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首发)
上博楚簡的及時整理與出版,頗有益于學人,衆多專著與論文的涌現堪爲佳證。不過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疑問,小文討論了三個問題,不妥之處還請指正。
(一)
上博《容成氏》36號簡“強溺(弱)不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諹,衆寡不聖(聽)訟[1]”。“衆寡”前兩字,原釋文疑讀作“辭揚”。[2]蘇建洲先生讀作“辭聽”:[3]
昜,餘紐陽部;聽,透紐耕部,聲紐同為舌頭音,韻部則為旁轉。《左傳·哀公二十三年》:“越諸鞅來聘”,《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傳》諸“鞅”作諸稽“郢”(餘耕)。《禮記·月令》:“民殃於疫”,《後漢書·魯恭傳》引“殃”作”傷”。(《古字通假會典》頁61、270)可證“昜”、“聽”音近可通。《周禮·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鄭玄《注》曰:“觀其出言,不直則煩。”
頗疑“辭諹”可讀作“慈諹”。上古音辭屬邪紐之部;慈屬從紐之部,聲紐同為舌紐,韻部相同。兩者相通當頗有可能。“慈諹”見于武威漢簡,典籍或作“慈祥”。武威漢簡甲本《士相見之禮》簡11:“與君言言使臣,與大人言言事君,與老者言言使弟子,與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與衆言言忠信[慈諹],與居官者言言忠信。”[4]校注:慈諹,今本作慈祥;此二字上下有圓刮弧,是讀者所作删去號。今本“與衆言言忠信慈祥”,忠信與慈祥相重,故此讀者欲删去之,而《大戴記》注引此句無忠信二字。可見不同家法,或删忠信,或删慈祥,俱嫌其重。[5]據校注所言,雖然簡本之作者因家法的緣故欲删去“慈諹”,但亦正可見漢簡本原即作“慈諹”,今本作“慈祥”,可訓爲慈善。《儀禮·士相見禮》:“與君言,言使臣。與大人言,言事君。與老者言,言使弟子。與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與衆言,言忠信慈祥。與居官者言,言忠信。”注:“祥,善也。”
簡文“强弱不慈諹,衆寡不聖(聽)訟”,兩句為互文,即無論強弱抑或衆寡,既不慈諹,也不聽訟。這樣的亂局顯然不是治國者願意看到的。武威漢簡甲本所言“與衆言言忠信[慈諹]”似正是針對這樣的亂局而為。從這個角度說,將“辭諹”讀作“慈諹”,並訓為慈善,也是有例可尋的。
(二)
孔子退,告子贛曰:‘吾見于君,不問有邦之道,而問相邦之道,不亦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乎?’子贛曰:‘吾子之答也何如?’孔子曰:‘如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哂)。’”《相邦之道》4
此句文意難解關鍵在于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二字。由于“如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實際上是對孔子上一回答的總結,所以此二字文意間關聯頗爲密切。
首先從第一字說起。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原注釋隸作“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讀作“欽”,取贊許之義。孟蓬生先生讀作“謙”,認爲“問話者爲一國之君,不問有國(統治國家)的道術,却問幫助治理國家的道術,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故孔子稱之爲‘謙’。”[6]
以上兩種意見都是傾向于將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看作褒義詞,但正如董珊先生所言“‘不亦’之下的字從整體結構來看,……孔子說‘吾見于君,不問有邦之道,而問相邦之道’含有責備之意”。這兩種意見顯然不大合適。
緊接著董珊先生認爲該字“可相當于曾侯乙編鐘所見之‘遣’字。……讀爲‘愆’,訓爲‘失’,‘不亦愆乎’的意思是說:哀公他不向我詢問有邦之君道,却跟我問做相邦這種臣道,這不是失問了麽?孔子實際是在跟子贛說魯哀公詢問不當。”[7]但是對于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孔子很可能不是僅僅停留在討論是否應該發生的層面上,而是在表達一種對已發生事件的情緒或是評價。
我們認爲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左部殘筆可推測是“章”,字可隸作“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包山264號簡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下部所從即與之同。對于此類字,李家浩先生有比較好的意見,即《璽匯》0008號楚印之字(從“章”從“次”從“口”),以及江陵天星觀1號墓楚簡之字(從“章”從“次”從“貝”), 皆以“欠”爲聲,讀作“贛”。[8]
簡文“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疑讀作“戇”。《說文》:“戇,愚也。”《史記·汲黯列傳》:“上退,謂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戇也。’”《漢書·高帝紀》:“問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戇,陳平可以助之。’”《後漢書·董卓傳》:“卓謂長史劉艾曰:‘關東諸將數敗矣,無能爲也。唯孫堅小戇’”。
“吾見于君,不問有邦之道,而問相邦之道,不亦戇乎?”大意是:哀公他不向我詢問有邦之君道,却跟我問做相邦這種臣道,不是很戇愚麽?無獨有偶,相近的評價也見于另一處孔子與子貢的對話,即上博二《魯邦大旱》一文中,此僅用通行字抄錄:
魯邦大旱,哀公謂孔子:子不爲我圖之?孔子答曰:邦大旱,無乃失諸刑與德乎?唯……1
之何在?孔子曰:庶民知說之事鬼?也,不知刑與德,如毋愛珪璧幣帛于山川,政刑與……2
出遇子贛曰:賜,爾聞巷路之言,無乃謂丘之答非與?子贛曰:否,繄吾子女命丌與?若夫政刑與德以事上天,此是哉。若夫毋愛珪璧3幣帛于山川,無乃不可。夫山,石以爲膚,木以爲民,如天不雨,石將焦,木將死,其欲雨或甚于我,或必待乎名乎?夫川,水以爲膚,魚以4爲民,如天不雨,水將涸,魚將死,其欲雨或甚于我,或必待乎名乎?孔子曰:烏乎……5公豈不飽粱食肉哉,繄無如庶民何■6
其中關鍵性語句爲“公豈不飽粱食肉哉,繄無如庶民何”。《左傳》莊公十年記錄了曹劌的一句名言:“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當頗能幫助我們理解孔子言語中對哀公所透露出的失望。此段文字也是孔子見魯哀公之後再與子貢討論,話語中流露著對哀公行政能力不足之失望。當然《相邦之道》簡4“吾見于君,不問有邦之道,而問相邦之道,不亦戇乎?”也許還沒有到如此嚴重之境地,但是孔子詼諧話語中透露出來的的嘲諷意味却是比較明顯的。
下面再看看“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的幾種釋讀意見:
整理者:“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從言、從鹵,鹵形與《說文》古文“西”近同,故字可隸作“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字書未見,字既從言,應與語辭相關。“女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于此疑或讀爲“如斯”。“西”,古音屬心紐脂部,“斯”爲屬心紐支部,兩者音近可通。
孟蓬生:“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即“訊”字。《說文·言部》:“訊,問也。從言,卂聲。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古文訊從卥。”古音西聲與卂聲同屬心紐,而韵部真文相近,故得相通。《字彙》以後,《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皆以“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爲“哂”的俗字,非古義也。“如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訊)”的意思是說,君問我以相邦之道,我即以相邦之道來回答他。[9]
董珊:“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可能讀爲“哂笑”之“哂”,孔子是說:就像哂笑一樣回答了他。其諷刺之語如何,從殘餘簡文已經難以看出。[10]
淺野裕一:子貢在哀公與孔子問答之時幷未在場,即使孔子回答“像這樣”,子貢還是無法理解孔子應答的內容,因此“女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不應讀爲“如斯”,而應釋爲“汝察(讓你想吧)”。韵部方面,“西”爲段玉裁“古十七諧聲表”第十三部(文部),“察”爲第十五部(脂部);在聲母方面,“西”爲上古齒頭音之心母,“察”爲上古齒頭音之清母。二字音韵俱近,有通用假借之關係。[11]
陳思婷:讀爲“汝察”可備一說。“女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或可釋讀爲“汝思”,也是孔子讓子貢自行思索平日所學之意。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所從之“西”應爲“囟”之假借[12],“囟”爲心紐真部,“西”爲心紐脂部,二字上古聲同,韵爲陰陽對轉。在古文字中,心與言二形旁常通用。《說文・心部》:“思,從心囟聲。”“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與囟聲同韵近;形符一從心,一從言,彼此通用,故“女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可釋爲“汝思”。從《論語》的記載中,常見孔子對門人談論爲政之道;另一方面,孔子亦常因材施材,甚至有“不教之教”的方式。《論語·爲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主張學思幷重,故《相邦之道》中,子貢詢問孔子與魯哀公是如何談論“相邦之道”的內容時,孔子只是簡短回答:“汝思。”即是要子貢從孔子平日的言論去思索理解,而不作立即之回應,正如《論語・子罕篇第九》:“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兩端而竭焉。’”啓發學生主動反省的能力與精神,即是一位良師所能給學生的最佳教育。[13]
以上意見中,整理者、淺野裕一兩種意見看到了“如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含有指代前一句話的作用(其實僅僅考慮了“如”字),即“吾見于君,不問有邦之道,而問相邦之道,不亦戇乎?”的功能,而讀作“如斯”(如與斯皆有指代功能,不免有重複之嫌),但也是僅僅看到了兩者在形式上的關聯。孟蓬生、陳思婷兩位先生的意見則試圖從內容上解說兩者的關聯,但是還是不够恰當。只有董珊先生的意見比較正確。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在此句中應即典籍“哂”字。《論語·先進》“夫子哂之”何晏集解引馬融曰:“哂,笑也。”《廣雅·釋詁一》:“哂,笑也”王念孫疏證:“微笑謂之哂,大笑亦謂之哂。
所謂的“如哂”,就是概言上一句孔子嘲諷哀公的言語:“吾見于君,不問有邦之道,而問相邦之道,不亦戇乎?”結合“戇”字考釋來說,就是如哂笑哀公之戇愚般回答了哀公。
(三)
《三德》10號簡“毋囗敔,毋變事”,其中原所缺釋之字原簡作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下部可見從“又”,上部與楚簡“弁”字上部頗爲相似,如上博孔子詩論22號簡“弁”字作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可資比較。唯簡文上部因竹簡稍裂而將字最上端的一短竪筆與一橫筆割裂開來,且略向左斜。不過字釋爲“弁”,大概是不會有問題的。《從政》甲17號簡即有一個“弁(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字,其詞例亦作“弁(絆)敔”,這是周鳳五先生最先釋出來的:[14]
字從弁聲,古音並紐元部,與幫紐元部的“絆”可以通假。絆,縶也,見《詩‧小雅‧白駒》毛《傳》。“敔”,禁也,見《廣雅‧釋詁》。簡文是說,小人如果領先,就阻礙他人前進,用繩索把人繫絆、套牢。
緊踵其後,亦有諸位先生作過改讀,如何琳儀先生的“並禦”說[15],楊澤生先生的“反敔”及“慢詡”說[16],顔世鉉先生的“慢侮”說[17],但似皆不及“弁(絆)敔”說。陳美蘭女士在季旭昇先生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一書所作案語中沿用周先生說,[18]大概也是基于類似的考量。
本簡“弁(絆)敔”由于所給語境甚微,僅“毋變事”與之對應。不妨先考察一下“變事”的具體含義。《二年律令》“變事”一詞兩見:
“丞相、禦史及諸二千石官使人,若遣吏、新爲官及屬尉、佐以上徵若遷徙者,及軍吏、縣道有尤急言變事,皆得爲傳食。”(232-233)
“守二千石官、縣道官言邊變事急者,及吏遷徙、新爲官、屬尉、佐以上毋乘馬者,皆得爲駕傳。”(212-213)
言傳達“變事”者,可享有使用飲食與交通工具上的便利,可窺見“變事” 所形容之事當頗爲嚴峻。漢初史籍也頗有其例,如《漢書·楚元王傳》“時恭、顯、許、史子弟侍中諸曹,皆側目于望之等,更生懼焉,乃使其外親上變事”,顔師古注:“非常之事,故謂之變也。”“毋變事”即不要做非常之事,進一步引申則指不要過于激進。與之對應,“毋弁(絆)敔”疑指不要阻礙可爲之事,進一步引申則是不要過于保守。
(編者按:[1]原釋爲“聲訟”,此從蘇建洲先生讀作“聽訟”。參見蘇建洲:《〈容成氏〉柬釋(四)》,簡帛研究網,2003年4月16日。
[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8頁
[3]蘇建洲:《〈容成氏〉柬釋(四)》,簡帛研究網,2003年4月16日。
[4]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武威漢簡》,中華書局2005年9月,第89頁。
[5]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武威漢簡》,第154頁。
[6]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閑詁》,簡帛研究網,2002年2月15日。
[7]董 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0日。
[8]李家浩:《楚國官印考釋(四篇)》,《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25~140頁。
[9]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閑詁》,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
[10]董 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0日。
[11]淺野裕一:《上博楚簡〈相邦之道〉的整體結構》,《“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輔仁大學文學院、東吳大學哲學系,2005年3月。淺文未見,此據陳思婷《試釋〈上博(四)·相邦之道〉之“女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轉引。
[12]張玉金:《釋甲骨金文中的“西”和“囟”字》,《中國文字》新25期,第59-74頁。
[13]陳思婷:《試釋〈上博(四)·相邦之道〉之“女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簡帛研究網,2005年4月3日。
[14]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札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0日。
[15]何先生曰:原篆作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
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應隸定“弁”。參信陽簡2﹒028“一弁”。本簡“弁”可讀“幷”。朱駿聲雲“弁假借爲拼”。《漢書》嚴延年傳“股弁”。注“師古曰,弁謂撫手也” 【10】。可資佐證。“敔”可讀“禦”,“禦與圄”,“禦與語”,“禦與衙”,“籞與語”相通【11】,是其確證。簡文“弁敔”當讀“幷禦”,承上句“小人先之”而言。《楚辭·九章·涉江》“腥臊幷(幷)禦,芳不得薄兮。”注“禦,用也。”參見何琳儀:《滬簡二册選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
[16]楊澤生:《〈上海博物館所藏竹書(二)〉補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2月15 日。
[17]顔世鉉:《上博楚竹書散論(四)》,簡帛研究網,2003年2月20日。
[18]季旭昇主編 陳美蘭、蘇建洲、陳嘉淩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2003年7月,第82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905.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上博楚简试读三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