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上博四《内礼》附简、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第十六简的归属问题

孔子-上博四《内礼》附简、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第十六简的归属问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孔子-上博四《内礼》附简、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第十六简的归属问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四《内礼》附简、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第十六简的归属问题


(首发)
作為上博二《昔者君老》、上博四《內禮》及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的編聯調整的一環,本稿欲就《內禮》附簡及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第十六簡的歸屬問題予以探討。釋文源於陳佩芬先生的《上博二〈昔者君老〉釋文考釋》、李朝遠先生的《上博四〈內禮〉釋文考釋》及濮茅左先生的《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釋文考釋》,有關其改釋,均以加注。釋文字體,方便起見,均採用通行字。
一、上博四《內禮》附簡的歸屬
《內禮》附簡,簡長24.5釐米,僅殘存下段。釋文如下:
[/]□無難。毋忘姑姉妹而遠敬之,則民有禮,然後奉之以中準
李朝遠先生就上博四《內禮》附簡的歸屬問題如下指出:[1]
此簡字體與本篇相同。曾將之與第八簡綴接,但文義不洽,且編綫不整。存此備考。
即:由於此簡字體與本篇相同,就有了與第八簡接續的可能性。但由於其與第八簡之間文意不通、且編綫不整,其歸於《內禮》一事便予以了保留。此後,經對附簡的字體再度確認,我們認為:儘管附簡與《內禮》在書寫風格上有許多相似性,但附簡中“亡(無)”、“母(毋)”、“而”、“敬”、“則”、“民”、“豊(禮)”、“中”等字與《內禮》《昔者君老》中的相應字在字形方面間有許多不同。[2]而這些字與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的字形剛好吻合。因此我們可以指出《內禮》附簡應歸於《季康子問於孔子》。
但是,由於時下尚未在《季康子問於孔子》中發現能與《內禮》附簡相綴接的竹簡,因此,附簡在《季康子問於孔子》的編聯中到底應置於何位置便成了今後的課題。

二、上博五《季康子問於孔子》第十六簡的歸屬
《季康子問於孔子》第十六簡,簡長14.8釐米,僅殘存下段。釋文如下:
[/]之必敬,如賓客之事也。[3]君曰:“薦禮
此簡中“敬”、“也”、“豐(禮)”等字的字形與其他竹簡的字形相異,但與《內禮》
《昔者君老》一致。經檢驗文意,我們認為《季康子問於孔子》第十六簡與《昔者君老》第二簡(簡長22.6釐米、上端稍殘,下端殘缺)相綴合。
至命於閤門,以告寺人,寺人入告於君。君曰:“召之”。太子入見,如祭祀之事,【昔2】……之必敬,如賓客之事也。君曰:“薦禮【季16】
但是,《昔者君老》的完簡簡長為44.2釐米,而《昔者君老》第二簡簡長與《季康子問於孔子》第十六簡簡長相加之和為37.4釐米,距完簡仍差6.8釐米。因此,我們認為《昔者君老》第二簡與《季康子問於孔子》第十六簡之間尚有6.8釐米的竹簡缺失。
(翻譯:郭丹)
2006年3月7日
(编者按:[1]《上博四〈內禮〉釋文考釋》第229頁。
[2]對於《內禮》與《昔者君老》的關係問題,參看林素清先生:《釋“匱”——兼及〈內禮〉新釋與重編》,“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提出論文,美國芝加哥大學,2005年5月28~30日;《上博楚簡四〈內禮〉篇重探》,“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提出論文,國立政治大學,2005年12月2 、3日;井上亙先生《〈內豐〉篇與〈昔者君老〉篇的編聯問題》,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 ),2005年10月16日。
[3]“賓”字原釋文讀為“則”,此從陳偉先生《上博五〈季康子問于孔子〉零識》改釋, 簡帛網(http://www.bsm.org.cn/ ),2006年2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5052.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上博四《内礼》附简、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第十六简的归属问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