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
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
陈剑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1期发表的阎步克先生《试释“非骏勿驾,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兼论“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北大竹书〈周训〉札记之三》一文(页29-51;以下简称“阎文”),披露了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周训》中的一个片段,重点对其中一处文字“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加以考释,“并将‘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与《易·中孚》的‘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相联繫,进而对‘羁縻’理念与早期君臣关係作出了若干推论”。我读后对此有一点不同看法,现写出供竹书整理小组参考。
据阎文,有关简文如下:
曰昔晋文君伐曹,剋之,而夷其宗庙。穿地三仞而得金匮焉,其【2138】中有书,曰:“非骏勿驾,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文君问于咎犯曰:“是何谓也?”咎【2260】犯对曰:“非骏勿驾,毋使肖(小)人也;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毋大不仁也。”文君曰:【2127】“是善言也,而曹君贵之,何故以亡?”咎犯对曰:“贤主之贵善言也,令【2333】工庸(诵)之于庙,令史繇(籀)[1]之于朝,日闻于耳。今曹君之贵善言也,入【2390】之于地而已,深貍(薶)而弗视,不亡奚待?”文君曰:“善哉!”(后略)【3862】
阎文已经指出,“故事的中心,是晋文公在‘夷其宗庙’时,挖出了一个‘金匮’,书有‘非骏勿驾,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八字”。[2]按此略可补充者,盖“夷其宗庙”而何至于要“穿地三仞”,须联繫古书所记所谓“潴其宫”来理解。《汉书·王莽传上》载张竦爲刘嘉作奏:“臣闻古者,畔逆之国既以诛讨,则猪其宫室以爲汙池,纳垢浊焉,名曰凶虚。虽生菜茹,而人不食。……(刘嘉)愿爲宗室倡始,父子兄弟负笼荷锸,驰之南阳,猪(刘)崇宫室,令如古制。”颜师古注:“李奇曰:掘其宫以爲池,用贮水也。师古曰:猪谓畜水汙下也。”[3]荀悦《汉纪·孝平皇帝纪》两“猪”字皆作“潴”。[4]《尚书大传》云:“大夫有汙猪(潴)之宫,虽有美菜,有义之士不食。”[5]《尚书大传》又:“(周公)遂践奄。践之者,籍之也。籍之,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6]《礼记·檀弓下》记邾娄定公云,“臣弒君”、“子弒父”者皆“杀无赦”,“杀其人,坏其室,洿其宫而猪(潴)焉”,[7]亦其例。
阎文又已经指出,“‘非骏勿驾’比较好理解,应是‘若非骏马,就不要驾驭’的意思。反过来说,就是所驾驭的应是骏马,以此比喻君主应该任用贤人。”按《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十九章“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8]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知<如>苦<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鱢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之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显然与简文所述极爲相类,仿之可将上段《周训》内容概括爲“晋文君伐曹得金匮中书咎犯因以讽之”。“勿乘驽马”与“非骏勿驾”相当,皆喻远小人也;“食鱼无反”云云则与相应的“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意义全然无关,对解读简文作用不大。阎文又谓:
“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四字则相当费解。“爵”是酒器,引申爲爵位、爵禄。古籍中“爵”又通“雀”,西汉年号“神爵”,意即“神雀”。但考虑到上句中“骏”指人才,“雀”却看不出相关的寓意,那么这个“爵”字,似乎就不是“雀”的假借字,其指爵位、爵禄的可能性更大。
“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字不识。其字上部作“罒”,即网形,下部似“骀”。《说文解字·马部》:“骀,马衔脱也。”疑“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通“羁”。……骀、羁二字都与马具有关。“非骏勿驾”的“驾”跟马相关,“羁”恰好也跟马相关。那么,释“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爲“羁”,不无合理性。
…………
若此,“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当即若未酬之以爵,则勿加以羁縻、寄以事任之意。反过来说,就是若加以羁縻、寄以事任,则应酬以爵禄,否则就是所谓的“大不仁”。后代“愿微加爵禄以羁縻之”、“并受爵禄,羁縻自固”之类语句,都有助于理解“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
据其所说,则所谓“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字可隶定作“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其下半如作“马”跟“吕”这样的偏旁组合则不成字;全字释爲“羁”于文字学上亦嫌根据不足);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时代相近的马王堆汉墓医药简帛中,有几个意义特别的“骀”字,于《十问》篇裏还同样跟“爵”见于一句中。由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考虑,“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字应该分析爲“从网骀声”,跟马王堆简帛的“骀”字联繫起来理解。《十问》有关简文如下:
·黄帝问于大成曰:“民何失而颜色鹿〈麄〉貍,黑而苍?民何得而奏(腠)理靡曼,【8】鲜白有光?”大成合(答)曰:“君欲练色鲜白,则察观尺=汙=(尺蠖。尺蠖)之食方,通于阴阳;【9】食苍则苍,食黄则黄。唯君所食,以变五色。君必食阴以爲当(常),助以柏【10】实盛良,㱃(饮)走兽泉英,可以却老复壮,曼泽有光。椄(接)阴将衆,㡭(继)以蜚虫;春【11】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爵)员骀,兴坡(彼)鸣=雄=(鸣雄;鸣雄)有精,诚能服此,玉【12】筴(策)复生。大(太)上埶遇,廱坡(彼)玉窦,盛乃从之,员骀送之;若不埶遇,置之以䵄。诚能服此,可以起死。”大【13】成之起死食鸟精之道。【14】
“春爵员骀”或“员骀”係爲壮阳所服食之物之一。整理者原注释“春爵员骀”说:[9]
爵,通雀字。员,通圆字。《五十二病方》、《养生方》两帛书称蜂子爲蜂骀、黄蜂骀,其骀字音义均与子相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曾论及子字籀文形变爲崽,《方言》注:“崽音枲,声之转也。”可供参考。此处春雀圆骀应指雀卵,参《养生方》帛书《麦卵》条注二。
注释“置之以䵄”谓:[10]
䵄,《周礼·笾人》注:“熬麦曰䵄。”《荀子·富国》注:“麦之牙糵也。”此处所说雀卵“置之以䵄”,与《养生方》中《麦卵》“□春日鸟卵一”条相似。
我们看《养生方》中“麦卵”条,“各方均以鸡卵或雀卵爲主”(原注语),如其方服之则“令人强益色美”(第36行);[11]上整理者已引有“春日鸟卵”语,又“麦卵”条第39行“到春,以牡鸟卵汁畚(弁)”云云,原注(即上引“参《养生方》帛书《麦卵》条注二”所指)谓:“牡鸟卵,当即雀卵。雀卵,见《名医别录》。……” [12]又《杂疗方》第8行“内加”条:“取春鸟卵=(卵,卵)入桑枝中,烝(蒸)之,□黍中食之。……”[13]诸方皆与壮阳有关。研究者多已指出,后世医书多见以雀卵爲有壮阳功效的记载。[14]上举诸辞又皆言鸟卵而强调“春”,盖春日乃万物发生、亦爲禽鸟孵化之时,故此时之鸟卵被认爲有助于壮阳。以上情况综合起来看,整理者将“春爵员骀”理解爲春日雀卵之说,确实是很合理的,研究者亦多从之无异辞。据此,《周训》之“爵”字也应读爲“雀”;“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字则亦正可读爲这类用指“雀卵”的“骀”,但简文中係作动词用,意爲“取其骀”,亦即“取其卵”。
《周训》简文对“非爵勿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的解释跟“仁”相联繫,而不取鸟雀之卵、尤其是当春日鸟雀孵化之时不取其卵,正乃古代君王“仁政”之一,古书和出土文献中有关材料非常之多。《逸周书·文传》:“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15]《说文·网部》“𦌔”字下引作“不卵不䠣,以成鸟兽”;[16]《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麑,毋卵。”[17]大致相同或内容近似的话又见于《吕氏春秋·孟春纪》、[18]《淮南子·时则》、[19]敦煌悬泉置《四时月令诏条》10-15行、[20]《礼记·王制》、[21]《说苑·脩文》、[22]《新书·礼》[23]等等,不必具引。又《周礼·地官·迹人》职文“禁麛卵者与其毒矢射者”、[24]《汉书·货殖传》“蝝鱼麛卵,咸有常禁”,[25]诸“卵”字皆作动词,义即“取(禽鸟之)卵”。银雀山汉墓竹简“阴阳时令、占候之类”之《禁》篇简1699亦有“士庶人不麛、不卵”之语,整理者原注释引《礼记·曲礼下》“士不取麛卵”以说之,[26]孔疏:“麛乃是鹿子之称,而凡兽子亦得通名也。卵,鸟卵也。春方乳长,故不得取也。”[27]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田律》简4“不夏月,毋敢……取生荔、麛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卵)鷇”,[28]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田律》简249“禁诸民吏徒隶,春夏毋敢……取产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麛)卵㝅(鷇)”,[29]亦皆其例。
“雀”古代可泛指“小鸟”或“鸟”,亦可专指“麻雀”。简文“雀”字应取其专指义。麻雀乃是最爲常见、繁殖力又很强的鸟类,同时它又爲害农作物,故取其卵(致其不多育)亦不爲大害、非“大不仁”。这是很好理解的。简文说“非麻雀之卵则不要取”,是即不取其他鸟类之卵而妨其生,故可算“不大不仁”或者说“近于仁”,充其类即可喻指“不要作大不仁之事”。如此解说简文,颇觉最爲直接妥帖。
不过,“雀骀”指“雀卵”似不见于传世古书,前引马王堆简帛原整理者所谓“骀字音义均与子相近”,以及所引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子”字下“籀文𢀇字亦误作崽”之说,[30]又恐亦皆难信,故此不能令人无疑,还需要进一步推敲讲得更加落实。《五十二病方》“痂”条第362行:“一,加(痂)方:财冶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藜)卢,以䗬(蜂)骀弁和之,即孰……”原注:“蜂骀,帛书《养生方》作‘黄蜂骀’,疑即蜂子。”[31]研究者另有读“骀”爲“饴”、“治”、“子”或“胎”等异说。[32]《养生方》“治”条第32行:“【一】曰:取黄蜂骀廿,置一桮(杯)醴中……”(参同条下一方第33行“【一】曰:取黄蜂百,以美酱一桮(杯)渍……”)[33]统观“骀”字三处用例,加上现在《周训》所见“雀
北大-陈剑:北大竹书《周训》“非爵勿骀”小考(骀)”,恐怕还是原整理者的意见是最能照顾到所有材料、最爲合理的(如读“骀”爲“饴”之说即显然不能适用于“黄蜂骀廿”之辞)。按后世医书所谓“蜂子”或“蜜蜂子”、“大黄蜂子”等,实指初生之“蜂蛹”而非“蜂卵”。这类用法的“蜂骀”之“骀”字恐不能简单地与“卵”字等同、直接用“卵”字替换理解;再联繫下所说“笖(䈚)”字来看,它应该跟“胎”在语源上有关係。蜂自“蜂蛹”、“蜂子”化出,在古人的认识中“蜂蛹”之近于“胎”,应该说还是很自然的。
前引银雀山简《禁》篇内容係“论四时禁令”,其开头之简1697谓“春毋伐木,华笖生”,从下文文意比较明确的几句“冬毋犯水,甘泉出。阳毋犯鸟,冯(凤)皇出。阴毋犯兽,麟生=(生生)出。雨毋犯虫(虫),游龙见”来看,此当係“春毋伐木,则华笖生”之意(其余诸句可以类推)。整理者原注释云:“笖,当读爲‘䈚’。《说文·竹部》:‘䈚,竹萌也。’《尔雅·释草》‘䈚,箭萌’,郭注:‘萌,笋属也。’”[34]《说文》“䈚”字段注:“䈚从怠,与始同音,取始生之意。笋谓掘诸地中者,如今之冬笋;䈚谓已抽出者,如今之春笋。”[35]徐锴《繫传》:“(䈚)谓竹牙未成笋者,若今人取旦笋也。”[36]按“笖”字字典韵书亦训爲“笋也”(《集韵·止韵》)、“生笋”(《玉篇·竹部》),应即“䈚”字异体。春天竹之始萌生者曰“笖(䈚)”,其字显亦应与“始”、“胎”有同源关係,几字应係关係很近的亲属词(《说文·竹部》又谓“笋,竹胎也”,[37]亦可相印证)。[38]如此分析,于竹曰“笖(䈚)”,于蜂曰“骀”,于鸟雀亦曰“骀”,就好理解了。《国语·鲁语上》:“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䴠、鸟翼鷇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韦昭注:“翼,成也。生哺曰鷇,未乳(公序本作“孚”)曰卵。”[39]此及前引那些“卵”字,其所指显应爲“可孵化之卵”、亦即一般所谓“受精卵”。“雀骀”之名,虽然其所指就是“雀卵”,但其与称“雀卵”之不同之处,正应在于就其爲“受精卵”、将可孵化爲雀这一点而言,犹鸟兽始孕育之称“胎”、将化爲蜂之蛹之称“骀”,亦犹竹箭始萌之称“笖(䈚)”。总结以上分析,《周训》简文“(雀)骀”之指“(雀)卵”并转而用作动词,就更觉毫无问题了。
2012年4月22日
【补记】文成后临投寄《中华文史论丛》时,见林志鹏先生发表《北京大学藏竹书〈周训〉“非雀勿罗”试解》(武汉大学“简帛”网2012年4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78),与本文观点不同,请读者参看。
2012年4月29日
[1] “繇”字原读爲“谣”,文意难通。此改读爲“籀”,读也,与上文“诵”义近。
[2] 按此语略有不準确之处。此八字係书于金匮中所藏之书而非书于金匮者。
[3] 《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页4084-4085。
[4] 张烈点校《两汉纪》上《汉纪》卷三十《孝平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页528,529。
[5] 见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十二《草部下·菜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页1415。《艺文类聚》引原失书名,《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六《菜茹部一·菜》作“《尚书大传》曰:煞君之室,虽生美菜,有义之士弗食。”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页4324上。
[6] 见《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正义》引《书传》。《毛诗正义》卷八之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页398下。陆德明《经典释文》之《书·成王政序》“遂践奄”之“践”字下云“《大传》云‘藉也’”,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5年,页190。
[7] 《礼记正义》卷十,十三经注疏本,页1314下。
[8] 吴则虞编着,吴受琚、俞震校补《晏子春秋集释(增订本)》,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页261-263。
[9]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页146注〔六〕。
[10] 同上《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页146注〔九〕。
[11] 同前《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页102。
[12] 同前《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页102。
[13] 同前《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页123。
[14] 参看如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页673,887-888。
[15]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页253。
[16] 《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页157上。
[17] 《礼记正义》卷十四,十三经注疏本,页1357中。
[18] 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页46。
[19]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515。
[20] 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悬泉月令诏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页4,14-15。
[21] 《礼记正义》卷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1333中。
[22] 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页490。
[23] 阎振益、锺夏《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页216。
[24] 《周礼注疏》卷十六,十三经注疏本,页748上。
[25] 《汉书》卷九十一《货殖传》,页3679。
[26]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页220注〔六〕、注〔八〕。
[27] 《礼记正义》卷四,十三经注疏本,页1259中。
[28]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图版页15,释文注释页20。
[29]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27图版,页167释文注释。
[30]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年,页163下。
[31] 同前《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页66。
[32] 参见刘欣《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校读与集释》,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页122-123。
[33] 同前《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页101。
[34] 同前《银雀山汉墓竹简〔贰〕》,页220注〔二〕。
[3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年,页189下。
[36] 徐锴《说文解字繫传》,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7年,页86上。
[37] 《说文解字》,页95上。
[38] 参见刘钧杰《同源字典再补》,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页5-6。章太炎《文始》也曾说“胎又孳乳爲䈚,竹萌也”,见《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381。
[39] 《国语》卷四《鲁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页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