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一、M1:1正面钲部铭文:
唯王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月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发掘简告释为“正”。[1]黄杰先生疑当释为“五”。[2]董珊先生认为:“看下文‘西征南伐’之‘征’字所从正旁与此不同,则黄杰先生所言似是。”[3]
今按:此钟铭文字形富于变化,如“左右文武”、“亲搏武功”、“伐武之表”之“武”,其上部所从之“戈”字形均有差异。因“西征南伐”之“征”与“唯王正月”之“正”字形微有差异,似不足以判断“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即非“正”字。细察此字左下斜笔与右上斜笔未作交叉,则似不能释为“五”。再者,与曾侯䑂钟年代、书法风格相近的楚王酓章钟“五”作“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4]与“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在字形上差别较大。此字艺术美化的倾向明显,经查,与战国正鐏的“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5]字右上、右下、左下笔画相像,该字似仍释作“正”字为妥。
二、M1:1背面钲部铭文:
楚命是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发掘报告释为“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6]凡国栋先生认为:“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从争从尤,疑读为静(或靖),安定之义。”[7]董珊先生释作“争”,读为“请”,认为:“‘争’字其下面一只手写作‘尤’形,是略变其表意偏旁。”[8]李天虹老师:“铭文中有的字写法很有特点,如古文字南的下半通常有一竖笔,钟铭南字竖笔的中上部却拐了一下。简报隶定为从争从尤的字,似乎也不必认为是从尤,恐怕跟南字是同类写法。”[9]
今按:此字右下竖笔应视为与左边曲笔构成一个“手”字,整个字的字形作四手相争状,为“争”字或体。清华六《郑文公问太伯(甲本)》2号简“与不穀争伯父”之“争”作“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子仪》11号简“何争而不好”之“争”作“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均为四手相争状,可证。
三、M1:1背面左鼓部铭文: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复曾疆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发掘简报释为“改”。[10]凡国栋先生说:“改复曾疆,即重新光复曾国的疆土。”[11]陈剑先生改释为“孜”。[12]黄杰先生释为“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读为“敦”,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13]北京收藏家梁氏庋藏青铜残钟,与此钟铭文基本一致,可以对读,其对应此句铭文作“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复曾疆”,曹锦炎先生释“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为“整”,他说:“整复曾疆谓完整地恢复曾国固有的疆域。”[14]清华大学出土文献读书会将“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径释为“整”,并说:“对比曹锦炎先生发表的残钟铭可知。”[15]
今按:曹说正确可从。金文中“正“字亦有“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君夫簋)、“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散盘)诸形[16],与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字左旁比较接近,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
考古-曾侯编钟铭文补议字左旁或为“正”字讹体,故此字当释为“政”,读为“正”或“整”,训为整治。“正(整)复曾疆”,谓整治、恢复曾国的封疆。《管子·小匡》:“审吾疆埸,反其侵地,正其封界,毋受其货财,而美为皮币,以极聘覜于诸侯,以安四邻,则邻国亲我矣。”[17]可参。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6年5月27日09:11。)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随州文峰塔M1(曾侯与墓)、M2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年第4期。
[2]《随州文峰塔曾侯䑂编钟铭文初读》第0楼,简帛网论坛2014年9月17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page=1编钟铭文初读》第4楼,简帛网论坛2014年9月17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page=1编钟铭文补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