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
(枣庄广播电视台)
肃卣是2005年1月在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的一件铜卣(M2:75),时代为西周中期偏早,[1]器、盖对铭,铭文66字,董珊先生有《山西绛县横水M2出土肃卣铭文初探》一文(下引董先生说均出此文),[2]对该铭做了比较深入细緻的研究,认为“肃卣铭文记载了一个西周时期关于降低庶人社会等级的罕见案例。”笔者读此铭文后,觉得在释读方面仍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故作此文说说个人的浅见。
首先,作器者名“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字从囦从丮,董先生疑是“肃”字,并将此器定名为“肃卣”,其说可从,故本文亦称肃卣。
铭文盖内拓片: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
【铭文释文】
笔者对铭文的释文和断句个别地方与董先生略异,今重释如下:
白(伯)氏易(赐)肃僕六家,曰:“自择于庶人。”今氒僕我兴邑,竞谏:“钼(镡、禫)芟(斩)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衰、缞)。”
昔大宫静(诤),王卑(俾)泽叔、爯父、𢻬(抚)父复付肃,曰:“非令”,曰:“乃兄兓(既)鼻(畀)女(汝),害(曷)义(议)!敢爯(称)令尚(当)女(汝)。”
肃有(佑)王于东征,付肃于成周。
【简释】
白氏即伯氏,是肃对其大哥的称呼,犹晋狐偃(子犯)为文公舅而称之为“舅氏”。
“兴邑”当是肃的邑名,“我兴邑”是肃自言其采邑,犹周人自称其国为“我有周”(毛公鼎:“临保我有周”)、郑人称其国为“我奠(郑)邦”(郑义伯𦉢:“以顺我奠邦”)。“今氒僕我兴邑”是指那些现在要到我兴邑来为僕的六家。
竞谏,《说文》:“竞,彊语也”,段注:“竞、彊曡韵。彊语谓相争。”极力争辩、要求的意思。
“钼”字董先生认为从“金”声,读为“咸”。按:此字左边所从的“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这部分非“目”字(西周时期金文“目”或作为文字构件的“目”均象形),而应是甲骨文“寻”字“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合集773乙)或“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合集16071)所从的“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字的变形,中间的“仌”形笔变成了两横笔,大约是为书写方便之故,唐兰先生最早指出是萑席之形, [3]李孝定先生认为是“㐁(簟)之古文”,[4]是也,乃竹席之象形,《说文》云“读若‘三年导服’之‘导’。一曰竹上皮。读若‘沾’。一曰读若‘誓’。”故此字应分析为从金㐁声,当是“镡”字的或体,此读为“禫”,《说文》:“除服祭也。”段注:“《士虞礼记》曰:‘中月而禫’注:‘中犹闲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闲一月。自丧至此凡二十七月。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玉裁按:《说文》一书,三言‘读若三年导服之导’,《考士虞礼》注曰:‘古文禫或爲导’,《丧大记》注曰:‘禫或皆作道。’”“㐁”古或读若“三年导服之导”,段玉裁认为:“‘三年导服’之‘导’古语盖读若‘澹’,故今文变为‘禫’字,是其音不与凡导同也。”可知从㐁声之字可径读为“禫”。古人服丧期满而除丧服,澹然安处,故曰“禫”,除丧时举行的祭祀亦曰“禫”。《礼·闲传》:“父母之丧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疏》:“中,闲也,大祥后更闲一月爲禫,二十七月也。”
“芟”当读为“斩”,二字古音山、庄旁纽双声、同谈部叠韵音近。《汉书·贾谊传》:“故蔪去不义诸侯而虚其国”,颜注:“蔪读与芟同,谓芟刈之。”《集韵·平声四·二十八衔》:“芟、蔪:《说文》:‘刈草也。’或作蔪。”又《上声六·五十三豏》以“蔪”读音与“斩”同阻减切,训“刈也”,盖即以“蔪”为“斩”同于“芟”,故而训“刈”,则“斩”自可读“芟”。“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字应分析为从泉衰声,当是“滖”字的或体,此读为“衰”或“缞”,“芟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即“斩衰(缞)”,乃古代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周礼·春官·司服》:“凡丧,为天王斩衰,为王后齐衰。”《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髮以麻,齐衰恶筓以终丧。”古代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承重孙为祖父母、妻妾为夫,均服斩衰;先秦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亦服斩衰。这里当是服重丧之意。
“禫斩缞”意思略同于除丧服,即要等重丧结束。这是将要到肃的兴邑为僕的伯氏六家提出的推託理由,说他们正在服重丧期间,要等举行了除丧服之祭以后才能去。西周时期的丧制至今不是很明了,古籍记载周人服丧的时间长短不一,长者三年,短者三月,总之要很长时间,最主要的是这六家是以服重丧为借口拖延,根本目的是不想到肃的兴邑去为僕,可能因此一拖再拖,肃才和他们打起了官司。
“昔大宫静(诤)”,“昔”字董释“籍”,属上句读为“
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籍”,认为是类似于属籍、宦籍等的“某种籍”。李建生先生认为是“过去”的意思,属下句读。[5]从文意看,这里当依字属下句读,是往昔、过去的意思,李说可从。因为肃作这个器是在王于成周交付六家僕之后,追述以前诉讼时的情况,故曰“昔”。
“大宫”是帝王或诸侯的祖庙,祭祀和议事的地方,《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杜预注:“大宫,郑祖庙。”
“静”的原字是从争从井,此读为“诤”,《集韵》:“讼也”,“昔大宫诤”就是以前在大宫诉讼辩论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审判。
“泽叔”之“泽”原字上㲋下泉,金文常见,乃“泽”之古文。[6]“𢻬父”之“𢻬”据《说文》乃“抚”之或体。泽叔、爯父、抚父均王派遣来参与这次诉讼的大臣。
“复付”当是两个意思,“复”为回复、答复;“付”同于螨鼎“因付厥且僕二家”(《集成》5.2765)之“付”,交付、给予义,王是命泽叔等人答复肃,同时负责把六家僕交付给肃。
“非令”是王针对六家所说的“禫斩缞”的看法。六家提出要等举行完除丧服之祭之后再去肃的兴邑,而周人并无服久丧的制度,也无服丧期间不能服役的规定,如文王死后,周人国丧,而武王在服丧期间照样出兵观兵孟津、伐纣灭殷,所以六家的要求没有法律依据。王让泽叔等人转告肃说他们的这个要求不符合法令,这是当时争讼时王的表态。
“兓”字黄杰先生认为当释“既”,[7]可从。
“害义”应读为“曷议”或“何议”,“害”、“曷”、“何”古字通用,[8]“义”、“议”亦通假,[9]“议”为争议。“曷议”意思是有什么可争议的。因为在周代,上赐下、长赐幼奴僕之事符合法令,所以王在裁决中说:你的兄长既然把他们赐给你了,就无可争议。
“爯(称)令”之“称”是“举”义,称举法令,就是根据法令的意思。
“尚女”的“尚”读为“当”,[10]《吕氏春秋·执一》:“而莫不宜当”,高注:“当,合也”,合理之意。“当女”即“以女为当”,意思是以你的诉求为合理,表明王支持肃这一方。
本铭文两个“曰”字,第一个是王对六家僕“竞谏”的看法;第二个是王做出的裁决。
肃有(佑)王于东征,付肃于成周,这是在大宫裁决之后,肃辅助王东征,可能负责督办此事的泽叔等人命六家也随行,在成周把六家交付给肃。
【铭文大意】
该铭记载了一场诉讼,诉讼的双方,一方是作器者肃,一方是他大哥伯氏赐给他为僕的六家庶人。
伯氏曾经赐给肃六家为僕,让肃从他手下的庶人中挑选。现在那些被挑选出的六家要到肃的兴邑为僕,但是六家却以正服重丧为由,拒绝到肃的兴邑,强烈要求等除丧之后再去,明显是故意拖赖不想走,可能拖延了很长时间,因此肃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六家打起了官司,一直打到了王那里。
铭文说以前在大宫审判这事的时候,王就让泽叔等人把自己的回复转达给肃,并把六家交付给他,说:“他们的行为不合法令”,做出裁决说:“你的兄长既然已经把六家给你为僕了,有何可争议的!根据法令,以你的要求为合理。”
肃辅助王东征的时候,在成周把六家僕交付给肃。肃赢得了这场官司,作了这个卣,刻铭记录此事。
根据上述分析看,这个铭文记录的这场官司,是六家不愿意到肃的兴邑为僕,借服重丧的理由拖延,因此引起诉讼。贵族竟然无力管理庶人还要找王诉讼裁决,这个是比较独特的现象。但是六家为什么不愿意去则情况不明,是否是因为“降低庶人社会等级”的缘故,从铭文上无法明显地看出来,僕的地位是否低于庶人,也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4年4月20日14:58。)
[1]李学勤《绛县横北村大墓与国》,《中国文物报》2005年12月30日7版。
[2]董珊《山西绛县横水M2出土肃卣铭文初探》,《文物》2014年第1期。
[3]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古文字诂林》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587页引。
[4]《古文字诂林》第三册,588页引。
[5]李建生《绛县横水M2倗伯墓铜卣铭文研究》,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4/4/12.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51
[6]王宁《释甲骨文中的“斁”》,简帛网2011-12-01.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87
[7]李建生《绛县横水M2倗伯墓铜卣铭文研究》,第2楼黄杰评论。
[8]高亨纂着、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参【曷与害】、【曷与何】条,615页。
[9]《古字通假会典》【义与议】条,659页。
[10]《古字通假会典》【尚与当】条,298页。又:白于蓝编着《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尚与当”条,697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356.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山西绛县衡水M2出土肃卣铭文简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