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


(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台湾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一、伯父实披覆不穀,以能与(举)就次
简文「以能与就次」,整理小组认为「就次」指继嗣君位;[1]华东师範大学出土文献研究工作室则读为「因忍于造次」,指郑文公遭逢厉公身亡之故。[2]
「能」当理解为「才能」、「贤能」,「与」读为「举」,训为「举立」,古书多通假之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选立继承人之标準:「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虽然年龄长幼是选择继承人的优先标準,若遇同年龄时,则以具备「贤」之特质者为优先。类似记载又见隐公三年《传》:「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宋穆公自言其兄宋宣公因其具备「贤」之特质,故捨弃自己之子而立宋穆公为君,此为立「贤」为君之例证。除「贤」之特质外,另一项考量即是「才」。文公七年《传》载晋襄公卒后立嗣之事云:「出朝,(穆嬴)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穆嬴谓其子晋灵公有「才」,故晋襄公选定其作为继位者。又襄公二十三年《传》:「季武子无适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访于申丰曰:『弥与纥,吾皆爱之,欲择才焉而立之。』」季武子之二子弥与纥皆得其宠爱,最后选立标準则以「才」为考量。同年《传》又言:「孟庄子疾,丰点谓公鉏:『苟立羯,请雠臧氏。』……己卯,孟孙卒。公鉏奉羯立于户侧。季孙至,入哭而出,曰:『秩焉在?』公鉏曰:『羯在此矣。』季孙曰:『孺子长。』公鉏曰:『何长之有?唯其才也。且夫子之命也。』遂立羯。」孟庄子原已立孺子秩为继承人,公鉏奉孟庄子另一子羯「立于户侧」,意指由羯继为孟孙氏之宗子。季孙氏询问何由改立继承者,公鉏则答以「唯其才也」。虽公鉏之语为推託之词,然由此可证春秋时代,「才」确是选立标準之一。《左传》数见以「举」表示册立国君之例,如上引隐公三年《传》「废先君之举也」即是一例。又文公元年《传》:「楚国之举,恆在少者。」谓楚国常立少者为君。类似记载又见昭公十三年《传》:「芈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此处则以「立」字表「举」义,可证「举」有册立之意。如是则简文「以能与(举)就次」可释为:太伯因郑文公具备才能,故举立以「就次」。
简文「就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通作「次」颇有坚实证据,然其说明似乎过于跳跃。《周礼.宫伯》之「次」乃指庶子卫王宫内部之职事,似难以引申为朝堂之位。值得注意的是僖公九年《传》「里克杀奚齐于次」之「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晋世家》作『丧次』,谓次即丧次。沈钦韩补注引士丧礼注『次谓斩衰倚庐』。倚庐者,遭丧者所居,倚木为之,以草夹障,不涂泥。」[4]《礼记.奔丧》:「相者告就次。」郑玄《注》:「次,倚庐。」知此处之「次」乃遭丧者所居之处所。上引襄公二十三年《传》「立于户侧」,《春秋左传注》:「依古代丧礼,死者之尸尚在室,为后者便在户侧南面而立,以待贵宾来弔。……羯既立户侧受弔,则孺子秩非继承人矣。」《传》以「立于户侧」暗示羯将继为孟孙氏,故季氏有此疑惑。据此而论,简文「就次」即以遭丧者所居之「倚庐」,暗示郑文公乃先君之继位者。以郑文公角度而言,简文「以能与(举)就次」可译为:「以不穀之才能而举立不穀立于先君之丧次。」
二、萦(营)厄(益)蔿、邘之国
简文「萦厄蔿、邘之国」,整理小组仅将「厄」通为「轭」,未对「萦厄」二字解释。庞壮城通「萦」为「营」,表示经营。[5]「营」作动词解可释为度量,如《仪礼.士丧礼》:「筮宅,冢人营之。」郑玄《注》:「营,犹度也。」《广雅.释诂》亦谓「营,度也。」《毛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毛亨《传》:「经,度之也。」郑玄《笺》:「文王应天命,度始灵台之基址,营表其位。」孔颖达《正义》:「『营表其位』,谓以绳度立表,以定其位处也。」知此处之「营」亦是度量、测量之意。相同用法亦见《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冬十一月,晋魏舒、韩不信如京师,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寻盟,且令城成周。……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传》先言「城成周」而后谓「营成周」,下文细数「营成周」之内容「计丈数……书糇粮」云云,显然「城成周」前须「营」之,计算杜预《集解》所言「所当城之丈数」等详细数据后,方能开始「城」之。
《说文》云:「戹,隘也。从户乙声,亦作厄。」简文「厄」字应读为「益」,二字上古音皆为影母锡部,[6]典籍常见从「益」与从「厄」之字异文现象。如《左传》昭公元年:「所遇又阨」,陆德明《经典释文》谓「阨」又作「隘」。又定公四年《传》:「还塞大隧、直辕、冥阨」,陆氏谓「阨,本或作隘。」又《墨子.非攻中》:「次注林,出于冥隘之径」,亦与定公四年《传》之「冥阨」互为异文。又《礼记.礼器》:「君子以为隘矣」,陆氏亦言:「隘,本又作阨。」又《孟子.公孙丑上》:「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阮元《校勘记》:「《音义》:或作阸,或作阨。」又《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史记.刺客列传》「扼」作「搤」。由是可证从「厄」与从「益」之字可为通假,有增益之意。僖公十八年《传》:「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之。」《集解》释「益其国」为「多筑城邑」,「新里」即其所「益」之城邑。「国」、「邑」有时可互用,如《左传》常见自称己国为「敝邑」。又如桓公十一年《传》:「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鬬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集解》:「四邑,随、绞、州、蓼也,邑亦国也。」直称四国为「四邑」,是为「国」、「邑」通用之确证。又昭公十八年《传》:「许不专于楚,郑方有令政,许曰:『余旧国也。』郑曰:『余俘邑也。』」《集解》:「许先郑封。隐十一年郑灭许而复存之,故曰『我俘邑』。」在此称许国为「邑」,亦是以「邑」称「国」之例。简文「营厄(益)蔿、邘之国」句式颇类《传》之「益其国」,如是则可译为:「度量而增益蒍、邘之城邑。」
三、乃东伐齐酄之戎(山戎)
简文「乃东伐齐酄之戎」记郑庄公之事,考诸《左传》,郑庄公在位期间与「戎」相关史事有二。一是隐公九年《传》:「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一是桓公六年《传》:「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太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至于简文所载为何者?本句之后简文又述及「吾逐王于葛」,此事见载桓公五年《传》:「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战于繻葛。」此段简文历数郑国数世国君事蹟,乃以时间先后为序,知「乃东伐齐酄之戎」当以隐公九年《传》为準。
「北戎」之族属,清人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按:《释例》杜以北戎、山戎、无终为一,皆为今直隶之永平府。地去郑甚远,何以侵郑?此北戎当在河北。庄二十八年之大戎、小戎,[7]今考其地在太原之交城。成元年之茅戎,[8]在解州平陆,北戎盖此等戎耳。」《左传会笺》与《春秋左传注》皆从江永之说,「大戎」、「小戎」在今山西太原之交城,「茅戎」则在今山西平陆。然「北戎」又见僖公十年《经》:「夏,齐侯、许男伐北戎。」《集解》:「北戎,山戎。」杜预明确指出「北戎」为「山戎」,《春秋左传注》谓其地在今河北卢龙一带。[9]江永、竹添光鸿及杨伯峻咸以为,若以「山戎」释「北戎」,距离郑国过于辽远,当难以侵郑。舒大刚《春秋少数民族分布研究》徵引相关文献分析,认为「春秋时期,自今河南濮阳、兰考以东,山东曹县、成武以北,泰安、济宁、鱼台以西的豫东鲁西地区,经常有山戎居住和出没其间。其中濮阳的戎州,曹县的戎城,成武的楚丘是山戎的集中居住区。」[10]知「山戎」未必仅盘据于河北卢龙一带,今河南东部与山东西部亦是春秋时「山戎」活动地区。简文谓郑国「东伐齐酄之戎」,配合《左传》与舒大纲之说,东向而伐「齐酄之戎」应无疑义。
简文之「齐酄之戎」应是「山戎」,「齐酄」是「山」之缓读。「山」字上古音为山母元部,「酄」字所从「雚」声字皆是晓母元部,二字韵部相同。[11]「齐」字上古音为从母脂部,然「齐」又常通读为「斋」,「斋」字上古音为庄母脂部。[12]「山」字上古音声母为山母,与「斋」字声母庄母同属正齿音,发音位置极为接近。据上文说明可证「山」字应可缓读「齐酄」,简文「齐酄之戎」当即文献之「山戎」。
四、为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彻)
简文「为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当独立成句,「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当读为「彻」,有「取」义。《毛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毛亨《传》:「彻,剥也。」《孟子.公孙丑上》引此诗,汉人赵岐《注》:「彻,取也。」又〈滕文公上〉:「彻者,彻也。」《注》:「彻犹彻取物也。」此外,《广雅.释诂》云:「撤,……取也。」清人王念孙谓「彻与撤通」,知「彻」、「撤」皆有「取」义。
至于简文「为彻」者何?即「北城温、原」与「东启隤、乐」。隐公十一年《传》:「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周桓王取郑国「邬、刘、蒍、邘之田」,而予郑国苏忿生之田十二邑。《传》所载「邬、刘、蒍、邘之田」,正与简文记述郑武公「北就邬、刘,营厄(益)蔿、邘之国」相符。简文又言「北城温、原」与「东启隤、乐」,其中三邑又见《传》载苏忿生十二邑之列,此段文字可与隐公十一年《传》证合。《传》以周桓王角度描述,故言「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简文则从郑庄公立场言之,故谓「为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彻)」温、原、隤三邑;意指以郑武公时开拓之邬、刘、蔿、邘四邑,换取原属苏忿生之温、原、隤三邑。
上文已说明简文「乃东伐齐酄之戎」应是隐公九年《传》「北戎侵郑」一事,此句「为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彻)」则谓隐公十一年《传》周桓王取郑国四邑之事。简文又载桓公五年《传》周、郑「战于繻葛」,相关史事确实依时序先后排比,亦可旁证本文所论。
五、遗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廕)桑(丧)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资)
《说文》:「遗,亡也。」清人段玉裁《注》:「《广韵》:失也、赠也、加也。按:皆遗亡引伸之义也。」知「遗」字本义为「失去」,其他如馈赠等乃引伸义。简文「遗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桑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之「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从金声,上古音为见母侵部,在此可读为影母侵部之「廕」、「荫」。[13]《左传》文公七年:「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廕矣。」陆德明谓「廕,本又作荫。」《尔雅.释言》:「庇、庥,廕也。」知「阴」有庇荫、庇护之意。「丧」字整理小组原释「櫮」,今从石小力说改释为「桑」,用为「丧」。[14]

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典籍可见从「𠂔」与从「次」之字有异文现象,如《周易.夬卦》:「其行次且」,《经典释文》谓「次」「《说文》及郑作趀」,《说文》「趀」字段玉裁《注》:「郑作趀。」又《仪礼.既夕礼》:「设床笫,当牖。」郑玄《注》:「古文笫为茨。」「𠂔」字上古音为庄母脂部,「次」为清母脂部。[15]二字韵部相同,声母虽有正齿音与齿头音之别,然发音部位接近,故可为通假。简文「秭」可读为「资」,《说文》:「资,货也。」又《毛诗.大雅.板》:「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毛亨《传》:「蔑,无。资,财也。」郑玄《笺》:「赋敛空虚,无财货以共其事。」又《国语.周语下》:「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三国吴人韦昭《注》:「资,财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民之有丧资者,寡人亲使郎中视事。」「丧资」二字连言,可证简文「秭」读为「资」应无疑义。
简文「遗廕丧资」之「遗」、「丧」皆为失去之意,「丧资」既指「丧财」,「遗廕」应可释为「失去庇廕」。至于「遗廕丧资」者为何?应与前句「北城温、原」有密切关联。上引隐公十一年《传》载周桓王以苏忿生之十二邑与郑国交换,然僖公二十五年《传》:「戊午,晋侯朝王。……(王)与之阳樊、温、原、欑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何以已予郑庄公之温、原诸邑,后又再予晋文公?竹添氏云:「上十三邑多在河北,[16]王弗能有。虚以优郑,郑亦不能有,而空失采地。故此失八柄之驭,不能服人之一端也。」[17]周桓王本不能控制苏忿生之十二邑,却实取郑国四邑而虚予其十二邑,故郑国损失甚剧。然由简文「北城温、原」推测,郑国或当短暂控制温、原二邑,故曾遣人「城」温、原之城郭。尔后郑国仍无法保留二邑,故简文乃谓「遗廕丧资」。襄公三十一年《传》:「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都邑不仅可庇护个人与宗族,更是拱卫国都之屏障。由是则「遗廕丧资」之「廕」、「资」皆指温、原二邑,因无法保有其地,故谓郑庄公丧失庇廕国家之都邑与资产。
六、色/孚(复)淫媱于康(荒)
简文「孚淫媱于康」,整理小组原认为甲本误,当从乙本作「孚」,训为「信」。[18]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清华六整理报告〉又云:「今按,字当释『印』,从乙本多讹字的情况看,乙本作『孚』当是『印』之讹,字在简文中用作连词『抑』,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
「淫媱于康」前字当从乙本作「孚」,于此读为「复」。王辉《古文字通假释例》谓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除《兑》卦九二一例外,其余复字通行本皆作孚。」[19]白于蓝指出阜阳汉简本「孚」则作「复」。[20]「孚」字上古音为滂母幽部,「复」为并母觉部;[21]二字韵部为阴入对转,声母皆为唇音,故可为通假。「复」字可作频率副词,有「又」、「再」之意。[22]《左传》屡见此用法,在此不举例说明。简文记载太伯谓郑文公已「不能慕先君之武彻壮功」,「孚(复)淫媱于康」,「复」则有加强语气效果。《左传》僖公七年:「既不能彊,又不能弱,所以毙也。」又襄公十年《传》:「我实不能御楚,又不能庇郑,郑何罪?不如致怨焉而还。」又昭公三年《传》:「余不能治余县,又焉用州,其以徼祸也?」哀公四年《传》:「不能事君,而又伐国,民不与也,衹取死焉。……既不能事君,又得罪于民,将若之何?」《国语.晋语四》:「不能修身而又不能宗人,人将焉依?」又〈晋语八〉:「纵不能讨,又免其受盟者,晋何以为盟主矣。」〈晋语八〉又云:「吾子不能谏惑,使至于生疾,又不自退而宠其政,八年之谓多矣,何以能久!」上引诸句皆为「不能……又」词例,皆有强化语气之效。简文「孚」读为「复」,意同「又」字,如是亦有强化告诫郑文公「淫媱于康」之效。
简文「康」字典籍常见与「荒」字有异文现象,如《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四穀不升谓之康。」《韩诗外传》卷八第十五章「康」字引作「荒」。《周易.泰卦》:「包荒,用冯河。」《经典释文》谓「荒」字「郑读为康。」「康」字上古音为溪母阳部,「荒」为晓母阳部。[23]二字韵部相同,声母同属喉音,可为通假。「荒」于典籍有「废乱」之意,如《毛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瞿瞿。」郑玄《注》:「荒,废乱也。……君之好义,不当至于废乱政事。」又《尚书.盘庚》:「非予自荒兹德。」题汉人孔安国《注》:「我之欲徙,非废此德。」亦以「废」释「荒」。又《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乐以安民,不淫以使之,后亡,不亦可乎!」《正义》:「印段赋〈蟋蟀〉,义取好乐无荒,即不淫也。」简文「淫媱于康」可读为「淫媱于荒」,「荒」有「废乱荒淫」之意。杨伯峻《春秋左传词典》释《左传》「于」字又可作为结构助词,倒装时用之。[24]杨氏举昭公四年《传》:「亡于不暇,又何能济?」[25]「亡于不暇」杨氏谓「犹云不暇于救亡」,[26]是「不暇于亡」之倒装。又昭公十一年《传》:「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集解》:「蔡,近楚之大国,故楚常恨其不服顺。」[27]杨伯峻谓「感为憾之省,故杜以恨字释之。……此句犹言『唯恨于蔡』。」[28]又昭公十九年《传》:「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杨伯峻谓「私族于谋」「即谋于私族之倒文。」[29]若依上引诸句之词例,则简文「孚(复)淫媱于康(荒)」,可读为「孚(复)康(荒)于淫媱」,语译为:又废乱于淫媱之事。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6年9月7日10:37。)
[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上海:中西书局,2016年4月,1版),页120。
[2]华东师範大学中文系出土文献研究工作室着:〈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郑文公问太伯》书后(一)〉,网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527。刊登日期:2016年4月20日。
[3]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页120。
[4]杨伯峻着:《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2版),页329。
[5]庞壮城着:〈《清华简(陆)》考释零笺〉,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537。刊登日期:2016年4月27日。
[6]郭锡良着:《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1版),页14、65。
[7]庄公二十八年《传》:「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集解》云:「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
[8]成公元年《经》:「秋,王师败绩于茅戎。」《传》:「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单襄公如晋拜成。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不听,遂伐茅戎。三月癸未,败绩于徐吾氏。」
[9]杨伯峻着:《春秋左传注》,页65。
[10]舒大刚着:《春秋少数民族分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1版),页93。
[11]郭锡良着:《汉字古音手册》,页189、216。
[12]郭锡良着:《汉字古音手册》,页73、123。
[13]郭锡良着:《汉字古音手册》,页236、235。
[14]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着:〈清华六整理报告补正〉。
[15]郭锡良着:《汉字古音手册》,页58、60。
[16]笔者案:考诸《左传》,实为十二邑。竹添氏将「欑茅」分为二邑,故数为十三邑。
[17]日本.竹添光鸿着:《左传会笺》(台北:天工书局,1998年8月,1版),页99。
[18]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页123。
[19]王辉着:《古文字通假释例》(台北:艺文印书馆,1993年4月,1版),页250。
[20]白于蓝着:《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1版),页43。
[21]郭锡良着:《汉字古音手册》,页108、110。
[22]陈克炯着:《左传详解词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1版),页363。
[23]郭锡良着:《汉字古音手册》,页249、261。
[24]杨伯峻着:《春秋左传词典》(台北:汉京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1月,景印1版),页400。
[25]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注疏》,页727。
[26]杨伯峻着:《春秋左传注》,页1247。
[27]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注疏》,页785。
[28]杨伯峻着:《春秋左传注》,页1323。
[29]杨伯峻着:《春秋左传注》,页1404。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76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札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