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首发)
谢向荣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摘 要:“《易》本卜筮之书” ,《周易》之卦、爻辞,多繫有“吉”、“凶”、“悔”、“吝”、“利”、“厉”、“咎”等断占辞,指示休咎意义。近半世纪,地不爱宝,国内出土材料甚伙,如马王堆帛书本、阜阳汉简本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等,其断占辞与传本颇有相异之处,耐人寻味。比照通行本与帛书本、竹书本〈涣〉初六爻辞,独通行本无“悔亡”一语。今不揣谫陋,拟就文献、辞义、象数、辞例、音韵诸端,考订〈涣〉初六爻辞“悔亡 ”或有或无之异,冀于《周易》断占辞异文研究,有小补焉。
关键词:周易;涣卦;断占辞;悔亡;异文


《周易》之卦、爻辞,多繫有“吉”、“凶”、“ 悔”、“吝”、“利”、“厉”、“咎”等断占辞,指示休咎意义。近半世纪,地不爱宝,国内出土材料甚伙,如楚竹书《周易》[1]、马王堆帛书《周易》[2]、阜阳汉简《周易》[3]等,其断占辞与通行本[4]颇有相异之处,耐人寻味。
以〈讼〉六三为例,通行本、帛书本、竹书本爻辞分别如下:
通行本: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5]
帛书本:食旧德,贞厉。或从王事,无成。[6]
竹书本:飤旧惪,贞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冬吉;或从王事,亡成。[7]
比照通行本、帛书本与竹书本〈讼〉六三爻辞,独帛书本无“终吉”一语 [8]。刘大钧先生《今、帛、竹书〈周易〉综考》曰:
今本此爻作“贞厉,终吉”,竹书作“贞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冬吉”,与今本同。据此可证帛本仅作“贞厉”,是遗“终吉”也。 [9]
是刘氏认为通行本、竹书本〈讼〉六三爻辞可从,帛书本则当有脱文也。惟考〈解〉六三之断占辞,通行本、帛书本与竹书本亦不尽相同,诸本爻辞分别如下:
通行本:负且乘,致寇至,贞吝。[10]
帛书本:〔负〕且乘,致寇至,贞閵(吝)。 [11]
竹书本: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至。[12]
比照诸本〈解〉六三爻辞,独竹书本无“贞吝”二字[13]。刘大钧先生曰:
竹书此爻作“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至”,无“贞吝”二字,今、帛本皆有之,疑竹书抄写者遗缺。[14]
则刘氏又疑竹书本存在脱文,似当据通行本、帛书本为是。又考〈既济〉九五之断占辞,通行本、帛书本、竹书本爻辞分别如下:
通行本: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15]
帛书本:东邻杀牛以祭,不若西邻之濯(禴)祭,实受其福,吉。[16]
竹书本:东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杀牛,不女西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之酌祭,是受福吉。[17]
比照诸本〈既济〉九五爻辞,独通行本无“吉”字。刘大钧先生曰:
帛本与竹书此爻作“实受亓福吉”“是受福吉”,其 “福”后皆有“吉”字,此正合《象》云“吉大来也”之旨。今本“福”后无“吉”,乃抄书者误遗此字。[18]
是刘氏又疑通行本存在脱文,当据帛书本、竹书本为是也。
综上所述,知通行本、帛书本与竹书本《周易》均见断占辞相异问题[19],其应脱抑衍,孰有孰无,甚难论定。吴辛丑先生(又名新楚)因而提出“缺文 ”此一观念,吴氏曰:
在《周易》异文中,我们发现有一种近似衍文、脱文的文字,比较难于判断正误是非,这里姑称之为“缺文”。所谓缺文,是指一本所有而别本所无的文字。就其一本有而言,近似衍文;就其一本无而言,近似脱文。缺文和脱文、衍文的不同之处在于,脱文、衍文往往出现在句子当中,是错误性的文字,而缺文则往往出现于一句之前或一句之后,较难判断正误是非。……这类缺文,如“亨”、“终吉”、“凶” 、“无咎”、“吉”,均属《周易》中用来揭示占卜休咎的兆辞。这种异文,在别本中没有相对应的字词,又不和句子结构相关,是比较特殊的一类。[20]
除上引〈讼〉六三、〈解〉六三、〈既济〉九五诸例外,〈涣〉初六爻辞亦存在断占辞相异问题。考通行本〈涣〉初六爻辞“用拯马壮,吉。”[2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简54〈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亡。”[23]马王堆帛书本则作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亡”[26]。
比照通行本与竹书本、帛书本〈涣〉初六爻辞,独通行本无“悔亡”一语。今不揣谫陋,拟就文献、辞义、象数、辞例、音韵诸端[27],考订竹书本与帛书本、通行本〈涣〉初六爻辞“悔亡”或有或无之异,冀于《周易》断占辞异文研究,有小补焉。
(一)
考乎〈涣〉初六之断占辞,阜阳汉简本《周易》残缺,《象传》曰:“初六之吉,顺也。”[28]所引仅及“吉”字,无助判断“悔亡”二字之有无。唐开成石经〈涣〉初六爻辞与今本无异[29],熹平石经《周易》残存“马壮,吉”数字[30],敦煌写卷“伯2619号”作“拯马壮吉”[31],均未见“悔亡”一语。《说文.手部》曰:“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亡”云:“简文此二字读为‘悔无’,帛书本、今本皆无见。”[51]李静女士云:“今本、帛书本‘吉’ 字下皆无‘悔亡’二字,有无‘悔亡’于义无别。”[52]考帛书本〈涣〉初六爻辞作“撜马,吉。悔亡。”上述诸家谓帛书本无“悔亡” 二字,显然有误。
〈涣〉初六“悔亡”二字,应有抑无,论者甚众。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其一认为“悔亡”二字,或有或异,均可通解,如李静女士曰:“有无‘悔亡’于义无别” [53],又陈惠玲女士《〈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读本》曰:
今本“用拯马壮,吉。”……简本作“初六:拯马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亡。”少一“用”,多一“悔亡”,谓没有悔恨,大旨相同。[54]
陈戍国先生《周易校注》亦云:
《涣卦》初六爻辞,竹书《周易》作“拯马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亡”。文字有出入,大意实同。[55]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悔亡”二字当衍,如刘健海先生〈帛书《易经》异文研究〉曰:
帛书〈涣.初六〉:“吉,悔亡”,“悔亡”二字衍。[56]
案:刘氏认为帛书本“悔亡”二字衍,惟未详加解释,不知何据。学者普遍认为传本有脱文,如刘大钧先生《周易概论》曰:
此爻帛书《易经》作:“撜马,吉,悔亡。”其爻辞与今本相比大旨相同,唯多“悔亡”二字。按《集解》引虞翻注文:“坎为马。初失正,动体《大壮》得位,故‘拯马壮,吉,悔亡’之矣!”其“吉”下亦有“悔亡”。可证虞翻所见古本此爻也有“悔亡”二字。而《考古质疑》所引古本,亦说此爻“吉”下尚有“悔亡”二字。[57]综上所考,此爻应作:“用拯马壮,吉。悔亡。”恐后人转抄脱误,使今本“吉 ”下失“悔亡”二字。[58]
又王辉先生〈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校读札记〉曰:
帛书〈涣〉卦初六佚“用”字、“壮”字,今通行本佚“悔亡”二字。[59]
又邓球柏先生《帛书周易校释》曰:
通行本爻辞作“用拯马壮,吉。”衍“用”、“壮” 二字,夺“悔亡”一句。[60]
又林忠军先生〈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曰:
战国本和帛本涣卦初六爻辞最后有“悔亡”,而今本无“悔亡”,知今本脱去“悔亡”。[61]
徐富昌先生《简帛典籍异文侧探》从其说 [62]。朱兴国先生《三易通义》曰: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涣》初六之辞尚有“悔亡” 之占。巽王则兑没,其运逢没,若逃亡,必有悔,故曰“悔亡”。[63]
张玉金先生〈谈今本《周易》的语料问题〉亦云:
用拯马壮,吉。(《周易.涣》)……在汉帛《周易》、楚简《周易》中,“吉”字之后均有“悔亡”一句。[64]
张氏一文以此作今本《周易》“漏字”之例,是张氏认为传本脱“悔亡”二字也。又张立文先生云:
通行本无“悔亡”两字。今从《帛书》与《竹书》。阮元《校勘记》曰:“‘用拯马壮吉。’古本下有‘悔亡’二字。”与《帛书》、《竹书》同。[65]
案:朱兴国先生据萧吉《五行大义.论四时休王》之理[66],以为帛书本“悔亡”之辞可从,惟《五行大义》一书晚出,五行之理与《周易》爻辞吉凶是否相关,尚有待商榷。除朱氏外,其余诸家均亦据帛书本及竹书本存“悔亡”一语,推论传本〈涣〉初六爻辞夺此断占辞。周师锡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为骨版;从卜者示骨版上已有卜兆。卜兆可据以定所卜可施行与否,故以有卜兆之骨版,表施行使用之义。” [92]《说文》:“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可见,“用”字施行使用之义从占卜来,而其具体意义乃是“杀牲”。如《合》(301):“癸卯卜,王侑于祖乙。二牛,用。”《燕》(245)“用三百羌于丁。”这显然是“用”字比较原始的用法,《周易》卦爻辞中的 “用大牲”、“用黄牛之革”、“用缶”等显然是这种用法的继承。据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甲骨文“用”字“除了用作杀牲之义,还表示使用,可用之义,则又为施用义之引申。”[93]他举例如“大吉,用”(《甲》753),指某一次的占卜卜兆是大吉,所以可用;如“叀兹豊用”(《佚》241),即“用此豊”。叀是助词,使宾语提前。豊是盛着玉的豆,一般用作祭品。用此豊,即用此盛着玉的豆作为祭品。关于“用”字之义的发展,赵诚先生说得似乎有些模糊,施用义本来就包含施行和使用两义,怎么可以说使用义是从施用义引申来的呢?若说使用义是从施行义引申而来,还可以算是一个明确的看法,徐中舒先生《甲骨文字典》可能是持此观点。但其引伸过程似乎也不清楚。这是把《说文》对“用”字所作的释义当作最初本义。《说文》释义是求本义,但有些本义释义也并不见得準确。
我们认为,从上引甲骨文对“用”字的使用来看,“ 用”字意义的发展可能是这样的:杀牲、使用、施行、可施行。虽然都作动词解,但是有明显的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发展过程,有从以具体物品为对象到以一般行为为对象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层次中,后者是可以涵括前者的意义的。所以《说文》释“用”字为“可施行”,的确是对上古“用”字之义的概括。[94]
任、陈二氏释“用”为“可施行”,于理甚安。惟任氏以“可施行”为“用”之本义,又陈氏谓“用”字施行之义从占卜来,本义为“杀牲”,则非。
案:甲骨文“用”字作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宣簋文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此为锺。……一说此本镛字,象锺形,借为施用之用。[97]
又徐灏(1810–1879)《说文解字注笺》曰:
古文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象栾铣,中象篆带,上出象甬,短书象旋虫,绝肖钟形……〈金部〉钟或作銿,尤其明证。《商颂.那篇》:“庸鼓有斁。”《毛传》:“大钟曰庸。”……是庸即古镛字,而用为古庸字无疑。用本象钟形,因借为施用,别作庸;而庸又为功庸所专,别作镛,皆以借义夺其本义也。[98]
戴、徐二氏认为“用”象“钟”形,其说影响颇大,蒋礼鸿(1916–1995)、戴家祥(1906–1998)等均从其说[99]。惟杨树达(1885–1956)以为“用”即“桶”字初文,杨氏曰:
《说文.三篇下.用部》云:“用,可施行也,从卜中,卫宏说。”按卜中之说,后人多疑之,宋戴侗《六书故》谓用象钟形,即镛之古文,说颇近似。今以龟甲金文观之,不惟卫宏卜中之说为无稽,即戴说亦不相合,皆非也。今谓:用者,桶之初文也。唐本《说文.木部》云:“桶,木方器也,受十六升(今本作木方受六斗),从木,甬声。”按许君说桶受十六升,《吕氏春秋.仲春纪》及《史记.商君传》皆以“斗”、“桶”连文,桶似为量器之专名,实则凡可以受物之器皆可名桶,不限于量器也。《方言.五》云:“箸 筩,自关而西谓之桶檧”,是受箸之器可名桶也。《一切经音义.十五》引《通俗文》云:“受桼者曰桶”,是受桼之器可名桶也(汉人训诂辄云如桼桶)。观甲文用字之形,皆以三直画为干,其横画或正或邪,或上或下,其数或二或三,或右三而左二,或右二而左一,绝不一致。盖横画第示为饰之横栏,器无定形,故字亦无定式也;此以字形为证者一也。金文〈番生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毛公鼎〉并云:“簟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象甬(今作桶)形,左象甬体,右象其把手。近年出土的云梦秦简还以用为桶(一九七六年《文物》第七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说文》:“用,可施行也,从卜中,卫宏说。”卫宏的说法是望文生义。戴侗《六书故》以为用“象钟形”,林义光《文源》谓用为古宁字,均不可据。用字初文本象日常用器的桶形,因而引伸为施用之用。用、甬本是一字,故甲骨文以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上端加半圆形以区别于用,是后起的分别字。但〈江小仲鼎〉的“自作甬器” ,〈曾姬无卹壶〉的“后嗣甬之”,仍以甬为用。……
总之,用字的初文作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本象有柄之甬。其演化的规律是:由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而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而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而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而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周代金文由用字分化出甬字作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或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字所从相同。《说文》作“抍”,云:“抍,上举也。从手、升声。《易》曰:抍马壮吉。撜,抍或从登。”徐铉等曰:“今俗别作拯,非是。”“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与此“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形相比,变化并不大。[117]
案:“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亡。”江氏所补,诚为卓见。
(三)
观乎象数,尚秉和(1870–1950)《周易尚氏学》曰:
震为马,初承之,故曰拯马。郑云:拯,承也。拯马即承阳,震健故壮吉。此与《明夷》六二象同,故辞同,故《象传》皆以顺释之。拯,顺也。[146]
侯乃峰先生申之曰:
传世本《涣》卦初六爻辞曰:用拯马壮,吉。尚秉和先生注:“震为马,初承之,故曰拯马。郑云:拯,承也。拯马即承阳,震健故壮吉。此与《明夷》六二象同,故辞同,故《象》传皆以顺释之。拯,顺也。”《涣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之上互、〈明夷〉
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0572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1319.html

以上是关于六十四卦-谢向荣:今本、帛书本、竹书本《周易涣》初六“悔亡”考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