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清华简《繫年》之“中城”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试说清华简《繫年》之“中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试说清华简《繫年》之“中城”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首 发)
清华简二(即《繫年》)第六章39、40号简云:“(秦、晋)二邦伐鄀,徙之中城,围商密,止申公子仪以归。”整理者引《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对应处部分句子和杜预之注给予了简要解释[1]。就地名而言,“鄀”和“商密”较为清晰,“中城”则令人费解。鄀,即铜器铭文中的下鄀,商密为其都城,在今河南省淅川县之西南[2]。“中城”不见于史载,整理者怀疑与《曾侯乙墓竹简》“中城子骝为左”之“中城”有关,这一线索到目前为止并未起到明显的定位作用。此外,楚简另有“中”、“中阳”、“中君”[3]。
对比《左传》,简文记“秦晋伐鄀”之事未见“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部分[4],而多了“徙之中城”一语,“中城”与“析”二者或有可对应之处。“析”可训为“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故有剖符之封,析珪而爵,位为通侯,居列东第......”司马贞《史记索隐》载:如淳曰:“析,中分也。”[5]“中”、“内”义近,结合鄀、商密之地理,疑“中城”或在古之内乡县,即今西峡县境。《读史方舆纪要》云:南阳府内乡县,春秋时楚之析邑,秦置中阳县...汉为析县...西魏又改曰中阳县...隋讳中,改曰内乡县,属析州;“淅阳城”条大略相同,并引刘昫说“后周改曰中乡,隋始曰内乡”。[6]
析为楚之别邑,也是淅川(即古均水,今老灌河)流域的总称,《史记·楚世家》记顷襄王时秦败楚军“取析十五城而去”,裴骃《集解》先引徐广之说,言:“年表云取十六城,既取析,又并取左右十五城也”,后以《汉书·地理志》记“弘农有析县”否定之[7];杨伯峻据《春秋大事表》认为今内乡县、淅川县西北境皆析地[8],则“中城”或是“析”地内一城邑。秦汉文献中多见“中乡”之名,普设于各地,秦封泥有“中乡”[9];荆州高台18号墓出土木牍有记“中乡起敢言之”之语,所指是汉代江陵县内之乡;《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黾池县”,本注曰高帝八年複黾池“中乡”民,景帝二年初城,徙万家为县;山阳郡有“中乡侯国”,属于乡升格为县,仍保有乡名[10]。从黾池县的例子来看,“中乡”是一地的核心区域,“中城”也应是“析”地十五城中的核心城邑。
此区域另有一地“于”,又称“于中”。《史记·越世家》载楚威王时,楚有“商、于、析、郦、宋胡之地”,为楚边境地区备秦要地。《正义》引《荆州图副》云“邓州内乡县东七裏于村,即于中地也。”[11]石泉先生认为旧说以其在唐内乡县(今河南西峡县)东七裏之于村错误,改将其故址定在今河南淅川老城附近的丹水南岸[12]。《读史方舆纪要》“商于城”条云:“或曰商即商州,于即内乡也。”[13]则“析”大略是楚人对武关以内属楚之地的总称;而“商于之地”是秦对商密至“析”地的总称。“析”在“商于”之内,“中城”又在“析”内,而“于中”极有可能是“于”和“中城”的连称,因地域相近而名。
综上所考,简文“中城”当在古“析”邑,即今老灌河北岸、西峡县治西。
(编者按:[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中西书局,2011年,第150、152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434—435页。
[3]石泉:《楚国历史文化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8、59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435页。
[5]《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045—3046页。
[6]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1《河南六》南阳府“内乡县”及“淅阳城”条,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第2419—2420页。
[7]《史记》卷40《楚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1729页。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435页。
[9]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334页。
[10]《汉书》卷28《地理志上》弘农郡“渑池县”条,第1549页;山阳郡“中乡”条,中华书局,1965年,第1570页。
[11]《史记》卷40《楚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1748—1750页。
[12]石泉:《楚国历史文化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3页。
[1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1《河南六》南阳府内乡县“商于城”条,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第2421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702.html
以上是关于试说清华简《繫年》之“中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