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

汶上-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汶上-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


“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
董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是一篇着名的先秦书信体散文,见存于《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爲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章、《史记·乐毅列传第二十》以及《新序卷三·杂事第三》。[1]其中有一段说到燕伐齐的战功,《史记》的版本作:
济上之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磿室,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在上述三种版本中,这段的文句小有出入。其中的“蓟丘之植、植于汶篁”句,历代学者的解释有很多分歧,莫衷一是。爲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把这些注解分爲:A“燕植物移入齐地”派和B“齐植物移入燕地”派,列两派学者的代表和观点在下面。
A“燕植物移入齐地”派
1、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竹田曰篁。谓燕之疆界移于齐之汶水。
2、北宋龚鼎臣《东原录》:《史记》苏秦曰“燕北有枣栗之利”,又《乐毅传》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释者谓竹[田]曰篁,谓燕之疆界移于齐之汶水。然则齐鲁闲枣栗殆自燕北而移植欤?故《青州图经》引《齐民要术》曰:“青州有乐氏枣,丰肥细好,为天下第一。”《经》云“乐毅破齐时自燕赍来,因种于此,故以姓得名。”[2]
3、南宋鲍彪《战国策注·燕策二》:蓟,幽州国。植,旗帜之属。汶水出泰山莱芜原。竹田曰篁。言燕以齐爲塞。[3]
4、清程恩泽纂、狄子奇笺《国策地名考·卷四·齐上》“汶篁”条引姚宏本作“汶皇”,并说:《博雅》“皇”与“堭”通。《易》“城复于隍”,子夏《传》作“堭”,云“城下池”也。《说文》:“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策》盖言蓟丘之植,植于汶上之城池耳。《从征记》:“汶水入莱芜谷,夹路连山数百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濛崖壁。”殆即所云“汶皇”也。因上句“植”字,遂讹“皇”爲“篁”。说者因以竹田训之,谬矣。[4]
5、陈寅恪《蓟丘之植植于汶隍之最简易解释》提倡按照正常的语序来解释:“寅恪按:若依小司马之说及普通文义言,亦可释为‘蓟丘之所植,乃曾植于汶篁者。’似不必以爲倒句妙语。”认爲句义是说燕国本土的植物,随乐毅伐齐而移植到齐国的土地上,并擧《齐民要术肆·种枣第叁拾叁》“青州有乐氏枣”,“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以证明在乐毅徇齐五年之中确有此类事情。陈寅恪随后又举出多个例子,来证明古今中外战胜者与战败者,其物产有互相交换通例。[5]
案:陈寅恪此说与宋龚鼎臣说基本相同,但是不知道陈氏爲什麽未引及龚氏说。
B“齐植物移入燕地”派
1、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蓟丘,燕所都之地也。言燕之蓟丘所植,皆植齐王汶上之竹也。徐注非也。[6]
2、元吴师道《战国策校注》:《索隐》云:蓟丘,燕所都。言燕蓟丘之所植,植齐王汶上之竹。徐《注》谓燕之疆界移于齐之汶水,非此之谓。此言燕蓟丘之所植 ,移植于汶上之竹田。《索隐》云亦然。楼昉《集古今文》[7]以毅书爲首,有策问云:“夷门之植,植爲燕云”。盖用毅语也。愚谓,左氏“以太宫之椽,归爲卢门之椽”,句法正同。[8]
3、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倒句例”下说:《索隐》曰:蓟丘,燕所都之地也。言燕之蓟丘所植,皆植齐王汶上之竹也。按,此亦倒句。若顺言之,当云‘汶篁之植,植于蓟丘’耳。宋人言宣和事云:‘夷门之植,植于燕云。’便不及古人语妙矣。[9]
4、金正炜《战国策补释》:按《水经·漯水注》:昔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于”犹“爲”也,“皇”即“篁”之省,言蓟丘之所植,乃爲汶上之竹。《索隐》说当是。[10]
以上两派九家,多释前一“植”字义为“植立”、“植物”。但在英国伦敦国家图书馆所藏斯坦因所获敦煌卷子唐写本《春秋后语释文》(斯一四三九)中,“蓟丘之植”作“葪丘之鸖”,其下引《史记》也作“蓟丘之鸖,植于汶篁”。(见附图)[11]这是一条重要的异文。
关于《春秋后语》,唐刘知几《史通·六家》说:“孔衍以《战国策》所书未为尽善,乃引太史公所记,参其异同,删彼二家,聚为一录,号为《春秋后语》。”孔衍是西晋人(?-320年),他所见的古本《史记》、《战国策》的可信度高,早就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南宋姚宏已据《春秋后语》校订《战国策高诱注》。敦煌石窟曾出土多种《春秋后语》写本,罗振玉据其所藏《春秋后语·秦语》卷子校《战国策·秦策一》,知“姚氏所举,疏漏尚多”。斯一四三九是《春秋后语》的一种唐代单注本,一般认爲是卢藏用所作。[12]《春秋后语释文》所存这条异文即为姚宏漏校,上述两派学者也都没能看到。本文想根据这条异文,先把这句话的含义解释清楚,再从句法结构方面分析一下各家解释的得失。
一、句义解释
首先可确定的是句中“蓟丘”属燕国,“汶篁”之“汶”是齐国汶水(至于“篁”字读,留待下文再説)。“蓟丘”应如《史记正义》及金正炜所注,在“幽州蓟地西北隅”,是指燕都。鲍彪本注“元英、磿室”爲“燕二宫名,在幽州蓟县西四里宁台下”又注“宁台”为“燕台”。 “蓟丘”与“宁台、元英、磿室”四者皆爲燕国宫室之所在或楼台宫室名。
唐写本“鸖”是“鹤”字异体。[13]我认爲“鹤”当读为“桷”,其声旁有代换关係。这犹如“确”字又写作“确”或“礭”,“确”见《玉篇》, “确”是《说文》正篆,大徐本此字下“臣铉等曰:今俗作确,非是”;“礭”见顾南原《隶辨》卷五“礭”引晋郑烈碑“秉礭然之大节”并按:“即确字,《博雅》作礭。”
“桷”是指屋椽。《说文》“桷,榱也。椽方曰桷。从木角声。《春秋传》曰:刻桓宫之桷。”《说文》又有“榷”字,解説为“水上横木,所以渡者也。从木、隺声”。“桷”是屋上横木,“榷”是水上横木,音义并近,应该是利用异体字分工所造成的分化字。[14]《正字通》“
汶上-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俗榷字。”幷引《汉书·叙传上》“逢蒙绝技于孤矢,班输
汶上-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巧于斧斤。” 今本《汉书》作“榷”。可见,“桷”与“榷”、“
汶上-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也是异体关係。
《说文》以“桷”、“椽”、“榱”三字互训,在“榱”字下解释说:“秦名爲屋椽,周谓之榱,齐鲁谓之桷(小徐本脱“鲁”字)。”扬雄《方言》亦同。《尔雅·释宫》“桷谓之榱”郭璞《音义》以及邢昺《疏》引吕沈《字林》与《说文》之解释相同,其用例又见《鲁颂·閟宫》“松桷有舄”及鲁庄公二十四年《春秋经》,可见屋椽之谓“桷”确实是齐鲁方言。
“植”做动词,除了“种植”义,还有“树立”的意思。《周礼·夏官·田僕》:“令获者植旌及献比禽。”郑玄注:“植,树也。”《吕氏春秋·知度》:“凡朝也者,相与召理义也,相与植法则也。”高诱注:“植,立。”
解释完这些词,下面先来谈我们对唐写本中这句话的理解。
吴师道所指出“句法正同”的两个事例值得分析。楼昉用乐毅语所作的策问题目:“夷门之植,植爲燕云”,“夷门”典出《史记·魏公子列传》“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大梁之东门称夷门。北宋国都开封,又称东京汴梁。策问“夷门”是指代宋国都。及金人南下,曾以此为金都,称南京。“燕云”词见《宋史·地理志》,指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辽)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北宋开国,燕云十六州仍在辽金控制之下。吴师道引策问之“为”字,俞樾引作“于”,且说“宋人言宣和事”,俞氏此説可从。所谓“宣和事”,是指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占领燕京地区,第二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53年完顔亮再扩建燕京爲金中都,定爲首都。“燕云”指金中都,即今北京。该句表面说金人掠得汴梁城门之木,回去做爲燕京之建筑材料,实隐喻国都汴梁被侵略之仇忾。
另一个例子是《左传》桓公十四年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指桓公十二年郑、鲁联合伐宋),焚渠门,入,及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杜预注:“大宫,郑祖庙。卢门,宋城门。”这是说宋人为报复郑人的侵略,所以掠夺了郑祖庙的宫椽木,回去做了宋城门的建筑材料。
比照这两个事例,“蓟丘之鸖(桷),植于汶篁”句应该是说蓟丘宫室的椽木,原曾是树立于齐国“汶篁”上之故物。“汶篁”之“篁”,在已有的竹田、城池两说中,自然以程恩泽读爲“隍”解爲“汶上之城池”较好。乐毅所说燕伐齐取齐国的建筑材料以爲蓟丘宫室的椽木,与《左传》宋人在战胜后取郑国祖庙椽木以建筑自己的卢门,事情正同。合观这两件事,可以说明,古代侵略战争中,常常发生掠夺敌国的建筑材料以建本国宫室建筑的事情,其所表现的复仇和炫耀纪功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15]
根据上述解释,我们再来看传世本“蓟丘之植”的“植”与唐写本“鸖(桷)”的关係。“桷”、“植”音不近,不会是假借字。它们之间只能是字义相近或者字形讹混的关係。
古汉语中的“植”作名词,可指竪立的木柱,《墨子·备城门》:“城上百步一楼,楼四植,植皆爲通舄。”孙诒让《闲诂》:“ 苏云:‘四植即四柱。舄同磶,柱下石也。’通舄,谓两植同一舄也。”《周礼·考工记·匠人》“水地以县”郑玄注:“于四角立植而县。”贾公彦疏:“植即柱也。”虽然“桷”是屋顶横木,但“桷”与“柱”都是建筑材料,从这个角度看,两者意思确实有些相似,似乎可以两通。不过柱材大而桷材小,仍不相同。
从隶、楷字体来看,“桷”、“植”字形有相近之处,若“桷”字右半有所磨灭,更有误认作“植”的可能。从上下文来看,乐毅应该是说掠齐国屋柱之木来做燕国宗庙之椽。改“植”爲“桷”更能切合文意。这句较前三句“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磿室”所说劫掠齐国重器归燕,更进一步说燕国宫室之椽子是掠自齐国的大屋柱,也就是说伐齐之后的燕宫室增大,更彰显出伐齐之功大,从而引出“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的结论。实是乐毅自我矜伐战功。
根据上述,现在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唐写本与传世本的《报燕惠王书》应该有写作“蓟丘之桷”的共同底本。在敦煌卷子本卢藏用《春秋后语释文》所见的《春秋后语》原文以及《释文》引《史记》这一系统的写本中,可能因爲不明方言词的缘故,底本的“桷”字,被改写成了字音相近的假借字(别字)“鸖”。[16]而在传世各本中,古本的“桷”字在流传中很早就涉下文“植”字而讹,以致后人不明句意。
二、语境和句法结构分析
通过上一节讨论,“蓟丘之桷,植于汶隍”无疑是指齐物移入燕国。从句法结构来看,这句话是个没有系词的判断句,并且其谓语是一个动词短语活用作名词短语,可以翻译成“蓟丘宫室之椽子是曾树立于汶上城隍(的柱子)。”这个译文很生硬,但若结合上下文的语气,我们还可以再对这翻译加以改造。
“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是对下文四句的总说,管领后面的四句,之后的分説中,前三句用相同的句式组成排比,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语气,顺承其语气,“蓟丘之桷,植于汶隍”句可以翻译成:[甚至于]蓟丘之桷,[也是曾]植于汶上之城隍[的]。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总结,是说燕国对齐国的劫掠非常彻底,连齐国的木材都抢回燕国来了,那些“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就更不用着多说了。以此作结,才能扣合前文“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句的“尽”字。
由此可见,把语气词“甚至于”、“也是曾”翻译出来之后,这句话根本无须“倒文”或改动介词“于”,也一样能讲得很通顺。
应当承认,传世本“蓟丘之植,植于汶篁”句是个容易引起歧义的句子,如果我们不仔细体会,甚至连古代注疏的语义,也不易準确把握。导致歧义的原因,从字、词方面説,固然有:1、前一“植”字的讹误未能得到校正;2、“篁”字未能破读这两点。抛开字、词方面的因素,下面从句法方面分析两派的得失。
在“燕物移入齐地”派的解释中,主要原因是受到上文相骈偶的三句的句子结构和时态的影响。从句法结构来看,这三个句子是受事主语句,可以做如下变换:
齐器设于宁台——〉设-齐器-于宁台
大吕陈于元英——〉陈-大吕-于元英
故鼎反乎磿室——〉反-故鼎-乎磿室
在“燕物移入齐地”派学者的头脑中也是如此理解的。他们套用上述句式,把接下来的这句话也理解成了:
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植-蓟丘之植-于汶篁
这从结构上来説是对的。但根据本文的理解,这句话动词“植”与前面三句话的动词时态不一样:
设-齐器-于宁台——现在齐器还在宁台陈设着
植-蓟丘之植-于汶篁——蓟丘之植过去曾植立在汶篁
——*蓟丘之植现在植立在汶篁
可见,这一派的学者偏重结构上的排比形式,也都不自觉地沿用了排比句的动词时态。
语境所提供的,不仅是句法形式,更重要的是语义内容。在“齐物移入燕地”派的各家,可能都更重视“尽收入于燕”句的统领作用。吴师道所说“燕蓟丘之所植 ,移植于汶上之竹田”,最接近正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了解《左传》、北宋宣和事所提供的文化背景,成爲有决定意义的外部证据。至于另一派中陈寅恪所说战胜与战败双方的文化交流,则是组织了更大的背景,反而又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而《索隐》和金正炜、俞樾虽然都比较準确地把握了动作方向,但又意识到正常语序结构与文意之间的矛盾。金正炜爲了迁就文意,则把“篁”的“竹田”意义暗中偷换为“竹”,接着就不得不再把介词“于”改为“以”或“为”。俞樾将此句倒文为“汶篁之植,植于蓟丘”,则是根本违反了句法结构原则,无异于据文意重新造句了。
在最近二、三十年,现代语言学界提出“话题”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解释这些句子的构成。徐烈炯、陈丹青曾总结各种讨论所涉及的“话题”句法性质和话语功能性质[17],《报燕惠王书》语段中的那些句首成分,符合他们所总结的话题的句法性质:1、位于句首;2、话题后可以停顿;也符合话题的话语功能性质:1、必须是有定成分;2、是已知信息;3、听説双方共享的信息;4、已被上文激活的信息;5、説话人有意引导听话者的注意,等等。由此来看,这些句首成分无疑都属话题所讨论的範畴。“珠玉财宝车甲珍器”是总话题,“齐器”、“大吕”、“故鼎”以及“蓟丘之桷”都是对这一话题的列举展开。在书信中,交流的双方拥有共同的背景知识,乐毅所说的这些话题,都是就已经存在的事实,提醒燕惠王去重新注意和再次确认。
学者讨论“话题”这一概念时所用的语料,多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或方言,很少涉及先秦古汉语。主要原因在于,对某些先秦汉语材料的基本语义,有时难以準确把握。假若本文对该句语义的新解是正确的,能引起学界对其句法结构的讨论,那麽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就达到了。
1997年3月11日初稿
2000年改稿
2008-2-18、2008-3-21再改

汶上-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0612“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1217.html

以上是关于汶上-董珊:“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新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