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保训》的“中”为兵书说

清华简《保训》的“中”为兵书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华简《保训》的“中”为兵书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华简《保训》的“中”为兵书说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保训》所提及的 “中”意为何指,学界目前主要有中道说、标杆说、地中说、旗帜说、读众说、狱讼簿书说、命数说等观点,尚未取得统一的意见。本文通过探讨,认为“中”是军法,属于广义上的兵书,包含中道的思想。它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对后世兵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字】《保训》;中;兵书;中道
关于清华简《保训》“中”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中道说[1]、标杆说[2]、地中说[3]、旗帜说[4]、读“众”说[5]、狱讼簿书说[6]、命数说[7]等说法,可谓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笔者对此有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保训》的释文使用通行字体照录于下,以便展开讨论:
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曆,恐坠宝训。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堪终。汝以书受之。钦哉!勿淫!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解,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授厥绪。呜呼,祗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亡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服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毋淫!日不足惟宿不羕。”[8]
“中”字见于甲骨文、金文,与旗帜有关。[9]可引申为军旅之事。唐兰先生曾分析“中”的字形,指出“中”是氏族社会的旗帜,用来集众。[10]笔者认为“中”是实物,舜与上甲微所得“中”涵义相同,应为一物。它可求、可得、可借、可还、可传。“中”又是包含着深层理论的东西,所以它可悟、可说。它蕴含治军之术、治国之法,上升到理论层次即李学勤先生所指出的中道。[11]
一、舜所得“中”
下面对舜求“中”、得“中”的情况展开详细讨论,以求揭示 “中”的真正含义。
关于“恐求中”,整理者注:恐,敬畏。救,读为 ‘求’。中,中道。[12]李均明先生认为“恐救中”指惟恐失去中道[13]。廖名春先生释为舜善于求中。[14]今按当从整理者说。《说文·裘部》:“求,古文裘。段玉裁注:此本古文裘字,后加衣为裘,而求专为干请之用。”[15]“恐求中”是说舜以敬畏的态度求取中。
“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李学勤先生说:“这段话应参看《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施政于上下远迩,总要设身处地,就近考察,这是‘察迩言’;测度阴阳(意即正反)之事,这是‘执其两端’,从而达到中正之道,所以简文说舜做到‘得中’了。这裏的 ‘阴阳’,以及下文的‘言不易实变名’的‘名实’,都有哲理意味,值得探究。”[16]
其中“自稽厥志”,整理者注:诣,读为“稽”,《周礼·宫正》郑玄注:“稽犹考也。”[17]这是说舜自己考察衡量自己的志向。“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是说求中的原则是照顾“庶万姓”的意愿,儘量做到远近民心所向。
“乃易位设稽”,整理者注:易,《诗·甫田》毛传:“治也。”立,即“位”,指职位、官爵。稽,文书簿籍。《国语·吴语》韦昭注引郑众云:“稽,计兵名籍也。”“易”与“设”相对互文,有修治义。[18]由此可见,稽是一种计兵名籍,当与军事有关。“乃易位设稽”是说处理政务、掌管军事。这与《史记·五帝本纪》:“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绵敬。”[19]或有一定关係。
“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整理者注:测,《国语·晋语一》注:“犹度也。”意为考虑。稽、测为同义词连用。侌
清华简《保训》的“中”为兵书说,即“阴阳”。[20]这是说舜考察阴阳方面的事情,顺应阴阳的法则不去违背。邢文先生认为“中”是数,即命数、天数,或为兵家工具。[21]笔者认为“中”虽不是数,但与之有密切关係。在传世文献中,可看到舜懂得利用天象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22]《尚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23]2002年襄汾陶寺城址出土了一件漆木杆IM22:43,时代为陶寺文化中期。有研究者认为IM22:43漆杆为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中圭尺。[24]这一发现证实了尧舜时期圭尺的存在,从而为当时存在观象授时的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李学勤先生指出,在陶寺城裏很重要的部位,已经发掘的一处建筑的一部分呈扇面形,由土坯建成,中间有缝隙,可能与“观象授时”有关。[25]如果“观象台”这一点能够确定的话,是天文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古书《尧典》裏的观象授时是很契合的。《尧典》一项主要的内容就是观测天象,确定曆法。[26]以上分析说明舜对天象曆法有相当了解。得“中”需“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说明“中”略带有兵阴阳性质。
“言不易实变名,身兹服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整理者注:“三降之德,传世文献多云‘三德’,如《书·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27]此说可从。这是说舜在得“中”之后,施政不变动名实关係,自己更加谨慎,重视诚信,恭敬不懈怠,造就三种品德。三德,即正直、刚克、柔克等品德。《书·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28]沈子也簋:“吾考克渊克”。[29]唐兰先生解释为:“《广雅·释言》:‘克,能也。’渊,是深的意思,见《诗·燕燕》毛苌传。下一克字是具有这种品性的名词,如刚克、柔克、温克等。”[30]李学勤先生指出《洪範》有可能是西周时期的作品。[31]于省吾先生虽认为《洪範》是晚周作品,但指出此数语文辞颇古质,当系杂采旧籍而成。[32]所以三德的思想当有较古的渊源,“中”应该与三德有关。
那么“中”到底是什么呢?邢文先生曾定出十五条标準:1.舜“恐”而求之;2.可以助舜“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3.可以“施于上下远迩”;4.可以“易位设稽”;5.可以“测阴阳之物”;6.其结果是“咸顺不逆”;7.“中”与“名”、“实”相关;8.“中”使舜“兹备惟允,翼翼不懈”;9.“中”与“三降之德”有关;10.“舜旣得中”,“帝尧嘉之,用受厥绪”; 11.“中”为“保训”,不传或坠;12.上甲微伐有易,曾“假中于河”;13.得“中”之助,上甲微在战争中“亡害”;14.战后,上甲微不仅“归中于河”,而且“持弗亡”(所以“中”不是可以归还的具体之物);15.上甲微持“中”弗亡,传贻子孙,终使商人“用受大命”。[33]以此标準分析推断,笔者认为“中”是一种军法,是舜通过不违民欲、施惠远近、治官爵设兵籍、测阴阳总结出来的治军为政的道理,将之整理为文本,即兵书典要,属于一种广义的兵书。广义兵书是古人说的“军法”或 “军令”。学者指出早期兵法可能是从实际作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简单的规则与条例,它们原来是包含在“军法”裏面,是附属于军法的内容。[34]《论语·尧曰》云:“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35]或因“中”是舜的经验所得,所以尧才会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运用三德,刚柔并济,以中驭之是它的重要内容。
舜得“中”之后,“帝尧嘉之,用授厥绪”,说明如果舜没有得到“中”,尧不会授舜以政。由于舜掌握了治众之道,养成自己的势力,尧才将其位让于舜。《史记·五帝本纪》:“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36]说明舜逐渐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影响力与号召力不断扩大。《史记·五帝本纪》:“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绵敬。”[37]舜用“中”来处理民事政务,收效显着。古代兵书常有论政的内容,如上博简《曹沫之陈》。[38]它的简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论政,比较短;后一部分论兵,比较长。[39]田旭东先生指出其实在后一部分论及两军对垒的具体应对措施时,也有一些论政的内容,这也应该是古代兵书常见的特徵。[40]
通过上述探讨,舜所得“中”是一部载有治国、治军之道的军法,包含着中道的思想。
二、上甲微所得“中”
那么上甲微所得“中”是否也是这种广义上的兵书呢?“昔微假中于河,以複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服不懈,用受大命。”简文说“中”可假,整理者注:叚,字原省又旁,系省形字,简文中读为“假”,义为借。同样写法的“叚”又见清华简《系年》:“叚路于宋。”[41]《说文》:“叚,借也。”是“中”确实可以借。中又可以归,“乃归中于河”,归,整理者注:追,读为“归”。“归”与上文的“假”相对应。[42]上甲微从河伯处借“中”,就是借取兵书,并依靠其中的道理打败了有易。事后,由于兵书本为河伯所有,上甲微必须将兵书归还于河伯,但 “微志弗忘”,上甲微当自行抄录了一份,或记诵下来,所以能“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服不懈,用受大命。”上甲微向后世子孙所传除兵书之外,还有中道。成汤之时,终于灭掉夏朝,拥有天下。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拥有“中”就能掌握其中的道理。只有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才能称之为得“中”,这也是为何河伯有“中”而未能得天下的原因。
三、文王所传“中”
“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堪终。”詷,《顾命》作“侗”,《释文》:“侗,马本作詷。”字与“童”通,指幼稚童蒙。或说此处读为“诵”,与下文“以书受之”对举。[43]李零先生赞同读“诵”。[44]中既是兵书,自然可诵。通过阅读简文,可以得知文王所传的“中”包含形而上的理论,文王所传可以记诵,当是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汝以书受之。”则武王所记录的是文王对于“中”的理解。“发,敬哉!朕闻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文王充分理解“中”的时间不长,担心武王不能深切理解兵书所藏的治军、治国之理。中需要不断地领悟才能充分理解,由此要求武王不能有所懈怠。
文王通过两个古史传说,向武王讲述“中”的道理。既要传中,首先要交代“中”的由来,然后才说明“中”的用处。“中”是通过舜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来,舜依靠它受政于尧,上甲微以此复仇于有易,商汤靠它兴商灭夏。文王希望武王也能效仿前人,用“中”来振兴周邦。许倬云先生指出周以蕞尔小国而能克商,既不能由经济力强弱作理由,又不能由军事力量的优劣来分高低,周之胜利当只能由战略的运用以寻求解释了。[45]武王克商採取了正确的战略,当受益于对“中”的充分理解。
四、“中”对后世兵书的影响
“中”是广义上的兵书,其核心内容在传世文献中自有传承。《左传》所引《军志》之类的兵书已经承载“中”的思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46]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47]这裏“允当则归”、“ 知难而退”、“ 有德不可敌”都体现了“中”的思想,与《书·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相符合。
《司马法》[48]、《六韬》[49]等兵书也能体现“中”的思想。《司马法·仁本》:“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六韬·文韬·盈虚》:“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迹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上博简《曹沫之陈》:“毋获民时,毋夺民利。”以上所体现的精神正与《保训》“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一致。《六韬·文韬·大礼》:“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曹沫之陈》:“申功而食,刑罚有罪,而赏爵有德。”与《尚书·洪范》的正直、刚克、柔克,以“中”驭之的精神十分契合。《曹沫之陈》:“庄公曰:‘为亲如何?’答曰:‘君毋惮自劳,以观上下之情伪;匹夫寡妇之狱讼,君必身听之。又知不足,亡所不中。则民亲之。’庄公又问:‘为和如何?’答曰:‘毋嬖于便嬖,毋长于父兄,赏均听中,则民和之。’”这都是当时国君必须遵守的以中道治国、治军的道理,充分体现了“中”的深刻影响。《淮南子·兵略训》[50]:“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将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背阴而抱阳,左柔而右刚,履幽而戴明。变化无常,得一之原,以应无方, 是谓神明。”这裏的道,显然与中道密切相关。
前文已述,“中”具有兵阴阳性质。现有文献如《孙子兵法》、《司马法》、《六韬》、《尉缭子》等兵书以及《淮南子》、《越绝书》、《吴越春秋》、《国语·吴语》中均可挖掘出一部分属于兵阴阳的内容。[51]
结语
“中”是实物,因为它可求、可得、可借、可还、可传。“中”又是包含着理论的东西,所以它可悟、可说。“中”是军法,属于广义的兵书,但并非得到“中”就能掌握其中的道理。只有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才能称之为得“中”。上甲微从河伯处借“中”,就是借取兵书,并依靠其中的道理打败了有易。事后,将兵书归还于河伯,但上甲微当自行抄录了一份,或记了下来。所以在归还中后,还可以将其传给子孙。文王希望武王用“中”来兴周邦,武王克商採取了正确的战略,当与“中”有密切关係。“中”对后世兵书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兵书的内涵。
(编者按:[1]李学勤:《周文王遗言》,《光明日报》,2009年4月13日;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
[2]李零:《说清华楚简〈保训〉篇的“中”字》,《中国文物报》,2009年5月20日。
[3]艾兰:《怎样成为君王》,王进锋译,《光明日报》,2010年7月12日。
[4]王连龙:《谈清华简〈保训〉篇的“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5]陈伟:《〈保训〉字句试读》,《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61页。
[6]李均明:《周文王遗嘱之中道观》,《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
[7]邢文:《清华简〈保训〉研读讲义》,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34,2010年3月18日。
[8]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3页。
[9]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935-2943页。
[10]唐兰:《殷墟文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3页。
[11]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
[12]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5页。
[13]李均明:《周文王遗嘱中之中道观》,《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
[14]廖名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初读》,《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66页。
[1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696页。
[16]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
[17]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5页。
[18]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6页。
[19](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22页。
[20]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6页。
[21]甘凤、王进锋、余佳翻译、整理:《中是什么》,《光明日报》,2010年7月12日。
[22](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24页。
[23]曾运乾:《尚书正读》,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8页。
[24]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
[25]李学勤:《有关古史的十个新发现》,收入《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页。
[26]李学勤:《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收入《通向文明之路》,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页。
[27]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6页。
[28]曾运乾:《尚书正读》,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1页。
[29]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0页。
[30]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4页。
[31]李学勤:《叔多父盘与<洪範>》,收入《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32]于省吾:《双剑誃尚书新证》,收入《于省吾着作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0-101页。
[33]邢文:《清华简〈保训〉研读讲义》,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34,2010年3月18日。
[34]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76-379页。
[35]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页。
[36](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34页。
[37](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22页。
[38]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9]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73页
[40]田旭东:《古代兵学文化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4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7页。
[42]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7页。
[43]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44-145页。
[44]李零:《读清华简〈保训〉释文》,《中国文物报》2009年8月21日。
[45]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86-98页。
[4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56页。
[4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25页。
[48]李零:《司马法译注》,收入《兵家宝鑒》,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9]盛冬玲:《六韬译注》,收入《兵家宝鑒》,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0]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51]田旭东:《古代兵学文化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2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90.html

以上是关于清华简《保训》的“中”为兵书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