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
燕大夫子□率师以御晋人,胜之。归而饮至,而乐。其弟子车曰:……昔者文【王】□崇,能取而弗灭,以申其德也。……
裘锡圭先生在《帛书〈春秋事语〉校读》谈到此句大意的时候指出,弟子车见其饮至而乐,与先王之礼不合,乃举乐胜之古义以谏之……[1]。
今按:帛书中出现的“其弟子车”似有两种理解,其一是燕大夫的徒弟,名车;另一是燕大夫的弟弟“子车”。
考之传世文献,“其弟子”单独出现的时候,多明确表示他的徒弟的意思,如《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爲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夫子”这一称呼当是其证据。[2]
以“其弟子+人名(全名)”出现,表示他的徒弟之意的,如《吕氏春秋·上德》:“其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汉书·礼乐志》“至成帝时,谒者常山王禹世受河间乐,能说其义,其弟子宋晔等上书言之”。《后汉书·马援列传》:“初,卷人维汜,沃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
以“其弟子+人名”出现,表示他的弟弟的,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诱之。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
又如《史记·屈原列传》: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爲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此二例都是“其弟子+单名”,言语之间也看不到有师承关係的痕迹。
现在从“燕大夫”和“车”对话看,其中无“夫子”等明显表现师承的敬称,言辞多以规劝爲主。“其弟子车”当指他的弟弟子车。车是名,子是敬称。“其弟子车”相当于《左传》“之弟子臧”、《史记·屈原列传》“其弟子兰”。
对于“昔者文[王]□崇,能取而弗灭,以申其德也”一句,裘锡圭先生曾指出:
此句原释文作:昔者[文王军]宗。原注云:宗字与崇字通用。此处指周文王伐崇事。《左传》僖公十九年说:“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複伐之。因垒而降。”(4页注{四})按:从帛书图版看,“文”字尚存上端残画,“崇”上一字尚存下部,细审似非“军”字,故将此句释文改爲“昔者文[王] □崇(崇)”。“宗”上一字显非“军”字,但似确爲从“勹”之字。《说文》谓“军”字“从包省”,其实“军”“旬”“匀”等字所从之“勹”,皆与“勹”无关,而爲殷墟甲骨卜辞用爲“旬”的“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字的变形……所以“宗”上一字如确实以由“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变来的“勹”字爲偏旁,幷从之得声,仍然是可以读爲“军”的。[3]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叁)》在按语中指出当存疑待考。[4]
今按:“宗(崇)”上一字作:
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残余笔划自右而下,向左,再向上。认爲是“勹”或“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的意见,大致看到了字自右往下再往左的部分,但自左再上的部分似没被关注到。此处残余笔划也见于帛书的“围”字。《战国纵横家书》二十六“见田僕于梁南章”:“兵者弗什弗围”之“围”字作:
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
与之形体颇多相似之处。颇疑“宗(崇)”上一字是“围”字残笔。围,包围。《左传》隐公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
现在重新检讨,本章原释文“昔者[文王军]宗(崇)”之“军”,以及《左传》僖公十九年“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之“军”,似皆可指包围。《说文·车部》:“军,圜围也。”《尔雅·释言》:“军,围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周礼·秋官·朝士》:“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孙诒让正义:“王安石、郑锷幷释军爲攻围,江永云,军犹攻杀也。惠士奇云,军谓持兵者。案:王、郑、江、惠说是也。”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军者,围也。”
可见,“宗(崇)”上一字如看作是“围”,与传世文献《左传》僖公十九年“军三旬而不降”的“军”在意义上也颇贴合。
《左传》僖公十九年所记载的“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作爲文王仁德的经典事例,经后人通过口耳及简牍的传承,似逐渐被简省幷用同义词“围”替换了其中的“军”,而改写成“昔者文[王]围宗(崇)”。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5年10月2日18:56。)[1]裘锡圭:《帛书〈春秋事语〉校读》,《裘锡圭学术文集·简牍帛书卷》第40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夫子”一词,较早用于对男子的敬称,如《书·牧誓》:“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孔传:“夫子谓将士。”又如《左传》文公元年:“殽之役,晋人既归秦师,秦大夫及左右皆言于秦伯曰:‘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贪故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爲政。”后来,孔子门人尊称孔子爲“夫子”,如《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庄子·天地》篇中子贡也被称呼爲“夫子”,可见这一称呼似也渐渐被用于弟子对老师的敬称。
[3]裘锡圭:《帛书〈春秋事语〉校读》,《裘锡圭学术文集·简牍帛书卷》第407页。
[4]裘锡圭主编 湖南省博物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纂:《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叁)》第173页注释[八],中华书局2014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063.html

以上是关于国学-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补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