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2年,湖北省襄阳市博物馆与老河口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安岗村一号楚墓进行发掘。[1]发掘者从东边箱清理出19枚竹简,整理后有21枚,内容爲遣册。《湖北老河口安岗楚墓竹简概述》一文公布了4枚竹简的黑白图版和释文,并作了一些解释。[2]在此,我们想就其中的相关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南公

周客南公痈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跖)楚之岁。(简1)
整理者指出:“‘周客南公痈跖楚之岁’系楚国以事纪年。‘周客’也见于包山楚简《廷志》,可能是周王使者。”
“南公”应爲複姓,见于《元和姓纂》:“战国时有南公,着书三十卷,言五行阴阳事;盖卫南公子之后也。”[3]建国后,一些“南公”铭刻铜器出现。近年来,湖北叶家山墓地和文峰塔墓地又出土了一些曾国“南公”铭刻铜器。黄凤春、胡刚二位先生通过梳理这些铭刻指出“‘南公’之‘南’应是‘南宫’的省称”。[4]樊森、黄劲伟二位先生进一步总结说,“周初‘南公’家族世系实际上可一分爲二:一系留守宗周,供王随时调遣、爲王征战,经南宫适传至南宫中(盂的父辈)、南宫盂等,再传至西周晚期的南宫柳、南宫乎等世爲公卿服务周室”。[5]《元和姓纂》中的“南公”,《史记》记作“楚南公”。《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裴骃集解:“徐广曰:‘楚人也,善言阴阳。’骃案:文颖曰‘南方老人也’。”司马贞索隐:“徐广云:‘楚人善言阴阳者,见《天文志》也。’”张守节正义:“虞喜《志林》云:‘南公者,道士,识废兴之数,知亡秦者必于楚。’《汉书·艺文志》云《南公》十三篇,六国时人,在阴阳家流。”[6]将《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结合起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一、“南公”应该是複姓。
二、“南公”当爲楚国人。
三、“南公”着有“《南公》十三篇”,属于阴阳家流,并有“亡秦必楚”的预言。
《元和姓纂》关于“南公”爲“卫南公子之后”的推测,未知何据。如果“周客”爲“周王使者”的推测成立,两相比较,“南公痈”倒更有可能是西周“南公”家族的后人。只不过,不知传世文献中的“楚南公”,是否与安岗简所载“周客南公痈跖楚”有关?“跖”,陈伟师等读爲“跖”,训爲“至”。[7]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冒,彤筓。(简1)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冒”,整理者所释,无说。“彤筓”,整理者认爲:“似是一种赤色的车载旗帜,亦见于望山2号楚墓遣册。”考虑到曾侯乙墓简中的貂、貍、豹、貘等动物名,均从“鼠”作,因此,“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也应该是某种动物名。“冒”,可能指盖衣。《周礼·考工记·轮人》:“良盖弗冒弗紘,殷亩而驰不队,谓之国工。”孙诒让正义引王宗涑云“以幕蒙盖弓曰冒”。[8]钱玄、钱兴奇二位先生指出:“冒即橑上聚之盖衣。”[9]盖衣,也叫“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或“幪”。《说文》巾部:“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盖衣也。”[10]《广韵·送韵》:“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縠,盖巾也。”[11]《集韵·东韵》:“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或作幪。”[12]钱玄、钱兴奇二位先生指出:“冒、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一声之转。”[13]“彤笄”,我们曾解释爲“红色的旗杆”。[14]在传世文献中,“杠”与“竿”可指同一物品。《集韵·江韵》:“杠,旌旗竿。”[15]《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16]此处之“彤笄”,疑指车盖的红色杠,犹传世文献中的“赤盖杠”。《宋书·礼志五》:“又汉制,唯贾人不得乘马车,其余皆乘之矣。除吏赤盖杠,余则青盖杠云。”[17]安岗简中,“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冒”与“彤筓”一同出现,相当于一起记载盖衣与盖杠。
犮车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乘)犬车,又(有)二□童。(简2)
整理者指出:“‘犬车’,车名,疑属辇车之类。”“犬”,原篆作“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冒”的记载,爲学界研究战国车名和车马器物提供了新的资料。
 [1]襄阳市博物馆、老河口市博物馆:《湖北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第7期。
[2]刘国胜、胡雅丽:《湖北老河口安岗楚墓竹简概述》,《文物》2017年第7期。
[3]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孙望审订:《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第761页。
[4]黄凤春、胡刚:《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江汉考古》2014年第2期。
[5]樊森、黄劲伟:《西周早期“南公”家族世系探略》,《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6]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300—301页。
[7]陈伟主编:《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8]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190页。
[9]钱玄、钱兴奇编着:《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09页。
[10]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第159页。
[11]周祖谟着:《广韵校本》上册,中华书局1960年,第345页。
[12]丁度等编:《宋刻集韵》,中华书局1989年,第2页。
[13]钱玄、钱兴奇编着:《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09页。
[14]罗小华:《试论望山简中的“彤幵”》,《出土文献》第九辑,中西书局2016年,第146页。
[15]丁度等编:《宋刻集韵》,中华书局1989年,第7页。
[16]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2610页。
[17]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497页。
[18]马承源主编:《上博博物馆藏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0—301页。
[19]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20]侯乃锋:《读上博(五)〈三德〉札记四则》,简帛研究网2006年2月27日。
[21]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09页。
[2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357页。
[2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1880页。
[24]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96页。
[25]严可均辑,王玉、张雁、吴福祥审订:《全晋文》中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29页。
[26]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10年,第6—7页。
[2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1355页。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7年8月8日15:20。)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539.html

以上是关于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竹简选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