效”作“爻”。此字也很有可能是“肴”的錯字,從爻從肉。《禮記·禮運》:“夫政必本於天,殽以降命,命降於社之謂殽地。”《孔子家語·禮運》“殽”並作“郊”。“享諸郊”在文獻上也有例證,《左傳·桓公十五年》:“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
簡15與簡8應可編聯。《禮記·曲禮》:“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徧。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歲徧。”鄭玄注:“祭四方,謂祭五官之神於四郊也。句芒在東,祝融後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詩》云:‘來方禋祀。’方祀者,各祭其方之官而已。”簡文此處是孔子對季桓子講述“仁人”的行為,仁人君子會為了眾人之福拜祭其所屬的四方之位,而絕不會僭越天子舉行祭天地的郊祀。
這段話是孔子與季桓子關於“仁人”和“非仁人”的討論。
[5]“容貌不求異於人,不閑”,“閑”原疑釋為“增”,今查看圖板,發現此字與簡17“閑車衛”的“閑”應為同一個字: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簡7,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簡17
暫讀為“閑”,則簡7與簡17構成對文,故排列在一起。
季桓子進一步向孔子請教“二道”。從簡文推測,“二道”應是“仁人之道”和“不仁人之道”。之後二人的對話轉移到治民這個話題上。
[6]簡11的“惑”字形作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從辵,右上疑為“或”。《曹沫之陳》46簡有“或”字形為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 《民之父母》13簡有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這兩個字都與常見的“或”字形有所不同,簡文中的此字與這兩字比較接近。考慮到本篇簡文字體有“從簡從俗”的趨勢,我們認為此字右上所從可能為“或”。此句可讀為“……易與?仁人惑諸也”。“諸”訓眾,這句話是說“仁人”對這些都很困惑。
[7] 這里是以“與
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之民”為例,來說明如何治民。“昧”訓為貪。“役不奉芻,不昧酒肉,不食五穀,宴處危岸,豈不難乎厲歟?”句意待考。
[8] 這段話講到察民之教,可參看《禮記·經解》的前半段,茲摘錄於下: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于《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于《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9]“民氓不可誨”,“誨”字從心從毋。先秦話語系統中的“民”跟“人”是不同的。“民”指底層的廣大老百姓,“人”則往往是有一定地位和財產的。孔子雖然“誨人不倦”,但是對於“民”,很熟悉的一句話就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惑”呼應前面的“惑諸”。這是對話的結尾,強調了察民一定要“求之於中”,只有這樣才能“不惑”,才能道民。
【餘論】
這篇簡文是孔子和季桓子的談話。談話從季桓子向孔子請教“親仁”、“行聖人之道”開始,孔子向其講述了“仁人”之行和“二道”,最後轉移到如何治民的話題上,孔子告訴季桓子察民一定要“求之於中”。
關於編聯。前面已經講過竹簡殘損的情況比較嚴重,具體可以參看文後的附錄。我們現在的復原,是根據幾支有問答內容的竹簡(簡1、3、6、10、2、7、22、19),推測出二人談話的幾個主題,從而對剩下的斷簡殘章進行的大致劃分。由於主題的相似性,這種劃分不是絕對的,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特別是“仁人”之行和“二道”兩個主題,其所屬竹簡的可調整性更大一些。
關於這次談話的時間。原整理者濮茅左先生在附錄《季桓子與孔子的相關事蹟系年》中引到《孔子家語·子路初見》里的一段話,提到孔子為魯司寇時曾二見“季康子”,雖然沒有關於二人談話內容的記錄,但從所載孔子與宰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孔子與季氏的談話肯定是與治理國家有關的。濮先生已經指出的,這里的“季康子”其實應該是“季桓子”。本篇竹書是否就是這兩次談話中的一次,還需要進一步查閱更多的傳世文獻。從簡文來看,季桓子向孔子請教如何“親仁”、“行聖人之道”,孔子的回答是“上不親仁而附富,聞其治於失人乎?”這是我們的理解。陳偉先生的意見則是“問其方於逸人乎”,“逸人”是孔子自謂[59]。如果這次談話是發生在孔子仕魯之前的,那麼孔子自稱“逸人”是可以理解的,也很符合文意。但是如果這次談話是發生孔子為魯司寇時期的,恐怕他就不能自稱為隱逸之士了吧。
關於“二道”。目前基本上有兩種看法,一種是濮茅左先生在《說明》中提出的 “仁與不仁”,李銳先生進一步指出是“仁人之道”與“不仁人之道” [60];另一種是陳偉先生提出的“聖人之道”與“仁人之道”[61]。由於簡文的殘損,我們無法確知“二道”究竟為何。但從我們目前所復原的簡文來看,“聖人之道”似乎是對治國良方的一種特殊的表述方式。先秦文獻中的“聖人”是指類似于“堯舜禹”這樣的上古帝王,“聖人之道”大概就是這些帝王們治理國家的良方。季桓子詢問如何“行聖人之道”其實也就是詢問如何治理好國家。“二道”也不一定就是兩種各有所長的治國之道,從簡文看來,倒更像是兩種一好一壞、呈對比關係的治國之道。
本篇竹書的研究其實剛剛開始,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附錄:竹簡現狀一覽表
簡號 字數 長度 頂端-契1 契1-契2 契2-契3 契3-尾端 完簡 41左右 54.6 1.1 25.5 26.5 1.5 1 13 21.3 1.1 (20.2) ---- --- 2 19 22 1.1 (20.9) --- --- 3 26 33.2 --- (5.2) 26.5 1.5 4 21 33 --- 5 26.4 1.5 5 42 50.2 1.1 25.6 (23.5) --- 6 19 24.1 0.8 (23.3) --- --- 7 25 32.7 --- 5.2 26 1.5 8 19 24.2 --- 9 20 25 --- 7.7 (17.3) --- 10 17 21.5 1.1 (20.4) --- --- 11 17 21 1.1 (19.9) --- --- 12 23 33 --- (5) 26.5 1.5 13 23 27.3 --- 5.1 (22.2) --- 14 23 27.8 --- 4.3 (23.5) --- 15 42 53 1.1 25.5 (26.4) --- 16 16 21.5 1.1 (20.4) --- --- 17 25 33.7 --- 5 26.2 1.5 18 16 21.5 1.1 (20.4) --- --- 19 17 21.1 1.1 (20) --- --- 20 17 20.1 21 15 20.8 --- 19.5 (1.3) --- 22 26 33.5 (5.5) 26.5 1.5 23 8 9.5 --- --- 24 16 21.6 1.1 (20.5) --- --- 25 17 19.7 --- --- 26 18 22.5 1.1 (21.4) --- --- 27 14 22.3 1.1 (21.2) --- ---
注:此表是根據整理者公布的數據做出的,括号中的數字是根據已公布的數據推算出的,“―――”代表竹簡殘缺。
(編者按:[1]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孔子見季桓子〉重編》,簡帛網2007年8月22日。福田哲之:《〈孔子見季桓子〉1號簡的釋讀與綴合》,簡帛網2007年8月6日。
[2]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3]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4]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5]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6]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7]凡國棟、何有祖:《〈孔子見季桓子〉劄記一則》,簡帛網2007年7月15日。
[8]李銳:《〈孔子見季桓子〉重編》,簡帛網2007年8月22日。
[9]凡國棟、何有祖:《〈孔子見季桓子〉劄記一則》,簡帛網2007年7月15日。
[10]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11]何有祖:《上博六劄記(三)》,簡帛網2007年7月13日。
[12]李銳:此處“亂”之義當為“治”。《〈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13]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14]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三則》,簡帛網2007年7月17日。
[15]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16]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17]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18]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19]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20]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21]李銳:“又見望山2號墓簡2,根據朱德熙等先生的意見,此處疑讀為“勵”。”《〈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22]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23]劉信芳:《上博藏六》試解之三簡帛網2007年8月9日。
[24]何有祖:《〈上博六〉劄記(三)》,簡帛網,2007年7月13日。
[25]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26]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三則》,簡帛網2007年7月17日。
[27]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28]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四)》,簡帛網2007年7月14日。
[29]何有祖:《上博六劄記(三)》,簡帛網2007年7月13日。
[30]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31]李銳:《〈孔子見季桓子〉重編》,簡帛網2007年8月22日。
[32]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33]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34]何有祖:《上博六劄記(三)》,簡帛網2007年7月13日。
[35]何有祖:《上博六劄記(三)》,簡帛網2007年7月13日。
[36]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37]陳偉:《〈孔子見季桓子〉22號簡試讀》,簡帛網2007年7月24日。楊澤生:《讀〈上博六〉劄記(三則)》,簡帛網2007年7月24。
[38]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39]陳偉:《〈孔子見季桓子〉22號簡試讀》,簡帛網2007年7月24日。
[40]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41]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42]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43]何有祖:《上博六劄記(三)》,簡帛網2007年7月13日。
[44]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四)》,簡帛網2007年7月14日。
[45]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四)》,簡帛網2007年7月14日。
[46]侯乃鋒:上博六剩義贅言簡帛網2007年10月30日。
[47]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48]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49]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四)》,簡帛網2007年7月14日。
[50]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51]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52]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53]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54]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55]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56]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57]福田哲之:《〈孔子見季桓子〉1號簡的釋讀與綴合》,簡帛網2007年8月6日。
[58]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59]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60]李銳:《〈孔子見季桓子〉新編(稿)》,簡帛網2007年7月11日。
[61]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536.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孔子見季桓子》校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