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憋屈的配角蒋干 是东吴周瑜的同窗好友(7)

但有一点要提的是,这两个人是荆州水军最直接的指挥人,有极高的威信,远不是刚来的曹操能够比得的,也正因为如此,事态才严重了——要是蔡、张二将真得反了,那新降的荆州水军肯定也会跟着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曹操不得不立刻杀掉这两个人,在百万大军中,有十六万士兵是荆州水军,而且曹操剩下的士兵全是陆军,最要命的是,这些陆军全安营在陆地上,就算想回援住在洼地附近荆州水军水寨里的曹操也做不到,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恐怕曹操的尸体都凉了,就凭作为曹操亲卫军的虎贲也没有能力挡住叛变的荆州水军,在人数上是个差距,更何况虎贲也全是北方人,自身都难保。

所以,要解决这个忧患,只能把领头的核心人物给ko了!这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那从周瑜那里回来的蒋干有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呢?我想他是意识到了,他是懂的,不然他也不会连招呼都不打就驾舟返回,为的就是向曹操打报告,让他做好准备,不然元帅被叛军袭击了全军必会乱成一团,而敌军若是乘乱出击,完全能够坐收以一当百的功效,那时曹操军势就算是不死也绝对会残掉,兵败如山倒,神仙难救啊。

当曹操要杀蔡瑁张允二将的时候,不能只想到一旁的蒋干不劝阻就是废物谋士,而是要想到杀掉这二将会带什么样的好处,还有蒋干为什么不劝阻的原因,也许他所想的和曹操所想的是一样的,这二将不得不杀,算是这是反间计,一样要杀,形势所迫啊,而且他也知道想在曹操这样精明的领导身边混没能力不行,但是需要注意凡事只出主意,永远让领导自己决定。

第二回讲的是他再来到周瑜的营寨,这次的任务更屌——证实情报。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争中,能有有效收集到情报的一方,胜利的几率一定会大幅度上升,曹操也不例外,派出密探潜入周瑜军中,可收集情报相对一些容易,而验实情报的真伪就是一个大难题了。

要‘实地考察’就必须蒋干亲身,而见到主事人周瑜他当然不能这样问:“黄盖要来投降是真的么?然后……等等”这些机密当然不够这么直白的问啦,所以要‘套话’。

在野史记载中,蒋干有辩才,而最重要的还是后面的一句话‘有战国名士纵横之风’,通俗一点,就是有纵横家的风范,是口才一级棒的人,把言场当战场的人,这一类人脑子绝对好使,不然怎么讲赢对手?被人骂了还不知道,而这一类人骂人也不是直当的骂,而是拐着弯骂,明着是赞你暗着是讽你。

要从才华胜过自己的周瑜口中套话,说起来还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单不说能力先,单是之中的信心都让人汗颜,蒋干哪来的信心?从他的能力和口才中来。

当然,也有人会问,他不一定要从周瑜口中套话呀,他可以找其他人啊,呵呵,他能找谁?你当军事机密是人人都能知道的么?只有高级将官才能知道,就如黄盖的投降,蒋干总不能到黄盖的营帐中问他:“黄老将军,我家主公听闻你要投降他,是不是真的?”对此我只能呵呵。

只可惜对自己超有信心的蒋干再被周瑜摆了一道——二话不说直接被押送到庞统所在房子的附近,为的就是让蒋干注意到庞统,然后引荐给曹操好实施连环计。

可怜的蒋干这次连话都没能跟周瑜说上,更别说套话验实情报了,但当他见到庞统后,他觉得能不能验实情报已经不重要了,为什么?因为他遇到了‘得一人可安天下’的凤雏,仅次于卧龙诸葛亮的超级大人才,如果能把庞统引荐给曹操,不失一番功劳,留守在许昌的尚书令荀彧不正是如此么?

要提一提的是,在庞统的一番自我介绍后,蒋干立刻就识得他是凤雏。或许你会说,名声响的人被别人认得很正常啊,可有一件事却不是这样的,正是徐庶刘备举荐诸葛亮的时候,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