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珊: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

董珊: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董珊: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董珊: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


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
董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江汉考古》2014年第4期刊登了2009年随州文峰塔M1、M2两座墓葬的发掘简报。M1为曾侯与墓,其出土的铭文编钟10件,皆有铸铭。同期杂誌上曹锦炎先生还刊布一件民间收藏曾侯与钟铭残片。
简报将钟铭分为四组来介绍,其中A组2件,铭文完整;B组1件,铭文有首无尾;C组5件,皆小甬钟,铭文无首有尾。第四组为“存铭文的钟残片”,2件,其中一件铭文有首无尾,另一件铭文已经接近末尾。
我认为,仅从铭文的角度来看,钟铭的首部已见到三种,则编钟可能也分为三组,各有不同的铭文。我所谓的A组,与简报相同,并且加上民间收藏钟铭残片。下面的B组,是合併简报所谓的B、C两组。而C组,是简报的第四组。
《江汉考古》2014年第4期上,还刊登了一组相关研究论文。我在学习这些论文的基础上,有些不成熟的意见,简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铭文有韵,从押韵情况来看,多为四字成句。为了减少括注和造字,释文都用通行字写出。关于需要解释的原字形的情况,留到解释中去描述。
一、A组(M1:1、M1:2;以及曹锦炎公布铭文残片)
唯王五月,吉日甲午,曾侯与曰:伯适上谔,左右文武,达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此淮夷,临有江夏。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吴恃有众庶,行乱西征南伐,乃加于楚。荆邦既残,而天命将虞。有严曾侯,业业厥声。亲敷武功,楚命是请。复定楚王,曾侯之灵。于穆曾侯,壮武畏忌,恭寅斋盟,伐武之表,怀燮四方。余申固楚成,改复曾疆。择予吉金,自作宗彝。龢钟鸣皇,用孝以享于予皇祖,以祈眉寿,大命之长,其纯德降余,万世是尚。
“唯王五月”。“五”字原释“正”,简帛网论坛黄杰先生以为非“正”字,疑为“五”字。看下文“西征南伐”之“征”字所从正旁与此不同,则黄杰先生所言似是。
“伯适上谔,左右文武”。伯适即南宫适。“尚”,原作“上”。读为“谔”之字,原形作从
董珊: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咢)声、其内似从“啻”,而阙少向下的一对斜笔。我觉得此字似是从“啻(蒂)”、“咢(萼)”声。“谔”,直言之貌。“上谔”构词与“上贤”、“上哲”同。“伯适上谔”就是讲伯适直言,诤才超着,以此左右文武。
“达殷之命,抚定天下”。“达殷之命”之“达”,应从《书·顾命》:“用克达殷”之伪孔传训为“通”。汉石经《顾命》“达”字即作“通”。
“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此淮夷,临有江夏。”汭,水之隈曲爲汭。《左传》称淮水之曲曰淮汭,汉水之曲曰夏汭,滑水之曲曰滑汭、渭汭、雒汭。据“临有江夏”文,铭文“汭”字是指夏汭,即汉水入长江处。今在随州叶家山虽然发现了西周早期的墓葬以及青铜器,但其年代恐怕早不到西周最早期,这也就是说,南公之始封或可能并不在随州。传世及出土的楚王酓章为曾侯乙作三件钟镈,皆称:“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则西阳似曾都之名。《汉书·地理志》江夏郡有西阳县,《补注》:“先谦曰:《续志》,后汉因。《一统志》,故城今黄冈县东。黄安、麻城,汉西阳县地。黄冈半入西阳境。”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若从铭文“君此淮夷”的角度讲,可能位于随县东边的西阳位置更合适。铭文说“余申固楚成,改复曾疆。”当时曾国或从楚国手中要回了西周早期的故都西阳。
“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就”字从李天虹说。
“荆邦既残,而天命将虞。”“残”,原字形从扁声,读为残。残谓残毁,《吴语》:“吴国为不道,求残我社稷宗庙。”《战国策赵策一》“残伐乱宋。”《赵策四》“足下果残宋。”“虞”,原字作“误”,读为忧虞之“虞”。此谓吴已残伐楚邦,而天命将令人担忧。“荆邦”、“天命”皆是被动句的受事主语。
“有严曾侯,业业厥声。”谓严敬的曾侯,他的名声早已很盛大。
“亲敷武功,楚命是请。”谓曾侯亲自布施武功,请受楚国之命。“请”字原作“争”,读为“请”,“争”字其下面一只手写作“尤”形,是略变其表意偏旁。
“复定楚王,曾侯之灵。”谓此役使楚王之位复归于稳定,这是曾侯之善。“灵”训为美善,读为“令”训“善”亦可。
原铭此句之末的“霝(灵)”字与下句之首的“
董珊: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从月声,常用为“薛”字)字合文,有合文号。
“于穆曾侯,壮武畏忌,恭寅斋盟,伐武之表,怀燮四方。”“
董珊:随州文峰塔M1出土三种曾侯与编钟铭文考释”似可读为“于”,“于穆”是讚扬和美之辞,见《周颂·淸庙》:“于穆清庙”等。“伐武之表”谓使用武力的模範。“伐”字常见义为“往伐”,在此是不合适的。另一义是自称其功,在铭文中恐怕也不合适。我觉得铭文中“伐”与“武”可能是近义连用。
“择予吉金,自作宗彝。”予字,原字左从心、右从辛,与下文“用孝以享于予皇祖”之“予”写法相同。在此都读为第一人称领格代词“予”。
“以祈眉寿,大命之长,其纯德降余,万世是尚。”“大命之长”是指天命长久。“纯德降余”之句读从李天虹、黄杰说。“纯德”是“降”的直接宾语,句义即降给我纯美专壹之德。
二、B组(M1:3~8)
唯王十月,吉日庚午,曾侯与曰:余稷之玄孙,穆(?)誩(?)敦敏(?),畏天之命,定徇曾土,恭寅斋盟,吾以祈眉寿,……临观元灌,嘉树华英。[吾]以及大夫,宴乐爰飨,进士备御,肃肃锵锵,余永用畯长,难老黄耈,珥终无疆。
“定徇曾土”。“徇”原字作“呁”,读为“徇”,巡视。文献中用例极多。王孙遗者钟铭:“余溥徇于国”。
“临观元灌”。“灌”字原从水、羱声,“元灌”可能是指钟成之后的初次祭祀,也可能是这套编钟的名字。“嘉树华英”指钟之簨虡上缀满了装饰物。
“[吾]以及大夫,宴乐爰飨,进士备御”。“进”字原字形从人、从尽之声符(聿下三斜笔),读为进士之“进”。“进士”词见《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辩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郑玄注:“进士,可进受爵禄。”“备御”指备御非常之人,其与“进士”联言,二者似分指文士、武士而言。“进士备御”指庙堂上身份较低的人。
“肃肃锵锵”。“肃”字原释为“称”,但原字形从禾、爪,爪下从“宿”之声符“㐁”,恐不能释为“称”。我认为此字从“㐁”为声,读为“肃肃”。“仓=”读为“锵锵”。编钟铭文中讲编钟的声音时,常说“仓仓(锵锵)”(见者减钟、戎生编钟)、“肃肃”(戎生编钟)。《尔雅·释训三》“肃肃,恭也。”
三:C组(M1:9、10)
这两件残片铭文剩余不多:
唯王□月吉日□□……万……有……保(M1:9)
……万民其……有□是……□余自作龢钟……(M1:10)
从M1:9来看,这是一件钟铭文的开头。两件残铭恰好有“万”、“有”二字,似证明原铭相同,两件为同组。
以上意见出于急就,难免草率失察失引之讥,敢请同道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