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
《上博(八)·子道饿》补说
陈剑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的第一篇,原无篇题,整理者题爲《子道饿》实误,[1]此暂沿用。该篇由复旦吉大古文字专业研究生联合读书会(以下简称“读书会”)重加拼联校读后,其面貌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复经其他研究者往复讨论补充,篇中文意难解处之癥结所在亦渐趋清楚。[2]本文拟主要就首句的断读理解、篇中“嘼攻”之释读等问题谈一些补充意见。下面先抄出读书会所新作的全篇释文,除了待讨论的部分,个别地方略有改动。
鲁司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寇)奇𧧑(言)游于逡楚,曰:“荼(除)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乎)!司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寇)【4】𨟻(将)见我。”门人旣荼(除),而司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寇)不至。𧧑(言)游去。司【5】[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寇)]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𨟻(将)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安―焉)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往)?”𧧑(言)游曰:“飤(食)而弗与爲豊(礼),是嘼(战)攻畜【3】之也。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偃)也攸(修)丌(其)惪(德)行,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以)受嘼(战)攻之飤(食)于子,于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偃)僞,于子员(损),于是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乎)可(何)侍(待)?”述(遂)行,至宋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卫)之外(𨳿-间),丌(其)一【2】子道饿而死焉。门人柬(谏)曰:“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吾)子齿年长壴(喜-矣),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家)眚甚级(急),[3]生未又(有)所奠,[4]元(愿)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吾)子之𢝬(图)之也。”𧧑(言)游【1】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
首句读书会作一气读,疑“逡楚”爲地名;将“奇”理解爲动词,“鲁司寇奇言游于逡楚”是主谓宾和补语齐全的一个句子。刘洪涛先生已经发觉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他说:
简4和简5拼在一起看起来确实很好,但是我发现,若要按照现在的标点,说“荼乎”的应该是鲁司寇才对。即使在“楚”下施“句”号,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看来这一段文字不是没有再思考的必要。
刘洪涛先生主张“奇”读爲“寄食、寄政”之“寄”,“逡楚”爲人名或地名。苏建洲先生一方面觉得此说“成立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方面又指出了其疑问之处:“与底下一段……的对应关係是什么?感觉起来,寄食、寄政是一事,司寇要来是一事,找不到对应关係。”
我们先抛开具体字词的讲落实问题,如果单从句法上考虑,解决上述矛盾的最好办法是将首句断作:“鲁司寇奇,言游于逡楚,曰”,同时将“楚”也看作动词。这样前两句分别是主谓结构的句子,“曰”字承上句主语而言,说话人也正是言游。这样考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楚”字应该读爲义爲“等待”的“胥”(两字俱从“疋”声,西周金文数见相通之例)。言游等待的对象就是鲁司寇,故下文有“司寇不至”。至于“鲁司寇奇”的“奇”字,则需先将后文“飤而弗与爲礼”讲清楚。
读书会解此句意爲“先生供养我,却不以礼待之”,其他研究者似乎一般也是如此理解的。如网友shdtchxj先生说(红色爲原所标):
李锐先生说:[5]
《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或许是本篇子游思想的来源。
按他们举古书所针对简文的要点,可以概括爲“食而不以礼”,跟简文“飤而弗与爲礼”其实是并不完全相同的。“飤”即动词“饲”的前身,“食之”之意,读书会解作“供养我”很準确。“弗与爲礼”则实係“不与之一起做‘礼’事”之意,也可以说就是“不使之参与到做‘礼’事中”,这跟“不以礼待之”显然还是颇有距离的。由此可以断定,“奇”所代表的,应该是“礼”之一种。言游得知鲁司寇将要举行此礼,即等待司寇来至己处,此可与礼书所记主人爲礼而亲自“速宾”相联繫:
《仪礼·乡饮酒礼》:“主人速宾,宾拜辱,主人答拜,还,宾拜辱。”注:“速,召也。”疏:“论主人往宾门召之使来之事”。
《礼记·乡饮酒义》:“主人亲速宾及介。”
《仪礼·公食大夫礼》:“大夫相食,亲戒速。”注:“记异于君者也。速,召也。先就告之,归具,既具,复自召之。”
《仪礼·乡射礼》:“主人朝服,乃速宾。”
言游认爲,鲁司寇行“奇”礼,按礼应当亲自来邀请自己,故等待其至。结果司寇竟未至,言游遂以自己不与于礼事而去。相类之事可参:
《孟子·告子下》:“孔子爲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爲爲肉也,其知者以爲爲无礼也。”
《正义》节引《孔子世家》爲说,今引《史记》原文如下:
……(鲁君定公)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
“嘼攻”读书会读爲“战攻”或“战功”,从文意看不好。或疑读爲“守攻”,不足辨。联繫前引“豕交之”、“兽畜之”、“犬马畜伋”以及它书“俳优畜之”、“倡优畜之”一类说法,“嘼攻”应爲一个名词性结构,而且最可能是并列/联合式的。楚文字“攻”及其异体“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字常用作“工”,据此可以断定,其上“单”字应係“商”字之误。试对比: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上博(二)·民之父母》简8“商”字(用作子夏之名)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本篇简3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简2
上举《民之父母》“商”字之形研究者已有不少讨论,大家的认识是清楚的。今以刘洪涛先生所论爲例:
“商”,原作“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徐在国(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室2003)认爲“中间的口可能是星的讹变”。何有祖2008释爲“嘼”。按《汗简》卷上之一㕯部引《说文》“商”字古文作“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与之形近,释爲“商”应无可疑。三体石经“商”字古文作“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张富海2005:58指出,“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中间的“口”係由“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所从“䇂”旁上部变来,可从。[6]
《民之父母》“商”字之形与本篇两个“嘼”字形体极爲接近,显然是很容易发生讹误的。
“商工”即商贾百工,古书多见,又多作“工商”。《左传》襄公九年:“其卿让于善,其大夫不失守,其士竞于教,其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不烦多举。所谓“礼不下庶人”,“商工”更下于庶人一等,故不得与于礼。言游以爲,鲁司寇爲礼而己不得与,是以商工畜己;于己实非商工而受商工之食,是爲伪;己爲修德行之儒,不能如司寇所畜之商生利、工生器,故于司寇爲损。
以上所论,是较爲肯定者。以下则只能说是把握不大的猜测。前引主人亲自速宾之例,涉及乡饮酒礼、公食大夫礼和乡射礼。鲁司寇所行,应与射礼无关。乡饮酒礼和公食大夫礼皆与宴饮有关,据此颇疑“奇”字就应读爲燕饮之“燕”,字亦作“宴”。“奇”与“燕/宴”韵部係歌元对转(与“奇”同从“可”声之“笴”字即有歌部、元部两读),声母亦近(同从“奇”声之“猗”、“倚”、“輢”等字,跟“燕/宴”一样皆係影母字)。退一步说,“奇”也可以看作“燕/宴”之音近误字。《仪礼》固有《燕礼》,未记速宾之节;它书所记宴饮之礼,似亦未见明言主人亲自速宾者。不过古礼细节难言,简文所记亦未必可当真,此亦不必强说。
进一步考虑,“言游于逡楚(胥)”的“逡”字,如将其看作地名,当然是最简单省事的办法。但此处出现一个具体地名,既觉突兀,又觉于文意实泛而不切。此处最好是一个诸如“馆”、“廷”、“门外”之类表示具体地点的词。据此循音以求,疑“逡”可读爲“术”,即所谓“邑中道也”;字亦常作“遂”,古书皆习见。此字原形是作从楚文字“允”字繁形“
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声的,其与“术/遂”音近可通,前讨论清华简时大家已有集中举证。[7]孔门既痛心于“礼坏”,又多不见礼于诸侯名卿,故言游闻鲁司寇将爲燕饮之礼,竟至不能于家/馆中安坐待速而至于出于路中企望等待,其急切之情可见。
[1]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
[2] 复旦吉大古文字专业研究生联合读书会:《上博八〈子道饿〉校读》,以及该文下评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7月1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1。下文所引诸家说除另注明者外皆见此文下评论。
[3] 读书会读“眚”爲“子姓”之“姓”。按“家姓”与“甚急”实难以搭配。张崇礼先生谓:“‘眚’或可如字读,训为‘疾苦’。”可从。“甚急”之“家眚(“病也”)”即言游丧子之事,盖门人斥及此事以委婉语出之以避免刺激老师。
[4] “奠”字读书会释文原括注“定”。按“奠”、“定”音近,“奠”字亦自有“定”义,古书多见,楚简亦不乏其例,故此不括注。
[5] 李锐:《读上博八札记(一)》,“孔子2000”网站2011年7月18日,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989。
[6] 刘洪涛:《上博竹书〈民之父母〉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家浩教授),2008年5月。
[7] 沈培:《清华简字词考释二则》,又参看其下蔡伟先生的评论,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1月9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67。
点击下载附件:0909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
, ,,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579.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陈剑:《上博(八)子道饿》补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