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在《清华简<算表>首简简序小议》一文中,我们将《算表》简1简2对调,[1]并指出《算表》简1存在简5的反印文,简2的丝綫痕迹留在简6上。故可以推定:在地下保存时,前6简应以简3、4之间爲中轴对折,如图所示: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再仔细观察竹简,我们看到以下几组反印文。
简15与18: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简14与19: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简13与20:[2]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简12与简21: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我们看到,简15、19、13、12上分别存在18、14、20、21的反印文,故可以推定:在地下存放时,简12~21应以简16、17之间爲中轴对折,如下图所示: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那么,在《算表》收卷过程中,经过以简3、4与简16、17爲中轴的两次对折后,竹书的形态当是: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我们看到,简18、19、20背与简2、1、3背的丝綫痕迹十分相似: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可以説,简18、19、20背的丝綫痕迹是由简2、1、3背反印而来。[3]竹书的收卷过程中,在以简3、4与简16、17两次对折后,又以简9、10爲中轴对折,使得简2、1、3背的丝綫痕迹反印在简18、19、20背上。
那么,《算表》的收卷形式卽是:首先以简3、4与简16、17爲中轴分别从两端向中间对折,再以简9、10爲中轴对折,成爲最终的收卷形态。如下图所示:
竹书展开状态: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
初次翻折之后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
最终收卷形态
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
我们看到,四支残损竹简8、9、16、17恰好均位于最终收卷状态的两侧,或许正是由于位于竹卷边缘位置,以致竹简略有残损。残损竹简的位置,也正是此种收卷推测的力证。
因此可以説,《算表》的收卷形式与我们以往所认识的:以首简或尾简爲中轴向另一端卷起的收卷形式有所不同,[4]是一种两侧先分别对折,再向中间对折的收卷方式。
讨论这种收卷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使用《算表》时,需将竹书全部打开,如此收卷比较方便;又或许是由于《算表》全篇21支竹简,篇幅不长不短,适合这样收卷。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得出此种观点的依据,是《算表》在地下存放时的状态。至于在日常的使用中,竹书是否严格按照简3、4;9、10;16、17三条中轴对折我们不得而知,但大体的收卷形式应与最终保存时的状态相当。
小结:
根据竹书存留的多处反印文与丝綫压痕,认爲《算表》收卷方式与我们以往所认识的以首简或末简爲中轴向另一端卷起的收卷方式不同,是一种两侧先分别对折,再向中间对折的收卷方式。
(编者按:[1]简帛网2014年4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11。
[2]考虑到在地下存放时竹简未必是上下严密对齐,因此我们在观察反印文时将编绳痕迹对齐(以方框标出),而非是对齐栏綫。下例同。
[3]根据简20背所见丝綫残迹,整理者李均明先生推定《算表》每简所附丝綫长度与简长相当。结合前后竹简丝綫状况,我们认爲简20背丝綫残迹当由简2反印而来,非是简20本身丝綫的残迹,并不能説明《算表》每简所附丝綫长度与简长相当。
[4]无论根据古书记载还是出土材料,我们所知的绝大多数竹书均是编联后卷成一卷的形态。唯钱存训先生根据公元前三世纪的一方墓砖(现藏加拿大皇家博物馆)上的图像认爲:“竹书藏置或有‘折页形’——每册简面相对,有如现今书籍的册页形式。”(《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第88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而《信阳楚墓》关于简牍编联形态:“根据竹简出土时的情况观察,部份竹简编联是每四根爲一束,两两相对,字面朝里。”这一描述后爲大多数学者否定,认爲其实是卷册压扁后的情形。今以《算表》收卷形式来看,信阳简的收卷至少有可能如整理者所述,正是钱先生推测的“折页型”。这种“折页形”的收卷方式爲仅向中对折一次,与《算表》情况不同,但存在相似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326.html
以上是关于清华简《算表》收卷方式小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