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首都师範大学文学院)


马王堆帛书《二厽(三)子问》有文句作:
二厽(三)子问曰:“《易》屡称于龙,龙之德何如?”孔子曰:“龙大矣。龙刑(形)䙴(迁)叚(假),宾于帝,俔神圣之德也……”
张政烺先生校注:
䙴,《说文》:“升高也。”叚读为徦,《说文》“至也”。亦作假,《淮南子·齐俗》“乘云升徦”,注:“假,上也。”宾,读为傧,导也。宾,服也,从也。[1]
于豪亮先生的说法与之略同,认为“䙴叚”即“升假、登假”,对“宾”字的解释则引了《尚书·尧典》“寅宾出日”孔疏所引的马注“宾,从也”。[2]邓柏球先生认为“叚宾”为一词,在其前面断句,他在1995年由岳麓书社出版的《白话帛书周易》注说“叚宾”就是“假借”,释“宾”为“客”;但后来又在1996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帛书周易校释》(修订本)中改说“宾”通“名”,“叚宾”亦即“假名”。[3]赵建伟先生句读同邓先生,在“叚宾”前断开,“叚(假)”当训为“因”,“宾”当训为“从”,另外又提出“宾”或可训为“列”,引《乾·文言》“乃位乎天德”作比。[4]连劭名先生认为“䙴(迁)”训为变易,“叚(假)”训为升上,“宾”训为“列”。[5]
今按,“宾”字当训为做客宾见之义。文献中这种“宾”字的相关用例,如:
《周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
《列子·周穆王》:“(周穆王)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竹书纪年》(《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
《周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曾引此卦爻辞,孔颖达在《正义》中谈及“利用宾于王”即“利用为宾客于王朝……作宾于王家”。“作宾”即做客,做客与宾见义相因。古书中常见的某人“来宾”,《新唐书·循吏传·韦仁寿》作某人“来宾见”,这是作了语义具体化的处理;“宾”训为宾见之义,也见于《汉书·严助传》“侯卫宾服”颜师古所引的服虔语中。这个意思后来可能就写作了“顮”,《说文解字》训为“暂见”。
“䙴(迁)叚(假)”同古书中的“升假”,刘大钧先生在《读帛书<二厽(三)子>》一文中认为“叚”实则通“霞”,他说:“唯读‘龙形迁霞’,方可与下文‘龙既能云变’而‘高尚行乎日月星辰而不眺’之义相合。”并且认为“俔”同“见”。[6]近人闻一多已在《庄子内篇校释·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条下提出登云霞是“登假”、“升假”、“上遐”等词的本义。[7]汉碑中有“𨕞”字,赵平安先生认为是由于“迁(迁)”字意思不明,于是后人改造“䙴”下部为“升”,使其意思得以彰显。[8]是“迁(迁)”即训“升”,“䙴(迁)叚(假)”同“升假”。“䙴(迁)叚(假)”可能即指龙登云霞,断句应该在“宾于帝”前。这里“宾于帝”意思即指龙登云霞而宾见天帝。[9]

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中的《十大经·行守》有文句作:
有人将来,唯目之瞻。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采,行之巸,得而勿以。是故言者心之符[也],色者心之华也,气者心之浮也。有一言,无一行,胃(谓)之诬。
上揭引文中唯“巸”字的训解比较成问题。萧旭先生曾在《马王堆帛书<经法>四种古佚书校补》一文中纂集有关这个问题的各种说法,并加以按语。为了方便讨论,具引如下:
言之采,行之巸(熙),得而勿以(《行守》)
注释:巸疑读为嬉,玩乐。
郭元兴曰:采当为釆,古辨字,与辩通。《说文》:“熙,燥也。”《释名》:“熙,躁也。”
新注:言多文采而行悦乐者,则不可用。《淮南子·人间》注:“熙,戏也。”
余明光曰:采,文采。《说文》:“熙,燥也。”《释名》:“熙,躁也。”
陈鼓应曰:采,华采。巸疑读为枲,乃牡麻无实。
按:魏启鹏从新注。采为㥒省借,《说文》:“㥒,奸也。”《汉语大字典》引此例云:“巸,同‘媐’,喜乐。”是也。《说文》:“媐,说乐也。”字或作熙,《贾子·春秋》:“无骄熙之行。”孙诒让《札迻》云:“熙者媐之叚音也。”读为熙,尚未得本字。[10]
另外,胡信田先生在《黄帝书通释》中把“巸”通作“熙”,引书训为“光”或“兴”。[11]
以上诸说或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言之采”的“采”,解释为“文采”、“华采”应该是妥当的,《左传》里有“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是强调言辞要有文采;“釆”字虽然与“采”在今文字里比较近似,但两者在古文字阶段乃至汉代简帛中是有明显区别的。《行守》的这段文字,谈到了“言”与“行”的关係。“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说的是有人如果言行一致,那么人主就应该加以重用而不能失去。至于“[言]之采,行之巸,得而勿以”,我们认为陈鼓应先生对这句话的整体把握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说:
“采”,华采。“巸”疑读为“枲”(《史记·鲁周公世家》“炀公熙”,索隐:“熙,一作怡”)。《考工记·弓人》疏:“枲,乃牡麻无实。”此言说得很漂亮,却没有实际行动。所谓“声华实寡”、“有一言,无一行”也。“以”,用,任用。[12]
根据文义推断,“[言]之采,行之巸,得而勿以”当是指言行不一的情况而言。“言之采”说的是言语有文采、比较浮华,“行之巸”则与之相对,说的应该是行动少或是没有行动。上引《行守》中“壹”、“失”协韵在质部,“采”、“以”协韵在之部,那么“巸”的本字也应该在之部,我们曾经根据文义而考虑过“希(稀)”、“质”等词,但于韵不协且无直接的通假例证。上引诸说把“巸”读成“熙”、“媐”或“枲”则似乎也都未达一间。
现在看来,“巸”可能要读为“怠”,即懈怠之义,如《墨子·非儒下》:“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盐铁论·击之》:“耕怠者无获。”“巸”从𦣞声,与台声通,如“怡”通“熙”、“贻”通“㺿”。[13]《列子·力命》“在家熙然有弃朕之心”,《释文》云:“熙音怡。”[14]上引陈鼓应先生所举出的“熙”通“枲”也可证𦣞声与台声通。考《十大经》中“怠”的假借字还有“台”字,见于《正乱》的“启然不台”一语,指日月天道的运行无所懈怠。[15]
古书中有形容贤者黾勉行事而不懈怠的说法: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汉书》卷六十五:“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列女传》卷二:“齐姜公正,言行不怠。”
那么,“行之巸(怠)”说的就是人的行为懈怠、惰怠,这与言语浮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属于言行不一,所以说“得而勿以”。

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中的《经法·道法》有文句作:
是故天下有事,无不为刑(形)名声号矣。刑(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
胡信田先生注:
正——标準。《老子》:“清静为天下正。”[16]
余明光先生注: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建立了法令和制度,就有章可循,一切是非黑白皆可判定。[17]
魏启鹏先生注:
逃迹匿正,谓隐匿踪迹和凭证……一说,正,的、箭靶之中心,引申为目标。[18]
陈鼓应先生注:
“匿正”,隐藏目标。正本为射的,即射箭的靶子。《诗·猗嗟》疏:“正者,侯中所射之处。”《申子·大体》:“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纲,用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19]
萧旭先生注:
正读为徵,形迹、迹象。《左传·昭公十七年》:“是其徵也。”杜注:“始有形象而微也。”[20]
仔细考究以上诸说,余明光先生没有具体解释“逃迹匿正”四个字,而仅仅只是採用了意译,比较含糊,且并不一定接近着者本义。魏启鹏先生提出了两种解释,陈鼓应先生採用其后说,胡信田先生引《老子》“清静以为天下正”为说,但无论是“隐匿凭证”、“隐匿目标”还是“隐匿标準”,在语义搭配的表达上都似不妥。[21]相比之下,萧旭先生认为“正”读为“徵”,解释为“形迹、迹象”,这可能是正确的;但萧先生没有具体论证说明,我们在这里为之略作补证,以便厘清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匿正”其实是指隐藏真实情况而言,这个词相当于先秦两汉古书中的“匿端”,如:
《韩非子·二柄》:“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今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缘以侵其主,则群臣为子之、田常不难矣。”
《韩非子·主道》:“函<亟>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22]
《鬼谷子·摩》:“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论衡·答佞》:“谗人以直道不违,佞人依违匿端。”
成玄英疏《庄子》时,屡次用到“灭迹匿端”一语,如:
《庄子·德充符》:“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疏】灭迹匿端,谦居物后,直置应和而已,未尝诱引先唱。
《庄子·徐无鬼》:“若我而不有之,彼恶得而知之?若我而不卖之,彼恶得而鬻之?”【疏】若我韬光晦迹,不有声名,彼之世人何得知我?我若名价不贵,彼何得见而贩之?只为不能灭迹匿端,故为物之所卖鬻也。
《庄子·列御寇》:“必且有感,摇而本才,又无谓也。”【疏】摇,动也。必固有感迫而后起,率其本性,摇而应之,灭迹匿端,有何称谓也![23]
另外,古书中还有“窜端匿迹”的说法:
《淮南子·人间》:“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
《申子·大体》:“故善为主者,倚于愚,立于不盈,设于不敢,藏于无事,窜端匿疏<>,示天下无为。”
上引《韩非子·主道》的“掩迹匿端”(“掩其迹,匿其端”)、成玄英的“灭迹匿端”以及《申子·大体》与《淮南子》的“窜端匿迹”皆可跟马王堆帛书《经法·道法》“逃迹匿正”相比照。
历来学者对“匿端”一词的把握大致是正确的,“端”指端绪。[24]“端”的端绪义,引申又有“徵兆”、“先兆”、“迹象”一类的意思,《史记·黥布列传》:“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陆机《君子行》:“福锺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在这个“徵兆”、“迹象”的意思上,“匿端”的“端”、“匿正”的“正(徵)”其实是相同的。“正”从丁声,“徵”字据《说文》分析是从𡈼的,这有可能是声符。不过,从古文字角度看,“徵”字本不从𡈼,甲骨文作“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金文作“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等等;[25]后来下部逐渐声化为“𡈼”,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20“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
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𡈼”是透母耕部字,与端母耕部的丁声可通。[26]“正”直接通作“徵”的例子比较少见,但也并非没有,我们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管子·水地》:“伏闇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龟生于水,发之于火,于是为万物先,为祸福正。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淩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龟与龙,伏闇能存而能亡者也。”[27]
毫无疑问,这里所说的“为万物先,为祸福正”的“正”当即通作“徵”。因为“先”即先知、预知,那么“正”字所要表示的意思即徵兆、迹象、徵验,“为祸福正”就是说“作为祸福的徵兆”,“正”即“徵”的假借。
所以,“徵”,“端”都可以指迹象、徵兆,即细微不显着的表象;“匿端”、“匿正”都指隐藏细微而不显着的情况,实际上就是隐藏实际、隐匿真相。《道法》原句说的主要是“刑(形)名”、“声号”一旦建立起来,天下万物都在圣人的掌握之中,它们是无所掩藏的。
马王堆帛书中,表示这种迹象、徵兆义的词,经过我们的考查,其中已经出现了“端”字,并且还有“胜(朕)”,如:
《伊尹·九主》:“志曰:‘唯天无胜(朕),凡物有胜(朕)。’后曰:‘天无胜(朕),何也?’伊尹对曰:‘胜(朕)者,物□□所以备也,所以得也。天不见端,故不可得原,是无胜(朕)。’”
“朕”即朕兆、形迹,《庄子·应帝王》“体尽无穷,而游无朕”,成玄英疏:“朕,迹也。”《文选·左思<魏都赋>》“兆朕振古”,李善注引《淮南子》曰:“欲与物接,而未成朕兆者也。”“天不见端”,“见”同“现”,其中“端”也是迹象、朕兆之义。如此看来,马王堆帛书里表示迹象、朕兆义的字词是比较丰富的。
这里附带提一下,清人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录有《申子·大体》篇,其中有“窜端匿疏”一语,但也有其他版本的《申子》异文作“窜端匿迹”。根据我们上面的讨论以及《淮南子·人间》“窜端匿迹”,后者可能更接近古书原貌。上引《道法》“逃迹匿正”,“逃”与“窜”的意思差不多,《楚辞·大招》:“冥淩浃行,魂无逃只。”王逸注:“逃,窜也。”《左传·定公四年》:“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而君又窜之。”杜预注:“窜,匿也。”“逃”、“窜”都指隐蔽、隐匿。“窜端匿迹”与“逃迹匿正”其实也是一个意思。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4年8月30日16:11。)
[1]下有作者批注曰:“择一个。”详张政烺《论易丛稿》,中华书局,2012年,第161页。
[2]于豪亮《马王堆帛书<周易>释文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01页。
[3]邓柏球《帛书周易校释》(修订本),岳麓书社,1996年,第348页。
[4]赵建伟《出土简帛<周易>疏证》,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04页。
[5]连劭名《帛书<周易>疏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203、204页。
[6]刘大钧《读帛书<二厽(三)子>》,《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第4页。
[7]闻一多《古典新义》,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32-234页。又,《左传·昭公七年》有“陟恪”,清人王引之以为“恪”通“格”,陟、格为同义複用,“陟恪”等其他形式如“登假”等亦同,详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56页。另外,王叔岷在《列子补正》中也曾提出过与闻一多相似的见解,认为“霞”是本字,详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67、168页。
[8]赵平安《汉字形体结构围绕字音字义的表现而进行的改造》,《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后收入赵平安《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92、193页。
[9]此条补释内容另详《古汉语“宾于”结构的辨析以及相关文献的训释》一文,待刊。
[10]萧旭《马王堆帛书<经法>四种古佚书校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01,2010年3月8日。
[11]胡信田《黄帝经通释》,天工书局,1984年,第384页。
[12]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23、324页。
[13]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第393、394页。
[14]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94页。
[15]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50页。
[16]胡信田《黄帝经通释》,天工书局,1984年,第43页。
[17]余明光《黄帝四经今注今译(中英对照)》,岳麓书社,1993年,第6页。
[18]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中华书局,2004年,第6页。
[19]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5页。
[20]萧旭《马王堆帛书<经法>四种古佚书校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01,2010年3月8日。
[21]陈鼓应先生还曾总结《黄帝四经》中的“正”的七种用法,第七种即指“射的、目标”,详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8页。但是,这恐怕还不能论定。
[22]王先慎《集解》引孙诒让说,认为“函”当为“亟”之误,可从,详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第28页。
[23]以上可参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207、849、1041页。
[24]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7页(注8)。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116、117页。
[25]可参裘锡圭《古文字释读三则》,《裘锡圭学术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30、431页。
[26]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45页。
[2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827页。按,引文中“欲尚则淩于云气”原作“欲上则淩于云气”,但是原注谓:“尚,上也。”所以《管子》原文当是“尚”字。点校者未出校记,作“上”当是误字。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319.html

以上是关于马王堆帛书补释三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