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
黄德宽先生〈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一文揭示安大简许多重要内容,读完令人受益匪浅。[1]其中「楚史类」竹简所揭示的楚国先人世系特别引人注目。黄先生认为这是「楚国的一部官修史书」。
根据黄先生所揭示的内容,可以绘製世系图表如下:
(1)
帝颛顼→称→卷章(老童)→重黎、吴回→陆终→季连→附沮→穴熊……→鬻熊→熊丽
【《史记·楚世家》】
(2)
老童、祝融、穴熊=老童、祝融、毓(鬻)熊=三楚先
(3)
帝颛顼→老童,是为楚先→重及黎(祝融)、吴及韦(回)。
↓
其六子曰季连=穴酓(熊)=荆王→熊鹿(丽)
【安大简第一组楚史类文献】
黄先生并指出与《楚世家》等传世文献相比,简本主要有6 点不同:
一是老童为颛顼所生,不是称所生。老童所生有四子,即“重及黎、吴及韦(回)”。
二是黎氏即祝融,而不是重或吴、回。
三是无「陆终」其人,生六子者就是祝融黎,文献陆终当是祝融之误。
四是季连就是穴熊,而且简文交待了穴熊得名之由。
五是不存在附沮一世。
六是穴熊生熊丽,期间并不存在世系的中断,这也证明《楚世家》鬻熊就是穴熊。
谨按:其说甚有启发。据此还可以补充几点:
一、简文「重及黎、吴及韦(回)」,连接词用「及」而不是战国中晚期楚简常用的连接词「与」,表示这批材料有较早的来源,属于早期史料。巫雪如女士曾分析过《繫年》中「及」、「与」的用法,她指出:
「及」的連、介用法只見于叙事年代早于春秋中晚期的各章,叙事年代为 战国以后的各章,連词均用「与」而不用「及」,这点则与前述战国时期秦及三晋之外的东方诸国用法一致。其三,「与」的連、介用法除1 例見于时代较早的第2 章叙周幽王史事中外,其余均見于春秋中期以后;在后四章叙战国史事中更为多見,这点也与前述「与」在文献中的用法基本相符。……。《左传》中的「及」基本即是受早期史料的影响,而「与」则较多的反映了当时的语言。《繫年》与《左传》同为史书体裁,因此,《繫年》也同样具有《左传》「及/与」連、介互用的语言杂揉的特色。[2]
二、「陆终」与「祝融」当为一人,「穴熊/鬻熊」是其后代。所以顾颉刚、杨宽认为「祝融」与「鬻熊」是同一人或是由其中一人分化出来的说法是错误的。[3]其次,闻一多先生曾引《山海经·东山经》「(独山)其中多
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
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认爲邾公锺的「陆
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
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4]可见「陆」与「祝」本有异文,而「终」与「融」音近可通,见《声素》201页。「陆终」当是「祝融」的音近讹文。
三、「季连」与「穴熊/鬻熊」为一人,可以解决《楚居》的一处问题。《楚居》云:「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盘,爰生
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文王以逾就祷大牢,
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 葛陵乙四96[7]
这些「荆王」可以提早到「季连」、「穴熊/鬻熊」。
10月13日凌晨匆笔
[1] 文载《文物》2017年9月,页54-59。
[2] 巫雪如:〈从若干字词用法谈清华简《繫年》的作者及文本构成〉,「出土文献的语境」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新竹清华大学2014年。
[3] 参郭永秉:《帝系新研》,页210。
[4] 闻一多:〈伏羲考〉。
[5] 赵平安:〈「三楚先」何以不包括季连〉。
[6] 此处「熊鹿」与“宵敖熊鹿”无关。见孟蓬生〈《楚居》所见楚王“宵嚣”之名音释〉、李家浩 :〈谈清华战国竹简《楚居》的“夷
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及其他——兼谈包山楚简的“
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人”〉。
[7] 断句依照陈伟:〈楚人祷祠记录中的人鬼系统以及相关问题〉。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7年10月13日01:14。)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492.html
以上是关于祝融-读安大简“楚史类”竹简的几点启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