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德》简1“句奋”解
(首发)
《三德》简1有言:“天共时,地共材,民共力,明王无思,是谓三德。卉木须时而句(後)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奮)……
句:字形为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整理者读为“後”。误也。[1]此处作本字“句”(《说文》、《广韵》:古侯切。今音gōu)讲是解得通的。《礼记·月令》:“句者毕出。”陆德明释文、郑玄注:“句,屈生也。”《太玄·玄数》:“神句芒。”范望注:“句,取物春句屈而生。”
奮:《说文》:“翚也。从奞在田上。”
董莲池先生说:“‘奮’西周金文作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从衣怀隹,从田,不从奞。战国或作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中山王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鼎),从隹从田从攴。构形之意不明。其从衣从隹从田者,或是以鸟被捉住怀于衣内,奋而欲飞往田野之状来会奋意,其从从隹从田从攴者,或是以棍棒等驱鸟使奋飞于田野来会奋之意。[2]至诅楚文所见,‘奮’字已讹为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衣’上部讹成‘大’形,小篆又简去诅楚文那种写法的衣旁下部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结果成为从奞从田之字。许慎不知奮字古形,释形徒据讹体为说,不可从。”[3]
战国秦系文字“奮”字如下写: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诅楚文)、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十钟三·一九)、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睡虎四),何琳仪先生说:“秦国文字衣旁多有讹变,小篆因之从大旁。”
从衣从田之“奮”者,是“奮”的简省写法,出现在楚系文字中。如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B郭店·性自24)、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B包山145)与《三德》中的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是一样的写法。
奮,发也。《易·豫·象传》:“雷出地奋。”焦循章句:“奋,发也。”《史记·乐书》:“奋至德之光。”裴骃集解引孙炎曰:“奋,发也。”
“卉木须时而句奋”意思就是“草木等待季节而发芽生长”。
(编者按:[1]“句”可读“后”,例证参看何琳仪先生《战国古文字典》第340页。但“后”在古汉语中表“君王”、“君王的妻子”。所以“句”在此处不可能读“后”。“句”虽可读“後”,但“後”字在《季康子问于孔子》简1中出现,写作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从辵与从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表义相同,後与
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为异体关系。同一批简中用字习惯应该相同,有“後”字而不写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句”不太可能读“後”。
[2]从隹从田从攴,解释为“以棍棒等驱鸟使奋飞出田地”可能更好,庄稼生长季节,农民是很害怕鸟类来糟蹋粮食的,会用扎稻草人、驱赶等手段是鸟类离开,以保证庄稼的生长。
[3]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第144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5065.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三德》简1“句奋”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